農門錦商 147美化

作者 ︰ 靚

)

北封縣的巧味道醬泡菜、極品火鍋燒烤城,同時開張,大受歡迎。

不久,好兒家又買下一家新鋪,托高山找了掌櫃和賬房及伙計。

之前好兒在提出開海鮮干貨鋪後,後來母女倆跟常樂私下又深談過,阿旺、小樹都在場。好兒的提議是開海鮮干貨鋪,請常樂入股成為股東,常樂手頭銀錢不足,就以干股形式入股。又將干股為何意,干股股東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詳細解釋給大家听。

在這里,好兒將干股股東的權利責任及義務稍微變動,即干股股東和真正出資的股東一樣,承擔同樣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這種承擔與所擁有的股份是否虛擬、多少無關。

好兒家以贈送方式給予常樂干股百分之四十,利潤分紅則視今後的銷售情況而定。

為避免日後橫生枝節,好兒提出,贈送是有期限的,即日後常樂擁有足夠的資金後,再把干股轉為正式存在的股份,常樂轉為正式股東。

既要報恩,也要考慮恩人的感受,這樣一種方式,是不錯的選擇。

常樂是做買賣的,本身也不笨,哪會不知好兒家這麼做的真正原因?一點點的欣慰被感動完全覆蓋,他實在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只覺得心里就像住進了一個太陽,散發著明亮的溫暖,卻不會灼傷。

常樂與陳有平馬上去海珠鎮進貨。

考慮到北封縣當地沒有海味,恐不知如何吃法,貨源進回來後,常樂、陳有平二人又趕著將每一種海味的名稱、吃法及烹飪方法,列寫在一張張分隔好的小方紙,再把紙貼在小木牌上,每一種海味對應一個小木牌說明,並明碼標價,不講價,批發另議,讓進店的顧客一目了然。

好兒用小袋子分裝了一些蟹肉干和小蝦皮帶回家,研磨成粉。她要嘗試在不同的極品粥、不同的湯里加入一點蟹肉粉或蝦皮粉,看味道會如何變化。

好兒每天都在廚房搗鼓,有時會讓小安做幫手。

阿旺和小樹看書累了,也會跑去廚房跟著忙活一陣。而好兒做出來的試驗品,阿旺和小樹當之無愧成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之後是溫氏、陳小安、付秀梅……在溫家的所有人,都能榮幸地品嘗到好兒親手烹調的吃食。

得到這些人的夸贊好兒覺得還不夠,她擔心萬一自己做的不夠好吃,而這些人為不打擊她,故意都說好吃呢?所以,一段時間內,她一趟趟地往鎮上跑,拿去給錢掌櫃、羅廣明、韓廣斌品嘗,到了縣城,又烹制了拿去請錢松勁品嘗,得到一致好評後,好兒笑得就跟初升的太陽一樣,讓人為之炫目。

溫氏也想不到,自家的小閨女對廚房這麼有興趣,手藝還那麼好,轉而又有些得意,自個廚藝不錯,小閨女這是繼承了她呀。

溫家的長工們看見她,一個個是笑容可掬,東家的小閨女人甜美沒架子,做了好吃的就端來請他們吃,這樣的待遇,那大戶人家里的管事恐怕也沒有得享受吧。尤其是看到好兒笑得眉眼彎彎的甜美無邪模樣,有女兒的就情不自禁想起家中的孩子,沒兒女的更是興起了早點找個媳婦,將來也生個如好兒這般可愛的女兒的念頭。

好兒卻在完成各種試驗後,不再進廚房了。大家沒得美食品嘗了,一時倒有點不適應過來了。隨後又釋然而笑,小孩子麼,興趣總是來得快,去得快,東家的小閨女不過八歲的年紀,他們跟個小娃兒認啥真。

常樂不再做掌櫃,而是提升做為大管事,由他統管所有店鋪的日常事務處理,遇重要事情再跟溫氏稟報即可,月錢自然也跟著翻倍。

劉四寶、常樂的升遷,被制成幾份通報,送達溫家各處店鋪告知。

「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夠勤快,只要你能力出眾,只要你忠心如一,你也會受到重視,得到升遷的機會,擁有更好的待遇」。通報最後的幾句話,激勵了大家向上的奮發心。

出了正月,阿旺和小樹返回縣城繼續讀書,林小當跟在小哥倆身邊,作為小廝負起日常起居的照料。

溫氏又通過北封縣的高山,再買來兩名丫鬟和兩名男僕。

新買來的兩丫鬟,一個是十三歲的彩霞,一個是只有十歲的阿飯。彩霞和阿飯都是山區里的孩子,彩霞是為了哥哥娶媳婦而自願賣身,阿飯是因為家太窮,又長得不好看,被爺女乃一句話賣了換錢養家。

