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夢 第六十六章 表彰聯歡

作者 ︰ 金哨本無路

正月初五,是一個多雲的陰天,天氣十分陰冷。

這一天,紅泥灣又迎來了一個熱鬧的日子,三百多人聚集在紅泥灣的大坪上,只見台上大書四個大字︰表彰聯歡,台下的人大部分都一排排整整齊齊坐在矮凳上,只有最右邊的幾十號人坐得稀稀拉拉的,毫無秩序可言。

台上裝點著四個大紅燈籠,台子的右側擺滿了各式樂器,喜慶的色彩十分濃郁。

朱玄青、朱玄白坐在台下,身邊是易伯均、于士滿、肖良幾個,這其中就數朱玄白和易伯均消息靈通,但他倆也不知道「聯歡」是什麼意思,而「表彰」兩個字經過明白人解讀,大家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幾個人便在猜測到底誰會受到表彰。

易伯均開口就道︰

「兩位朱兄,你們二位應該都在表彰之列吧,玄青兄燒制玻璃有功,玄白兄主持隊列訓練,據說還燒成了琉璃瓦,論起功來,也是一件大功。兩位朱兄的本事,當真讓小弟佩服。」

朱玄青指著台上的康德培道︰

「燒制玻璃,我只是听命行事,干點力氣活,我就管燒窯的那點事,我既不懂得配方,也不懂得能耐高溫的坩堝是如何制作,要論功,自然是康監理功勞最大。」

燒制玻璃這種商業機密當然不能隨便示人,鑒于這一批剛招收的歸正人的可靠程度還十分可疑,茅庚自然要控制技術機密的擴散。燒制玻璃要用到純堿,但此時還找不到純堿,只好用草木灰替代,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一樣也能用來燒制玻璃,但草木灰加水過濾再結晶這道制備碳酸鉀的工序並未放在油溪,而是放在白溪,是由譚望娣指揮下人操作的。制作坩堝也是不傳之秘,同樣也放在白溪。而負責燒制玻璃的朱玄白只負責燒制這道工序,並不知曉有關玻璃更多的奧秘。在油溪,石英砂破碎磨粉以及輔料的破碎磨粉是一撥人,配料是一撥人,包括朱玄青這一撥負責燒制玻璃的人,還有倒模的一撥人,都在康德培的指揮下,分工合作,直到制出一片一片的玻璃。如今玻璃雖然透明度大有提高,但還是帶一點藍色,這已是最好的玻璃了。朱玄青以為自己出力有限,並不認為自己應該受到表彰。

朱玄白笑道︰

「易兄不必過謙,我听說易兄在試制車床上表現不俗,傳說一坨鐵到了易兄手上,就好似一團泥巴一樣,想捏成什麼形狀就是什麼形狀,故而易兄今日一定在表彰之列。我听說一等獎的獎金是三十貫,那可是一筆大錢啊!」

易伯均如今不但自己能夠熟練操作車床,還帶了三個徒弟,不過在車制銅質絲杠螺母方面,目前還得易伯均來操作。

不要說一等獎,易伯均覺得要能拿個三等獎就不錯了,自己一月的月俸才三貫錢,三等獎也有十貫錢,對二十歲的易伯均來說已經夠多的了,易伯均這輩子也沒有看到過三十貫錢,三十貫啊!那真是一筆大錢了。易伯均搖搖頭,笑道︰

「朱兄的說法太過于夸張,你以為對付鐵像你捏泥巴那麼簡單麼!我那本事也不值得夸耀,我跟你們說,那車床端的是奇妙無比,扳一下這里就開始轉動,扳一下那里就開始自動移動,還有那精鋼的車刀,那才叫厲害,我那點本事,如何能夠比得上做那台車床的譚曉春!」

