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四二章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還負室前鐘(十八

作者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1-20

有人心情好,自然就有人心情不好。大漢王朝的現任三公,太尉楊賜,司徒袁隗和司空曹嵩現在的心情都不是很好。

正月初一的祭天大典之後,在新年的第一次朝會上,大漢十二州中除了涼州之外的其他十一州的刺史以及司隸校尉和太平道的代表賈詡就好像約好了一般,同時上書希望擴大議事院的規模,使得各州刺史也有資格參加議事院的會議。

讓三公楊賜、袁隗和曹嵩更加意外的是,九卿之中的大司農張溫和廷尉崔烈也同時上書附議,大將軍何進不僅對這些人的提議表示了贊同,還提出將五大中郎將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和羽林中郎將都列入議事院之中。

張溫和崔烈的倒戈以及何進的強烈支持讓三公的表態顯得尤為重要,楊賜、袁隗和曹嵩三人誰也不敢直接拒絕,只能采取拖延戰術,向這些人許諾商議之後再行決定。

晚上,議事院中的諸公聚在一起召開了緊急會議。何進首先說道︰「之前為了平定黃巾賊,你們給了這些州刺史十分強大的權力,如今各州刺史仍然不滿足,希望得到更大的權力,如果你們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可說不定會做出什麼事來。反正我手里這些兵事肯定抵擋不住這些州刺史手中的州兵的。況且如果沒有了這些州刺史上交的賦稅,真個大漢的朝廷都無法運行下去,到時候諸公恐怕就沒有閑心在這里商議事情了。」何進說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坐了下去,閉上眼楮開始閉目養神。

听完何進的話,楊賜也站了起來︰「大將軍,您的話恐怕有些言重了吧。這些州刺史畢竟都是世受天恩的忠義之士,即使參加議事院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恐怕也不會像黃巾軍那樣扯旗造反吧?況且這些州刺史畢竟還是要去地方赴任的,倒時候總不能每次議事院會議都把他們再請回來吧。國家每天事情千千萬萬,這些州刺史究竟是留在朝中處理政事還是去各州治理地方呢?」楊賜的這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讓何進很難在找到借口攻擊。

「楊公此言差矣。凡是都有萬一,事關重大,這萬一的可能性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我們要避免這萬一的可能。如今各州刺史手握軍事、民政和財政大權,簡直就是一方諸侯。雖然十一位刺史中都是忠義之士,可是難保里面沒有一兩個野心勃勃之輩,只要有一個州刺史起兵造反,所造成的危害就無法估量,說不好就是又一個黃巾之亂,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冒這個險。至于楊公所說的刺史需要治理地方,這話倒是不錯,不過我們可以折中一下。我們大漢有遍布天下的驛站網絡,從京師到任何一州刺史府所在地一個來回也不會超過一個月。平日里的日常政事還是由大將軍、三公、尚書令和九卿諸位決議,遇到特別重大的事情,比如州刺史級別以上官員的任免,年號的更改以及大規模的軍隊調動這樣的事情,可以讓驛吏帶上決議內容請各州刺史過目,得到他們的同意之後再行施行。」崔烈說完,對著諸公都行了一禮,這才坐下。

崔烈的提議又引起了諸公的一片笑聲議論之聲,這時袁隗又站了起來,說道︰「我等並非貪權,設立這議事院的目的本就是為了國事有更多的人參與討論,避免一個人的獨斷轉型。從某種角度來說,參與決策的人越多,決策出現失誤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相應的,參與決策的人越多,決策的效率也就越低。況且如果使用驛站傳遞國家大事,如果出現意外泄密怎麼辦?如果驛吏在路上出現意外不能按時抵達怎麼辦?所以我覺得,擴大議事院的規模也許可行,但是絕對不能將各州的刺史增加到議事院中。」

「那麼袁公覺得那些人可以增加到議事院中呢?」崔烈剛剛坐下,又站起來,先對袁隗行了一禮,這才問道。

「各地名士,博學大儒,皆可征召入京,加入議事院,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袁隗的這個回答表面上看起來也是十分合理,讓人難以反駁。

