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攝政王 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

作者 ︰ 曉風

「不安就對嘍!」

張守仁笑答一句,又對著姜敏問道︰「不過,我要知道你為什麼不安?」

「保定城中現在有十幾萬勤王兵馬,巡撫張其平剛被逮拿,咱們的軍需供給……」

「哈哈,這個事是張世強和後勤的麻煩,你參謀能操這個心,不壞……」

張守仁是很喜歡姜敏的這個勁頭,參謀除了管軍事,也要操心一下全局,否則的話,終究是成不了大器的。

象老毛奇和他的繼任者的差距,就在于對整個世界時勢的認知程度的高低,在軍學上,其實從參謀學院畢業出來的,彼此能差多少?

夸贊了幾句,張守仁卻也沒有對姜敏的疑惑做更多的解釋。此行的種種不順,老實說張守仁當然有他的用意,現在麼,叫這個年輕人和下頭的軍官們自己多琢磨吧!

當下無話,又是按慣例進行新軍建設的討論和新軍的訓練大綱的編成,裝備的準備,新營地的建設等等的討論……這事兒,書記局的跟過來的也就只能記錄了,多半事情,還是要等回浮山後和鐘顯等大佬級的助手討論了再說。

訓練編成和配給裝備的事,參謀處和倉儲處升級的總後勤處聯席討論,不過這事兒也夠頭疼的,銀子張守仁還有一些,不過隨著大量流民的涌入安插,銀子怕是也要緊張了,接著就是兩萬多人的訓練、裝備、日常維持、衣著等諸多費用,大致算了一下,按朝廷養兵的格局來說,也得一年六十萬兩銀子和六十萬石的米糧,少了這個數,軍隊就沒有最基本的樣子出來。浮山的訓練量和辛苦是朝廷的兵沒法比的,一切都最少照三倍到五倍的量來算,這麼一來,兩萬多兵,一年消耗的銀子是小二百萬,連同訓練和軍服、鎧甲、兵器在內也差不多了,糧食和肉類的消耗也是差不多要這個數,這還沒算流民安置的耕牛和鐵具家具等一系列的費用……一想起這個來,姜敏等人雖然是參謀軍官,但也是十分的頭疼。

張守仁提起這個事來,也是腮幫子疼……這事兒他推不給別人,只能自己擔下來。他現在的整個收益是一年一百二十萬左右的現銀,糧食是一年能入手三十萬石,過幾個月的夏收能有二十萬石進帳,在糧食危機上,暫且問題還不大。

銀子就缺的真多了!

浮山那邊工人的工錢,佃農的工錢,鹽場和農副產品上的開支,軍隊出征的費用更是好大的一個窟窿……這邊獻捷上去,去北京是存心叫人吃苦,回來就不能夠了,又是好大的一筆開銷,現在這筆帳想著還頭疼呢,更別提流民和新軍這兩個大窟窿沒填了。

以浮山現在的收入,要麼壓縮開支,對新軍的待遇不能和老營兵們一樣,要麼就得想辦法開源,並且不能耽擱,三個月內見不到新財源,整個浮山的局面就能如積木一樣,抽取了最厚實的基石後,轟然坍塌。

鹽利是肯定要擴張了,以現在登萊全境和半個青州小半濟南的格局也就只能賺這麼多,想多賺,就得搶別人的地盤了。

想到這個,張守仁也是深吸口氣……濟南府他算是有一定根基了,東昌府也正在往里頭使勁,不過這兗州是山東最富裕的地方,卻也是最難搞的地方了。徹底拿下濟南和兗州,一年最少多賺百萬……但這根骨頭,卻絕不是好啃的,別的先甭說,這濟南城中,現在怕已經是十分熱鬧了。

「回去再想法子吧……」

眾人都愁眉苦臉的,張守仁卻是十分想的開,笑呵呵的把這些忠心耿耿的下屬們給趕走了,長途行軍,馬匹不能騎,大伙兒幾乎是一直步行,飯沒得吃,喝了一肚皮的湯,在這里操心成百萬銀子的事,想想也是覺著好笑。

擴軍,大量的設置屯田農莊,還有開鐵礦,都是十分花錢,把張守仁這幾個月積攢的一點家底和繳獲的銀子都是透支的精光還不夠,但張守仁也是毫無後悔的意思。

這年頭,亂象已經明顯到如此地步,連李自成那樣的大字不識幾個的流賊頭目都咬定了牙關,一直在使勁撲騰,絕不象明朝妥協,這樣的流賊都是瞧出來大明的亡國之象,在努力的向上提升著自己,他一個穿越客敢情還不敢一個土豹子驛夫嗎?

