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火器稱王 第210章 抵達潯州

作者 ︰ 頑城

金士麒提出了「嫁女兒抵人命」的解決方案。

這也算是「壞事變好事」了,但這也太……跑題了吧。那三個少年本是來報仇的,一時間還轉不過彎兒來。他們互相對視著,都不知如何做答。

金士麒見他們正陷入混亂,便順勢道︰「這樣吧,這三個閨女我先替你們定下來了。五年之後,你們是來尋仇,還是娶姑娘,由你們決定。」

金士麒把手一揮,「都去吧!」

那三個少年還在猶豫,就被旁人哄笑著扯走了。在場的幾百人都紛紛叫好,「結親比尋仇好啊,生女圭女圭比殺人好!」「等這幫娃子長大了,就知道女人的好了。」「幸虧藍土司的閨女多。」他們鬧鬧喳喳地說笑著,逐漸散去。

既然來了,就不免進屋坐坐。

金士麒步入藍 的小家,簡陋的木屋子里擠滿了婆娘和孩子,空氣中飄蕩著酸腐的氣息。真不敢相信,這里的主人曾經擁有一座山寨。更讓金士麒驚訝的是,那堂中正擺著幾架織布機,還有一捆捆的絲線。

「老藍,原來你忙著發財呀!」

「糊口罷了。」藍 黯然道。

藍 戰敗之後,他的家產都被罰沒了。但他有30個婆娘和20個孩子要養活,生活壓力很大。他便買來織機,賒來棉麻讓女人們織布紡錦出售。廣西土錦色彩斑斕工藝精美,在西南一帶小有市場。連藏寶港的官兵軍服也采用這一特色產品。藍 仗著家里的女人多,便毅然地踏入這一行當。

金士麒很感慨。很感動,很感興趣!

他坐在織機前,與藍 和幾十個嫂子們討論起來。金士麒說最近半年藏寶港已經開了許多布錦作坊,競爭很激烈呢。他推薦藍 開發「藍海」,做「成衣」的生意。

這個時代很少有成衣出售,大多是買了布匹回家讓婆娘做衣服。但是藏寶港有個特點︰就是軍人多,商販多,單身漢多。若是找裁縫店。那價格更貴。若是求別家女人做衣服,一則有人情麻煩,二則有時間周期,三則會破壞別人家的夫妻感情。

「衣食住行」都是生活必不可缺的行當,金士麒便相信,做成衣一定有發展。

最關鍵的,「成衣」是批量化的生產。有成本優勢,必將把裁縫店趕出歷史舞台。

藍 家的嫂子們也深以為然。她們還說之前送給金將軍你小老婆那件衣服,可就是我們姐妹們親手做的,美吧?若是多做幾件,能賺銀子吧?……

藍 沒怎麼插嘴,他只默默地听著。忽然間。他恍然回憶起一年前的情景,那一刻,他與金士麒站在河邊的高塔上,指點著遷江的山河暢想著未來。你做廣西首富,我也要富甲西南。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一切好像又都沒變……

「老藍。問你話呢!」金士麒問道。「需要銀子嗎?」

藍 這才緩過神兒來。他生性直爽,便反問︰「你給多少?」

金士麒嘿嘿一笑,「不是‘給’。是借給你。」

金士麒從柳州帶回來8萬兩現銀,他借此資源開了一家銀號,名曰「金帆銀莊」。銀號就像銀行一樣,基本業務包括存銀、放貸、兌換、流轉、擔保、商業監管等等。

那銀號正在緊鑼密鼓地修造,預計9、10月間才能正式開張。但金帆銀莊的第一期放貸已經開始了,名曰「百枚金蛋孵化計劃」。

金士麒大掌櫃的目標,是一年內扶持100家中小型的工場和商號,貸款額度100至1000兩銀子,總計5萬兩。銀子存在倉庫里只能發霉,只有放出去才能生利。「百蛋」計劃不但能促進本地私商的發展,還能讓金帆銀莊一炮而紅。

