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

作者 ︰ 曉風

張守仁這一番話說的眾人都笑,此次出營,跟出來的人不少,眼看這些百姓對浮山營和張守仁的信任,眾人都是十分的開心,對軍心士氣,也是有極佳的影響。

看了一氣,張守仁也是帶著一點戀戀不舍的感覺,終是帶著眾人折返回軍營中去了。

能幫助別人,壯大自己,這種感覺,也是叫張守仁十分欣悅。

在濟南,他的威望到了一個頂點,而在登萊各處,他的勢力星羅盤踞,因為崇禎六年到七年的孔有德之亂,還有自己的苦心經營,登州萊州有了他的大量莊園,隨著屯田的開展,各地的民政,治安,地方組織,毫無疑問會全盤被張守仁掌握,整個登萊兩府,也就真真正正的是在張守仁的掌握之中!

「準備赴京吧!」

回到營中,張守仁也是召集諸將,淡淡宣諭。

他接到聖旨也有十來天了,麥少監在濟南城里已經是撈的盆滿缽滿,十分滿意。京中也來了幾次信息,道路已經恢復暢通,再耽擱下去,就有點蔑視聖旨的嫌疑了。

如果是在戰亂時,聖旨倒真的不妨蔑視一下,如果是不好的命令,蔑視一下也不妨。

不過獻俘祝捷太廟這樣武將的頂點最輝煌的事,這種旨意,還是老老實實的遵命听從的好。

人是要走,不過也是要做一些應有的布置。

「李勇新率馬隊,赴東昌去剿匪,有響馬,山匪,村匪,替我殺!」

命令之時,張守仁也是手臂下揮,十分的果決。

「是,大人。」

東昌是山東遭遇兵災最嚴重的地方,馬隊行動快,剿殺匪徒最為得力,比步隊要方便的多。經過這一陣子的恢復的補充,馬隊人數恢復到了二百二十人的兩個哨的規模,距離四百多人的全盛時期還是差的老遠,不過馬隊上下,對馬隊重新恢復榮光,倒是有十足的信心。

「就給你一百多人,遇到硬茬子就不要硬上,馬隊剩下來的,可全部是精華,將來回浮山,統統進教導隊,知道沒有?」

「請大人放心!」

李勇新沉著穩重,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好手,馬隊一哨去剿匪,另外一哨,當然就是隨同大隊一起到北京獻俘祝捷了。

下來之後,李勇新也是捅了捅朱王禮,笑道︰「黑廝,好差次叫你得了去。」

「呸,你是不知道老子的脾氣麼,寧願去剿匪殺人,那才痛快。」

「嘿嘿,說笑,說笑。」

「世祿,你率車隊,全員返回浮山,輔兵大隊也全員返回,傷兵,戰死將士的遺骸……還有,咱們的戰利器,也全部由車隊帶回!」

「是,車隊已經在先期準備,起運了不少了,從濟南回浮山,沿途還留有我們的一些兵站,也沒有大股響馬,請大人放心就是。」

這個任務,是十分的沉重,也就是張世祿這樣厚實如山的將領,可以很沉穩的答應下來。

听著張世祿的回答,張守仁也是十分滿意,與正紅旗的一戰,所獲糧食和布匹,銀兩極多,此次征兵所用,征募流民的起動費用,東虜正紅旗也是出力不小。

「甲隊留駐濟南,策應東昌府方向,確保省城平安無事,也是保咱浮山後路……曲瑞,你這次受委屈了。」

獻捷北京,這是多大的榮耀,甲隊和曲瑞這個隊官也是立功極大的主力步隊,但張守仁的話來說,濟南也是十分要緊,曲瑞連忙站起,答道︰「甲隊上下,唯知軍令,絕不敢言說什麼委屈。」

「嗯,那就是這樣吧!」

張守仁站起身來,舒展身體,向著眾人眉目舒郎的道︰「皇帝要作面子,咱們就帶著兩千虎賁,好好的替他爭一個臉面回來。」

「遵命,大人!」

所有將領,一起起立,均是大聲答應下來。

……

……

浮山營預備開拔進京的消息,也是第一時間在城中流傳開來。現在是崇禎十二年的二月十七,山東全省和北直大部份地方已經沒有韃子的蹤跡,各地的官府已經恢復職能,收拾死難百姓的尸體,恢復道路橋梁,恢復被毀棄的朝廷驛站,使得政令暢通。

