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帝嚳(k )】【倉頡(ji )史皇氏】

作者 ︰ 紫薇大帝

帝嚳(ku)

帝嚳(ku),姓姬,為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黃帝的曾孫,「生而神靈,自言其名」,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歷史

帝嚳(前2436∼前2367)

國學大師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道︰「漢以前人相信黃帝、顓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當是事實。」

十五歲時,因輔佐顓頊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高辛﹞。三十歲時,代顓頊為帝,都于亳。因他興起于高辛,史稱之為高辛氏。

帝嚳即帝位後,「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樂業。

顓頊死後,佷子高辛(玄囂的孫子)繼位,即帝嚳。帝嚳的四個老婆生了四個兒子︰?訾氏女常儀生摯,陳鋒氏女慶都生堯,有邰氏女姜?生棄,有?氏女簡狄生契。摯被派往曲阜,與夷族雜居,接受了太昊族(該族分兩支,原支在淮陽發展為華夏族,東遷一支在曲阜發展為東夷)的文化,因此稱為少昊。契被派往灤河以東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東夷部落有?氏部落。棄被派往陝西武功縣駐守邊疆統治當地的炎帝部落有邰氏部落。

著名文學家曹植曾作《帝嚳贊》以頌之︰「祖自軒轅,玄囂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撫寧天地,神聖靈賓,教訖四海,明並日明。」

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棄(即後稷)。棄是周的始祖。次妃簡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慶都生了堯。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儀生了摯。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

相關記載

《史記?五帝本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極,?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為族子。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勛立,是為帝堯。」

帝嚳的部落,《春秋緯》中一本叫《命歷序》的書說傳10世,400年,《易緯》中的《稽覽圖》說是350年。

帝嚳之名初見于春秋時史料中。《禮記?祭法》雲「殷人?嚳」,而《國語?魯語》則雲「商人?舜」,三國韋昭認為「舜」當為「嚳」字之誤。殷墟甲骨卜辭載商人高祖夔,據王國維考定,「夔」為「帝嚳」之名,因形訛而成「?」。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嚳、?二神,同見于《山海經》神話中,唯「?」寫作「帝俊」,為全書中最主要最顯赫的一個上帝神。「帝嚳」只偶爾提到兩三次,而另外分化出「帝舜」一神。自晉郭璞至近代學者多認為「舜」自「?」音變而出。是「嚳」與「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來已可論定。可參閱《山海經》郭璞《注》、郝懿行《箋疏》、畢沅《新校正》、王國維《殷先公先王考》、郭沫若《古代社會研究》、《卜辭通纂》、袁珂《山海經校注》。

其後唯「嚳」與「舜」進入歷史文獻中。嚳保持了其東方鳥夷商遠祖地位,大都說他與簡狄因玄鳥生契。舜除《國語》(韋昭已改為嚳)中仍保持其為商族始祖神地位外,其余文獻皆與堯並舉,成為「三王」前的二帝,失去商祖身份。後因與夏禹、後稷等全境諸族融合成華夏族,帝嚳便被編排入黃帝世系中(見《大戴禮記?帝系篇》)為玄枵之孫,成為與顓頊並列兩系中重要的一系,而且把他編排為堯,摯、契、稷之父,即堯族、商族、周族都成了他的子孫。因為此世系編成于周代,所以把周稷列為長子,商契列為次子,就把這原來對立的主要的東、西兩族融合成親兄弟了。可見帝嚳在民族融合中被安排的地位相當重要。到《五帝德》提出第138看書網」,他便為五帝之一;第二種、第三種兩「五帝說」沒有他;第四種「五帝說」又有他。至于他與高辛氏的關系,正如顓頊和高陽氏的關系一樣,也是到《五帝德》、《帝系》中才合而為一的。以後遂成了歷史的定說。

