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來到澎湖,正趕上茅庚在把玩著各色各樣的石頭。
茅庚一看到陳亮以及跟在陳亮後面的姜夔,立時將手中石頭一丟,興奮地說道︰
「同甫兄,哦,堯章兄也來了,快快請坐!」
茅庚昨日就收到了陳亮從泉州發來的飛鴿傳書,卻沒有提到姜夔也會來,文元倒是告知了姜夔與陳亮一道前往佔城,只是未料到陳亮會偕同姜夔造訪澎湖。
早有譚曉春進來奉上茶水,恭敬地說了聲︰請用茶。陳亮拍了拍譚曉春的肩膀,對茅庚說︰
「你這些弟子里面,譚曉春最是不錯。」
茅庚笑笑,譚曉春也淺淺地一笑,走了出去。
陳亮游目四顧,一看茅庚的桌上堆了不少石頭,笑道︰
「我說老弟,又找到了甚麼寶物了?」
茅庚如實說道︰
「這台灣島上,倒真的是有不少好礦,你別小看這些石頭,異日小弟便靠它們發財了。」
陳亮這段日子過得十分滋潤,當下跟姜夔道︰
「堯章老弟,愚兄此前也和你差不多的境況,吃了上頓,不知下頓在哪。不過自從遇上了易生老弟,如今也發了一點小財。看易生老弟這樣子,到了台灣,一樣也是財源滾滾,看來愚兄又要沾光了。堯章老弟,我跟著易生老弟沾光,你跟著我沾光,哈哈,何時愚兄也沾一沾堯章老弟的光啊?」
陳亮以前雖然落魄,情形其實還是比姜夔略略強上一些,陳亮偶而還能為人代筆收一筆潤筆費,姜夔度曲雖也有所得,奈何所得殊為有限,要不是常得友人接濟,日子只怕過得更加艱難。
姜夔長嘆一聲,道︰
「愚弟慚愧,不該迷上度曲這種小道,于功名上毫無助益,生計上更是不堪得很,一向是囊中羞澀,不知去往佔城之後,是不是真能轉運。」
陳亮此前勸說姜夔同往,也拿曲線報國那一套來說事,姜夔听了,也覺得或許是這麼個理兒,這才打定主意隨陳亮同去佔城。
茅庚心道,陳亮說話不注意,其實還是頗傷人家自尊心的。這年頭做音樂家,可不像後世那樣既能出名又能吸金,在這時代,作曲的不如斗蛐的,實在是腦體倒掛。茅庚有心幫助姜夔,暗暗起了心思,想著如何讓姜夔這個才子先富起來。
閑談一氣之後,便轉入正題,陳亮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意思︰
「易生老弟啊,愚兄這次去佔城,听說海上常有海盜出沒,愚兄這次來,就是想請國公派兩艘戰船護航,你看此事可行麼?」
茅庚心道這位老兄有點將軍國大事視為兒戲,立時便說道︰
「同甫兄,派戰船前往佔城,同甫兄有沒有想過,大宋戰船開進佔城港口,一旦佔城國王誤解,此事又如何圓場!事關兩國外交大事,試想國公怎會魯莽行事!若是戰船出動,大宋起碼應該派出正式使節,這可不是國公能做得了主的。」
不料陳亮渾然不以為意,隨口就回答道︰
「易生老弟啊,此事只須變通一下,就萬事大吉。戰船不開進佔城港口便是,離港口二三十里,戰船便掉頭返回,不就得了。依愚兄看,不礙事的。」
茅庚這才想起這會兒只怕還沒有領海一說,但再怎麼說此事也大有不妥,陳亮一定是心存僥幸,指望趙心血來潮,就會欣然同意所請,但茅庚知道,其實趙人雖年輕,卻並非魯莽之輩。
不過回過頭一想,陳亮此去,若是在海上萬一被海盜打劫,那也是不可承受的損失,確實得想個變通的法子,讓戰船護航才好。
茅庚這兩天卻在為另一樁事煩惱,既然護航的事情一時想不出萬全的法子,正好轉移一下話題,讓陳亮來參謀一下自己遇到的問題,因而轉而說道︰
「護航之事,我半點也做不了主,這事暫且放下。同甫兄,我正好有一樁事要請同甫兄參詳,還請同甫兄指點一二。」
陳亮一听說茅庚有問題要請教自己,好為人師的毛病頃刻就發作起來,牛哄哄地說道︰
「茅賢弟有何問題,只管直說便是,愚兄痴長幾歲,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決無藏私之理。」
茅庚笑道︰
「要不要先喝點酒?」
陳亮理會得這是茅庚有心調侃,當下也並不當回事,也笑道︰
「李白斗酒詩百篇,陳亮有酒文千行,知我者易生老弟也!來點酒,咱陳亮自然是心思靈光得多。好!上酒!」
茅庚當然不會讓陳亮多喝,讓人送上來一壺酒,估模是半斤左右,又備了酒菜,三人便小酌起來。
茅庚隨即說起了自己遇上的難題。