……

……

天明時分,起床號仍然是在固定的時間吹響了。

軍號聲中,近兩千七百人的營地仍然是按在浮山的規矩一樣,起床,收拾行軍毯子和被褥,收帳篷,捆扎完畢後,才是開始洗漱,然後就是排隊吃飯。

早飯當然和晚飯一樣,軍中已經斷糧,還是喝著能照見人影的稀粥,配一塊雜糧餅子。

軍糧原本就帶的不夠,沿途官府又斷了供給,負責的後勤軍官氣的發顛,但河間府在內的沿途州縣就硬是沒有辦法,他們都是號稱存糧不足,並且要求浮山營在原地駐扎,按照老規矩,停一天,當天不供吃食,第二天才開始供應熱食,按浮山營接到的命令是兼程赴京,顯然不適用這樣的規矩,但後勤軍官就算是把嘴皮子給磨破了,這些該死的地方官府不答應就是不答應,除非是浮山營扯旗造反,那糧食就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這樣的情形,營中上下都十分清楚,怨不得自己的後勤部門,更是怪不到張守仁等軍官身上,但吃不飽飯,怨氣自也是難免。

看著稀湯和那黑餅子,不少人拿到手中就是苦笑起來︰「自從十一年六月入了浮山到大人麾下,每天是二斤六兩的主食,兩葷三素的菜的定量,拉練回來還有加餐什麼的,逢年過節加一大缸子紅燒肉和燒酒……這下好了,可算是又回到當年的窮日子了。」

「這也算是憶苦思甜吧,不嚼嚼菜根,哪知道在大人麾下當兵是享福喲。」

「嗯,雖然如此,不過這些狗官也是太過份了吧……咱們可是打了勝仗,奉皇命去北京到太廟獻捷的啊!」

「皇上的旨意,看來下頭也不是怎麼當回事嘛。」

「就咱浮山,皇上也未必能管的上啊。咱們從立營到現在,朝廷可真沒管過事,要是突然一下子叫咱們听別人的,你們說這是听還不听?」

「俺是反正只管听大人的軍令,叫俺轉別的營頭,俺就不如回家去……賺的軍餉銀子也夠了,加上斬首的賞銀,俺全家衣食也不缺。」

「怎麼說到這上頭了……都老實點吧。」

議論雖是不停,卻也解決不了餓肚子的麻煩,再者說,很快也要開拔,大家的怨氣經過這樣的發泄也是消解掉了不少,在營中老成人的勸說下,所有人抓緊時間,把這麼一點吃食解決掉,然後就是按伍分什的組成了一個個哨縱隊,接著鼓聲響起,軍旗招展……那是上頭已經下達軍令,叫前隊出發的信號下來了。

「暫停,暫停!」

正在此時,前哨的游騎發現有意外情況,沖著正在啟行的大軍前哨部隊作起了手式。前哨的哨官急忙縱馬驅前,看了看情形後,就是「咦」了一聲,接著便是拔馬回頭,向著張守仁所在的中軍急馳過去。

不等他趕到中軍,張世強已經帶著人迎了過來,看到這哨官便是劈頭問道︰「怎麼回事?」

「來了好一伙人,怕有一二百,都騎著馬,散開著在道路兩邊往這里過來,看模樣打扮,似乎是有點象京里下來的太監。」

太監是民間說法,其實只有二十四監局的首腦才夠格稱太監,底下少監、監丞都是太監中的大人物,國初太監才幾百人,太祖的話是供曬掃而已,從成祖開始到如今,極盛時大明皇城中有超過十萬的太監,現在是王朝末世,光景遠不及當年,就算這樣,二三萬閹人還是有的,太監是這些人的佼佼者,成功人士,混上去的艱辛可比不外朝差一星半點兒。

張世強也沒功夫糾正這哨官的說法,只皺了皺眉頭,便是打馬向著東邊的方向急馳過去。

「這又是誰下來了啊?按說咱們已經在急趕了,皇上就這麼心急?」

在張世強後頭,也是趕過來一群人,都是鮮衣怒馬,嘴上臉上都是吃的油光發亮,顯然剛剛的早餐是和浮山將士們完全不一致的內容……

前隊報告來了一隊太監,在隊伍里頭,可是現成就有這麼一伙閹人在里頭。

張秉文,加麥少監,兩位是跟著浮山一起行軍,但浮山將士吃的苦他們自是吃不下來……每天還是吃香的喝辣的……張守仁自己每天喝湯,有限的一些糧食還有肉食,都是供給了麥少監一伙。

就算是這樣,麥少監一伙還是不滿意……一路上荒蕪的景像不能影響他們打秋風的興致,太監出京一次不易,都是向上頭賄賂才得的這差事,沿途走地方官府過,好歹要弄一些孝敬,不然的話,可就是要折本了。

沿途州縣破敗,這麥少監的臉也就沉的能擠下水來,要不是張守仁答應了到京師後補償麥少監的一些損失,怕是京里催促的再急,他老人家也要沿途打足了秋風再走,皇上的事再急,只要不掉腦袋,難道還能比自己的事更急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最新章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文閱讀 | 重生之大明攝政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