帝嚳陵

說法一︰顓頊、帝嚳陵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莊鎮三楊莊土山之陽,人稱「二帝陵」。顓頊陵居東,帝嚳陵居西,兩陵相距60米。顓頊陵南北長66米,東西寬53米,高約26米;帝嚳陵略小且居後兩米。據專家分析,這種長輩陵冢大、晚輩陵冢小;長輩陵位趨前、晚輩陵位趨後的殯葬方式,正好印證了顓頊帝「長幼有序」的道德倫理。二帝陵園從下至上有御橋、山門、廟院、陵墓、碑林及縱橫其間的甬道,佔地面積350多畝;陵墓四周有圍牆,稱「紫禁城」。史書記載,二帝陵建築宏偉,碑碣林立,松柏蓊郁,歷代帝王祭祀不絕,宋代以後列為定制。農歷三月二十八為顓頊帝誕辰日,民間祭祀大戲喧囂,人聲鼎沸,香火繚繞,熱鬧非凡。但因年代久遠,陵區地處黃河故道和緊靠硝河,河水多次泛濫,風沙肆虐,到清朝同治年間,陵墓和建築群全部被黃沙掩埋于地下。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特別重視對二帝陵的保護和開發。政府連續多年在二帝陵區和周圍育林封沙,使整個陵區被數萬畝蒼茫的森林所環抱。特別是1986年以來,對二帝陵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清沙、鑽探和開發建設,原有的山門、宋井、廟宇、碑亭、陵墓、圍牆和多條甬道相繼重見天日;挖掘出165塊御制祭祀碑、大量仰韶、龍山文化陶片及其他文物碎片;在陵區內,經過科學鑽探表明,深層尚有大量碑碣及陶片。近年,當地政府對二帝陵進行了大規模重修,先後修建了山門、祭拜殿、二帝塑像、欞星門、碑廊、配殿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陵園外,芳草萋萋,林濤奔涌;陵園內,松柏參天,莊嚴肅穆,透出了帝王陵園的滄桑與威嚴,一年四季前來尋根拜祖的海內外華人、華僑絡繹不絕。公元2000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顓頊、帝嚳二帝陵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政府設置了專業管理機構,配備了管理人員。2003年至2005年連續三年的農歷三月二十八,安陽市人民政府、內黃縣人民政府都隆重舉行盛大的公祭大典。每年這一天,都有數十萬內地、港澳台地區及海外華夏子孫前來參加祭祀活動,即時禮炮轟鳴,鐘磬悠揚,頌歌齊唱,共祈華夏血脈永昌、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說法二︰帝嚳陵位于商丘市唯陽區南25公里的高辛集。現存墓地為一高大丘,長200余米,寬100余米。陵前原有帝嚳祠、沐浴室、更衣亭、禪門等古建築,院中有大量碑刻。現僅存明代碑刻一通。

帝嚳祠修建于漢。在元明又經多次修復。其殿宇雄偉壯觀,松柏蒼郁,碑碣林立。廟堂內中央有一口古井。梁上繪有彩龍,彩龍映入井中,栩栩如生。相傳大旱之年求雨多有靈驗,所以被人們譽為「靈井」。

相傳趙匡胤不得志時,去北方投奔郭威,路過帝嚳陵,抽簽問卜,當有天子命。後來他果然在商丘當了歸德節度使而發跡。趙匡胤登基後,因商丘是西周時的宋國,又是後來的宋州,而定國號為「宋」。

帝嚳陵的傳說

商丘古城南五十里,有一個以帝嚳王高辛氏的名字命名的小集鎮──高辛鎮。集西北不遠,有一座高大的墳塋,這就是帝嚳王高辛氏墓。

傳說,高辛氏原來不叫高辛氏,姓姬名聰明多智,就請姬幫助他出點子。姬說︰「九個國家齊來攻打我們,我們如果跟他們硬打硬拼,必然顧此失彼,難以取勝。」顓頊說︰「以你之見呢?」姬說︰「九國敵人都想獨吞我們的地盤,他們彼此之間必然互不相讓。我們若能叫他們之間互相打起來,不就好平滅了嗎?」顓頊一想︰對呀!姬想這個辦法就是好。于是就派人分別到九國敵人中調撥他們的關系,很快使他們彼此發起了戰爭。後來顓頊沒費多大力氣,就平滅了九國之亂。顓頊看姬有能耐,就把他封在「辛」這個地方掌管一切。那時,這兒經常鬧水災,水來了,老百姓就往另一個地方遷徙。而重新遷徙的地方又鬧了水災,老百姓便又重新遷回來。這樣遷來遷去,老是不能安居樂業。姬又想了一個辦法︰帶領大家把住處的地勢加高。但是加高的速度卻趕不上水漲的速度,頭天加高的,第二天又被水淹沒了。夜里,姬睡不著,便跑到天上跟玉皇辯理,說︰「天既然生了人,為什麼又故意與人們為難,不叫人們活下去呢?」玉皇辯不過他,便派天神下來,一下子把「辛」這個地方的地勢抬高到了水面以上。這兒的老百姓再也不被洪水趕得亂跑了。從此「辛」便稱為「高辛」,姬便被稱為「高辛氏」