茅庚最初的想法是優先發展台北,那里在原本的歷史上之所以最終成為台灣的首府,應該不是巧合,必定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台北那邊出產黃金和黑金,還產銅,此前茅庚就跟趙建議過要以台北作為重點地區優先發展。
但接下來宋軍在向南推進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可作良港的海灣,這處海灣是一個狹長的小海灣,長二十多里,寬約兩里許,入口處狹窄,寬不過三十多丈,扼住整個港灣,灣內港闊水深,風平浪靜,堪稱是一個天然良港。茅庚稍稍回想了一下,便知這便是後世台灣最大的港口高雄港所在。尤其令茅庚感興趣的是,在高雄港的附近,發現了儲量驚人的石灰石,這一下,似乎水泥的生產地便非此地莫屬了。
在台北和高雄之間比較,茅庚覺得兩個地方各有千秋。
台北那邊產金,有河流水力資源可資利用,往後還能挖出煤炭,那邊也有不錯的港口選址。
高雄這邊有無與倫比的天然良港,港口旁有豐富的石灰石可作水泥原料,此外高雄的縱深便是一個廣闊的平原,氣候溫暖,適宜大規模種植甘蔗,高雄這里無疑也將是制糖的最佳地點。
茅庚跑去高雄逛了一圈回來之後,就犯開了計較,在究竟選擇台北還是高雄作為據點方面,開始搖擺起來,一時難以定奪。
陳亮听了茅庚的說法,又看了看茅庚畫的海圖,便信口道︰
「我听文元說,你到台灣之後,也想在台灣搞出一個像泉州這樣的海貿港口,我此次總算見識了泉州的繁華,愚兄覺得你這個想法大是不錯。依愚兄看,當然是高雄這里好。你看,高雄離澎湖比台北近得多,發船前往佔城、安南、三佛齊、印度等地,高雄也比台北近得多,比如水泥要運往佔城,自然是以高雄為好。與台北近者,惟有日本。故以愚兄看來,高雄遠比台北強。」
茅庚一听,心說你覺得高雄好,那是你不知道煤炭的重要性,台北那一塊篤定是產煤的,至于台灣的其他地區是否產煤,茅庚並不清楚。
茅庚嘆道︰
「同甫兄,台北那邊,應該是產煤的,而高雄這邊,恐怕是不產煤炭,這也是我要選台北的原因。」
陳亮喝了酒,有酒精刺激,當下毫不含糊地說道︰
「此事有何難哉!在福建那邊,多造毛板船,煤炭從海上運過來就是了,廣東那邊不知產不產煤,一樣也可以發毛板船過來,對吧!」
陳亮在新化呆的這一段,看毛板船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這一招。
茅庚對于毛板船,本就是不看好的,新化那邊是特定的水運環境使然,這才有毛板船的市場。至于海上運輸,當然不能用也不必用毛板船。
不過陳亮這麼一說,卻激發了茅庚的靈感。對啊!有了海運這個平台,不光是福建、廣東乃至于大宋沿海,實際上還可以利用安南和佔城的資源。尤其是,安南有一個超級煤田,就在海邊,而且埋藏極淺,後世溫州人大舉進軍越南煤業,就曾報道過鴻基這個超級煤田,這個煤田此時還埋在地下,倒是要想個法子先下手才好。
茅庚打量了一下陳亮和姜夔,然後意味深長地說道︰
「說到煤炭,我倒是有一個讓姜兄發財的主意。」
姜夔笑道︰
「你們說台北和高雄之事,在下插不上嘴,茅賢弟如何又說到在下頭上了?」
茅庚指著海圖上的安南,說道︰
「姜兄,同甫兄要去佔城,他手上的事至關重要,一時騰不出手來,故而我便想到了姜兄。姜兄其實要做的也很簡單,就是去安南買地。在靠近廣南西路的越南沿海,有一個海灣,姜兄先派人去探問,看哪里長不出樹來,就讓信得過的手下去挖挖試試看,或許就能挖到煤炭,然後嘛,姜兄就花錢將地買下來。」
後世關于鴻基煤田有一個笑話,說的是那處地方不長樹,有人好奇,想知道地底下究竟是何怪事,結果刨了刨,就挖出了煤炭。究竟有無此事不好說,但煤層很淺那是千真萬確。
姜夔有些不太相信,問道︰
「隨便挖挖就能挖到煤炭?」
與姜夔不同,陳亮對于茅庚預言的準確性早有體會,便接過話來說道︰
「易生老弟所說的話,十有**不會有錯,就算有錯,那也不會是挖不挖得到寶物的問題,而是挖到何種寶物的問題。或許沒有挖到煤炭,挖到金礦也難說。堯章老弟,這樣吧,你先去安南,愚兄在佔城安頓好之後,也去會會安南的那個姓李的國王,到時與堯章老弟一起去買地挖煤,再運往高雄,那時再到易生老弟這里數銀子,如何?」
茅庚覺得,姜夔和陳亮都是大宋數得著的文化名人,去安南想必也會被奉為上賓,如此一來,許多事應該會好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