一說到譚曉春,人人都知道那是茅庚座下最有本事的弟子,在肖良眼里,譚曉春就是他的偶像。肖良的夢想就是也能像譚曉春那樣有本事,不!哪怕是能夠有譚曉春的兩三成本事,肖良也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過很遺憾,自己跟人家差了十萬八千里。譚曉春崇拜之余,不禁說道︰

「听說茅先生手下十大弟子,個個都有一身強悍的本事,就連那個姓譚的女弟子,據說當初制作時表就有她的功勞,時表這麼神妙的東西,我等別說要制作,不知你們幾位高手如何,反正我是連門都模不到。」

朱玄白一看肖良那德行,立時駁道︰

「那是因為茅先生實在是高明,我就深有體會。茅先生連我們燒瓷上釉都懂得,經他略一指點,我便燒制出了琉璃瓦。按說上釉這事,我以前上釉繪彩,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經茅先生一番指點,如今便能舉一反三。我看康監理也不過是學得了茅先生一點皮毛,他此前讀書,不過是一個末流書生,又哪里會懂得燒玻璃!當然是茅先生賣他祖父康老的面子,這才教會了他,那有甚麼了不起的!也不知道茅先生還要不要收弟子,要是能成為茅先生的弟子,那便是這一輩子的造化了。」

其實茅庚也就是知道上釉是利用鉛的特性降低二氧化 的熔點,上了鉛釉之後,在1000度以下便能燒成釉彩,說起來燒琉璃瓦並未超越燒制唐三彩的技術,只是唐人沒有開發出琉璃瓦的市場,雖然南北朝就有琉璃瓦零星用于屋頂裝飾,但唐宋對屋瓦都不夠講究,不覺得屋瓦要用陶瓦,而且陶瓦上還要上釉,直到元朝的皇宮才大規模采用琉璃瓦。

茅庚受了陳亮鼓噪,便讓朱玄白試燒琉璃瓦,但是茅庚一直不怎麼看好琉璃瓦的市場,茅庚覺得要讓孝宗這個節儉的皇帝接受琉璃瓦恐怕並非易事,如果皇宮不用琉璃瓦,陳亮還能找到其他敢用琉璃瓦的客戶嗎!

故而,雖然燒制出了琉璃瓦,產量卻很有限,僅以滿足樣板房的建造為限。

朱玄白覺得康德培只是比自己多讀了幾本書,還讀得似懂非懂,只是茅庚照顧康老面子,這才收了康德培為弟子,不光是悉心教授手藝,還委以重任。但朱玄白對康德培很有些不服氣,就拿康德培在隊列訓練中的笨拙表現,朱玄白覺得自己要能成為茅庚的弟子,必定比康德培強上許多。

于士滿在一旁听著,他頗有自知之明,根本就不奢望去做茅庚的弟子,倒是十分羨慕朱氏兄弟和易伯均,他們三個人都是這里的紅人,連肖良都波瓦制作上出過點子,受過茅庚的贊揚,只有自己一事無成,于士滿心中大有受挫之感。

于士滿用羨慕的口吻說道︰

「幾位兄台在這里短短時間便有了建樹,肖兄也得了茅先生夸贊,讓小弟羨慕得緊。比起你們來,小弟真是慚愧之至!」

與朱家兄弟、易伯均和肖良不同,于士滿是第二批招進來的,繼第一批五十八人招進來後,後來在華西營建公司招人的時候,茅庚又乘機再招了一次,于士滿就是第二批五十人當中的一個。

听于士滿這樣,肖良只能苦笑,自己雖說在制作波瓦上出過主意,但最後還是茅先生才找到了可行的辦法,自己比起于士滿來,也強不到哪里去。

此時一陣鑼鼓聲響起,幾個人立時意識到馬上就要開場了,這個表彰聯歡活動誰也沒有經歷過,倒要看看到底有些什麼名堂,不過自從上次茅庚在氣球上演出的那一出表白戲碼,所有人認定今天一定也會十分精彩。

