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1-17
第三十六章心體之問
曾守山不容有歇,接著道︰「何為仁愛?您又如何知堯舜之心即是仁愛之心?」
顧夫子的臉色已經不太好看了,曾守山的問題實在是沒有常識。千百年來,堯舜之治即是盛世仁政之代表,堯舜之心自然就是仁愛之心。仁愛是聖賢相傳之根本,甚至認為是萬物之本源。這都是百世默認相承的真理,有何可問!就好像月落日出一樣,乃亙古之天道,正所謂彪悍的天道不需要解釋!需要解釋嗎?
顧夫子環視眾人,學子們沒有他那種心里感受,反而因曾守山的提問恍然而思,大部分人似在期待他的回答。他又看了眼王伯安,這位九江知府大人卻安然而坐,正饒有興趣的看著那個提問者。
「孔子曾說︰仁者愛人!」顧夫子勉強道。
「是否可以理解為仁即愛人?」曾守山追問道。
「那倒也不是……北宋程子曾說仁自然有愛,但不可以愛為仁,愛只是仁的表現,仁為體愛為用。」顧夫子老臉有點掛不住了。
「這只能說明仁愛雖不可分,然而愛不是仁。可您還沒有說明仁到底是什麼?」曾守山問而不舍。
仁到底是什麼,這是個問題嗎?就好像有人要問天是什麼,這豈不是很弱智的問題!天就是天,仁就是仁。可這個從來不是問題的事物被人當做問題提出來時,還真成為了大問題。
「仁是什麼,不需要解釋。」顧夫子怒意顯于言表。
顧夫子生氣了。按照以往的套路,學生問學時踫上師長動怒一般都會「色愈恭,禮愈至」。尊者、長者動用「天然」的氣勢往往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甚至不用講道理。
「人說聖人之心乃道心,純粹無雜,乃至善之心,乃仁心,是為心之本體;凡人之心為物所蔽,所以應該勤修精進,恢復心之本體之日,才是至善至樂之時。先生怎麼看?」曾守山不為顧夫子怒意所動,語氣平和,緩緩而道。
「沒錯。」顧夫子似乎不願意多說一個字了。
「如何能證明至善才是心之本體?」又來了!這個學生還真是不按套路出牌。
「邪思蕩心!聖人設教,你遵循而行即可,哪來這麼多問題!」顧夫子似乎連臉上的皺紋都有怒意。
「道學之教其根即在至善之本體,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道學豈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曾守山不知悔改,繼續尋根究底。
這時府學的生員看向曾守山的眼神里已經有佩服之意。他們都是王伯安的門人,向來勇于發問,善于發問,但現在這個提問的壯漢不知何人,竟然如此悍勇過人。
「年輕人,不知謙虛為何物!竟敢在此賣弄學問,徒逞口舌之利。」老夫子顯然有點怒不可遏了。看向王伯安,又道︰「亂之所生,言語為階。」
這里是王伯安的地盤,顧夫子的意思很明顯︰你王伯安趕緊來收場,最好是把這個五大三粗的家伙攆出去。
雖然顧老夫子很生氣了,但場面還是在掌控之中,東道主王伯安並不著急。學生此時興致很高,他們一方面佩服這個提問的壯漢,另一方面特別想知道下面會發生什麼,王伯安先生會如何處理。只見王伯安低聲和顧夫子說了兩句,顧夫子怒意稍釋,不再言語。王伯安伸手在空中往下壓壓,正在交頭接耳私下議論的學子們立即安靜下來。
「後生你叫什麼名字?」王伯安看著曾守山,溫和地問道。
「回王先生,晚輩曾守山。」曾守山躬身執禮。
王伯安微微點點頭,然後對眾學子們道︰「曾守山既然是來問學,我等正是同道中人。他的問題你們剛才應該都听到了,有什麼看法說出來,也好和曾同學切磋研討。」
既然師長有命切磋研討,那些學子們沒有謙讓。一名小眼楮生員站起來,對曾守山稍施一禮,道︰「王先生一直稱贊顧夫子的學問是‘務實不務虛’,以真知灼見聞名于世而不擅言辭。而你一直在以言辭之利糾纏于名實之爭,徒有虛辭,無有實用,更不顧長者感受,頂撞師長,你意欲何為?」
曾守山沒想到自己會因為王伯安先生的提議成為切磋的中心,更沒有想到首先遇到就是對自己的責難。
曾守山平和回禮,然後道︰「我無頂撞之意,更無頂撞之實。亦不曾逞口舌之利,更不認為刨根問底之問學為無用。我自辯如下,請各位師兄指點。」說著抱拳,施禮一匝。接著道︰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辨明其理方可實行無礙。我同意顧夫子之學乃是務實,但不認為自己在務虛。其理不明而信而行之,是為迷信。此其一;在之前問學顧夫子之時,我氣不曾動,禮不曾缺,何來頂撞之說。禮不缺在我,夫子因而不快在人。在我者,我能控制,在人者,我管不了。」
曾守山的話不和善,顧夫子本已緩和的臉色又變得難看起來。曾守山的言下之意是他只在探討問題,並沒有做什麼值得生氣的事情,而顧夫子的不快完全是個人修養的問題。
對曾守山提出質問的那位生員听了之後卻沒有再說話,點點頭坐了回去,似乎認同這種說法。
王伯安擺手道︰「曾守山提出了心的本體是否是至善,大家就這個問題談談看法。」
