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國 第一百二十五節、隱忍而不發

作者 ︰ 夢里掙扎

皮靴踩在堅實的土地上發出  的聲響,若是一兩個人也還罷了,當一千余人依次走過臨時搭建的主席台,腳步聲卻猶如一個人般整齊,這種震懾心魄的感覺即便是看慣了後世閱兵大場面的姜田,都有些抑制不住的心懷激蕩,畢竟他這是第一次近距離的觀看閱兵式,而且還是站在主席台上。不過另一些觀眾恐怕內心中除了震撼之外還有些膽戰心驚,這些人中既有金永泰這樣的正牌外國使節,也有臨時來湊數的商人平三,當然那個日本倒爺因為身份低微,是不能坐在主席台上的,可考慮到日本並沒有常駐外交官,所以就在下邊的觀眾席里給他找了個前排的位子,算是照顧一下剛剛建交的鄰國。

這就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秋季會操,在中國的軍事史上,也算是綿延古今的一項軍事傳統,只是現如今的操演被改名為軍事演習,同時加上了閱兵的環節,許多來觀看閱兵式的官員其實對此並不陌生,當初這位張皇帝初登大寶之時就借著操演的名頭在長安街上搞過一次,從此哪天也被定為中華朝的國慶日,相比于開國大典上的隆重與排場,今天的會操的確無甚新意,可看在那些番邦使節的眼中,這就是**luo的軍事威懾,而且還讓人腿肚子直打鼓。要說今年的演習在行家眼中也是很有看頭的,因為山海關的邊軍一直沒走,所以也參加了這次的演習,並模擬假想中的滿蒙騎兵,因為他們跟這些人也是老相識了,對于敵人的戰法與戰力更了解一些,由他們當「敵人」給那些京畿的禁軍好好上上課。

「金大人,你觀我國之軍威如何?」胡敬一略帶炫耀的和金永泰搭話。他這個前禮部尚書,現任的外交部部長,的確有接待外賓的責任。

金永泰也不是傻子,從接到邀請的那一刻就明白,這是要提醒自己別做傻事,等今天到這里親眼看見新軍的容姿之後,才明白什麼叫不戰而屈人之兵︰「貴**容之盛下官生平所未見,想那韃子竟然敢冒犯天威,實乃是愚蠢之極!」

其實但凡看過中華朝閱兵式的人都有這個感覺,哪怕正處于上升期的歐洲勁旅,也很難走出如此整齊劃一的步伐,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同樣受邀的幾個在京傳教士就聚在一起小聲嘀咕了半天,從他們嚴肅的表情上看,這幾個人算是看出這種近乎**的隊列軍姿,對于一支純火器部隊來說意義非同凡響。現在的歐洲正處于軍事變革相當劇烈的時期,火器的廣泛使用結束了傳統貴族們重甲騎士稱霸戰場的美好時光,普通農民在獲得十字弩與火槍之後,各種劇烈的階級沖突也隨之爆發,原先教廷控制下的秩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歷史上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與資本主義崛起,其根本就是在于原本弱勢的農民和商人階級,在獲得了能挑戰現有規則的力量後,理所應當的進行連綿不斷的階級斗爭。而中國之所以在火器大規模使用之後沒有爆發資本主義革命,也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文人政治相當穩固,中央集權的控制力量能夠保障國家國家暴力機關不被底層階級掌握,滿清入關後的大屠殺使得民間恢復了近兩百年,進而又大規模的施行文化、科學的「退化」政策,使得軍事進步被打斷,若是放在中華還一超獨大的時代,這些都不過是延緩了中原文明的進化過程,可是當歐洲搞革命搞得風生水起之後,這種延緩就導致了致命的結果,好在中華自秦以後,版圖廣大人口眾多,這才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之中挺了過來。

