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史上記載,大都失守是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而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即1360年,時間相差七八年呢。因此,這種說法也最不靠譜,朱棣生前也從未承認過。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民間在罵朱元璋和朱棣。前者殺人如麻,不仁;後者則是非法當上皇帝的,用今天的話來說,是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不孝。
與洪吉喇氏一樣,翁氏也是蒙古女子,也是元順帝的妃子。但民間之所以還有翁氏一說,可能是"洪"、"翁"譯音上的相似而以訛傳訛。這里就先姑且算翁氏是第四個媽媽吧。
劉獻廷所著《廣陽雜記》稱︰"明成祖,非馬後子也。其母翁氏,蒙古人。以其為元順帝之妃,故隱其事。宮中別有廟,藏神主,世世祀之,不關宗伯,有司禮太監為彭恭庵言之。余少,每聞燕之故老為此說,今始信焉。"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朱棣不是馬皇後生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蒙古人翁氏,因為曾是元順帝的妃子,所以史書上不方便提這事。但朱棣沒有忘記這位蒙古生母,而是在宮中另外建廟,供奉她的牌位,讓世世代代紀念她。
劉獻廷為清朝人,他的文字,就如筆者現在這文字一樣,僅是自己的觀點。況且,他的依據是來源于北京一帶的坊間傳言("每聞燕之故老為此說"),而且是小時候听說的,你說這靠譜麼?
另有一說,出自民國學者王謇的《孤廬雜綴》。書中記載︰"往余幼從吳夢輒師恩同游,師告余曰︰-克金陵時,官軍得明成祖御碣于報恩寺塔座下,其文略謂︰成祖生母為翁吉剌氏,翁故為元順帝宮人。生成祖,距入明宮僅六月耳。明制︰宮人入宮,七月內生子者,需受極刑。馬後仁慈,遂詔翁以成祖為馬後所生。實則成祖生日,距懿文太子之生,僅十月稍強也。翁自是遂抑郁而歿,易簣前,以己之畫像一幀,授成祖乳母,且告以詳,命于成祖成年就國後告之。成祖封燕王,乳母如命相告。于是,成祖始知己之來歷,乃投袂奮起,而靖難之變作矣!-"
王謇所記也是"听來的",老師是听曾國藩的幕僚馮桂芬說的。這麼"據說"顯然不足為憑。
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誰?現在的情況來看,馬皇後和妃李氏最有可能。
那比較一下馬、李二人,朱棣還應該是馬皇後所生,因為妃的情況與洪吉喇氏、翁氏一樣,在時間上有破綻,生育時間與朱棣的年齡對不上號的。
但有人提出反對,說是在朱棣沒有奪位之前,他是妃生的沒有人提出異議。但在他通過政變取得皇位後,情況變了。篡位本來就是一件大逆不道之事,如果自己是妃生子,那就等于承認是庶出,而不是馬皇後生嫡出。
在有嫡子的情況下,庶子是沒有資格承繼大位的,即皇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所以,朱棣為掩人耳目,把自己標為嫡出,以證明自己的資格是可以當皇帝的,就授意史官,有意將事情搞混,以掩人耳目。
為什麼民間會有那麼多傳言,朱棣是元順帝之妃所生?這與當時他篡位有直接關系,當時他的行為是不得人心的,說是元妃所生,不就是罵他不是漢人的種麼?!