茅庚和陳亮、文元坐在台上的正中,坐在台上的還有向以軒和瞿聞鼓,此外還有特邀的扶國鐵、蘇致道和頓二寶,三家的代表都到了場,此外還有張海三,算是官方的代表。

今天張海三只是官方列席的代表,所以這個表彰聯歡會的主持人就變成了文元,參加今日表彰聯歡的,除了茅氏十名弟子,以及茅庚兩次招收的總計一百零八人,還有華西營建公司新招的一百五十三人,再加上瞿家峒派來參加的五十人,這五十人分屬華西營建公司第一第二分公司以及華西磚廠,坐在右側稀稀拉拉的一堆,就是瞿家峒的代表。

瞿家峒這一堆人的表現,讓陳亮很不滿意,但礙于向以軒和瞿聞鼓在坐,也不便發作,而向瞿二人卻覺得大過年的,無須搞得氣氛森嚴,也不以為意。

今天的表彰聯歡,放在後世應該在年前舉行,也就是各公司的年終例行表彰聯歡活動,無非來一點物質和精神上的激勵,然後一群人盡情地歡娛一番,便大功告成。不過不巧自己受了傷,只好將這件事推到了年後。望著台下三百多人的陣仗,茅庚心說,手下到底算是有了一班人馬,只是這一班人馬良莠不齊,能成多大的事兒,實在是不敢多想,不過有了這班人馬,起碼在大宋當一個富家翁是不愁了。

接下來便是茅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程序,文元就象後世那樣,正在作總結報告。文元所講,無非是業績驕人,前景喜人之類,說白了,就是吹牛,尤其是將未來吹得天花亂墜,讓台下的人听了之後跟著做夢。

不過客觀地看,前景的確是讓人期待。只要看一看半年來自己的收入,就深感回到大宋這個時代真好,不消三五年,也許自己就將成為大宋首富——不是首輔。

不過到目前為止,自己的收入基本上都來自于合資受益,與扶、蘇、頓三家合資的收益佔主要的部分,算起來已經有一萬三千貫之多,而瞿家峒這邊也分得了五千多貫,只不過這段時間花錢如流水,建基地,上項目,而除了鉛筆和瓦,其他所有的項目都還沒有到收益期,當然,下一步就輪到時表源源不斷地吸金了。

文元講完,讓台下的人很受鼓舞,應該說,今天來到紅泥灣的人都覺得有一種幸福感,其中茅庚的嫡系108人月俸達到了3貫,節前還發了過節費,住的棚子已經全部蓋上了水泥波瓦,而此刻同來的歸正客大多數還在茅棚中度日,對于來自異鄉的這群人,這個條件已經是相當優越了。而華西營建公司新招的一百五十三個歸正人,月俸雖暫時只有兩貫,但每日只是隊列訓練,還沒有蓋房就能拿到兩貫,也是極難得的待遇。至于瞿家峒的人,最不濟每月也能拿四貫錢,而華西營建一分公司二分公司的人拿得更多。

文元煽情一通過後,隨即便進入了第一個**,那就是表彰。茅庚將這個機會讓給了名士陳亮,這就像後世什麼電影節邀請名人公布獎項一樣,陳亮是大宋十分靠譜的名人,由他公布名單,應該更能體現出一份殊榮。

肖良在台下,眼望台上正在宣布表彰名單的名士陳亮,等陳亮念完一等獎獲得者之後,念到二等獎獲得者之時,肖良竟然听到陳亮念出了自己的名字,這一下肖良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時有些發愣,直到于士滿提醒道︰

「哎呀,肖兄,恭喜你!還楞著干嗎!上台去領獎啊。」

肖良這才反應過來,忙不迭跑上台,站到領獎者的行列中。

到頒獎的時候,肖良再一次感到喜出望外,因為獎金翻倍了。與傳言一等獎才三十貫不一樣,一等獎是六十貫,只是一等獎只有兩人,一個就是譚曉春,另一個則是朱玄青。和自己一樣拿二等獎的總共有八個,二等獎是三十貫。後面還有十個是三等獎,康德培和朱玄白也才是個三等獎,此外三等獎里還有瞿家峒的人,三等獎的獎金是十五貫。