不過現場的這些人中除了張韜和姜田之外,是沒有人知道這些的,在別人看來或者說是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看來,中華的沒落只是暫時的,就像歷史上其他朝代更迭時一樣,一旦大一統的王朝再次降臨,那麼必然會重新君臨天下,就比如現在看到的閱兵一樣。如果說步兵方隊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感覺,那麼其後緊接著上場的騎兵方陣甚至是重型武器方陣則帶來了碾壓一切的恐怖感覺。京營的禁軍本身就裝備著全亞洲最好的馬匹,這些外購的阿拉伯馬不僅身高體長,神駿的樣子也是完全超過了蒙古馬,配上鮮衣怒甲與雪亮的馬刀,雖然沒有著歐洲那樣的重型板甲,但是傳教士以及看熱鬧的歐洲商人們相信,就算是最精銳的重甲騎兵也無法在正面取勝,因為這幫中國騎兵的馬鞍旁,左右兩邊分別放著四支短管的燧發槍,這是專門為騎兵準備的騎槍,滿清的白甲兵沒少吃這玩意的虧,雙方只要一打照面,就先要承受一輪密集的彈雨,就算那些滿洲巴圖魯們身上的皮厚,不見得會被子彈直接打落馬下,可是馬匹絕對扛不住這樣的打擊,更何況對方的射程與威力還遠在騎兵弓之上,就算想還手都沒機會,哪怕最後能拖到近身肉搏也未必能討了好去,因為這幫家伙的騎兵刀只是閱兵時的擺設,真正的武器是一種類似歐洲釘頭錘一樣的鑄鐵大錘,當這些禁軍仗著駿馬的高度與速度沖過來的時候,花哨馬上功夫最多也就能拖延一下滿洲騎兵的死亡時間,除了少數天生蠻力且功夫了得的異類,幾乎都沒有能從這些騎兵錘下逃生的家伙。這也是為什麼當冀王的騎兵登陸之後,滿清貴冑**括多爾袞在內,就沒人敢于列陣迎敵,要知道就連擺在長江一線的精銳部隊都只能掘壕據守,不敢在野戰中挑釁這支騎兵,更何況留守北京的老弱病殘了。

所以熟知這段歷史的金永泰自打騎兵登場之後,神情就無比的嚴肅認真,當年野豬皮帶領著叫花子般的騎兵就逼迫得朝鮮稱臣,更打得曾經強大無比的大明軍隊狼奔兀突,而如今中原再次崛起一支讓草原都發抖的騎兵,難道說漢唐時中華征戰四方的歷史又要重演了嗎?要知道無論是漢還是唐,朝鮮半島北邊可都是中華的地盤,難道說天朝的皇帝陛下是在警告我們,若不識相的交出濟州島,他會率領這支軍隊奪回那些土地嗎?

與金永泰的關注點不同,歐洲人以及日本人則看著其後浩浩蕩蕩的各型火炮出神,歐洲的鑄炮工藝在明末已經超過了火炮的發明國,甚至大明還有不少仿制歐洲型號的火炮大規模裝配部隊,比如著名的佛郎機炮以及紅衣大炮,但是這些在中國大放異彩的火炮卻並不是歐洲最優秀的型號,這一點傳教士們和海軍的水手們最有發言權,不過自打張韜起兵以後,中國的鑄炮工藝就開始了一番讓人眼花繚亂的變革,首先是從世界通用的泥範鑄炮法向鐵笵鑄炮過渡,這一工藝改良結合大規模冶鐵的背景,使得沒用一年時間,據守長江的南兵火炮密度就到了讓人頭皮發麻的地步,在當初南京保衛戰結束兩個月後,滿清曾不甘心的組織過一次水陸聯合的反攻,不過從後方調集了足夠的火炮和開花彈的張韜幾乎重演了一次寧遠大捷,只是和歷史上那沒有敵人首級的「大捷」不同,這次倒在進攻路上的敵人可以用尸橫遍野來形容,從此滿清再也沒有組織過對堅城的進攻行動。從那一刻開始,中原戰場上攻守形式發生了轉變,歐洲人也在近距離見識到了什麼叫死神降臨般的炮火支援,更是對中國迅速崛起的火炮工業垂涎不已,也讓他們明白了這塊大陸不同于其他土著王國,絕不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所能挑釁的對手。如果只是鑄造的快也還罷了,關鍵是懂行的傳教士發現中國的火炮並沒有完全使用沉重的青銅,越到後來各種輕便的鋼炮就越多,對于中國人能將鋼鐵進行精密鑄造,並且還能承受住發射藥的膛壓,他們可是百思而不得其解。

