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156也自產自養

作者 ︰ 靚

)

買下了莊子,那兩百多畝田地便不能空著,好兒家立即買來谷種進行育秧。

至于水塘,差不多兩畝寬大,水深有一米八,原主因有意轉賣莊子,已經停了大半年不養魚。

黃炳看過後,說這水塘太久了,水質過濁,最好把塘底的淤泥清理一次,進行消毒後,再放水進來養魚。

溫氏便讓莊里的孟大興到附近村落請工,由黃炳指揮帶領人手清理水塘。花了三天時間才清理完,買來生石灰三百斤進行消毒。

「炳叔,這水塘要養多少條魚?」明笙兒好奇問道。

「兩千到三千尾吧。」黃炳答道。

「哇!那麼多啊!」明笙兒驚嘆。

怎知黃炳卻笑說道︰「笙兒小姐,這麼大個水塘,放養這個數是極少了,這水塘之前養了多年,後又擱置很長時間不用,經過清理後,跟新挖的魚塘有點接近,一下放養太多,容易出現死魚,所以我就建議東家,先頭養少些,等明年再增加養魚量。」

「炳叔,那這個水塘以後可以放養多少條魚?」明笙兒又問道。

黃炳道︰「這水塘差不多兩畝大小,混養能放養上萬尾魚苗。」

「哇!好多啊!」明笙兒再次驚嘆,上萬條魚,她得數多久才能數完這個數字?

好兒忙問道︰「炳叔,那咱們要養什麼魚產量高,來錢快?」

「小姐你問這個,可問到點子上了。」黃炳笑看好兒一眼,轉向溫氏說道,「東家,你想要養什麼魚?」

「我對養魚是一竅不通,這大水塘,還得靠你這個養魚能人。」溫氏毫不避諱自己不懂養魚,如實說道。

黃炳便說道︰「東家,小姐,我這兩天琢磨來著,我們就一個水塘,養魚以混養為好,要把魚養肥,魚肉好吃,產量又高,我倒是有個不錯的放養搭配法。」

說完,黃炳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折疊齊整的紙,遞給溫氏道︰「東家,我說的放養搭配法,都寫在上面,您先看看合不合適。」

好兒和明笙兒都湊小腦袋過去看,只見紙上端端正正寫著︰白鰱八百至九百尾, 魚一百尾,草魚兩百八十尾,鯉魚八十尾,團頭魴一百八十尾,鯽魚兩百六十尾,青魚六十尾, 魚八十尾。

好兒看著這個養魚搭配方,想起在空間的小書店里所看到的相關內容,不由得暗暗贊賞,這黃炳果然是養魚能人,先前讓他料理菜園真是浪費人才,沒用到刀刃上。

黃炳在旁解釋道︰「東家,這個放養搭配方,雖然不能將所有的魚都養成優厚的肥魚,但勝在魚種成本低,風險非常小,再加上精心照料,魚的成活量是非常高的。」

好兒听得暗自點頭,這個黃炳是真的用心去對待這個新水塘呢,也從中可看出,他對東家的誠實本分。

「娘,炳叔這個放養搭配方挺好,就照這個去買魚苗。」好兒說著拿過那張紙,重新放到黃炳手中,含笑道,「炳叔,這方面你是能手,你有一雙火眼金楮,采購魚苗就交給你啦。」

「定不負東家和小姐所托。」黃炳呵呵朗笑起來,火眼金楮他知道,不就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嗎。最近小姐給了文成峰一本西游記,那家伙晚上看得不想睡覺,空閑時,就給大伙講里面的故事,听得大家恨不能一下子就認全所有的字句。

原本擅養魚的那戶人家走了,留下的孟大興、張全兩戶,並不專長養魚,溫氏便讓黃炳留下照料一段時間,教他們一些養魚的防患知識,等放養的魚情穩定了再返回落日村。

好兒、明笙兒跟著溫氏在莊子里住了三天,好兒在深夜偷偷爬起,跑到水塘邊,把早已備好的空間湖水,倒了一個小酒杯的量進水塘里。

清出來的塘泥擱在魚塘邊上晾曬太陽,等到把山坡的土進行一次翻松,再把干透的塘泥運過去,跟坡地的泥土澆濕混勻,能讓坡地土壤變得肥沃。

坡地要種什麼為好呢?這是好兒母女一直思考的問題,不過溫氏很快就沒功夫去思考了,因為秧苗育出來了,她得從落日村趕去北封縣的莊子,人手都從當地雇請人插秧,除工錢外,包一頓中飯。孟、馬兩家的婦孺負責做飯。

兩百多畝的田地,有個水車來取水灌溉,非常方便,這也是好兒當初看到這個莊子的第一個欣喜。但是山坡這邊,如果種了作物,要如何解決澆灌問題?

