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臉之城 29.泥塑

作者 ︰ 阿蚌

第29節泥塑

大壯給兌兌寄出信後,就一直盼著兌兌的回信。每去收發室問有沒有自己的信,收發室的中年婦女用奇怪的眼光看著他,似乎在說,這年月了,誰還寫信?

這是寄出信後的第五,兌兌的回信終于到了。大壯匆忙把信打開,是這樣寫的︰

我親愛的壯︰

看著你用筆寫出來的文字,覺得遠比手機和電腦屏幕上的文字親切得多。

我們對書信有相同的感覺,也許這就是緣分。我以前不相信緣分,但現在信了。

告訴你一件事,我有工作了,沒能當上老師,到臨津電視台當了責編。前些我在本縣電視台的節目中看到招錄工作人員的通知,就報了名,之後按要求答了試卷。我本沒怎麼當回事,沒想到還真被錄取了,下個月就可以到臨津電視台上班。沒想到我們成了同行了,都是傳媒的。

臨保沙龍前些又發短信警告我一次,之後再沒有找我的麻煩。

……

近些也經常看你的博客,一些觀點初看簡直極其荒謬,可讀完了,卻又感覺有一定道理。這多少有點折磨人。

我會把你的信收藏起來,等我們耳聾眼花的時候,再拿出來,舉得遠遠地看,大聲地念。

你的兌兌

x月x日

大壯看完了信,馬上寫了回信,然後一溜小跑去扔到郵筒里。他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可笑,難道這樣快寫快跑,信息傳遞速度就能比打電話快嗎?

次日早晨,大壯還是給兌兌撥了電話,說今要去臨津采訪,順便去看看她。二人約好下午兩點在臨津東郊的一個加油站見面。為了安全,大壯換開了同事的車,去了臨津。

大壯先到臨津縣的東嶺鄉,去采訪那個搞泥塑的民間老藝人。他要采訪這個老藝人的起因,緣于他在一位朋友家里見到過這位老藝人的泥塑作品。朋友是研究民間藝術的,家里擺著一件泥塑作品,塑的是一個女孩兒,笑容可掬,非常招人喜愛。大壯拿在手里翻來倒去地端詳了半,朋友能看出來,如果自己隨口說句,喜歡就拿去吧,大壯肯定不會客氣。朋友自己也非常喜歡這件泥塑,舍不得給他,于是告訴大壯,如果你喜歡,你就去一下臨津縣東嶺鄉找一下這個六十多歲的張大娘,她家里還有很多,張大娘也經常送給願意收藏的人。而且,這個張大娘對泥塑藝術的執著追求,也值得你寫一寫。從這以後,大壯就常常想找個機會去采訪,特別是那次他提出要送兌兌回臨津,找理由時說順便可以去采訪,兌兌問他采訪誰,他一下想到了這個泥塑老藝人。兌兌在他心中有位置,所以連向兌兌隨口搪塞的話也不能忘懷,總想著真應該去采訪一下,或許真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可以寫一篇很好的專訪。可是每次到臨津,他又都是急切地先去找兌兌,一直沒能對老藝人進行采訪。他決定這次先去采訪老藝人,之後再去見兌兌。他到了東嶺鄉,按照村人的指點,很快找到了張大娘的家,叩了門,一會兒,就有一個老頭出來,大壯問老頭,您就是張大爺吧?老頭點頭。大壯說明來意,張大爺給開了門。

大壯跟著張大爺進了院子。院子很大,很空曠,只有小半邊種了些蔬菜,另外大半邊卻種上了大田作物大豆,豆苗長得不高,剛生出幾片葉子。大壯跟著張大爺走過大豆田與菜田之間長長的磚鋪甬路,才來到高大的四間瓦房的房檐下。張大爺把他讓進屋子的東間,大壯見炕上坐著一位六十多歲的大娘,看起來精神很好。大壯想,這應該就是那位泥塑老藝人張大娘了。

靠北牆的沙發上臥著一只小花狗,雖不是什麼名貴的品種,但從小花狗悠然的神態上看,它大概除了不參與家庭事務的決策外,主人享受的權利它差不多都享受到了。

略聊幾句,老兩口知道大壯是關東晚報的記者,專門來采訪的,都非常高興,就熱情地領他到西屋。

西屋是一個兩間通連的大屋子,屋里靠北牆立著一排簡易櫥櫃,櫥櫃里放著幾百個泥塑人像,外面都涂著精美的油彩。泥塑是清一色的女孩兒,坐臥走跳,喜怒哀樂,各種姿勢各種表情的都有,個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南邊靠窗放著一張案子,案上放了一排壓泥器、雕刻刀、毛筆、噴筆、油彩盒之類的東西。案子旁邊是一台電烤箱。大壯知道,這是用來烘干泥胎的。靠西牆的中間放著一個佛龕,一尊佛像看來已經在這里供奉了很多年,頭及肩部的銅膜已經斑駁月兌落,露出了黑褐的底色。佛像前立著三炷香,正閃閃爍爍地燃著。

經過一陣攀談,大壯基本了解了張大娘的泥塑創作歷程。她原是東嶺鄉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二十年前開始搞泥塑,現在共完成泥塑作品兩千一百多件。張大娘還為每件泥塑作品都起了名字,拍了照片存檔,其中大多免費贈送給本市博物館和一些個人收藏者,現在自己收藏的不足一千件。

張大娘還說,老頭也非常支持她搞泥塑,黃土是老頭每月一次到幾十里外的地方挖來的,櫥櫃、案子都是老頭自己動手做的,泥塑用的工具也大多是老頭自己制作,並且隨時按她的要求進行改進。

大壯問為什麼只是免費贈送而不收錢,張大娘說,他們老兩口的退休金夠用了,要那麼多錢有什麼用?又說,這些泥塑就好比他們自己的孩子,哪有拿自己的孩子賣錢的?可是,她如果認為來的人能好好收藏她的泥塑作品,她就會免費贈送,就像把女兒嫁到一個好人家;如果認為來的人不一定能好好保管泥塑作品,她就不送,給多少錢也不行。

大壯又問為什麼只塑女孩,不塑男孩。張大娘說,她喜歡女孩,女孩漂亮。又說,男孩還少嗎?還塑男孩?塑了也得打光棍兒。

大壯笑了,看來這位張大娘真是太投入了,把這些泥塑作品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了。否則,她怎麼會關心一個泥女圭女圭會否嫁得到好人家、會否會打光棍的問題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偏臉之城最新章節 | 偏臉之城全文閱讀 | 偏臉之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