至于日本人想法就簡單多了,在那貧瘠的島上,哪個大名要是能拉出十幾門大筒,也就是火炮,那就足以稱得上是當世豪強,像中國人這般僅僅一場閱兵就拖出各種型號的火炮幾十門,就算是得了將軍稱號的德川家也未必能做到,更何況這其中有些火炮的口徑與身管長度看得平三一陣眩暈,僅僅是拉著這樣一門巨炮就要至少四匹蒙古馬,那車上展示的炮彈好像比自己腦袋小不了多少,就是將軍家的城堡恐怕都擋不住這樣的炮彈吧……

總之這場不算是多隆重的閱兵,算是圓滿結束了,看完整場表演的姜田也很納悶,要說這是亮肌肉震懾一下宵小他倒是能理解,可是從展示出的軍力來看,此刻的北方草原已經沒有能阻擋張韜的軍隊了,無論是元氣未傷的蒙古人,還是不知道躲在哪個角落的滿清潰兵,在面對這樣一支軍隊的時候都只有被屠殺的份,怎麼張韜就不想畢全功于一役,趕緊北伐奠定今後和平發展的時間呢?

「你把戰爭看得太簡單了!」騎在馬上的張韜看上去意氣風發,雖然沒穿著龍袍可那氣度還是很自然的就流露出來,周圍的人哪怕是冀王都小心翼翼的侍立在側不敢大聲喧嘩。

可唯獨姜田對這王霸之氣免疫,他只是好奇的提出了問題,雖然他騎馬的動作比不上張韜,但也只有他敢于湊到跟前腆著臉問問題︰「就算沒有炮兵,僅靠火槍方陣與那種彪悍的騎兵,草原上……哪怕這周邊諸國,還有誰能阻擋陛下的鐵蹄?」

張韜搖了搖頭沒說話,他是來觀看演習的,順便組織了一場秋季狩獵,也就是滿清常玩的秋狩。因為是非正式場合,所以身邊都是些勛戚重臣,劉家老頭作為侍衛同時也是公爵,這種事情怎麼能少了他,看皇帝的意思是覺得這個問題太幼稚,所以他就站出來解答到︰「姜大人有所不知,這草原上的蒙古人可不會傻乎乎的和咱們硬踫硬,他們本來就是逐水草而居,你大軍剛剛出發,他們就跑得無影無蹤了,除了草場守著咱們的那些部落之外,大多數蒙古部族並不怕咱們北伐,大不了搬得再遠點,你還能追到北海去不成?」

姜田一想也是這個道理,中原文明一直沒能解除游牧民族對自己的騷擾,正是因為對方的這種流動性。現在可不是後世那種國界清晰的時代,他們也沒有什麼祖宗的土地不可失守的觀念,反正打不過你跑還不行嗎?可千日防賊的結果就是早晚有一天他們還會回來。

一直都很低調的冀王似乎也想闡明一下立場,便開口補充道︰「現在朝廷的當務之急乃是平定那些流寇,雖說張獻忠已經降了,可西北還有些闖賊余孽,據說已經有一部流竄至嘉峪關外,這也是不得不防的。」