「老藍,我借你500兩,月息3分。」

「啥?你還要利息?」藍 開始裝傻。

「當然,生意就是生意!」

「那也太貴了。我听說隔壁漆器店也借了銀子,利息只要2分4!」

「不一樣。他那是現成的買賣,擴大再生產,最低能拿到2分的月息。你可是新開張,生瓜蛋子!」金士麒燦然一笑,「我給你的,已經是兄弟價了。」

听到那「兄弟」二字,藍 心頭一顫。

「答應吧!老藍,早開張早賺錢。」金士麒拍拍他的肩膀,站起身來。「明日我就出征了。我會把此事吩咐給金財,你想好了就去找他。當天申請當天放貸。」

金士麒拜別藍 ,轉身便走了出去。

「兄弟!」藍 忍不住喊道,「保重啊!」

「藍 ……」金士麒鼻子一酸,卻說不出煽情的話,「我這人謹慎著呢。」

「屁!」藍 月兌口而出,「你這人性子急,有時莽得像驢子!」

金士麒嗤地笑了出來,藍 也哈哈大笑。這一刻,恩仇盡泯。

……

天啟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綿綿細雨。

金士麒的坐船離別藏寶港,出征潯州。

其實柳州水營的大部隊早就在潯州了。在過去的半年里,都司姚孟陽和千總吳永博便輪流主持潯州戰場的運輸,並都經歷了幾場戰事。如今這戰爭進入到最激動人心的決戰時期,金士麒終于登場了。

他隨行只有6條大河運船,除了各船上的水手之外,只帶了一個分隊30名「暗箭突擊士兵」和50名金府私兵——大部分都是少年兵。再加上少數旗令兵和佐官、僕從,總計才100人,總體上很是低調。

新改裝的8條「戰斗型天野」還在試航,要晚半個月才去潯州。

天啟七年的五月。整個大明帝國都熱火朝天——

遼東!皇太極于年初擊敗了朝鮮,便沒了後顧之憂。他親率八萬建奴大軍直逼遼西。先圍錦州,又戰寧遠,此刻正與袁崇煥率領的關遼大軍拼殺。

貴州!奢安之亂已經延續到了第六年。安邦彥偽號「大梁王」,出兵八萬攻陸廣、攻遵義。貴陽又一次陷為孤城,兵民相食慘絕人寰。

福建!鄭芝龍完全控制了從琉球到福建的海域,他成為了大海上的無冕之王。福建水師的最後幾次「清剿」活動,被殺的片板不留。

甘肅!寧夏!山西!九邊各鎮兵餉積欠已達兩年,各部的兵馬紛紛潰逃。兵變更是一場接一場。殺將領、殺官府、殺百姓、殺出一條活路。

陝西!河南!山東!北直隸!整個北方被旱魔籠罩,饑荒與疫病比翼齊飛,亂政與糧賦橫行。百姓死斃遍野。草木盡,人相食,皮骨已盡,救死不瞻,各地農民正磨刀霍霍。那場傳說中的燎原之火已經引燃。

廣西!

這邊倒是風景獨好。

兩廣總督商周祚行事干練、不緊不慢,四路大軍將胡扶龍團團圍困。

北邊何玉九一路兵馬的表現尤其耀眼。在原先的規劃中,他們擔當的是「奇兵」角色。沒想到戰爭展開後,他們動作又快又猛,如鋼 一般戳殺過來,遇山攻山。遇寨拔寨,所向披靡。胡賊幾次調集主力對抗,一旦兵馬集結,便有萬千的「火流星」從天而落,綻放處便盛開著死亡的花朵!

