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文化廳廳長蔣昌忠說,于2001年4月至當年底發掘的梁莊王墓,是梁莊王與王妃魏氏的合葬墓。浪客中文網梁莊王系明仁宗第九子朱瞻(土旁加自),1441年病死後安葬。10年後,王妃魏氏過世,與梁莊王合葬。
梁莊王墓出土的隨葬品中,金、銀、玉器和珠飾珠寶種類繁多,制作精美,保存完好,至今仍璀璨生輝。金、銀、玉、寶石、瓷器等共計5100余件,其中金、銀、玉器有1400余件,僅金器的重量就達10余公斤,珠飾寶石則多達3400余件。
隨葬品中的王妃封冊、女性飾物「纏臂金」等在已發掘的明代親王墓中尚屬首例,而嵌寶金冠頂、「鶻捕鵝」造型玉飾、金佛像、金錠、金銀質容器、金、銀、玉質首飾、腰帶和佩飾等也相當珍貴。嵌寶金冠頂中最大的一件高4.8厘米,直徑5.2厘米,重41.1克,頂端嵌一顆淺黃色透明寶石,冠面作八瓣花形,嵌八顆紅、藍、綠各色的寶石,亮麗多彩。「纏臂金」用寬0.7厘米、厚0.1厘米的金帶條纏繞12圈而成,各長12.5厘米,分別重295.5和292.5克。
梁莊王墓原地面上建有塋園和地面建築,現塋園只殘存部分基址,建築則早已被毀無存,只留有磚、瓦痕跡。墓室建在一座小山坡上,南北向,內呈「中」字形,為崖洞磚室墓。墓室分為前、後室,室內鋪一層起防潮作用的石灰。錫冥器、銅、鐵器等出自前室,王、妃的棺床以及主要的金、銀、玉、珠寶器等均出自後室。
梁莊王墓所在的鐘祥市距武漢200余公里,地處長江與漢江之間的江漢平原,戰國時是楚國的陪都,享有「天下糧倉」的美譽。在明朝嘉靖年間,鐘祥成為當時與北京、南京齊名的全國三大直屬藩府。
專家說,明梁莊王墓的發掘為明代歷史、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和新的課題,該項目現已申報200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古代乘船按水位收船資
渡資摩崖石刻位于澳江古碼頭一黑頁岩岩石上,每個字徑約3.5厘米—5厘米,雖然有近200年歷史,但字跡還依稀可見:「舟楫之利,本以通往來,近因子佷紛更多事,茲眾等公議,定:澳水安流一文,滿牛皮石二文;大水難渡,听其對約甘願,公定如此,倘有違者,就近聞知,眾等自當督責,決不寬恕,許家眾等謹白。」
「這是清嘉慶年間澳江古渠對渡的收費標準,類似于現在的‘鄉規民約’及價格表。」市文物普查小組成員吳藝娟告訴記者,從石刻上的字樣來看,應該是按照水位來收取船資,「比如說江水水位上漲時,船家危險增加,就要加倍收費。」
碼頭曾連接湖頭和刺桐港
「沿江而上就是湖頭,順江而下就是刺桐港。」吳藝娟介紹說,湖頭在古代是泉州乃至南方的一個經濟重鎮,內陸的木炭、茶葉、瓷器、木材等土特產通過水路順流而下,再經過刺桐港銷往世界各地。而大批布匹、藥材、鹽巴等也經泉州銷往內地。澳江古碼頭正好位于這個當時非常繁忙的水運通道上。
「當時泉州最大的交易市場就在湖頭。」湖頭文化站的李紹清站長告訴記者,從北宋至清朝時期,泉州的水路可以直通湖頭,湖頭因此成立一個連接沿海與內陸的一個重要交匯點。「當時湖頭繁榮程度堪比泉州,被稱之為‘小泉州’。」李站長介紹說,古時湖頭是永安、大田、德化、永春等通海的中轉站,各地的客商雲集。
鄭和曾到湖頭招募水手
根據史料記載,三寶太監鄭和曾多次來泉州,並去過湖頭招募水手,吳藝娟介紹說,鄭和的親隨鄧回就是鄭和親自到湖頭招募的。鄧回是有資料明確記載跟隨鄭和下西洋的泉州人。在湖頭發現的《鄧氏族譜》也證實了這種說法。另外,湖頭也有一個專門祭祀鄭和的「大使宮」。
吳藝娟還告訴記者,澳江古碼頭附近,有一座蒲氏墓,估計是元代泉州市舶司蒲壽庚的後人,而蒲氏是阿拉伯人後裔。安溪現在還有一條巷以蒲氏命名,「這方摩崖石刻與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日前,江西省泰和縣考古人員發現一塊566年前明朝的古碑刻。古碑為青石質,高1.5米,寬0.6米,碑文由明朝翰林侍講學士奉訓大夫兼修國史曾鶴齡撰,翰林侍講學士奉直大夫同知制誥陳循書,奉政大夫吏部郎中兼侍書陳南雲篆刻。
