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是交三月,清軍主力開始退出邊牆之外,京師和保定的戒嚴已經是名存實亡,不過城外的人很少,前幾個月的兵災給了保定和真定河間幾府的百姓最深重的苦難,幾乎是家家戶戶都遭遇了生離和死別,整個河北大地,死難的人數絕對超過百萬,並且有超過二十萬人健壯男女,包括不少工匠在內,在此時被東虜裹挾著一起退向口外,這種傷痛和慘重的損失,到現在給人們的打擊還遠遠沒有到恢復的時候,城門雖然已經正常打開,但每個出入的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模樣,守城門的士兵也是遠遠超過正常的警備水平,大量的沙袋麻包就擱在城門內外,一旦有警,可以隨時把城門給重新封堵上。
那些鹿角和羊馬牆也是壘的好好的,還有一些地方有殘留的弓箭射擊過的痕跡……清軍在去年曾經幾次路過保定,看到城池守備森嚴而且駐軍很多之後,這才放棄了強攻保定的打算,在大軍圍城的那些天,整個保定府城都是無人敢入睡,每天每夜,整個城池都是在一種十分驚恐的狀態中渡過,這種情形,一直到洪承疇領勤王兵馬趕至之後,城防越來越穩妥,城中的人心這才安定下來。
今日午時,有一小隊騎兵從城門處疾掠而過,守城門的直接就是一個游擊將軍,原本看到來騎是想攔下盤查,但是一看衣襟打扮,這個游擊便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來者穿的是飛魚服,腰間挎的是繡春刀,帶隊的是一個錦衣衛千戶,從官服模樣,再到風塵僕僕樣子,一看就知道,是打京師兼程趕過來的。
這樣的人,守城門的自是不敢攔他,由著這一隊錦衣旗校大搖大擺的進了城。
等孫良棟一伙又趕過來的時候,這一次進城,卻是沒有適才錦衣衛們進城時那麼輕巧容易了。
……
……
「一杯水酒,替張軍門辭行,且祝軍門一路順風吧。但盼到了京師,雖有小厄,但能逢凶化吉!」
剛剛入城的錦衣旗校,就是來提保定巡撫張其平入京,詔書甚急,前幾天,剛有詔旨下來,也很簡單︰內閣奉上諭,保定巡撫著山東布政使張秉文補授。
另外還有一道,亦是一句︰內閣並兵部奉上諭,保定巡撫張其平失陷城池七,人丁無算,著取來京師問罪。
一共便是這兩句話,便是決定了兩個封疆大吏的終身榮辱。
旗校一入城,城中的大佬們就是听到了消息,紛紛趕了過來。由洪承疇出頭,請旗校們暫緩「開讀」,請入廂房喝酒吃茶暫候,程儀自然湊了奉上,然後便是在花廳里置了一桌酒宴,替張其平送行。
張其平是一個老官僚了,科名和洪承疇只差一科,又是犯官,眾人心知他此去必定不得返,此次東虜入關,殺傷甚慘,尤其以保定為甚,而此時秋後算帳,包括幾個巡撫和好幾個失掉士兵的總兵在內,包括援剿總兵祖寬,山東總兵丘磊,山東巡撫顏齊祖,俱是拿問京師待罪。
這一拿問,九成都是要人頭不保,兵部尚書楊閣老蒙皇帝倚重,但舉止失措,調度錯漏甚多,此時非多找一些替罪羊不可,否則的話,不殺別人,自己就是不好交待,崇禎皇帝在戰後將問責之權交給提調指揮的統帥來進行,這荒唐之處,也是不必多提了。
就拿這張其平來說,整個保定鎮不過萬把兵,還多是帳面上的兵馬,真正的能出戰的不過幾千人,如果他野外求戰,那就真的成了浪戰,不僅不可能獲勝,保定城池也非保不住不可。
但道理是這個道理,皇帝在當時也認可張其平的做法,不過因為失掉太多的人口和城池,此時非要拿張其平的人頭來對天下人和保定府的百姓士紳們做個交待了。
這個道理,張其平明白,在座的人也明白,所以皇帝用人這麼用法,越來越不得人心,除了少數親信之外,幾乎沒有人願為崇禎效命,到最後崇禎連個願替他督師的人也找不出來,道理就在這里。
刻忌寡恩,用人不當,法度也失衡,天子自己帶頭壞法,不失盡人心才怪。
最少在這座中,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張其平說是死的冤枉也是冤枉,高起潛都沒事,吳襄等遼東將領沒事,張其平論死,肯定是過了。
說是死的不冤,倒也說的過去,畢竟失陷城池和人口極多,巡撫是最高長官,難辭其咎了。
張其平自己倒也瀟灑,洪承疇向他敬酒致意,他便舉起杯來,笑呵呵的一飲而盡,然後笑著道︰「多承九老吉言,但學生心里明白,此去是再無歸期了。」