總體來說,整個南中國已經在一片平靜之中。

張獻忠在谷城駐扎,接受了副將的委扎,曹操買通了天壽山鎮守太監,以很小的代價接受了招安,听調不听宣,駐在房、竹一帶。

革左五營,則是在大別山脈的湖北一帶立營,李自成這個闖將則是毫無消息,在陝西失敗後,李闖將潛藏山中,已經幾個月沒有鬧出動靜來了。

當初的十幾家有名的流賊首領,闖王高迎祥被誅,闖塌天劉國能招安,八大王張獻忠招安,曹操招安,闖將潛伏,整個明朝的農民起義已經進入了寒冬低谷,北中國韃虜開始退兵,明朝又一次轉危為安,從整體來說,雖然民間如鼎沸一般,有心人都看的出來大明已經在溜檐兒走下坡,但光是從明面上來說,崇禎十二年二月到三月這段時間,大體上還算是安靜太平了。

韃子就算沒全撤走,也是幾乎走光,勤王兵馬幾十萬聚集在京畿四周,安全已經無虞,這個時候,也確實是上京祝捷的時機到了。

再耽擱,就不成話了!

浮山營要走,這在濟南官場和民間都是震撼人心的大消息。

在官場來說,張守仁不僅是掌握軍隊,在政務和財賦之事上也是一把抓,商會等于是把濟南城的活錢都控制住了,反正是張守仁說了算,撫恤流民,設賑濟粥廠,巡防治安,這些城中民政上的事,也是浮山控制下來。

張守仁一走,新總兵沒有進城,濟南城等于又是空了。

官場上的空,還代表權力形成了真空!

有心人自是在各處聚集,暗流涌動,也是在彼此打探消息,暗中議論,看看未來的濟南和山東,到底將去向何方。

……

……

「不要急,不要動,張國華的為人,難道現在大家還不了解嗎?」

消息一傳出來,到了晚上,張秉文的書房之內,就立刻是賓客如雲。

倪寵後發先上,把一頂巡撫帽子提前搶在手中,張秉文雖然鎮守濟南有大功,張守仁這個武將都成了征虜將軍太子少保,他這個布政使卻是並沒有升官,他的這些政治盟友們,還有門下奔走的幕僚屬吏,自是都心中不憤,此時聚集一堂,也是有商量在張守仁走後,如何著手布局,如何抓住良機,搶奪浮山離開後遺留下來的巨大權力真空。

大家當官,當然就是為了權與錢,大丈夫不可無權,小丈夫不可無錢,浮山營在濟南的做法,不少人看在眼里,都是心中有所觸動。

以前的官場,都是大而化之,遠遠沒有浮山營做的精細,權柄也是分散開來了。在浮山營手中,濟南城已經被精細化管理了,人員物資和金錢都是被集中起來了,這種辦法其中的學問未必有人想搞明白,但巨大的好處,卻是人人都想要的。

在場的人,振臂揮拳,無非就是看到了浮山營離開後的巨大利益了。

對這些人的表現,張秉文卻是完全的嗤之以鼻。

他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官員,身形適中,衣服也是穿的整潔大方,一舉一動,都是高級官僚的儀表形態,哪怕是在膝前衣襟上彈指去拂塵的動作,也是瀟灑出塵,十分漂亮。

這些天來,他是被張守仁的表現給壓了下去,使人無形中忽略了他。

其實以布政使之身,留守城中,臨危不懼,最緊急的關頭,他也曾上城頭助戰,並沒有畏懼躲避起來,以文官的身份能做到這一點,已經是十分難得。

至于浮山營在城中的一系列的舉措,張秉文也是支持的多,雖然在浮山營入城之初,因為忌憚這些太過異樣的軍人權勢過重,張秉文曾經暗中請德州派回援兵,但官場上的事就是這樣,當時顏齊祖還是巡撫,丘磊為總兵,這些人都是張守仁的對手,張秉文從現實出發,也是非那麼做不可的。

時過境遷,浮山營在濟南城中已經近三個月,根基牢固,張守仁的威望沒有第二人能比的上,這個時候,張秉文如何決擇,就真的要費一番思量了。

听到書房中的眾人越說越不成話,張秉文拂袖道︰「你們當張國華是傻的?他人走了,浮山營會全走?」

「朝廷總會派新總兵過來,到時候,浮山營留著算什麼事?」

「听說倪軍門雖然倚重浮山,但亦有話在先,只是公務往還,不涉私交。」

「這是他撇清嘛,倪軍門是光桿軍門,沒兵沒馬,現在是什麼時世,軍門麾下無兵,不管誰當總兵,都不會拿他當盤菜!」

「我看方伯大人宜早計較,關鍵是,打听一下誰出任總兵官。」

「朝廷難道就真的不升賞了?不僅是方伯大人,還有馮都司,苟大府,幾個參議,都是守城有功的。」

「朝中怕是有小人啊……」

對張守仁的武將封賞是早就下來了,而張秉文等文官的賞賜獎勵卻是遲遲沒有消息,這也使得上下人心不安。

張秉文越听越煩,忍不住拂袖道︰「夠了,了不起本官掛冠而去,不在這污濁世界里廝混便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