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理工天下 一零一 國禮

作者 ︰ 話糙理不糙

第二日,林方舟隨著胡家船行的白帆船一路向西,路上風力適中,一日間也能行七八十里路。第二日間就到過了汴州,近了板渚。到了板渚,胡家船行在哪里卻找到了跑黃河航線的船,曹三去打探消息,問那伙計最快去西京的路線。那伙計便滿面笑容的回答︰「這位客人,可算你撞上好運了!往日里這多半是要到洛州換了陸路去西京。不過這幾日,洛口有了定期的火船,往來西京和濟南之間。你要是坐上我的船去洛口,明日晚上正好趕上回西京的火船。」

曹三就是再不相信,也禁不住這三番五次的說法。他只得又問︰「那火船真如你說的那麼神?我等也能坐?」

伙計道︰「千真萬確。我還問過那火船的船工呢,他們說這船雖然是官府的船,但是現在官家還沒有開始用,屬于讓他們練手的試航階段,太子允許他們自己捎帶旅客貨物。」

曹三問︰「這火船多大?幾日能到西京?」

伙計答︰「只怕有二十多丈長,五丈寬!跑起來卻是飛快,一日能行兩三百里地,從洛口到西京只需要四日。途中只有一般要注意,那就是你要先到陝州,在三門峽換船過去。我看你們貨物不多,應當是沒什麼問題。」

曹三又問了旅途要帶什麼東西,諸如此類,方才回來報與鄭張二人。

鄭大郎一听如此,便說︰「那還用說,自然是走這條路了。不說為了路上少走幾日,也不用受那大車顛簸,就是為了看一看這麼神奇的船,也必須走啊!」

于是一眾人便在板渚換了船,從運河碼頭雇了挑夫,和自家僕人一起,換運到高處的黃河碼頭上,上了伙計的八丈長的大船。正好這幾日東風刮的急,回洛口正值順風,順利趕到了洛口水驛。

第二日,一早,曹三就去碼頭上候著了,哪知道此時竟然冷冷清清,毫無異狀。旁人告訴他,要下午天擦黑時候才來。

果然,日頭西沉之時,碼頭上不僅人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漸漸增多起來。更有人在碼頭旁豎起了熊熊的火炬照明,把整個碼頭照的如同白晝一般,曹三嘆道︰「這得花費多少錢啊!」

旁人有接過話頭道︰「這不算啥。這往西京去的客商,都爭搶著能坐上火船。一個客房五百錢,。這一船上有三百間客房,每間客房三人,去一趟西京,便是百多貫的收入。不要說這火燭是船家買了,就算是讓旅客自己掏,也是斷無怨言的。」

曹三盤算著,這本來一行五人,無論如何也要住兩間。加上來一個蹭路的林方舟,也不用費事,正好三個書生一間,三個僕從一間,都落的個自在。

他問道︰「這客房要如何能訂啊?」

那人答︰「你須得向船家自己訂。這船是從濟南郡開來的,誰知道東邊的豪客訂下了多少,剩的幾間?不過多少總會有幾間空的。你到時候在那個碼頭排隊,排在前面,就肯定有房。」

曹三謝過之後,快步向碼頭趕去,因為他遠遠看見有人已經在哪里排隊了。

︰︰分割線

大唐太極宮內,朝會正在一片莊重嚴肅的情景中進行。

「諸位,離泰山封禪只有三個月時間了,準備情況如何了?」李世民發話了。

幾位重臣面面相覷,長孫無忌看了看,只得頭一個回到︰「陛下,糧草早已在洛口,汴州,鄆州倉調集完畢。左右神武軍,左右龍武軍已經分別駐扎在洛口,濟陰郡策應。泰山腳下行營以及沿路,皆已肅清。」

說完了,長孫無忌就把眼神投向了李治。

李治不慌不忙道︰「陛下,封禪所需運輸船舶,最後三艘大船將于下月完工。已完工的十五艘船,已經在黃河上下一千里航道,跑了十多個來回,從未出現過重大事故。所需船工一千余人,都已經十分熟練。下個月底,二十艘的船隊可載隨人員兩萬人,物資百萬石。截至今日,安全乘坐過這些新式火船的測試人員已經超過了四萬人。」