這時坐在王伯安下首有一位中年男子起身道︰「我們一直認為至善就是心之本體,但我認為這只是個假定。我同意曾守山同學對此問題的懷疑和追問。」
王伯安和此人的對答成功地把討論轉移到學術問題上,而沒有再揪著曾守山的行為不放。
曾守山沒有想到在此竟然有贊同自己的人,便特別留意此人。只見此人儀表堂堂,氣度沉穩,年紀大概和王伯安差不多。
這時有人問他道︰「敢問黃師兄,以你所見,心之本體應該如何?」
听到有人稱他為黃師兄,曾守山心下猜想此人莫不是黃藍水?正猜想間,听得王伯安先生溫和的聲音響起︰「藍水,把你的想法大膽的說出來。」
果然他就是黃藍水!《大有待訪錄》的作者,王伯安先生的第二個弟子。曾守山望向站在外圍的楊項律,楊項律輕輕點頭。經過楊項律的證實,曾守山已經完全確定此人就是他神交已久的高人。只是看了《待訪錄》之後,曾守山心里一直把黃藍水想象成精力無限的精神斗士,此時方知竟是一副雍容沉穩的形象。
黃藍水朝王伯安稍稍俯身行禮,恭聲道︰「我認為︰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是本體。」
縱使九江府學這些生員和其他王學門人一向思想開明,少有禁錮,但听到黃藍水的話立即嘩然。曾守山引出的這個話題實際上源于先秦人性本善、本惡的辯論,此後歷經大儒的引申發揮大部分人早已接受了性善論,並為其構建了精妙的宇宙世界觀。所以他們現在討論的話題比先秦性善性惡之爭要沉重得多。黃藍水認為心無本體否定了心之本體是至善,也就意味著否定了幾百年來的道學以及它背後的觀念體系。
曾守山心中笑道︰這才是《大有待訪錄》的作者,自己沒有看錯。黃藍水和楊項律雖然思考的領域各有不同,但他們在靈魂深處其實是一類人。當即朝黃藍水道︰「何謂工夫所至即是本體?」
王伯安微微笑道︰「曾守山心急問了出來,其實我也很想知道。」
黃藍水稍稍整理思路,然後道︰「辭不達意,我是迫不得已才使用‘工夫所至’一語。先賢所論至善為心之本體,後人普遍接受,所以我們日常所用功夫即是如何體驗至善,日積月累之下,至善即成心之本體。」
听到這里顧夫子搖頭道︰「依你之見,難道我們講的至善為本體只是個幻象。」
黃藍水好整以暇,微笑道︰「不然,不是幻象,而是真實的存在。功夫所至即是實在。」說完這句,似乎在想如何措辭。眾人也不打攪。
片刻之後,黃藍水又道︰「我曾在海濱見過幾個極西之國的人。他們說人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我還和他們爭論過。後來我明白,在他們的世界里,也曾有先哲告訴世人「原罪」這個道理,我把它稱之為‘原罪’,後來成為共識,並此基礎上建立了一整套人生觀念。他們那些人從小接受的就是這個觀念,人就是有罪的,人生一世就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洗刷罪孽,死後才可以進入天堂。那麼這個「原罪」,就是他們心中真實的存在。」
黃藍水舉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例證用來說明本體是依賴于後天的經驗,而不是先天的存在。說完這些他朝王伯安深深一禮,道︰「學生習先生良知之學,想到此處,心不能安,反復思量但不知對錯,請先生指正。」黃藍水雖然和王伯安年齡相當,但執弟子禮甚恭。
曾守山的提問和黃藍水的對答為眾學子打開了一扇從未開啟過的門。有人若有所思,有人茫然不解,這時都望著王伯安,期待著他的點評。
王伯安看向顧夫子,道︰「顧夫子說兩句?」
顧夫子連連擺手,他已經有點繞不清楚了。王伯安溫和的笑笑,沒有再提。他知道顧夫子一直從事實學,不善思辨。
王伯安看了看眾學子,然後對黃藍水道︰「你說的很有價值,也很有啟發性。但你說的‘功夫所至’所形成只是深層次的觀念,而不是心之本體。」
黃藍水和曾守山兩人異口同聲問道︰「那心之本體應該如何?」
王伯安看著他們倆的一眼,然後半閉雙目緩緩道︰「心之本體乃至善,一字記之曰︰仁。」
繞來繞去又繞回來了。王伯安只說了一句話,在這句話中他否定了黃藍水的觀點,肯定了千百年前聖人所指出的「至善」。並且順便給「仁」下了個定義,仁即是至善,解決曾守山此前問顧夫子的問題——仁是什麼。
王伯安給出的是一個武斷式的論斷。這是千百年聖賢說話的風格,只有論斷,沒有解釋。至于理解到什麼程度就看你的悟性了。黃藍水在思考,眾學子看到二師兄的觀點被否定之後也在思考——先生此語背後的深意到底是什麼?
曾守山也想了想,但他沒有繼續想下去。與其在此連想帶猜,不如直接問。于是問道︰「敢問先生,您是如何知道‘心之本體’即是至善,是仁?」
王伯安睜開雙眼深深地看了曾守山一眼,眼神溫和,不凌不冽如和煦春風,然後不疾不徐地道︰「我是如何知道的?體驗!沒有推理,沒有證據,只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