「各地名士,博學大儒,如果真的是有真才實學,自然是可以加入議事院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的。可是如果他們真的有真才實學,為什麼沒有出仕為官為國效力呢?如果這些人都是不願為官的逍遙隱士,那麼之前朝廷征召為官的命令他們就沒有接受,又怎麼會接受朝廷這次征召他們加入議事院的命令呢?還有,那麼袁公打算如何安撫那些手握重兵而又一心想要加入議事院的各州刺史呢?」崔烈侃侃而談,一席話說得有理有據,听得議事院諸公是連連點頭。

袁隗被崔烈問的啞口無言,冷哼一聲,直接坐了下去。

這些議事院中的公卿多少還是有些害怕各州刺史真的起兵造反,況且就算讓各州刺史加入議事院,他們平時都在地方,絕大部分的朝政都還是由目前這些人決定,他們的權力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削弱。對于各州刺史來說,加入議事院只是一個名譽上的榮譽,所以對于各州刺史加入議事院,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松口。

對各州刺史加入議事院松口之後,何進再一次提出了讓五大中郎將加入議事院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三公楊賜、袁隗和曹嵩卻是堅持不肯松口,堅決不肯同意。

和各州刺史不同,五大中郎將都是何進的心月復,而且一直都呆在洛陽城中。如果各州刺史都離開洛陽,何進加上五大中郎將就有了六個名額,而到時候的議事院中一共也只有不到二十個人,何進一個人就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名額。這是三公尤其是楊賜絕對不能忍受的。

議事院中目前的十四個名額中,除了大將軍何進自稱一派以及宗正寺卿劉焉不屬于任何的派別之外,三公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三個人機會都擁有各自的勢力。加上九卿之中有一些兩不想幫的牆頭草,三公每人能夠掌握的名額也不過兩三人。即使加上能在各州刺史中拉攏到的人,在未來新的議事院中,每個人所能掌握的人數也不過四五人。尤其是楊賜,在十常侍剛剛被除掉的時候,楊賜是朝野呼聲最高的掌握朝政的人,得到朝中諸公和在野士子的一致擁護。當時楊賜如果願意,甚至可以獨攬大權,做到霍光和王莽曾經達到的高度。但是楊賜為了維護朝政的平穩,主動把和自己完全不是一路人的袁隗和曹嵩保舉為了三公,給自己制造了無盡的麻煩。楊賜當初的舉動已經讓很多一直追隨他的人心生不滿了,如果再讓何進把五大中郎將徹底引入議事院,徹底掌握朝政,楊賜手下的這幫人也許就真的會分崩離析了。

只是何進手中同樣手握重兵,何況這些士兵還都駐扎在洛陽城內,如果把何進逼急了,何進甚至有可能發動軍事政變,從而徹底掌握朝政。雖然各公卿還可以回到各自的根據地招兵買馬以圖東山再起,可是那畢竟還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何能夠阻止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而又不惹惱何進,楊賜、袁隗和曹嵩這三公此時都費盡了心思。

最終,還是楊賜決定,先同意讓各州刺史加入議事院,賈詡作為太平道的代表將代表涼州加入議事院,加上司隸校尉,議事院的規模一下子從十四人擴大到了二十七人。楊賜建議讓這二十七人進行討論決議,看看是否同意讓五大中郎將加入議事院。如果新的議事院同意,三公九卿將不再阻攔,如果新的議事院不同意,何進也必須接受結果。

對于這個提議何進爽快的答應了,在第二天的臨時朝會上,將當場進行討論和表決。

三公楊賜、袁隗和曹嵩為了阻止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開始派出手下心月復去各州刺史處打听消息,威逼利誘,希望他們在第二天的投票中能夠反對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傲世三國之縱橫最新章節 | 傲世三國之縱橫全文閱讀 | 傲世三國之縱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