被賣到牙行的女孩子,日後的命運通常跟丫鬟月兌不了干系,因此牙行里會有人專門對她們進行做丫鬟的相關培訓,這樣也能賣出更好的價錢。

溫氏是老顧客,跟蔡家是熟人,高山跟蔡嚴深有交情,心里也著實對溫氏有欽佩,便囑咐管事婆子單獨對這兩丫頭進行更專業的教導,晚了幾天才將人親自送到溫家大院來。

溫氏將家中下人重新做了安排,彩霞服侍自己,陳小安、阿飯服侍好兒,付秀梅作為內宅的大管事,東信媳婦提出來,負責管理長工及下人們的衣物管理。新來的兩名男僕,包攬喂雞喂豬任務,平時听候陳六聲調遣。

好兒覺得彩霞、阿飯的名字不好听,給她們另改名,以平字開頭,彩霞更名為平彤,阿飯更名為平卉。

二月春風似剪刀,落日河彼岸,又見農人們及耕牛忙碌的身影。

彼岸這邊,也有七八人在忙碌,他們是溫家的長工,正在挖除道路旁的雜草,放倒雜樹,再栽種上新的樹苗。這些新樹苗中,有經過沙盤扦插育成苗的楊柳、野生桃樹、野生李樹,野生杜鵑、燈籠花,除了燈籠花,全部是從山上尋挖來的。

很早的時候,還住在溫家小院時,好兒就有將家門前美化的想法。如今時機成熟,漂亮的新家有了,長工下人也有了,是時候動工改變了。

從大院門前三極台階下,鋪了八塊青石板一直延伸至路邊,青石板兩旁及石獅子周邊,鋪了細碎的鵝卵石及細沙,這些小石子和細沙都是從河里撈來的,用石碾來回壓平緊實。在留下的空位再栽種上野菊花、雞冠花、鳳仙花,每隔既定的距離栽上一棵楊柳。道路靠牆這邊,及靠落日河的另一邊,栽種的就是前面所說的那些花卉及野生果樹了。

溫家沒田地耕種,除了照料菜園果園,大家就利用閑暇時間,每天都干一點,新來的丫鬟、男僕也都要上陣,溫氏得空也會親自動手。一兩個月下來,溫家大門前左右兩邊延伸數百米範圍內,包括道路在內,全都栽上了花草樹木。

好兒沒有參與勞動,她在抓緊時間抄寫封神榜後面的內容,明南靖來了兩次信函追討手稿,好兒只回了一次信,信中一張白紙,畫了一個小人,枕著書本,拿著筆桿子,四仰八叉地呼嚕大睡。旁詩一首︰春眠不覺曉,封神枕夢了,夜來風雨聲,呼嚕知多少。

好兒想象著明南靖看到信箋時的喜劇表情……

三月,*光更加明媚,移栽來的野生桃李樹,粉紅雪白的小花飛滿枝頭,移植的楊柳女敕芽點點冒尖兒,花卉一片女敕綠,隔著河岸望過去,溫家大院成了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常寬想起弟弟的話,適時地對父母道︰「爹,娘,你們看溫家,家門前布置得真好看。」

說完又朝媳婦蒙氏遞了個眼神。蒙氏會意,特意走前幾步,故作驚詫地道︰「噯,真是漂亮啊!溫慧娘當初不願在村里起房,怕是就想到後面了吧,在村里頭起房,哪有這麼寬的地方種花種樹?爹,娘,待會收了工,咱上溫慧娘家瞅瞅。」

常四叔頗有意味地目光在大兒子兒媳臉上掃過,爾後在河對岸停留了一會,咳了一聲,「都趕緊給我干活,爭取這兩天把豆都點種完。」

常四嬸貓腰點豆,臉上悄然帶上了笑意,她都听出來了,這段時間,兩兒子兒媳經常贊嘆溫家宅院地址選得好,建在落日河對岸是靠山面水,最好的風水雲雲,總之種種好處是說了又說,連她小孫女小孫兒都背下了好幾句話,老頭子是個一點就透的,哪會听不出來?

當初在村尾買地,常四嬸也沒覺得不好,可現在看到溫慧娘家,常四嬸忽然覺得,兒子兒媳說得也許對,建在落日河對岸,背山面水,視野遼闊,離莊稼地也近,自家的坡地就靠在落日河岸邊,如果把家搬到那邊,日後一走出家門,就能看見自家的坡地,以及部分的農田和菜地。最主要的,是可以跟溫慧娘家做鄰居。

想到這里,常四嬸也興起了跟兒子兒媳同樣的心思,就笑著開口道︰「活兒是一輩子干不完的,一會咱們早點兒收工,去慧娘家看看。」

蒙氏一听,歡快地道︰「娘,干脆我現在就過去跟慧娘打個招呼,讓她家中午做飯,多備咱們幾人的飯菜。」

常四嬸哭笑不得道︰「咱們一家都去蹭飯,不得讓人笑話去。你小閨女玲兒還在人春兒娘家里,不要了?」

常四叔瞥眼老伴、兒媳,「少說兩句胡話,說話的功夫都能干完活兒了。」

「哎,你們快看,有馬車往慧娘家去了。」蒙氏忽然指著河對岸說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