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梁贊不慌不忙月兌上圍巾,站到牆邊說︰各位大佬,你咁多人來蝦我一個伯父,太不公平了。舒 如果你打倒我,也不見得英雄,如果俾我條老坑打倒你,今後你重有面見人嗎?我勸你還是不動武為好。眾大漢一听,真是火上加油,大喝一聲︰打!竹升、擔竿、鐵鉤,向著梁贊劈來。好梁贊,只見他使出詠春功夫,腳扎二字鉗羊馬步,揮動圍巾,勝似鋼鞭,只听得啪的一聲,當堂有幾個大漢竹升離手,擔桿落地;再來一招烏龍滾地,又有幾個大漢跌倒,其余的人見老坑利害,紛紛敗走,梁贊也不追趕,只說了聲你真唔識死,帶眼不識人,蝦伯父?」
李彬堂听後樂了。
古湛四帶李彬堂走過一棵榕樹造成的拱洞,李彬堂不禁駐足觀賞,贊嘆說︰「這樹身太奇妙了!」古湛四告訴他,這不是樹身,是樹根。這是古勞八景之一「樹下行人」。此景位于古勞村心街,有一棵古榕,相傳有幾百年歷史,這棵古榕長在街心,它的樹根橫跨街道,如游龍相戲,似大蟒纏繞結成一個堅固的閘門,可讓人馬車通行,游人至此無不駐足觀賞、贊嘆不已,幾百年來都是一樣,是通往鶴眼、大地木、東便和雙橋的必經之路。
過了榕樹就到了梁贊的家。
不巧贊先生有事回佛山了,但梁贊的徒弟王華三的徒弟林伯長正好來看師爺,與李彬堂聊天,知李彬堂為孫中山保過鏢,便說咱倆干過一個活啊彗!
原來王華三藝成之後,因和他常對練的易英出外謀生,他恐怕日久手上功夫生疏,同時發現沙背坊新社巷的林伯長也是一個好對手。其實那時的林伯長也是習武多年的人了,他曾跟隨一個雲游經過古勞墟的少林和尚學習過少林詠春。經得師父梁贊的同意之後,華三便與伯長手把手地對拆,最終造就了一位國父孫中山先生的貼身保鏢林兵(林伯長)。1894∼1896年間林伯長跟隨孫中山先生在東南亞一帶聯絡各路反清志士,為保護孫中山先生的安危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林伯長听到李彬堂對以偏身攻擊對手的詠春拳感興趣,便向李彬堂演示和講解了這種「以閃為進」的三角馬及側身馬,和如何發揮體形特征,運用「上箝肘,下箝陽,吞吐浮沉短勝長」的身形,迎面面轉、逆面而轉的步法,從而形成和練好別出心裁的側身詠春。
次日李彬堂又由古湛四帶領去游了幾個景溺︰
望樓神燈︰相傳古老西便坊沙崗的鎮南樓,以前那里是用于更夫保護農作物的,里面裝有一尊菩薩,前面有一盞油燈,那盞油燈是一件寶物,每年正月十五加一次油就能點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了,也就是添一次油就夠一年用了,它還會白天自動熄滅,晚上自動復明,它象一盞指路明燈,每逢晚上下六、麥村的鄉下人望著神燈就不會迷失方向而來到古勞了。
有一年,有個貪心的孕婦起了貪念,想把神燈佔為己有,她擔著糞便去淋菜,回來經過望樓,見四處無人,將神燈偷偷地放入尿桶里帶走,她一邊走,一路想,我得了這盞神燈,今後不用買油吃了,晚上更不用點燈照明了,她滿心歡喜地回到家里,從尿桶里取出神燈一看,不禁大吃一驚,神燈不但無油,而且還裂開八塊,這一盞古代神燈,從此被那貪心的大肚婆毀滅了。
當當響社︰從前古勞有塊石板社公,位于梅崗嶺上,說來奇怪,這個社公只要用一塊小小石頭將它敲打,就會發出銅鑼一樣的聲音,打一下響一聲,當當當的響聲,八面十三坊遠近可聞,所以得名」當當社」。這塊古板在侵華期間被日本鬼子戰火毀壞。
古勞是龍鳳之聖地,故此有龍溪、鳳嶺之稱,景不及桂林而多奇跡,山不比峨嵋但有潛龍。
雞春賀卵︰古勞坑口村鋸木廠門前,有一塊圓形的石頭,形如紅雞蛋一般約有一千八百斤,傳說是從前女媧補天留下來的石頭,當地人視之為」聖石」,常有人頂禮膜拜。