他撓了撓官帽底下的白發,又是道︰「現在想想,當初若不接保定巡撫這個位子,怕也就無今日之難了。但當日是楊閣老力促任上,說是兵、餉、械,一定助學生補足,豈料上任之後,一無所得。當虜騎深入,明著催促學生與虜交戰,又是暗中叫不可浪戰,前後矛盾,無所適從,到今日難逃法場一刀,學生悔矣,而又不能不恨!」
話語之中,對楊嗣昌的怨恨,已經是怨之入骨,而且,極有道理。
但在場的人,都是官場中人,這話也是輕易附合不得。洪承疇就要調任薊遼總督,崇禎對他希望很大,指望他在關外重整兵馬,調集精銳,狠狠給東虜來一下子,免得經常隔幾年就進來打草谷,最少,要把錦州和大凌河一線的防御做好,把關寧兵的防線前移,使得東虜無法從遼西繞道蒙古草原,直入破邊牆入關內。
這個打算,倒也不算完全錯誤,只要是把錦州和大凌河一線的防御真的做好了,把關寧兵的主力前移,然後發揮好大明擅修堡壘的長處,整個戰略大局,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要是東虜去一次蒙古得多繞幾千里地,怕是聯絡也難了,而且,關外的糧食草藥之類的戰略物資也就沒有辦法從蒙古草原源源不斷的流入關外,對東虜這個強盜集團來說,這種影響就是致命的了。
但打算雖好,能不能做到,洪承疇卻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他是一個五十左右的中年官僚,福建人,個頭不高,但亦不矮,身形高矮適中,不胖不瘦,居官多年,仍然保持著相當不錯的身材,身上的衣服裁剪的十分合身,用料也十分講究,而且相比于屋中的其它官員,他的容顏衣服,都是給人更加精潔的感覺。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講究聲色享樂的中年官僚,但眼楮中精光湛然,說話的語氣沉穩有力,簡潔有力,種種細節也是展現出來,這是一個在修養和能力上都遠遠超出同儕的高級政客。
從後世的角度來說,明朝天啟年間有孫承宗,崇禎年間的歷任首輔,包括周延儒,溫體仁,薛國觀,還有楊嗣昌這樣的閣臣在內,在個人能力上,都是遠遠不及洪承疇。
地方大吏中,孫傳庭勉強能望其項背,但在脾氣秉性上略有不足,而真正在能力上與洪承疇並駕而驅的,也就只一個盧象升。
但盧象升脾氣太過剛直,雖然與孫傳庭的剛愎是兩碼子事,但兩人在官場上都算是不會來事的異類了,在和光同塵的本事上,都是比洪承疇差的老遠。
張其平的話,也是引的洪承疇一陣煩憂,當下只是拈須不語,而孫傳庭卻沒有太多的顧忌,舉起杯來,與張其平踫了一下,接著便朗聲道︰「楊文弱根本不是知兵之人,提調多半是想當然,他用的陳新甲,叫他替我管管糧台還算合格,居然也能領宣大兵為總督,簡直就是笑話……等學生入京,非要當面踫一踫楊文弱,給他一個大大的難堪不可。」
此番入京,洪承疇為薊遼總督,是朝廷派出關外的人選,而孫傳庭現在是保定總督,專督保定各地的勤王兵馬,而上頭有消息,在東虜全部退走之後,孫傳庭這個保定總督就會卸職,回到陝西接洪承疇的職務,繼續剿滅各地的流賊。
因為要回任,所以孫傳庭對朝廷將精兵強將都交給洪承疇帶到關外而大為不滿,曹變蛟和左光先是陝西剿賊的主力,現在全部帶到關外,孫傳庭擔心自己回到陝西也是光桿司令沒猴子可牽,因此對帶管兵部的楊嗣昌極為不滿,他此時出來說話,倒不是力挺張其平,只是借機發泄。
「我兄要慎言啊……」
洪承疇不滿的看了孫傳庭一眼,小聲提醒他。
「不妨,老師須知,朝廷又不是楊文弱能一手遮天!」
「呵呵,雖然如此,到底要謹慎一些才好。」
「是是,老師但請放心。」
洪承疇是孫傳庭的座師,師生關系在大明是比父子還要親近牢靠,但孫傳庭脾氣說好听點是剛硬強直,說難听點就是剛愎,就算是洪承疇也不好多說,見孫傳庭還是自信滿滿的樣子,也只能暗自嘆息,不好再多勸了。
只是轉念之時,也是突然一征……孫傳庭的話,似乎代表他已經和朝中另外一股勢力接上了頭……這事情,也真是可大可小哇。
在洪承疇看來,皇帝疑心病重,身為疆臣,固然不宜得罪閣臣,但亦是不宜太過接近為佳。
這個孫傳庭,確實是不省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