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戌刻,梓宮到京。因御船太大進不了城門,乾隆竟御旨拆城門,務必完好將靈駕運回京。留京四品以下官員;公主、王妃,大臣官員的命婦;以及內務府佐領、內管領下婦女,分班在朝陽門、東華門內和儲秀宮縞服跪迎。大行皇後梓宮進東華門,自寧壽宮西行,入蒼震門,至長,安奉于正殿。我得乾隆之命不必到儲秀宮跪接,只在長候靈駕。看著皇後的梓宮,知道此生與皇後再無相見之期,忍不住眼淚蓄滿雙眼,看乾隆落寞地站在靈前,我不敢大哭。
乾隆看視皇子們輪番到靈前祭酒三爵,大阿哥永璜祭拜時毫無悲戚之意,乾隆盛怒之下,大罵大阿哥對母後之死並無哀慕之愧,說他幸災樂禍,有覬覦儲位的野心,連同他師傅及諳達等一同受罰。詞氣之嚴厲,令皇子們不寒而栗,齊撲到皇後梓棺上放聲痛哭,哭得乾隆心浮氣躁,忙打發他們出去。
太後親臨祭拜,由于路途勞頓,回宮就病倒了,嫻妃急忙宣了太醫,看視太後的病。說只是偶感風寒,並無大礙,吃幾劑藥就好了。由于皇後、皇貴妃接連去世,宮中的位份屬嫻妃最高,太後懿旨,命後宮一應事務均由嫻妃處理。
大清自入關以來,清朝衙門辦事,恪遵︰「有例不滅,無例不興」的規矩。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皇後的喪儀先例,載在會典中,原可以一翻便知,可是因為康熙十三年,孝誠仁皇後赫舍里氏去世,正值三藩之亂,吳三桂大軍連攻陷湖南數城,靖南王耿精忠又響應吳藩,在福建舉起叛旗,內亂迭起,民無固志,又因清朝入關時日尚短,康熙惟恐外省官員舉哀服喪,引起百姓更大的驚恐混亂。遂降旨只在京都治喪,外省一切喪儀全免,此後康熙諸後皆為繼後,喪儀不能高于元後孝誠,雍正與元後孝敬的感情一般,而他又是性冷之人,所以之後的數任皇後喪儀皆循例而行。從未訃告在外文武百官、及軍民等照京師之規矩治喪。
協理喪儀大臣知道乾隆與大行皇後感情至深,非歷朝皇帝可比,如照例行事,恐怕乾隆龍顏不悅,而違例提高喪儀規格,又必然遭致非議。權衡之下,阿桂提議,既然本朝會典因時而定,如今國泰民安,百姓生活富裕,天時地利,皆與孝誠喪儀不同,可援引先朝的大明會典所載皇後喪儀辦理,奏請外省官員一律照京師儀式治喪。遂發訃告︰「大行皇後正位中宮,母儀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
乾隆本就怕治喪官員完全循舊例,自己又不好公開提出異議,待總理喪儀王大臣將所議結果報承乾隆,乾隆自然照準。于是各省文武官員從奉到諭旨之日為始,皇帝輟朝九日,親王以下凡有頂戴的滿漢文武大臣摘除冠上的紅纓、百日內不準剃頭,妃嬪皇子、公主服有白布孝服,去除耳環、及頭釵等飾品,皇子截發辮,皇子福晉剪發,親齊集公所,哭臨三日,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內,停止音樂嫁娶;一般軍民,則摘冠纓七日,在此期間,亦不嫁娶,不作樂。天下臣民一律為國母故世而服喪。
三月二十一晚,乾隆從長里正殿里出來正要上轎,看見我從宮外進來,他停住身子,他比初回京時又清瘦了不少,人也相比著頹喪不少,我走過去,乾隆回過身,靠到轎身上︰「這麼晚了還來這兒做什麼,初暖還寒,也不多穿身衣服,別你再病倒了。」
我緊了緊外衣︰「就是怕晚上冷,特加了一件棉袍子,皇上已累了一天,快回去歇著吧。」乾隆沒上轎,抬頭看了看天,收回目光,看著我,不說話也不走,見他一副無動于衷的樣子,我怕外面夜冷風寒,勸著他進了長,扶著他坐下,春桃倒了一杯熱茶遞給乾隆,乾隆示意她們都退下去。仰身靠到睡榻上,閉目听著外面和尚誦經聲。
乾隆枕著枕頭,忽然問我︰「明兒就給皇後上謚號了,你覺得哪個字最好?」他太累了,累得都不想睜開眼楮。我也很疲倦,坐到他旁邊︰「臣妾哪懂什麼謚號?听都沒听過,不過臣妾最喜歡‘儀’字,皇後儀態端莊,又是母儀天下。」
乾隆微微嘆了一口氣︰「慧妃薨逝的時候,朕給她擬定謚號是賢,皇後對朕說,她日後可以以孝賢為謚,朕當時還怪她不該在青春鼎盛之時,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沒想到只三年,就應驗了。」他緊閉的雙眸中含著一縷熱淚,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我輕輕拍了拍他,他哽咽地咳了一聲︰「想著她一生對皇額娘至孝,對朕至賢,這孝賢二字,對她不過,她一生從沒求過朕一次,朕連她這一次心願也滿足不了,朕如何心安。瑤池,你所提之儀,如果沒有皇後之願,朕倒可以考慮。」
乾隆命我給他研墨,提筆寫下手諭︰「大行皇後謚為孝賢皇後,所有應行典禮照例奏聞。」乾隆特在奏聞兩字下,圈了兩點,他放下筆,嘴角邊帶著一絲苦笑︰「謚者,行之跡也,大清會典規定,皇帝崩逝所上廟號、尊謚,由大學士偕九卿科道等官員共議,將所議定之字奏請嗣皇帝欽定;而後妃及王大臣之謚號,則由大學士酌擬合適字樣,奏請欽定。如今朕不理內閣,遵皇後之遺願,徑直下旨定皇後謚號,實無先例。」
我拭了拭淚︰「大行皇後所得皇上之眷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瑤池感念皇上情深意重,特代大行皇後叩謝君恩。」我輕輕跪到他身前,他一把抱住我大聲痛哭起來,自從乾隆回京後,我只在皇後梓棺前痛哭一場,其余時都不敢大哭,這次抱著他,想著皇後的種種愛護,眼淚如決堤之水,潰而成流。
三月二十五日,大行皇後的梓宮移殯景山觀德殿,乾隆親臨祭酒,此後的初祭、大祭、滿月禮乾隆都是親臨致祭。由于東陵勝水裕乾隆為自己造的地宮未完工,只能將皇後的梓宮暫奉東直門外靜安莊殯宮,暫安禮乾隆親帥莊親王允祿、副使平郡王福彭親祭。
孝賢皇後生前所用地的奩具、衣物等全部保留,一切皆按原樣擺放,宮女太監仍按原例在長當差,月銀照常。初時半年,乾隆每日早膳及晚膳,仍將自己的膳食,按皇後素日所喜賞賜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