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風雲 10.第三五回 孫中山倡導革命 康有為鼓吹變法(下)

作者 ︰ 若愚

第10節第三五回孫中山倡導革命康有為鼓吹變法(下)

第三五回孫中山倡導革命康有為鼓吹變法(下)

甲午戰爭前夕,孫中山深感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便北游京津,寫了《上李鴻章書》,稱︰「觀歐洲各國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浪客中文網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我國家欲恢擴宏圖,應勤求遠略,仿行四法,以籌自強。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堅船利炮之是務,是舍本而圖末也。」他希望李鴻章收用自己,能玉成其志;幻想著在李鴻章的支持下推行資本主義改革,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以立憲政體代替封建**制度。但是,他的上書被李鴻章拒絕。

上書失敗後,孫中山接受了教訓,開始認識到和平方法難以實行,只有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才能改造中國。于是,孫中山放棄改良思想,走上暴力革命的道路。他回到檀香山,在當地華僑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在興中會宣言中規定了「振興中華,維持國體」的革命宗旨。不久,孫中山來到香港,與舊友陳少白、陸皓東、楊衢雲等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部,重新修訂章程,發布宣言,一方面斥責清政府「政治不修,綱維敗壞;朝廷則蠰爵賣官,公行賄賂;官府則剝民刮地,暴過虎狼;盜賊橫行,饑饉交集;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一方面指出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的危機道︰「方今強鄰環列,虎視英瞵,久垂涎我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多;蠶食鯨吞,已見效于踵接;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在秘密誓詞中明確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基本綱領,號召人民以革命手段救亡圖存。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正式開始。

興中會成立後,聯合了香港、廣州一帶的會黨和反清志士。籌劃在廣州舉行武裝起義。孫中山在廣州設立了起義領導機關,由陸皓東、鄭士良組織實施,聯絡了廣州附近的會黨數千人,定于1895年10月26日起義。計劃由楊衢雲率香港會黨三千人抵廣州後首先發難,各路同時響應,一舉攻下廣州。誰料,其事不密,被官府發覺,立即在海關、港口嚴加戒備。香港會黨在運送武器到達廣州時,被海關搜獲手槍六百支,當場抓捕七十多人。陸皓東、朱貴全等領導人被捕,慘遭殺害;孫中山、陳少白等人被懸賞通緝。第一次武裝起義尚未正式發動就失敗了。孫中山被迫流亡海外,四處奔走呼號,宣傳革命主張。他在報紙上撰文道︰「中國正處在民族革命運動之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即可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勢。」從此,孫中山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不斷積蓄革命力量,決心用暴力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民國。

和孫中山相反,康有為選擇了一條改良主義的道路,企圖依靠封建皇帝變法維新,達到挽救民族危亡之目的。康有為,字廣廈,廣東南海人。生的腦門寬大,臉頰稍長;眉淡目細,鼻小唇薄;兩撇八字須,一張談天口。康有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受到嚴格的封建教育。他天資聰明,博覽群書,思維敏捷,口才過人。青年時期對中國古代典籍逐漸厭倦,目睹時局動蕩,民族危機,萌生了濟世救民思想,開始閱讀西方進步書籍,眼界為之開闊。中法戰爭之前,他到北京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後,南回途中,路過上海,看到高樓林立,商業繁華,馬路四通八達,社會秩序井然;方知西方人管理有方,治世有術。于是,廣泛購求介紹西方史地、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書籍,發奮攻讀,頓覺耳目一新,初步形成了改良主義的思想體系。

中法戰爭之後,康有為第二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已被錄取為進士。但康有為卻在發榜之前給光緒皇帝寫了一份奏書,指出國家正面臨著「外夷交迫、兵弱財窮」的危機狀況,認為當此非常時期,應變革舊法,實行新政,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張,以挽救國家之危亡。然而,他的上書並未遞到皇帝手中,而是被朝中大臣扣壓,並立即予以排擠、報復。主考官徐桐在看了其上書後宣稱︰「如此狂生,不可錄取。」竟在發榜前夕,刪除了康有為的名字,取消了其錄取資格。此事傳開,康有為的主張漸為世人所知,使其在北京暫露頭角。

上書未達,反倒葬送了錄取資格;康有為頹然回鄉,在廣州開設萬木草堂,收徒講學,闡述變法思想,培養維新力量。數年間,造就了梁啟超、陳千秋、麥孟華、徐勤等一批骨干,為改良、變法大造輿論,四處鼓吹。梁啟超,字卓如,廣東新會人;生的寬額隆鼻,劍眉炯目;才思聰敏,文筆犀利。因科舉考試失敗,思想裂變,憤而題詩自勵曰︰「獻身甘做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隨後,他慕名趕赴廣州,拜康有為為師,竭力推動維新變法運動。