在民國時期即有多名學者考證過,明史中有不少文字都改動過,與史實不符。特別是,稱朱棣為馬皇後所生的官方記載,都被做過手腳了。本來應該是最權威的《明史》等典籍,是清人萬斯同編纂,他也給明史"抹黑",好多東西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以討好清廷,但這給後代史學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留下許多歷史懸念。
目前史學家認定朱棣為庶出的唯一"官方文件",也是最權威記錄,來源于明代《南京太常寺志》。但據考證,這書也被人做過手腳了,據說"槍手"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進士、清朝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
孝陵內妃的牌位為什麼"獨向西",有兩種說法,一是朱棣和朱允炆這對叔佷在爭奪皇位的"靖難之役"中弄亂的,二是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所說︰明南都太廟,嘉靖中為雷火所焚,嘉靖年間,孝陵前的供殿讓雷擊中,發生火災,在神位重新擺放,有可能弄錯了。
不過,順便說一句,朱元璋名下有一二十個兒子,都稱是他本人的"作品"。對此,筆者表示懷疑。
據說朱元璋有佔**室的愛好,以顯自己是男人,有能耐。除了把元順帝的妃子搞進自己的皇宮,在打敗老對手陳友諒時,也將其妻氏納為妃子。氏當時已有身孕,不久就生了一個陳友諒的遺月復子,朱元璋一直當作自己的兒子,還將他封在長沙,為潭王。
史學家稱這是以訛傳訛,與朱棣生父是元順帝的說法一樣無稽。但無風不起浪,里面肯定有故事。(作者不詳)
朱元璋的元配夫人馬秀英可以說是結合了中國傳統女性的所有美德︰賢惠、謙恭、寬厚、仁慈。朱元璋遇事總要與馬秀英商量,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共過患難的夫妻,更多的是一種依賴與信任。朱元璋曾對馬秀英說,朕有什麼煩心事,往你這一坐心里就覺得踏實。
朱元璋殺蘇坦妹時並不知道她是江南楚蘇之一,事後還頗為得意,認為自己重振了軍威。二夫人郭寧蓮卻不這樣想,她大罵朱元璋濫殺無辜,然後賭氣跑回了娘家,朱元璋沒辦法,只好向馬秀英討教。馬秀英先是當著朱元璋的面冷嘲熱諷一番,表明自己對錯殺蘇坦妹的立場,然後才替朱元璋拿主意,她讓他把郭寧蓮的父親接來住段日子,不怕孝順的郭寧蓮不跟了來,這樣做既維護了朱元璋的面子,一家人也團圓了,一番話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馬秀英是那種讓你很想接近的女人,雖然高高在上,卻不會給人造成一種壓迫感,待人處事不卑不亢,遵紀守法並處處以身作則。
朱元璋登基做皇帝,可以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封侯請賞的人絡繹不絕,就象劉伯溫所說的誰也不是聖人。朱元璋封完了有功之臣後來到後宮探視馬秀英,笑著問她想不想為家人請封,馬秀英回答朱元璋︰「親戚中有功勞有才干的追封無所謂,但尋常百姓追封請賞那是要說閑話的,你現在基業才剛開始,江山還沒坐穩,就不要破這個例了。」朱元璋笑著說︰「你是菩薩心腸,可你有沒想過你身後的那些人,她們可不這麼想。」「前有車後有轍,我不封誰還好意思討封。」如此通情達理讓朱元璋暗自佩服。果然,馬秀英對朱元璋說的這一番話未及傳達至整個後宮,達蘭便在朱元璋面前為自己的親戚們請封了。朱元璋便把馬秀英拿出來做榜樣,讓達蘭無言以對。
朱元璋把浙江四賢招至麾下後,懇請宋濂做西席,教太子們讀書。這宋濂是出了名的治學嚴謹,故而對于不听教的學生常常是嚴懲不怠,無意中便得罪了真妃達蘭。達蘭看不慣他打太子的那股狠勁,拉著潭王跑到朱元璋處告狀。當朱元璋看到潭王的一雙小手被宋濂的板子打得又紅又腫時,心疼的不得了,盛怒之下便欲治罪,馬秀英勸道︰「宋濂是你千辛萬苦請來的西席,當初請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嚴加管教太子們的品行,在他的眼里,沒有王公貴族只有頑皮的學生,如果是因為管教學生太過嚴厲而把老師趕走,豈不是被天下人笑話,說你朱元璋縱容太子,毫無容人之量。」一番話說得朱元璋頜首稱是。
馬秀英接二連三地跟達蘭「過不去」令達蘭十分不悅,便時常在嬪妃中調撥是非。楚方玉剛進後宮時,達蘭便故意對馬秀英說︰「楚方玉一來,我們都盡失顏色了,我看皇上是要感化她,日後好封她為貴妃,當皇後也未可知啊。」馬秀英听聞只平淡地回了一句︰「你是越來越放肆了。」在馬秀英看來,達蘭為人並不可惡,只是讓人覺得可憐,因此,馬秀英在達蘭出事前還提醒她︰「去雞鳴寺上香初一十五就行了,不要三天兩頭的往外跑。」達蘭愣是沒有听出話外之音,暗地里卻罵馬秀英多事。
朱元璋身邊這麼多女人,只有馬秀英最忠于他,不管發生任何事,馬秀英都堅決的站在朱元璋的立場替他分憂解難,因此,朱元璋對馬秀英的感情最為真摯而且不容褻瀆。上元節燈會,朱元璋微服與民同樂,無意中看到一些刁民用燈謎制成打油詩暗諷馬秀英,不禁怒從心起,令人把賞燈會的所有游客都抓了起來,該審的審,該打的打,後被一賣涼粉的老頭曉之以理才讓其收回了成命,可想而知馬秀英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