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囚牛】【嘲風】【負?】【?】【螭】

作者 ︰ 紫薇大帝

龍生九子︰

一說︰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狴犴|負?|螭吻

另說︰??|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

其他︰螭|麒麟|?|貔貅

囚牛

傳說中的怪獸。龍生九子之一,是老大,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音樂,蹲立于琴頭。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舊時多刻于胡琴頭上。

嘲風

龍生九子之一中的老三。平生好險,如今殿角走獸是其形象。嘲風,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的含義。常用其形狀在殿角上作為裝飾。嘲風的安置,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于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淵鑒類函?鱗介?龍》四引(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龍生九子,……嘲風好險,形殿角上。」

負?

負?(拼音︰fuxi),龍之第八子,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負?,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我國碑碣的歷史久遠,內容豐富,它們有的造型古樸,碑體細滑、明亮,光可鑒人;有的刻制精致,字字有姿,筆筆生動;也有的是名家詩文石刻,膾炙人口,千古稱絕。而負?十分愛好這種閃耀著藝術光彩的碑文,它甘願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它們互相盤繞著,看去似在慢慢蠕動,和底座的霸下相配在一起,更覺壯觀。

?

?,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又有文獻記載,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

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食龍腦,極其凶猛。與龍相斗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有人嘗見一?獨斗三蛟二龍,斗三日夜,殺一龍二蛟方斃。《訴異記》有載。

螭(chi),中國古代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古建築或器物、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它是龍九子中的一子,好險,勇猛,檐翹起的部分都有它,稱為螭吻。

螭,龍屬。《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于是蛟龍赤螭。」顏師古注︰「文穎曰︰‘龍子為螭。’張揖曰︰‘赤螭,雌龍也。’如淳曰︰‘?,山神也。’」《廣雅》雲︰「有角曰虯,無角曰螭。」

關于螭龍有兩種說法︰一說中國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也稱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于房頂上以避火災;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雲︰「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根據以上的說法,螭龍的原形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壁虎。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的叫虯龍,無角的叫螭。其中「無角的」便是螭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