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鯤鵬】【陸吾(開明獸)】【九尾狐】

作者 ︰ 紫薇大帝

鯤鵬

洪荒小說里都說鯤鵬乃是萬妖之師。地位僅次于妖皇。鯤鵬來自莊子的《逍遙游》中記有「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這鯤鵬精于變化,通靈萬物,助天帝澄清玉宇,受敕封為九天鯤鵬。

莊子說有一種大鳥叫鵬,是從一種叫做鯤的大魚變來的。傳說有一大魚名曰鯤,長不知幾里,寬不知幾里,一日沖如雲霄,變做一大鳥可飛數里,名曰鵬。

古人有詩雲︰雲開衡岳風雨止,鯤鵬擊浪從茲始滄海橫流何足慮,三尺寒江東陵指

現在常用鯤鵬比喻一些宏偉之事,一句俗語曰︰「學做鯤鵬飛萬里,不做燕雀戀子巢。」

《莊子?逍遙游》︰「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這種極其奇特、兼有巨鳥與巨魚之體的動物,過去一直以為只是神話。但最近我從國外動物學的報道中看到,海鯨棲息于海中有時將鯨尾豎出海面,其尾至為巨大,形極以于鳥翼。渤海古代稱北海,亦即北冥。據史藉記載,渤海秦漢以前多見海鯨。鯨體型極大,可長達30米(是現存最大動物),所以莊于所說的鯤鵬,並非完全是寓言,而是指渤海的海鯨。

陸吾(開明獸)

昆侖山神。《山海經?西次三經》︰「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它的樣貌是長著九條尾巴的虎身頂著一顆擁有銳利目光的人頭,它的職責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園圃的時節。根據郭璞的注解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陸吾的神格較高,除了掌管天界九個區域的界限之外,能夠料理天神花園的時節,因此它絕不是園丁,而是類似中央空調隨時調節氣溫的存在。

陸吾又被稱作開明獸,本是黃帝都城昆侖丘的守衛,他把自己化裝成老虎的樣子,這樣便可以獲得老虎的威嚴和力量。只是不知為何會出現在蜀山的神龍殿之中,而且似乎忘記了原本的職責,只知道單純的阻擋一切進入神龍殿的人。陸吾神掌管這「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

所謂天之九部,就是整個上層宇宙。

天帝的苑圃、懸圃的時令與節氣,也歸他管,堪稱是天帝的大管家。

陸吾的南邊,有著六個頭的樹鳥,

以及蛟龍、大蛇、豹子、

還有連名字都說不清楚的各種植物、動物等等。

在陸吾的周圍,環繞著一些神異的精靈。其中有一群名叫「土縷」的神獸,它像羊而長著四只角,它不吃草而吃人。有一群名叫欽原的神鳥,它像蜂一樣蜇人,但大如鴛鴦。被它一蜇,任何鳥獸都會死去,任何喬木都必枯萎。有一種名叫沙棠的果子,類似李子而無核,人吃了它,可以飄洋過海,踏水不溺。

昆侖山的西邊,有神異的鳳凰、鸞鳥。它們頭上帶著蛇,腳下踩著蛇,胸部還盤踞著赤蛇。

昆侖山的北邊有珠樹、文玉樹、琪樹、不死樹等神異植物。

昆侖山的東邊有一大群希望能攀援天梯,以此溝通神人的巫師。比如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等等。他們互相環繞在一起,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不死之藥,希望能抗拒凡人的死亡,祈求復活。

陸吾的南邊,有著六個頭的樹鳥,以及蛟龍、大蛇、豹子、還有連名字都說不清楚的各種植物、動物等等。

陸吾這個天帝的大管家,是位盡職盡責神明,這位掌管「帝之下都」還兼管「天之九部」。就是整個上層宇宙大管家,不論是哪路神仙或妖魔鬼鬼怪,誰要是觸犯了天之九部的規矩,或不經心的違反了整個上層宇宙的律法,它便毫不客氣地將你驅除出境或依法究辦!

可他卻對他治下的那些生靈和植物,包庇縱容,象那些有著六個頭的樹鳥,以及蛟龍、大蛇、豹子、「土縷」「欽原」「鳳凰」、「鸞鳥」「赤蛇」以及珠樹、文玉樹、琪樹、不死樹等神異植物。不管他們如何折騰搗亂,只要他們不出天之九部去外邊沒事找事,陸吾這個天帝的大管家便統統不予理睬。

有時,天帝與惡神或魔怪發生爭斗,陸吾便責無旁貸的守衛著天之九部。

此外,陸吾和天帝之子北海龍神禺疆交情最好,及而廣之,陸吾神便和北海龍神禺疆的九種兒子交上了朋友。

陸吾神的龍子朋友們有一種名叫蒲牢,最喜歡叫,後世的人便常將它刻在鐘鈕上。一種名叫囚牛,最喜歡音樂,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琴上。一種名叫蚩吻,最喜歡水,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橋梁上。一種名叫嘲風,最喜歡冒險,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碑碣上。還有一種名叫霸下,最喜歡負重,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獄門上。還有一種名叫狻猊,最喜歡坐,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廟中之神座上。還有一種名叫睚眥,最喜歡殺戮,所以後世的人便將它的形狀刻在刀柄上。這便是九種龍子的形狀、性格,所以有一句話,叫‘龍生九種,種種不同。但是能夠像龍那樣神靈變化的真是少見,所以聖賢的兒子不見得都是聖賢,可見人與物一理相通。

天之九部每時每刻都有事情發生,不管是好事壞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而且千變萬幻,千奇百怪。陸吾這個天帝的大管家,早就是司空見慣了的,于是便以不變應萬變,立下過數不勝數的功勞,當年參加過征伐共工的戰爭,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陸吾有一個大錯處,就是因為他長得太神奇,體態怪異,像虎長著虎尾。它特大的身軀十分雄壯,足有九十九只老虎那麼大,他又有九個頭顱,卻長得很像人。它立在昆侖山上遙望東方,似乎在監護著什麼,卻並沒有監護著什麼。這就是人常說的,做事須得認真,而由于可他卻對他治下的那些生靈和植物,包庇縱容,听不得奉承話,便犯下了一些錯兒。還好,陸吾神辦事謹慎,小錯不遮不蓋,稱得起是掌管「帝之下都的第一天神了。

九尾狐

九尾狐,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規說法,狐,狸是兩種動物,只是人們叫習慣了,統稱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氣,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經》中的九尾狐,乃是一個能「食人」的妖獸。到後來的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則象征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德論?封禪篇》)。「食人」之傳漸隱,「為瑞」之說漸漸出現。但同樣是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解狐為「祆獸也,鬼所乘之」。可見,狐有靈氣(妖氣),在數千年前,已是公認。再到後來的唐宋時期,狐已經被人設廟參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張?《朝野僉載》說︰「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豐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時出現的(《封神演義》),而《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舉不勝舉。「妖媚」、「邪氣」、「仙靈」、「神秘」、「狡猾」,可以說是中國人想到「狐」後最明顯的感覺。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郭璞注《大荒東經》「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則雲︰「太平則出而為瑞」,又為禎祥之物。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雲︰「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證也。涂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于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謂之女嬌。」此即郭注所謂「為瑞」之意。考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之屬並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象征子孫繁息(見《白虎通?封禪篇》),亦禹娶涂山神話之遺意。「食人」之說漸隱,「為瑞」之說終張。又六朝時人李邏注《千字文》「周伐殷湯」,說妲己為九尾狐。《封神演義》也以妲己為九尾狐精,當源于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