發獎茅庚沒有假手他人,而是茅庚親自一個個地頒發,當茅庚走到肖良面前的時候,一邊發給封有獎金的紅包,一邊說道︰

「肖良,這是因為你在水泥波瓦上的貢獻,特地發給二等獎。謝謝你的貢獻!」

肖良腦子一時還沒有轉過來,有些誠惶誠恐,口中喃喃說道︰

「這個,那個,過獎!小的當不起!當不起!」

在肖良的心中,此時真的有一種當不起的感覺。

肖良本是一個篾匠,順理成章便被分配去制作竹縴維水泥波瓦,但手工制作竹縴維水泥波瓦遇到了波瓦模具的問題,故而產量一直受到限制。一個波形模具只能生產一片水泥波瓦,要等水泥波瓦初步硬化才能月兌模,這至少也要兩天時間,也就是說兩天時間一個波瓦模具才能制作一片波瓦。就算有五十個波形模具,兩天也才能產五十片,這當然是無法忍受的。

而後世手工制作石棉瓦,一個波形模具可以疊放三十片石棉波瓦,但這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必須用到塑料薄膜。

手工制作石棉瓦的時候,先在平台上鋪上一層塑料薄膜,再將縴維和水泥漿攤在塑料薄膜上,用鐵抹子抹平,這時候的石棉瓦毛坯是一張厚度6~10毫米的平板,等毛坯稍干,便將毛坯移置于波形模具上,隨即毛坯就變成了波形瓦,第二片如法炮制,再疊放在第一片石棉瓦上,同樣也自然成型為波瓦。這樣,一個波形模具就能產三十片波瓦。這便是塑料薄膜在制作石棉瓦上的妙用。

但這是在大宋,在後世廉價得不能再廉價的農用塑料薄膜,在這時連影都沒有。茅庚曾經想過用麻布來實現後世塑料薄膜的功能,但是這個成本實在太高,絕無可能承受。

茅庚只好死馬當活馬醫,不得已,茅庚只好搞起了頭腦激蕩,讓大家來出主意。做過篾匠的肖良立時便想到自己熟悉的篾片,篾片或者就行,但試過之後,效果太差,篾片可不像塑料薄膜那麼柔軟,成型性很差,肖良提出的這個辦法便宣告失敗。

但茅庚隨即便想到了對策,篾片雖然不滿足要求,但後世的高檔竹席正好能滿足要求,後世的高檔竹席不是篾片編制的那種竹席,而是一根一根竹條排列再用線串成的竹席,沿竹條的垂直方向可以任意彎曲,正好滿足波形成型的要求。

肖良照此制出專用于波瓦的竹席,敷上一層蠟,果然好用得很,而且還能重復使用。肖良認為這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功勞,但是今天茅先生卻將功勞算在自己頭上,肖良自然覺得不敢當。但茅庚隨即笑笑,又去給下一個發獎了。

肖良心中極是感激,人卻一直在發愣,好像自己貪天之功為己有,只覺得好多人都在嘲笑自己。

肖良呆愣愣地跟著其他的獲獎者下了台,又呆呆地坐下來,連旁人的祝賀也置若罔聞。

隨後便是歌舞表演,專門請來的歌舞班子表演了好一陣,肖良還在為剛才獲獎的事在琢磨。

這時台下的人又開始熱烈地歡呼,肖良才從愣神中反應過來。

台上出現了奇異的一幕,陳亮在彈琴,茅庚在唱︰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洶盡紅塵俗世知多少

清風笑,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新夢最新章節 | 大宋新夢全文閱讀 | 大宋新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