要說李自成也如歷史上一樣被滿清趕出了華北,但是後來的發展就出了岔子,先是因為長江大戰讓滿清沒有余力剿滅他們,接著被打得傷筋動骨的關寧軍拒絕和南兵拼命,不經調遣就追著李自成而去,理由說的也是冠冕堂皇,他吳三桂要找李自成算算國仇家恨……其實誰不知道他這是打著報仇的旗號溜了,可滿清當時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來追剿他,便由著這兩支漢人的部隊在陝西一帶對峙,再後來北京淪陷,天下大勢瞬間逆轉,南兵幾乎是攆著潰逃的清兵一路向北而來,吳三桂知道自己沒有再次投降的可能性,便帶著殘兵隨著逃跑的蒙古人進了大漠當馬賊去了,不過他的手下對于背井離鄉跑到草原上啃羊排不太滿意,後來一場兵變他被自己人砍下首級送回關內請降。至此曾經叱 風雲的關寧軍便徹底消失在了歷史之中。但是李自成的命運就詭異的多了,他打不過滿清,同樣也打不過張韜的新軍,節節敗退之下卻拒絕了投降的最後通牒,僅僅帶著不足千人的心月復遠走關外,剩下的例如牛金星之類都成了階下之囚,當時還在位的明順帝一怒之下將這些亂臣賊子凌遲處死,西北軍也至此煙消雲散。

要說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大一統的王朝再次降臨,大明中興有望,然後只要不放棄對李自成之流的追剿,他們最多也就是客死異鄉的命運了。可偏偏東林的那幫子儒生腦袋進水了,覺得國家復興了看著軍人就不順眼了,于是轟轟烈烈的內斗再次開始。雖然最後還是毫無懸念的由張韜改朝換代,可原先的軍事部署也被打亂了,新朝廷又要先理順國內的民生,這就放任了他們在境外慢慢做大,據西域來的胡商所報,李自成出了河西走廊之後,先是屠了一個小號的蒙古部落,獲得給養之後一路向西,現在已經在天山附近漸漸形成了氣候,周邊大小部落無論是蒙古人還是畏兀兒人都對這個嗜血殘暴的馬賊恨之入骨。

听到冀王的解釋姜田的疑問反而更多了,要知道明朝一直沒能再次控制天山,那里已經和中原割裂了很長時間,他闖王跑那邊去禍禍當地土人,就和明初不少敗軍出海佔島為王類似,要是害怕將來有一天闖賊做大反攻中原,大可現在就出兵剿殺,估計早就被仇恨激起血性的當地人還會舉雙手歡迎。就算現在沒工夫管他,這家伙現在也無法攻破新軍據守的城池,不太可能因為要防備他而不敢北伐吧?再說當地的葉爾羌也不會放著這批馬賊不管,早晚會滅了他們。難道說其實張韜並不擔心李自成卷土重來,而是擔心滅掉了葉爾羌的準格爾會如同歷史上那樣給自己找麻煩?也難說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這時候的準格爾可是打退了俄羅斯的進攻之後才崛起的。張韜是在等著準格爾如同歷史上那樣攪亂整個西域與蒙古草原,然後再一舉擊敗準格爾好拓地千里?

看到姜田還在胡思亂想,張韜覺得還是別再這個問題上糾纏比較好︰「听說你那研究院里造出了不少的好東西,不知你可有什麼值得推薦的?」

姜田一听趕緊收回了心神,他之所以會陪王伴駕的參與打獵,其實是要借此機會來展示一下新的火槍研制成果,這也是張韜的命令,用來堵住那些抱怨研究院耗費太大官員們的嘴。于是連忙招了招手讓綴在隊伍後面的宋懿與劉寶鎧趕緊過來。

這倆人既沒有爵位也沒有官職,能參與這種檔次的狩獵還是沾了研究火器的光,所以這倆人趕緊壓抑住興奮的心情,帶著幾個隨從趕緊打馬湊上前去,然後小心翼翼的從馬鞍旁的槍套中抽出一支步槍遞給了姜田。ly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擎國最新章節 | 擎國全文閱讀 | 擎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