康有為一邊招徒講學,一邊著書立說。他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穿鑿附會,標新立異,撰成《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書,宣傳維新變法道理。《新學偽經考》在維護孔子的名義下,把歷代封建統治者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古文經斥為偽經,主張應予以拋棄。從而動搖了封建統治者恪守古訓、反對變法的理論基礎。《孔子改制考》則宣稱︰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張變革的先師,六經都是孔子所作,有關堯舜禹湯聖德大業之記載,都是孔子假托古聖先王之言,宣傳其思想之作。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維新變法之合理性,為維新變法思想制造歷史根據。康有為的新書刊印發行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地轟動,猶如火山之大噴發,思想界之大颶風;為其門徒發動改良運動提供了思想武器。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康有為第三次進京應試。正值《馬關條約》簽訂,舉國騷然,莫不為之憤激憂慮。考試結束,康有為向各省應試舉人倡議,共同上書皇帝,請求拒絕這一賣國條約。在他和梁啟超等人的努力下,約集各省舉人在松筠庵開會,商議上書事宜。會場上群情激憤,眾意昂揚;公推康有為起草書稿。康有為慨然命筆,用時一晝夜,寫就一份萬言書。其主旨是︰「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前三項為「權宜應敵之謀」,第四項為「立國自強之策」,故著重尤在變法。書稿宣讀後,一千三百多名舉人在書後簽名。次日,康有為等人將萬言書交都察院轉奏皇上;都察院官員推說馬關條約已經批準,無從挽回,拒絕接受。此事即為轟動一時的「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是一次愛國知識分子的圖強救亡運動,其主旨在于要求變法維新。此書雖未上達,但其全文卻已輾轉傳誦,風靡一時。各省舉人回歸本省,四處傳播,不斷擴大影響。康有為亦因此而名聲大噪,迅速成為全國注目的維新派領袖人物。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公車上書求變法,驚世雄文傳萬家。神州從此風雷動,人心思建新中華。

「公車上書」的次日,會試榜公布,康有為中了進士;不久,被授予六品官餃,任工部主事之職。康有為大失所望。本來,康有為自命不凡,認為自己有超人之智慧,救世之才能;夢想著「一步登天當大官,輔佐明君為賢相」。沒想到,折騰了十多年,只當了個六品主事的小官。康有為焦慮憤懣,夜不能寐,反復思索,極不甘心。于是,他把未能上達的萬言書重新修改補充,以個人的名義寫成了第三份上皇帝書。明確指出︰「甲午戰敗,局勢危急;民心既解,散勇無歸;外患內訌,禍在旦夕。而苟借和款,求安目前,亡無日矣。故須大講變法,實行新政。否則,是坐待自斃也。」康有為的第三份上書,經過幾個大臣的轉手,終于遞到光緒皇帝手中。光緒看後,大為感動;譽為自強雪恥、富國強兵之策。立即令人抄送慈禧太後、軍機處和各省督撫,廣為征求意見。又派自己的老師翁同和拜訪康有為,商討變法事宜。從此,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取得了光緒皇帝的支持,並與帝黨結合起來,推動了維新運動的迅速高漲。

康有為執著上書,終于感動了皇帝;又與翁同和一席長談,使他大為振奮;幻想著大展宏圖,參與治國理政。不料,等了兩月,卻不見朝廷有絲毫行動。康有為心急火燎,又寫了第四份上書;請求「裁撤守舊官僚,起用維新人士,盡快推行新法」。但是,他只是個小小的工部主事,無權直接上奏皇帝,只好懇求工部堂官轉遞。工部堂官厭惡其「推陳出新」的主張,拒絕為他轉遞。康有為受此梗阻,猶如被人從火爐中提出,旋即塞進冰窖,頓感寒徹骨髓。盛怒之下,他辭去官職,與其門徒轉向社會,進行制造輿論和組織團體的活動,以追求更大的社會轟動效應。