豬牯聖石︰傳說以前萬壽廟左旁的西江河邊有一只大石豬,旁邊有八只豬仔伴著,每逢西江水漲將淹之時,它就會發出嚎叫,它這樣一叫令鄉人知道西江水位將要漲了。有一年,有艘英國輪船晚上經過這里,听到豬叫聲以為是農家的豬跑掉了,他們便登岸追看究竟。發現原來是一頭石豬。于是英國佬頓起賊心,把那八只小豬搬走了,可能是石母豬失去小石豬悲痛欲絕,痛哭失聲。自此之後,每逢潮漲,大石豬也不會鳴叫了,到現在這只大石豬還存在。
月光滿塘︰位于風領頂上有一口小小園塘稱為「月光塘」。傳說︰此塘中之水跟著天上的月亮盈缺缺而增減,如每月初三初四塘中只有小半邊水,而後續漸增多,一到十五、十六它應付賀塘水滿,過完十五、十六它又逐漸減少了,到了每月下旬無月光它就一點水也沒有了,所以得名「月光塘」。此景于世上,絕無可比。
鴨鳴巷︰位于塘頭坊即古勞墟後邊,說來奇怪,這條巷根本無人養鴨,但只要有人拿著一只鴨經過巷口,巷內就會發出「呷嘎」群鴨齊鳴之聲。清晰可聞,聲聲入耳,故稱之為「鴨巷」。百數十年,無人能解此中奧妙。堪稱古勞八景之一。
李彬堂與古湛四無意中談到太極拳,古湛四表現出對太極拳蔑視的意思。他說︰
「有人說太極拳是內家功夫,能听勁,就是試出別人的力,然後就把你粘住了,然後讓你要發力就發不出來,就能借力打力,所以內家功夫就是厲害,比外家功夫厲害的多。其實功夫真的沒有什麼內家,外家。只不過是鍛煉方法不一樣,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也無所謂哪個厲害,厲害靠人練。一定要那麼分外家內家,那大家都是有高手的。功夫就是功夫。沒那麼多神神道道的東西,技法很重要,也要靠人練。你要是從小天天去踢樹,打樹,只要不受傷,時間長了,你什麼技法都不用學,你一樣是一把好手。要是太極推手,所謂的試力訓練就是內家功夫,那麼南少林棍法之類的功夫也就是內家功夫了。哪有一會兒是外家,一會兒又變成內家的功夫呢?
「那個試力即听勁,不是什麼多麼高深的功夫,就是個熟能生巧的東西罷了。南少林棍法,比武的時候,訓練的時候不就是這個試力嗎。不就是架勢端好了,兩個人在那用棍試力嗎,你的力被人試出來了,空門就出來了,人家的棍就游進來了,這個不就是棍子版的太極推手嗎?正所謂的棍怕老姜,練多了熟能生巧,試力能力就強了嘛。
「只要有人,有斗爭,隨便拿跟棍子,也會懂的掄的。都會有武術誕生的。所以讀史要研究啊。戰國刺客拿把劍去刺殺,能擊殺數死人。這個沒什麼,本來刺客就算沒有多少高明的搏擊術,也是身材高大的。又有武器,又是必死之心,又在朝堂之上。就跟的瘋子拿把到刀,冷不丁的,一樣可以擊殺數十人。能舞的動幾十斤的刀的人,那單靠力氣打一般的人,打10個八個的也不不是不可能的啊。天下功夫出少林,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恭維。而是一個歷史事實。道教本身沒有什麼武術的內容。史書上道教也沒有少林那種歷史機遇。所以應該說,道教的武術也是源于少林。
「太極10年不出門,如果這句話是真實的,就基本上注定了太極消亡的命運了。武術的進步都是點點嘀嘀的,都是日積月累的。不會存在一種技術,需要耗費如此之長的時間連門都出不了。一定要給解釋的話,那就是傳承上太保守了。