顓頊見高辛氏的確才高智廣,能給人民辦好事,就把自己的皇位讓給了他。從此,高辛氏代替顓頊做了天子,稱號帝嚳王。因為帝嚳王對人民仁愛,所以人們都敬重他。他死後人們把他葬在高辛這片土地上,這便是帝嚳陵的由來。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閼伯的父親。是五帝之一。

帝嚳的傳說

帝嚳(ku),名俊,號高辛苦、氏,是黃帝曾孫,玄囂孫子,父親叫矮(jiao矮)極,顓頊是他的堂房伯父。相傳帝嚳生于窮桑(西海之儐),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顓頊,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實住帝丘(今濮陽),三十而得帝位,遷都毫邑(今河南偃師縣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壽百歲。死後葬于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之秋山。

傳說帝嚳有四妃,長妃叫姜原,是有邰國(今陝西武功縣)君的女兒。相傳姜原在娘家時,因出外踏上巨人腳印而懷孕,因無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棄于深巷、荒林與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鳥保護不死,所以起名叫「棄」,後來長大喜歡農藝,教人種五谷,被尊為後稷,成為周民族的祖先。次妃簡狄,是有松國(今甘肅高台縣)君的女兒。相傳簡狄在娘家與其妹子建疵在春分時到玄池溫泉洗浴,有燕子飛過,留下一卵,被簡狄吞吃,後懷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三妃慶都,相傳她是大帝的女兒,生于斗維之野(大概在今河北薊縣),被陳鋒氏婦人收養,陳鋒氏死後又被尹長孺收養。後慶都隨養父尹長孺到今濮陽來。因慶都頭上始終覆蓋一朵黃雲,被認為奇女,帝嚳母聞之,勸帝嚳納為妃,後生堯。現濮陽有慶祖,原名叫慶都,力有慶都廟,此地名是否與慶都來濮陽有關,未見史書記載。四妃常儀,聰明美麗就,發長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後生一子叫摯。摯與堯都繼承了王位,作了帝王。

帝嚳非常喜歡愛音樂,他叫樂師咸黑制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樂垂作鼙鼓、鐘、磐等樂器,讓64名舞女,穿著五彩衣裳,隨歌跳舞。在音樂起鳴之後,鳳凰、大翟等名貴仙鳥也都雲集殿堂,翩躚起舞。古時認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來鳳凰。

帝嚳好巡游,他東到泰山、東海;東北至遼寧;北到涿鹿、恆山、太原;西北至寧夏、甘肅;西南至四川;南到湖北、湖南至長沙。他幾乎游遍五岳,參觀了女媧、少昊、黃帝等現任的遺跡。這些傳說雖未必其真,但略見當時中國地域之遼闊。

帝嚳時戰事不多,只在帝嚳帶領常儀、帝女南巡時,在雲夢大澤遇到了房王作亂。當時帝女帶一只有神通的狗,名叫盤瓠,它暗暗跑到敵營,咬死了房王,平息了禍亂。至于帝嚳把帝女和宮女許配了盤瓠,各生十二南女,分送到湖南、浙江兩地,那就更荒唐了。

有關帝嚳的傳說較多,《史記.五帝本紀》作了綜述︰「高辛聲而神靈,自言其名。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海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可知帝嚳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誠服的帝王。

帝嚳,姓姬,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黃帝的曾孫,「生而神靈,自言其名」。十五歲時,因輔佐顓頊帝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斤市南高辛﹞。三十歲時,代顓頊為帝,都于亳。因他興起于高辛,史稱之為高辛氏。

帝嚳即帝位後,「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樂業。

著名文學家曹植曾作《帝嚳贊》以頌之︰「祖自軒轅,玄囂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撫寧天地,神聖靈賓,教訖四海,明並日明。」

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生了棄(即後稷)。棄是周的始祖。次妃簡狄生了契。契是商的祖先。次妃慶都生了堯。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儀生了摯。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