泰和縣博物館館長肖用桁介紹說,這塊古碑刻留下了泰和縣明朝兩名狀元陳循、曾鶴齡的文章及書法真跡,非常珍貴。碑文《報育祠碑銘》記載了時為明朝南陽縣令的李桓圭,為報答其養父母王效先夫婦的養育、教育之恩,在李氏宗祠旁建一座報育祠供奉養父母,特立此碑要李氏後人銘記世恩,永承孝道。
李下村村民李蔚起說,村民最近在修繕報育祠時,在報育祠的廢墟里發現這塊石碑。
在封建社會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歷史過程中,泰和縣共有3名狀元。陳循是泰和縣澄江鎮城東人,明永樂十三年狀元及第,成為泰和縣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僅隔六年後,澄江鎮西門村的曾鶴齡再次殿試奪魁狀元及第。
濱河大道工地發現家族墓地
時間追溯到今年春節期間。濱河大道施工正在緊張進行中。在施工現場,突然發現一方上下扣合的墓志。當地群眾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市文物管理部門。
經過前期緊張有序的準備工作,考古隊員發現這是一個家族墓地,並根據挖出的這塊墓志和李氏族譜而認定這里是明代指揮使李剛的家族墓地。3月6日,由宋彥泉帶隊的市考古隊進入工地,正式開始搶救性發掘。
這一家族墓地位于小皇山南麓的臨沂經濟開發區芝麻墩街道辦事處指揮莊村西北側,西臨沂河,與金、銀雀山隔河相望。發現的墓志為李瀚的墓志銘,約千余字,記載了李瀚的生平功績,志蓋篆刻「明故昭勇將軍沂州衛指揮使李公之墓」。結合《臨沂縣志》與《李氏族譜》可知,李瀚是李剛之後,而李剛在明代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升為沂州衛指揮使(正三品)、封昭勇將軍,其後代有震、瀚等七世世襲其職。出土的李瀚墓志銘,由臨沂又一歷史名人,明太子太保(正一品)、都察院左都御史王璟(與李瀚是親家)撰寫。《李氏族譜》在清代根據所存殘碑,標記出明代剛、震、瀚3位指揮使、儒官李進和其他兩位清代先祖葬于此的位置,並記載指揮使等20余位先祖葬于該祖塋。根據族譜記載,小皇山上南坡另外還有3座指揮使墓。
考古人員初步分析,墓地應該是一處規格較高的明清家族墓地。果然,經過連續幾天的緊張工作,考古人員先後發掘清理出明代墓葬5座,清代墓葬1座,出土各類文物50余件,另有數座古墓在施工中遭到破壞。考古發掘情況與族譜記載相吻合。
這5座明代墓葬都是小型墓,豎穴土坑,都是夫妻合葬墓,一般長2.80—3.20米、寬2.00—2.35米、深度在2.20—3.40米之間。大多墓室底部有以木板包邊的生土棺床。墓葬填土則是黃色粘土夾灰白色膏泥狀粘土塊,並摻雜較多的石子等。墓內夫妻雙木棺並列,有的已朽成灰,有的保存尚好。棺蓋頂放置銅鏡,以照妖闢邪,棺底放置硯台與銅錢,以保佑子孫升官發財。墓主人均頭向北山,腳登沂河。骨骼保存尚好,葬式為仰身直肢葬,東側為男性,西為女性,下葬早晚明顯。隨葬品較為豐富,有金器、銀器、瓷器、陶器、石器以及銅錢等,主要器型有耳墜、耳勺、罐、燈盞、硯、墓志等。經過考古人員的清點,墓葬出土有金耳墜、金戒指、金耳勺、銅鏡、陶硯、石硯、黑瓷罐、瓷燈盞等30余件以及「開元通寶」、「大定通寶」、「洪武通寶」、「乾隆通寶」等錢幣40余枚。清代墓一座,形制同明代墓,出土物品卻少了很多,只有瓷罐、銅錢。
這些發現令考古人員興奮不已︰這一考古發現對研究明代官制、臨沂歷史、當地葬制葬俗文化、家族發展史等將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發現漢代墓葬再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與此同時,考古人員還發現了9座漢代墓葬,加上上述發現的明清墓,此次共發現並清理出15座墓葬。這批墓葬均屬小型墓,形制以豎穴土坑為主,另外有少量的甕棺葬墓,其上部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