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嗒…… 嗒……
上午十點十五分,從北京開往H市的K49次列車緩緩駛入H市火車站。
一身短裝,長發披肩的雨馨提著拉桿旅行包,隨著蛇一樣逶迤的人流走下紅色鐵皮外廂的火車。
H市火車站建在一座山包上,地底隧道橫穿車站。所謂「半山腰中建站台」就是H市車站的真實寫照。因火車站建在一座山上,阻斷了城區,于是,車站下面建有兩條單向行駛的隧道,以溝通城區內外。
站在寬闊而高高的車站平台,可以俯瞰城市的兩端。車站前方,南來北往的車流人流川流不息。更前方的和平廣場上,大面積的綠化帶象一塊碩大的綠茵地毯,地毯的走道上彩球飄飄,游人如織。關于這座廣場,有一段佳話。
據說,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軍隊曾在這座廣場所在地屯兵,操演。軍隊的飛機場曾建在此地,在抗戰最艱難的時期,當時的國母,宋美齡女士,一度地冒著猛烈地戰火硝煙來此聲援,給了英勇抗戰的將士們鼓舞,後來日本鬼子打到這座城市一個叫做石牌的地方,再也攻不上去,便有了著名的「石牌保衛戰」。這座城市,因了這段歷史傳奇,增添了它的厚重。
幾分鐘前,雨馨已經在火車的臥鋪車廂里跟旅行團的每一位客人作過一番深情道別︰
「北京之旅的各位旅客朋友們,很高興這次北京之旅能夠和大家一起共同度過這段愉快的假期,雨馨感謝各位對雨馨的厚愛,對雨馨工作上的配合、支持,以及生活上細心的關照,雨馨這次帶團,若有做得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期待下一次雨馨能夠和大家有緣相聚,再一次帶領大家去欣賞其他別樣的風景!」
車廂內熱烈的掌聲讓這次的告別顯得難舍難分。短短的一周時間,雨馨和大家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歸大伙還是要回到各自的生活軌跡,離別終歸難免。
這時,旅行團中有一位扎小辮的小朋友睜著大大的雙眼,問道︰「雨馨阿姨,我們還能再見到你嗎?」
「會,會的,等你再長大些了,阿姨再帶你去其他的地方逛」。
雨馨和旅行團人員一一握手,一一擁抱。轉身的那一剎那,晶盈的淚珠閃在了眼角。
雨馨太容易動感情,她沒有查過血型,估模自己可能是O型血,眼淚總是來得快。
抬頭望天,鄂西山城八月的太陽發出白慘慘的光芒,白晃晃地直刺人的眼,明亮卻不燥熱。不過離開了幾天,與北京的干熱相比,雨馨覺得這陽光少了些熱情,多了份清冷。
雨馨喜歡這座山城,它干淨,不浮華,就象出浴泥不染的清純女子,高雅得生出一種魔力,讓人無端地想要常常親近。
離旅行社下班時間還早,想起旅行箱內存留的一堆換下來未作清洗的衣服,雨馨選擇了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