1.顓頊帝嚳陵位于內黃縣東南30公里的三楊莊村西。東距濮陽15公里,西距安陽90公里,南距新鄉110公里,距鄭州200公里,濮鶴高速從陵前穿過,屬人文風景旅游區。顓頊帝嚳陵(簡稱二帝陵),是4000多年前上古時期「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園。漢代修有陵冢,唐太和四年(830)建廟,宋乾德六年(968)年修,金大定七年(1167)重修,元代後又多次修葺,歷朝歷代祭祀不絕,宋代以後列為定制。因地處黃河古道,清末逐漸被黃沙湮沒。陵地古屬東郡濮陽,1949年劃入內黃縣。

2.帝嚳陵位于商丘市唯陽區南25公里的高辛集。現存墓地為一高大丘,長200余米,寬100余米。陵前原有帝嚳祠、沐浴室、更衣亭、禪門等古建築,院中有大量碑刻。現僅存明代碑刻一通。

倉頡(史皇氏)

倉頡的簡介

倉頡(c ngji ),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于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谷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谷雨」節氣。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里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建于漢代的倉頡廟內有一塊《倉聖鳥跡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著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跡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書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倉頡廟,位于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余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到黃帝時代。倉頡廟高垣厚牆,格局完整。倉頡廟的建築,主體有山門、東西戲樓、前殿、報廳、中殿、寢殿、鐘鼓樓、東西廂房等。元代修建的寢殿,以蒿木為前殿大檁,長16米,粗55厘米,徑勻體直,世所罕見。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于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廟院內古柏參天,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郁郁蔥蔥」,與陝西黃陵、曲阜孔廟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當初倉頡也用結繩記事,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于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游,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陝西白水倉頡廟前殿共四間,緊貼兩邊有小耳房各一間,硬山結構。前殿現存有漢、魏、宋、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有倉頡頌碑,有倉頡文字碑,有翻修倉頡廟碑,有和倉頡廟有關的記事碑等。這些碑石都是倉頡廟可靠的歷史記載。其中漢《倉頡廟碑》、苻秦《廣武將軍碑》、清《倉聖鳥跡書碑》、《大宋倉公碑》、唐《倉公碑》、魏《孔子弟子題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倉頡廟的碑石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書法藝術、文物價值上,都是倉頡廟古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了各朝各代,不但從中可以看出碑碣的發展過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倉頡廟史。其中的《倉頡廟碑》在全國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廣武將軍碑》為苻秦唯一的一塊石碑,碑文為隸書,且隸中有楷,亦含有鄉草野味,難怪從宋代的趙明誠到近代的康有為、于右任都為之書法而傾倒。

清乾隆《倉聖鳥跡書碑》是白水知縣梁善長,將倉頡所造文字遺存的二十八個字摹制而成。據史料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于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這二十八字在宋時被破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個字的本身已含漢字構成法中的象形、會意等,如其中的「列、氣、明、尊」等都含有這兩種構字法,還有一些字與甲骨文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關,但經仔細研究,卻記載了黃帝時的138看書網分析︰東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據《史記?五帝本記》載,炎帝有聖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著由于佑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制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倉頡聖靈。

倉頡廟佔地17畝,基本形狀為長方形。廟內南北長140余米,東西寬約為48米。廟東側為史官鄉至孫家山的公路,西邊為一條寬10米,深約2米的溝壑。

今之倉頡廟,高垣厚牆,格局完整。倉頡廟的建築,主體有山門、東西戲樓、前殿、報廳、中殿、寢殿、鐘鼓樓、東西廂房等。元代修建的寢殿,以蒿木為前殿大檁,長16米,粗55厘米,徑勻體直,世所罕見。殿內原供泥胎粉身的倉頡像,四目靈光,有「雕塑史上一杰作」之譽,可惜「文革」時被毀。1991年民間聚資重塑。緊貼後殿為倉頡墓冢和墓園。倉頡墓,圓錐形,圍以六角形磚砌花牆。登于墓頂四望,不遠處的黃帝陵使人肅穆,一種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墓園圍牆北端有民國時修建的窯洞一排十余孔。廟內現存建築的年代多為元明清三朝代,其裝飾華麗,地方色彩濃厚。

倉頡廟的三門,它是廟內唯一的疊式建築,下層內涵四窯洞,外開明三門;上層是門樓、南北兩面為雕花木制檐屏通風采光。緊貼三門建有兩座戲樓,這在中國為數眾多的祠廟中,是絕無僅有的現象。

