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天不寫手都生了,謝謝大家的支持
無論如何,共和與清廷終于在上海展開了談判。共和方面,派出的談判人員是吏部尚書徐繼畬,而清廷方面,則由林則徐親自出馬。
清廷主要達成兩個目的︰第一希望共和發行的銀元券為清廷的金圓券擔保,第二,希望共和在東北與羅剎和談,因為清廷已經沒有足夠的經費保持在東北的存在,無論羅剎和共和哪一方獲勝,都意味著清廷丟掉龍興之地。
共和派出徐繼畬,雖然從地位上看,徐繼畬是楚劍功和李穎修之後的第三號人物,如果不算只管軍事的陸達的話。但是,徐繼畬根本不懂銀元券的運作,因此銀元券的事宜,完全無從談起。雙方談判一開始,焦點就集中在共和軍在東北的行動上。
雙方談判之時,穆拉維約夫的軍隊正在向摩天嶺開進,但消息還沒有傳到上海。所以林則徐仍舊以為東北保持著一種不戰不和的狀態。他需要保持這種狀態,讓東北的統治權模糊不清,大清才能有機會恢復龍興之地。
徐繼畬此來的目的,則是在共和獲悉英國的復仇z艦隊已經從倫敦出發,法國的正規軍在呂宋島整訓,印度的英國陸軍已經在海峽殖民地集結,共和與英法的戰爭迫在眉睫的情況下,與清廷達成妥協。
共和判斷,即使能在英國的z艦隊到達遠東之前完全解決清廷,共和軍也要消耗極大的力量,這樣有反對殖民主義的過程就會變得非常艱苦。
雙方都有意妥協,那麼就比較容易達成協議,八月二十日,徐繼畬與林則徐達成「默契」。在東北,共和軍不主動進攻清軍,在上海,斧頭幫也不和清廷搗亂,但清廷要默許共和從上海轉口重要的物資,同時清廷要開放長江和運河水路。
在這一默契送交給上海的國會之後,國會內部的各路人馬開始發難了。國會的主題實際上集中為三個:《東北自治協定》、東北問題,與共和妥協問題。並在三個問題的討論中,掀起三次浪潮。
林則徐威望雖高,但在國會中沒有自己的班底。首先是太平天國諸王爺發難「均指陳妥協外交之錯誤,,,全場情緒悲憤激昂,陳承瑢、李春長力爭,太平天國與外敵交涉,從未受此奇恥大辱。」
楊秀清慷慨激昂「我漢家男兒,孰可受此憋屈?好叫國會老爺們得知,我太平軍在天王近前,有一支精兵︰扶朝破愾軍,此軍為美國顧問親自訓練,全洋槍裝備,守衛天京之時曾屢破江妖頭的忠字軍,派此軍去東北,定可保得江山。」
楊秀清話音未落,卻有一人大叫著佔了起來︰「好逆賊,受了招安還如此張狂。誰家是妖頭?」原來是來自浙江的兩名議員——他們是來自國字軍的,和江忠源可謂同氣連枝。
這時,會場的另一邊,太平軍的23位坐席中,也有兩人喝罵起來。大家本以為是太平軍的人替東王出頭,卻听見那人罵道︰「我哥哥身邊就這麼一支親軍,你還要將它調走,你安的什麼心呀?」原來是洪仁發、洪仁達兩位太平天國的侯爺。來自浙江的四名議員同仇敵愾痛斥楊秀清,也算難得一見的奇景。
楊秀清的提議不了了之,國會議題逐步轉向東北的戰事「統而籠之,籠而統之,都是肅順誤國。」說話的是醇恪郡王奕綜。他這個空頭王爺被剝奪了旗隊長的兵權,肅順將他打發到上海當議員,圖個耳根清淨。
奕綜本來還是謹小慎微,但遠離京師之後,受了上海開放風氣的影響,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也敢指摘肅順了。
但奕綜的指責召來了匡源的反駁,匡源是肅順手下四小軍機之一,現在算是代表肅順看著國會︰「盛京不守,分明是怡、鄭二王保存實力,不肯力戰。白虎旗將士在中原與匪共相持,何曾有愧于大清?」
肅順在國會有釘子,載垣一樣有︰「白虎旗在淮上連遭大敗,黃金獅子旗不保存實力,大江山還靠誰來守?」
「大清江山自然是鄭王爺來守,我馬千山、範鐵錫、富明阿三旗隊浴血守土,富明阿旗隊長殉國,朝廷可曾撫恤一句?匪共在關外佔了地盤,可曾想到要拜祭富明阿將軍的英靈?」來自黑龍江的議員這樣說道。
「歸根結底,就是匪共搗亂。大清的一切問題都是匪共搗亂。」
現在,國會已經變成了對匪共的聲討大會,共和與清廷的「默契」自然無法通過。
徐繼畬在這樣的聲討面前,退縮動搖了,他電告閱馬場——希望能夠妥協。當然,話還是冠冕堂皇︰蕭牆之內,兄弟之間想讓一些又何妨。
楚劍功在收到電報之後,在中書門下宣政院的會議上,將電報傳閱。
禮部尚書梁梃楠躊躇了一番之後,還是決定替徐繼畬講幾句話︰「上海廷議,松龕兄勢單力孤。」同樣作為清廷舊官僚出身,梁梃楠和徐繼畬都越來越跟不上共和的發展形勢。楚劍功傳閱電報時的神態,讓梁梃楠有兔死狐悲之感。
「徐司徒還是回來算了,本來就不該去談,我們明知這個結果,還讓他去,也怪不得他。」李穎修發表意見。
就這樣,徐繼畬乘著輪船,無功而返。在他到達武漢的那一天,閱馬場又接到了另一份電報︰新開嶺戰役的告捷電報。
楚劍功故意讓徐繼畬抄寫了這份電報和閱馬場的表揚信
「共和軍集中兩個軍六個團﹝每團四千人),雖然只是敵軍人數的兩倍,武器補給也落後于敵軍,但全軍指戰員下定決心,連續作戰,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咬牙堅持,終于取得最後勝利。敵第四師驕橫自負,盲目輕進,最終全軍覆沒.這個勝利極大鼓舞了共和軍的士氣,打掉了俄羅斯軍隊的威風。這表明,共和軍有能力**解決外國侵略者和殖民主義者。
而上海談判的失敗說明,清廷根本沒有同舟共濟抵御外侮的決心,某些對清廷仍舊抱有幻想的人們,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