李世民非常高興,雖然多方消息早就讓他知道了這種天降祥瑞的事,他在這種正式場合听到的感受還是很不一樣的。

「無忌啊,這番行程是怎麼安排的?」李世民又問道。

「陛下從濟陰郡上岸後,第一日在兗州,第二日往孔廟,第三日到岱廟,第四日登泰山。第五日封禪。然後三日間就可以回到濟陰郡登船返回。」

「具體的時間,有沒有請二位國師算過?」李世民又問。

二位國師,正是指李淳風,袁天罡這嘻哈二將。

這兩人互看了一眼,還是李淳風站出來說︰「陛下,七月十五適合投龍。」

七月十五日又名中元節,是地宮大帝的生日。道教節日分為三元節,上元節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天宮大帝的生日。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是普渡孤魂的節日。下元節就是十月十五,是水宮大帝的生日,是給運勢不好的人消災解厄。

而這個投龍儀式呢,是道教祈福儀式中名為投龍簡的儀式。古代的封建帝王在舉行黃大齋、金大齋之後,為了酬謝天地水三官神靈,把寫有祈請者消罪願望的文簡和玉璧、金龍、金鈕用青絲捆扎起來,分成三簡,並取名為山簡、土簡、水簡。山簡封投于靈山之諸天洞府絕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簡埋于地里以告地官中元;水簡投于潭洞水府以告水官下元。這天地水三官又稱三元。這種告請三元的投簡活動目的是祈求天地水神靈保護社稷平安,人民幸福長壽。

除了這種道教中最高規格的投龍,祈雨的儀式,也是需要「投龍」的。吳越和南宋時,每逢大早年間,皇帝都要親臨安府的嘉澤廟舉行隆重的「投龍」儀式,敬獻三牲,宣讀祭文,然後向錢塘湖龍君跪拜,擲「投龍簡」。這種投龍簡,銀質,上刻祈雨祭文,及皇帝年號、時間。解放後疏浚西湖時曾發現五代錢謬、錢弘俶、錢弘佐時期的五枚「投龍簡」。

關于這個書簡的內容,也有一番故事。本來這些內容都是機密,除了皇帝和「神仙」,誰也不知道。但是唐玄宗李隆基這貨,估計本身是個信佛的,因此他就拒絕密封這個書簡,公開了內容,很裝逼的說了一通為天下蒼生雲雲的官腔,博得了一個很好的名聲。

而歷史上唐代第一次封禪,是李治自己和武則天一起去的。當時他們是正月初一封禪,最後正月十五祈福。這個日期就是因為上元節正是道教傳統中,天宮大帝賜福人間的日子,適合祈福。本書中取在七月十五,也正是因為李世民表示要夏天去。他身體已經很差,不願意冬天出門。李淳風想來想去,決定先蒙一個日子,看看反應。

果然,李世民一听是這個鬼節,有點不樂意。袁天罡馬上接著走出來,說︰「陛下,貧道掐指一算,今年五月初五,是天宮大帝巡視人間的日子,也適合祈福。我們找地宮大帝不如找天宮大帝,陛下是天子,應當選擇這個時間。」

李世民一听這個說法,就樂意了。然後說︰「關于祭拜需要的儀仗,禮制如何,你們有沒有意見?」

司空房玄齡說︰「陛下,此事事關重大,還需要朝會共同商議。」

歷史上,朝廷里的禮官學士對封禪禮儀中大到儀式的次序排列、祀壇建築,小到玉冊形制、皇帝服飾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這些文件都還保存在《唐會要》等書中,可以看出時人是如何重視這次大典。雖然這些材料顯示出他們立論的基礎仍為各種儒家經典,但在活動具體的展開過程中,這次封禪卻似乎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道教色彩。

歷史上沒有記載高宗去過兗州附近曲阜的孔廟。在孔廟的歷史上,唐代是第一個大規模修葺的朝代,但是在唐初,規模和形制,肯定還不足以接待皇帝的典禮。但是高宗在離開泰山之前,下詔︰「兗州置寺觀各三所,觀以紫雲、仙鶴、萬歲為稱,寺以封巒、飛煙、重輪為名。」同時天下諸州也各置觀、寺一所。按兗州所置三座道觀之得名來自封禪時的所謂祥瑞——當時封禪的三壇也因之而改名︰山下的封祀壇改為鶴舞壇,岱頂的封祀壇(亦稱介丘壇)改為萬歲壇,社首山上的降禪壇則改為景雲壇。

為什麼不在別的地方修,偏偏在兗州呢?恐怕也是有因為孔廟的原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之理工天下最新章節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文閱讀 | 大唐之理工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