大興媳婦說,以前在山坡種過玉米,但是玉米長得瘦小,質量不好,前東家就不讓種了,山坡一直擱閑,她們就在山坡種了點兒紅薯或大豆給自個吃,因為來回挑水實在太費力,其他活兒又多,他們後來連紅薯大豆也不種了。

「那翻車造價高,前東家可能是不舍得再造一座翻車吧。」大興媳婦如是說道。

好兒跟明笙兒在莊子附近轉悠了兩天,發現後山有水流,從山上直流下來,形成一個很大的水坑,再蜿蜒流向當地的文秀河。而據莊里的人講,文秀河最終是流向彤台河。

水田靠文秀河近,可以建造翻車取水灌溉,山坡距離遠,且地勢比水田高,好兒仔細勘察過後,心想若換成自己,也不會在這建造翻車使用的,雖然最近的地方有那個大水坑,卻不足以為翻車使用。

那麼,能否人工開挖一條渠道,把大水坑的水流引過來呢?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得先把山坡規劃出一壟壟來,而壟地之間,就挖成渠道,再用水泥砌封,水渠里常年有水,澆灌就很方便。

好兒對比了下大水坑和山坡兩者的高度,相差不大,挖渠道引水應該不成問題。她當即把想法告訴溫氏,溫氏又跟著實地察看一番,覺得可行,帶人把山坡規劃成若干壟地,中間留出足夠的寬度做水渠,固定好渠道的路線。在當地雇了十多個人來開挖。

五月的天氣,逐漸變得炙熱,今年的端午節,溫氏因要帶人插秧,無暇包粽子,更無暇帶娃兒們去觀看龍舟賽。

不過,臨走前,溫氏囑咐了付秀梅和東信媳婦,領幾個丫鬟包粽子,溫家上下所有人,每人四只粽子,另送常四叔、萬永林、徐大才、吳二伯、黑五爹等幾家,每家送八只粽子。醬泡菜作坊的工人,每人發一只粽子。餡料分兩種,一種是豬肉蘭豆,一種是豬肉綠豆。

好兒則帶了明笙兒主僕、自家的幾個丫鬟及小松,由萬永林和黑五爹駕車,再載上村中五六個男女娃兒,前往易安縣觀看龍舟賽。

今年的龍舟賽依然競爭激烈,精彩紛呈,抓鴨子那一節是最娛樂大眾的段子,明笙兒主僕及幾個小丫鬟都沒看過這麼比賽的,回來了兩天還在討論龍舟賽情景。

好兒繼續思考山坡該種什麼為好。紅薯玉米這些作物,尋常人家都種有,市場供需穩定,種這個顯然沒前景。好兒就又想到了甘蔗。不過,好兒還是希望能把甘蔗種在家附近。

都說山中好乘涼。在馬全家的二小子馬隼的陪同下,好兒和明笙兒去爬莊子後面的山,平卉和依春跟在後面,四個小姑娘一路唧唧歪歪,馬隼面對四個小姑娘,則顯得沉默拘謹。五人不知不覺走到山頂,將整個莊子及周邊的地貌一覽無遺。

之前她們也爬過這山,走到半山腰就下來了,這還是第一次上到山頂。視野的開闊,山風的涼快,帶來無比的心胸舒暢感。

在她們家的莊子左右兩面,數過去,視線可及內就有五六個莊子,緊挨著好兒家東面的莊子看起來最大,里面規劃得挺漂亮的。

「那是誰家的莊子?真漂亮!」好兒指著那處大莊子問馬隼。

「小姐,那是大善人胡老爺的莊子。」馬隼順她手望過去,說道,「再過去的兩個小點兒的莊子,也是胡老爺家的,听說是去年買下的。」

明笙兒倒吸一口氣,「那什麼胡老爺可真大手筆,連著三個莊子都是他家的啊。」

「胡老爺是我們這最有名的富紳,听我爹說,胡老爺當年中了進士,卻不當官,只熱衷經商。」

馬隼說到這,略微停頓,「胡老爺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他雖然有錢,卻不仗勢欺人,城里的澤方藥堂,是胡老爺開的,窮苦人家買不起藥,大都是去澤方藥堂賒藥,有的一賒就是好幾年也還不上錢,胡老爺從來不追債,只說有就給,沒有就算。」

「馬隼,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明笙兒驚訝地問道。

馬隼默了默,望向那處大莊子輕聲道︰「十年前,我家鄉澇災,什麼都沒有了。我爹帶著我們一家通過牙儈來這里,當時我四歲,水土不服染了風寒,高燒不退,我爹娘沒錢買好藥,听說澤仁藥堂可以賒藥,就抱著一線希望去求藥,當時胡老爺恰巧也在藥堂,當即讓大夫給我看病,又給我抓了兩副好藥,分文不收,還說如果好轉了,要繼續來抓藥,沒錢沒關系,治好再說,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還上。」

馬隼說,後來他病好了,家里省吃儉用,一年後攢夠了藥錢拿去還,又遇到胡老爺,馬隼和父母當即給胡老爺下跪磕頭感謝。

好兒想起那個聲音,忙問道︰「胡老爺長什麼樣?」

平卉想當然地說道︰「小姐,都叫老爺了,肯定是很老很老了。」

馬隼瞥眼這小丫頭,嘴角微扯了扯,「胡老爺一點也不老,十年前看起來比我爹年輕得多。」

馬全四十出頭,照這麼說,那大善人胡老爺不就三十多歲而已?好兒詫異,十年前就這麼有錢,並利用自己的優勢做善事,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這份胸襟和情懷,著實叫人欽佩敬重。

「快看,有人上山來了。」陳小安忽然指著山下說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