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一四三章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還負室前鐘(十九)

作者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1-21

各州刺史中和何進關系較好的並沒有幾個,五大中郎將能否進入議事院和他們並沒有什麼關系,所以大多數的州刺史都向楊賜、袁隗和曹嵩這三公以及他們派出來的心月復許下了承諾,一定會在決定是否讓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的投票中過程中投上反對票。

第二天一大早,朝中品秩在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全都聚集在了皇宮的大殿之中,為議事院是否增加人員進行最後的商議。

老宦官一句悠長的「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話音剛落,太尉楊賜首先站了出來,先對著天子鞠了一躬,然後朗聲說道︰「臣有本奏!」

天子劉宏雖然坐在龍椅之上,但是自從十常侍被刺殺,朝中的公卿徹底掌握朝政之後,劉宏在朝會上就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從那之後的每一次朝會都按照它固定的流程,順利的進行著。

老宦官也早已經習慣了這一切,他甚至都沒有回頭看一眼天子,直接扯著尖銳的嗓子喊道︰「講~~」聲音依然是無比的悠長。這也是老宦官唯一值得炫耀的地方了,一輩子的鍛煉使得他對于長音的控制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謝陛下!」楊賜還是先對著龍椅上的天子行完了禮,這才說道︰「自十常侍伏誅以來,朝中大事皆由我等公卿商議,報陛下批準後執行。當時黃巾未滅,事從權急,並不不妥。如今黃巾已平,天下初定,百廢待興,朝中政事多有關系到大漢興盛,國運持續等要事,如果仍由我等公卿決議,未免顯得有些獨斷專行,而且事關重大,多人商議更為穩妥。如今天下共分十二州,各州刺史皆是一時之名士,品行高潔,才華出眾,如果有他們共同商議國事,則國之大事,更加穩妥。所以臣提議將十二州刺史列入議事院中,共議國事。望陛下應允。」楊賜剛剛說完,老宦官就拉長了喉嚨喊道︰「諸公可有異議~~」讓楊賜沒想到的是,何進也站了出來,朗聲說道︰「臣有異議。」

「講~~」老宦官依然是按照平時的流程,直接就喊了出來,連反應時間都沒有給楊賜留下。

「稟告陛下,之前黃巾賊作亂,橫行數州,無人能禁。朝政大事雖由議事院商議決定,但是議事院中諸公大多不懂軍事,對平定黃巾賊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如今中原黃巾賊雖然已經被平定,但是江南仍由賊軍活動,北方也有盜賊流竄,而且規模不小,有些盜賊甚至已經佔據郡縣,自立旗號。為了解決議事院中諸公不懂軍事的弊端,臣建議除了各州刺史之外,將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和羽林中郎將等五大中郎將也加入議事院。此五人都是久戰宿將,通曉軍事,而且大多熟讀兵法,此五人加入議事院之後將很好的解決議事院中諸公不通軍事的弊端,請陛下應允。」何進說完,也是躬身一禮,站在了一邊。

何進的這番舉動完全出乎了楊賜的預料,不過他還是很快就反應了過來,說道︰「陛下,各州刺史皆有卿之品秩,和九卿品秩相同,進入議事院可謂順理成章。而五大中郎將不過比兩千石的品秩,進入議事院恐怕遭到非議。不如讓議事院中諸公投票決定是否讓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進入議事院,如今看來,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進入議事院已是眾望所歸。如果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能夠進入議事院,那麼就讓由諸位公卿和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組成的新議事院投票決定是否讓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如果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同意,那麼就可以堵住悠悠之口,使得諸公不再生出非議。如果連各州刺史都不被支持進入議事院,那麼五大中郎將就更加沒有必要進入議事院了。陛下以為如何?」楊賜說完,躬身開始行禮。

一般來說,老宦官都會在大臣的動作完全做完之後才會張口出聲,可是這一次,老宦官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已經醒悟過來的袁隗和曹嵩就急忙站出隊列,對著天子說道︰「臣等支持楊公的建議,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和五大中郎將要分開投票決定是否進入議事院。」

兩人開口之後,議事院中的其他公卿也紛紛出列表示支持。

就在形勢開始有利于楊賜這一方的時候,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沒有在朝會上說過話的天子劉宏突然說話了︰「諸位愛卿,何必如此麻煩呢?各州刺史為我大漢鎮守一方,治理百姓,五大中郎將領兵守護大漢江山,都有資格進入議事院。朕看還是一起投票吧,如果諸公支持,就讓他們一起進入議事院,如果諸公不支持,就都不要進入議事院好了。」

劉宏這一開口,大殿中的諸位公卿全都愣在了那里,不知該如何是好,甚至連老宦官的臉上都充滿了驚詫,張開嘴說不出話來。

何進首先上前躬身行禮,大聲應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看到何進的表態了之後,那些被何進提拔上去的官員也紛紛出列,大聲回應道︰「臣謹遵陛下旨意!」這些人的品秩雖然不高,但是人數卻是不少,一時之間,倒也使尷尬的氣氛緩和了不少。

天子劉宏這半年多來雖然一直形同傀儡,但是他畢竟還是大漢王朝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形同聖旨,劉宏這一開口,讓人們根本沒有借口反對,不然就形同造反。看到出列回應的人越來越多,楊賜、袁隗和曹嵩這三公終于也只能躬身行禮,無奈的說道︰「臣謹遵陛下旨意!」

天子的異常表現讓楊賜、袁隗和曹嵩這三公之前的布置全部化為了烏有,直到回到自己的隊列之後,楊賜、袁隗和曹嵩這三公才想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忽然意識到何進的妹妹是當今皇後,何進和天子的關系一直十分密切。何進一定是勸說天子做出了這番舉動。他們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已經被自己忽視了太常時間的天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咎由自取。而以何進的智商是絕對想不到這樣的妙計的,在何進的身後,一定有一位高人為何進出謀劃策,從這件事上,也讓他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調查出來何進背後為他出謀劃策的這個人的身份。

為何進出主意直接通過天子劉宏壓制楊賜、袁隗和曹嵩這三公的自然就是賈詡了,不過這三人想要查出賈詡的身份,恐怕並不是那麼的容易。

接下來的投票就沒有什麼懸念了,由于前一天的晚上為了拉攏各州刺史讓他們反對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三公和他們的心月復已經向各州刺史許下了諸多承諾,其中就包括保證讓他們進入議事院。如今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和五大中郎將被捆綁在了一起,要麼一起進入議事院,要麼全都不能進入議事院,這些人為了自己當初的許諾只能同意讓這些人一起進入議事院。

投票是在參加這次朝會的所有人中進行的。大殿中每人都發了紅色和黑色的豆子各一顆,黑色的豆子表示反對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和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紅色的豆子表示支持各州刺史及司隸校尉和五大中郎將進入議事院。每個人將魚貫在一個黑色的陶罐中投出自己的豆子,最後統計支持的人多還是反對的人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傲世三國之縱橫最新章節 | 傲世三國之縱橫全文閱讀 | 傲世三國之縱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