「至于太極推手什麼的,那僅僅就是一種力量訓練方式了,只要明白其中道理,沒必要拘泥于形式。200年前因為條件環境所限所以陳王廷以推手訓練,200年後的今天,如果仍然以此為榮,那至少不能算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今人對肌肉結構,人體結構的了解已超古人,對力量的訓練,都可以精確到具體的肌肉群了。認識提高了,就知道針對性訓練了,既有肌肉靜態練習,又增加了肌肉動態爆發力訓練。所以練的沒那麼苦,效果還更明顯。散打的運動員,沒有動輒佔幾個小時的馬步。但無論下肢穩定性,還是爆發力,還是移動速度,都比那些腦袋頂水能站兩個小時馬步的人強。這就是科學。
「太極拳,弄個公園推手比賽,我真的不知道,出于什麼目的。真不如搞個舉重比賽,或者摔跤比賽。
「其實里面可能就那麼點東西。那點東西,壓箱底不拿出來,將來按你太極門戶傳人傳承的那些人,估計連推手比賽的擂台都沒機會上了。
「不要去搞什麼神神道道的東西了,身體強壯點的拿把趁手的殺豬刀,你看看有幾個太極高手敢上前?
「空手入白刃,第一是膽,第二是膽,第三還是膽。不管功夫練的多高,空手入白刃都是非常危險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想辦法把拿利刃的人打倒。別去奪利刃。」
這話使李彬堂想起了王金橋,那個「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的人。他棍術那麼高,手持木棒卻被一普通莽夫用切菜刀砍死了。
但李彬堂對古湛四說︰「太極拳不只是練太極操,不只是以柔克剛,它也以柔養剛,積柔成剛的,積最柔成最剛!你是沒練過,練過後就能體會到了。」
「你練過嗎?」古湛四問道。
「嗯。」李彬堂于是向古湛四表演一段陳氏太極拳的動作,一直練到閃通背一式。
「當特別快、特別重的拳過來,你還真的就只能憑本能去躲閃了,什麼架阿,格阿,擋阿,劈阿招數都用不上了。」古湛四說。
「剛才陳氏太極拳的那式閃通背就是練躲閃技巧的,並且躲的時候也不是只一味地躲、只空躲。」李彬堂說。
「也有側身詠春的濃味啊,看來你們那些所謂‘內家拳’還是有些門道的了。」古湛四說。
接著古湛四就又開始蔑視氣功。他說︰
「什麼是氣功!你憋口氣,就叫氣功了。這不是逗你玩,氣功就是這個,說白了就是呼吸控制。假如我第一次踫你胳膊,你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所以沒有任何對抗反映,胳膊處于放松狀態,自然就被踫的擺動起來了。第二次,你知道我的意圖了,你就有意識的繃緊胳膊,憋住氣,緊張肌肉,並有意的往反方向用力。這就叫意到氣到,氣到力到。這個原理並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是個人都會。只是學武的人,刻意的反復的鍛煉之後,能更嫻熟,更迅速的,更強大的體現出來而以。那有那麼多玄玄乎乎的東西啊。
「你去扛石頭,起來的那一下,不用人教,你都知道要憋住氣,不會在那張著嘴巴哈哈哈的。為什麼要憋氣啊,因為憋住氣了,能使人體全身肌肉充分緊張,不光是胳膊,人身上的肌肉都是通過骨骼、筋、韌帶連在一起的,這樣一來,憋氣就能發揮出整體力量。否則你只能發出局部的力氣。你一邊哈哈哈,一邊用力,體會一下就知道了。
「某寺附近有一個屠夫自恃武功高強,听說寺里和尚有功夫就去挑戰,寺院都沒理睬,最後屠夫再三要求比武不成的情況下,就天天在寺院門口辱罵和尚,無奈之下,一法師出來比武,而且比武也不是拉開架勢打生死擂台,就是照肚子互打一拳,誰先倒了誰輸。結果屠夫自恃身材高大,沒把瘦小的法師放眼里,讓法師先打,結果法師耍了點小技巧,嘴巴里含了口水,然後在那裝流口水,把屠夫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