短短一個月。北路先鋒金士駿已經飲馬郁江。

東路的兩廣主力大軍反而變成了陪襯,他們只沿著郁江兩岸勻速推進。沒有遭遇千人以上規模的戰斗。

……

連續幾日陰雨連綿。

直至六月初一,金士麒抵達了潯州府駐地︰桂平縣。

上岸後,他便與值守此處的千總吳永博交接軍務,了解潯州戰況,查驗船只人員武器和糧草,把這水營重新掌握在手中。

之後,他便前往兩廣總督的臨時駐地,向商周祚大人報道。

「金士麒啊!」時隔半年商周祚更憔悴了。他見了金士麒卻滿臉的喜悅,還笑著問他︰「你弟弟那事兒如何了?」

金士麒頓感親切。他忙拜謝︰「謝大人關懷,已經訂親了。」

一番閑話無需細表。金士麒與商周祚商討了潯州的軍務之後,便把話題轉向柳州知府陳大人委托他的「救人」一事。

所謂「伴君如伴虎」,伴總督也相當于是陪著大灰狼聊天。金士麒當然不會傻了吧唧地直接求總督放人。他只是以「運糧」為話題談及了此事,裝作很義憤又很感興趣的樣子。沒想到商周祚沒把他當作外人,直接告訴他︰那事已經定案了,送往北京再敲個章就生效了。

前「潯州通判」作為主犯被判了秋後斬,其余都是滿門流放充軍。

金士麒一听,頓時就淡定了。陳大人委托他「救援」的那二人並不在處斬之列,他算是白落了個人情。于是他便請總督行個方便︰既然是充軍,不如就充到南丹衛來吧。總督追問何故,他便笑吟吟地回答︰那些人都識字,來我的衛學中充當教員。

「胡鬧!」商周祚立刻道。

他教導金士麒,無論是衛學、私塾還是國子監,教授的都是聖賢文章。為人師者必為人師表,要選擇高尚冰潔之人。這幫罪臣罪屬你也敢拿來用,真是辱沒了聖人!

「大人啊,此事跟聖賢無關。我只是……教大兵們識幾個字罷了。」

「大兵識什麼字?能殺人,能听懂號令不就成了?」

「大人不知啊,以後那戰爭講究的是新技術、新產品。比如那手雷就有六七種不同功用,外形大同小異,都用顏色花紋來區別,紅的、黑的、豹紋的……但臨陣之事誰還記得那麼清?若是把燃燒彈當作爆破彈丟出去也就罷了,若是把石頭教練彈也丟出去,那是殺人呢?還是嚇人呢?」金士麒打了個響指,「但只要大兵們能識字,那一切就簡單了。」

「好吧,算你歪理!」商周祚便答應追加一條刑判,把罪臣罪屬的發配地改為南丹衛。

金士麒忙拜道︰「謝大人!」

商周祚卻問︰「那你怎麼謝我?」

金士麒一愣,心想你都位極人臣了,還能缺個啥?「大人盡管吩咐!」

「你側耳過來。」商周祚壓低了聲音。他說「東路大軍」中來自廣東的幾個衛,讓他很失望——他們虛報人數,原報有2萬精兵,實則1萬都不到。他們還私自轉賣糧草,轉來轉去就轉到了胡扶龍手中。這根本就是「資敵」之罪。「我派人去查,卻一無所獲。你在潯州也有些耳目,此事交給你了,我也就放心了……」

金士麒心想這可是個濫差事啊。他謹慎地問︰「大人,末將斗膽提醒一句……」

「不用說!我知道你心意。」商周祚拍拍他的肩膀。「無論我最終是否開火,你都要把彈藥給我裝填好。」

……

金士麒離別了總督府。剛回到臨時的水營中軍駐地,便有人送來一封密信。

那信是從柳州送來的,是大財主範江榮的情報。

信上畫了三根雞毛,代表情況緊急。信里寫的也是「暗語」,那是金士麒與範江榮約定的一套密碼,譬如「紅花」代表靖江王,「鐵鍋」代表軍隊,「舵手」代表金士麒等等。

範江榮在靖江王的手底下,也算是個「區域領導人」的角色。他歸順之後,金士麒自然對其很是懷疑。可是此人隨後貢獻了幾份極緊要的情報,讓金士麒步步佔據先機,在那場小小的「糧食戰爭」中大獲全勝。金士麒對他的信任度便提升到了六成。

此刻,一份最高緊急度的密信已經翻譯出來了,上面寫道——

「金將軍!靖江王派人與潯州衛密謀,要殺你。」(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末火器稱王最新章節 | 明末火器稱王全文閱讀 | 明末火器稱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