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的那些事 第二十三章 葬禮1

作者 ︰

我在這里絕不是宣傳封建迷信,只是如實記錄當下北方流行的葬禮儀式——假如您是年輕人,閱了此文,一笑而過,圖個新鮮。

假如您是年長者,恰好是北方人,您閃過落葉歸根的想法,我勸您三思,最好拋棄這個念頭,只當是您老人家最後一次疼愛晚輩,為什麼呢?且看下文。

人們常形容找戀人,天涯何處無芳草,好男兒志在四方。而對後事的安排,卻有著「根」的情結,千方百計回到故鄉,回到出生、生長的地方,因為那里埋葬著最最親愛的祖先。人們期盼在天堂里和爺爺女乃女乃相聚,能像小時候一樣,偎依在爸爸和媽媽的懷里撒嬌,重新輪回。

戰爭年代,先輩們南征北戰,拼殺疆場,流汗流血,甚至獻出寶貴的生命。英雄的尸骨永遠留在他們獻身的地方,他們無怨無悔,豪情萬丈,為了新中國,為了後人的幸福生活,哪里黃土不埋人?

可現在,你假如留在外鄉,那是孤魂野鬼,在村民眼里,很可憐的。

病人處在彌留之際,按照鄉俗,應該搶在病人咽氣之前打道回府,準備後事。來不及回老家,在醫院或路上逝去,是不能繼續回老家的,再回老家會不吉利,影響後人的運氣(此處不可信,純是迷信),而應該租用醫院的停尸間做靈堂,待親戚朋友吊唁後,直接送火化場,可把骨灰盒送回故鄉按鄉俗掩埋。

對後人來說,準確把握病危之人回老家的時機非常不容易。

回的早了,等于放棄搶救,既有可能放棄生的機會。回的完了,讓逝者回家的最後遺願得不到滿足。

有不孝順的兒女只要醫生下達病危通知書,立馬收拾回老家,把病人放在炕上,沒有任何救治措施,靜等死神的來臨。

這樣做,對意識清醒的病人是多麼殘酷和無奈。人生是美好的,有誰不留戀?

村里;流行這樣做法︰接到病危通知書,著手聯系車輛,通知老家的人做好準備,親人呼吸一停止,心電圖成一條線後,迅速給逝者穿好衣服,抬上車,朝老家奔去。有人問起,就說,進了家門剛咽氣。

他人心里明白,也不便說三道四,人家兒女不在乎,關你何事?

逝者要頭南腳北停放在堂屋中間,用新被鋪蓋,最上邊蓋著黃色印花綢緞,村人叫作「琴」。手里握著銅錢,胳膊夾著一把粗粗的長香,意味著有錢花,運氣好。

老人去世要排三殯,即在家里停三天,年輕人或還有上輩人健在的亡者,只能停一天,假如第三天下葬就是對健在的老人大不敬。

第一天所有親戚朋友吊唁,親友要陪伴在逝者兩旁,有人上前,要鞠躬答謝,女人們要放聲痛哭,以表示孝順和悲痛。

晚上,主事人組織親友和家屬到土地廟「報大廟」,必須是夜里十一點後才可以出行,一套儀式下來已過午夜十二點,有偷懶怕熬夜的找個理由開溜了,白天忙綠了一天早已是人困馬乏,折騰的親友們欲哭無淚了。

孩子們要整夜陪在逝者的身旁,珍惜最後與逝者相處的機會。

第二天由孩子們陪伴把逝者送往火化場火化,鄉間有專門用來出租的殯儀車,而且隨車配有殯葬用品,例如花圈、挽聯、骨灰盒等,中、低、高檔應有盡有。

家里派人到墳場選好地址,邀請家族以外的人開挖墳墓,自家人是絕對不可以親手挖墳墓的(不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的習俗,可能照顧家人悲傷的情緒吧,或者純是迷信。)

火化完畢,所有的親戚朋友排成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一路燃放鞭炮,伴隨著哀傷的音樂,哭哭啼啼,緩慢的走向墳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俺村的那些事最新章節 | 俺村的那些事全文閱讀 | 俺村的那些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