康有為等改良派特別能折騰。為了擴大影響,推動變法,他們在北京創辦了《中外紀聞》,由梁啟超、麥孟華等人編輯和撰稿,宣傳西學,鼓吹維新。每日印發千余份,免費分送給達官顯貴。康有為又鼓動帝黨官僚、侍讀學士文廷式出面組織強學會;推舉戶部主事陳熾為會長,梁啟超為書記員。強學會是帶有政黨性質的政治組織,每十天集會一次;每次開會都安排專人演說,大講「中國自強之學」,探求「救亡圖存之道」。強學會的轟動效應日見劇烈,吸引得許多愛國官吏和知識分子紛紛加入。軍機大臣翁同和、兩江總督張之洞、直隸總督王文韶等各捐五千元,袁世凱捐五百元以充會費,列名于會籍。甚至,就連李鴻章也表示願捐二千兩銀子入會,但因其名聲太臭,被強學會斷然拒絕。

李鴻章被拒絕後,對維新派懷恨在心,便串通後黨官僚榮祿、剛毅等群起反對;又指使大學士徐桐、御史楊崇伊彈劾文廷式、康有為等人「私立會黨,妄議朝政;蠱惑人心,聚眾謀反」。李鴻章親自趕到頤和園,向慈禧太後告密。慈禧太後立即召見光緒皇帝,予以嚴責,威逼光緒下詔查封了強學會和《中外紀聞》;並將侍讀學士文廷式革去職務,逐回原籍。北京的維新風潮受到挫折。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提前得到消息,逃離北京,南下上海避難。他們不甘寂寞,繼續折騰,又在上海成立強學會,出版《強學報》,繼續宣傳變法。在上海一帶活動的知名人士張謇、章太炎、黃遵憲等人紛紛入會,維新運動又以上海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

然而,官場游戲,變化莫測。張之洞得知北京查封強學會的消息後,立即見風轉舵,查封了上海的強學會和《強學報》。康有為再次遭受挫折,不敢公開出面,便鼓動汪康年、黃遵憲創辦《時務報》,邀請梁啟超為主編,堅持擴大宣傳。梁啟超以其通俗、流暢的文風和犀利的筆鋒,陸續發表了《變法通議》等一系列文章,猛烈抨擊封建頑固官僚因循守舊,誤國害民。提出了「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的論斷,強調維新才能救亡,變法才能圖存。進而闡發了伸民權、設議院的政治觀點。主張「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矛頭直指封建官僚體制,大力提倡政治變革。這些旗幟鮮明的議論,在知識界起到了振聾發聵、驚世駭俗的作用。每天新報印出,即被搶購一空,人們爭相傳閱,街談巷議,無不深受鼓舞。

與此同時,在天津,嚴復創辦了《國聞報》,成為與上海《時務報》齊名的宣傳維新變法的重要報紙。嚴復,字幾道,福建侯官人。早年留學英國,廣泛接觸了西方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甲午戰敗後,他痛心于國勢日危,便努力向西方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他翻譯了《天演論》等西方書籍,根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理,提出了中國應當變法維新,以救亡圖存的思想。《天演論》出版後,不脛而走,風行全國,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從而掀起了一股求新求變的社會思潮。嚴復在報紙上發表了《論世變之亟》等一系列文章,提出了廢除君主**,實行君主立憲;廢除科舉考試,學習西方技術;並系統介紹了西方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自由平等的政治學說。他呼吁人們不要再走老路,而要改弦更張,另闢新途徑。他的大力宣傳,啟發了中國知識界向西方尋找真理,救亡圖存的時代風尚。

在湖南,譚嗣同等人創辦了《湘報》,開展維新宣傳活動。譚嗣同,字復生,湖南瀏陽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性格豪放,激情充沛。甲午戰敗使他痛心疾首,對清朝的**統治極為不滿,便創辦報紙,發表論文,抨擊封建**;成為維新運動中的激進人物。

由于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的努力,《時務報》、《國聞報》、《湘報》成了解放思想,推進維新運動的三面旗幟,掀起了一股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在此影響之下,全國各地形成了立學會、辦報紙、辦學堂、辦書局的熱潮。可惜的是,這些組織過于分散,沒有統一的領導和機構,旋起旋滅,旋建旋散,極易被統治者各個擊破,迅速冰消瓦解。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當此大戰失敗,創深痛巨;列強瓜分,民族危亡的時代,一部分知識分子積極奮起,奔走呼號,竭力救亡圖存,實在難能可貴。大部分守舊官僚反對變法,因循守舊,依然勢力強大。佔社會主體的廣大農民、工人,因被忽視而置身事外。康有為等人看不見人民的力量,也不願意去做發動民眾的工作。而沒有億萬民眾的參與,維新運動就只能是少數知識分子的曇花一現,不可能實現推翻舊制度,建立新中國之目的。這才是︰書生空負凌雲志,月兌離人民成事難。要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 晚清風雲全文閱讀 | 晚清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