廟院內古樹參天,郁郁蔥蔥,生長茂盛。倉頡廟里有48棵古柏樹,樹齡均已上了千年。倉頡廟古柏是我國三大古柏群之一,這里的古柏論起年齡來,可比山東曲阜孔廟、黃帝陵的古柏都長壽,居我國三大古柏群之首。48珠古柏都有漂亮的名字和動人的傳說。以年齡最大的倉頡手植柏「奎星點元」為首,從廟門口的「驚賊柏」,西北角圍牆外的「不進柏」,到廟里面的喜鵲柏、柏抱槐、青龍柏、白虎柏、猴頭柏、蛇身柏、鳳鳴柏、孔雀開屏、二龍戲珠、干枝梅、寶蓮燈等,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廟內石碑多座,皆是書法史上名貴寶物。今存碑16通,尤以《倉聖鳥跡書碑》最為珍貴。該碑立于清乾隆十九年十月(公元1754年)。碑面所鐫28字由白水知縣梁善長摹寫。立石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冬,共28字,重現了象形文字的原貌,這28字相傳為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之本

形。字形若圖若畫,不易辨認。好在上海書店1984年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已經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其中《廣武將軍碑》曾失落千年。于右任先生于1920年得見其碑拓,喜曰︰「千年出土光騰射」、「老見異物眼復明」,揮毫大書《文化祖廟》四字並讓刻成大匾,懸于廟中。

另有記載

也稱蒼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不過他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在位起訖︰前4637前4596年。

生卒年︰前4666前4596年。

出生地︰衙邑(今陝西渭南市白水縣東南)。

立都︰陽武(今河南新鄉市原陽縣東南)(另陝西渭南市白水縣北 鄉有個一陽武村)。

廟宇︰史官鄉(每年清明節有廟會,前後有十天)

年號︰倉帝元年(甲辰,前4637)。

史皇氏倉頡,男,姓風,(一說姓侯岡),名頡,因其稱帝時號倉帝,故而又稱倉頡。為中國氏族聯盟時代史皇倉頡氏政權的首任帝。

倉頡生于炎帝神農氏政權帝承二十六年(乙亥,前4666年),他的父系為伏羲氏,母系為史皇氏。倉頡的母親是史皇氏部落的一位女首領,名侯岡,其祖為伏羲女媧後裔,其先祖為燧人?茲氏。

史皇氏侯岡感天地之靈氣,生倉頡于洛水衙邑(今陝西渭南市白水縣東南)。倉頡從小聰明好學,母親對他十分疼愛,百般呵護。

史書上說︰「倉頡見鳥獸之跡,體類象形而制字。」(《通鑒外紀》)

又說︰「史皇(倉頡的別稱)產而能138看書網鈔》卷七引《隨巢子》)。

史書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倉頡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發明了文字。

其實,這只是古人對倉頡的一種盲目崇拜,又經歷代文人和史學家炒作,倉頡便成了中國文字發明的始祖。實際上中國的文字史早在倉頡以前數千年就已經誕生了。

在遙遠的上古原始社會時代,人類的祖先和其它動物一樣沒有語言。相互間交流只是靠手和身體的動作來表示。人類最早的語言是單音嘆詞,如「咦」、「呀」、「哇」、「哈」等,繼而發展成雙音詞,後來又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和發展,到有巢氏時代的後期(距今約10萬年)才有了人類的初級語言。

到了燧人氏時代,人類的語言已經相當豐富。但是這時候還沒有文字,如果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需要記住,只能用擺放石塊的方法來記事,我們稱它為「堆石記事」。堆石記事的方法是以石塊的大小、多少、堆放的方法和位置,分別代表不同的事物。這種方法既麻煩又不便于管理,而且很容易被破壞。後來,燧人?茲氏的織女發明了搓繩技術,繼而又發明了「結繩記事」。結繩記事是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里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織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由于「結繩記事」更方便,更易于保存,從而取代了「堆石記事」。

燧人氏晚期(約公元前一萬年),燧人氏發明了最早的「符號文字」。

符號文字最初主要由「○」、「△」、「米」三個符號構成,它的發明源于「結繩記事」的大結和小結,最初有人嫌結繩記事麻煩,便把結繩記事的「結」用符號刻在石頭上,大結用「○」來表示,小結用「△」來表示,重疊結用「米」來表示。人們發現用這種方法記事比結繩記事更高明,它避免了「結繩記事」容易被燒毀和腐爛等不利因素,可以永久性保存。于是人們逐漸改用「符號刻記」來代替「結繩記事」,並且陸續發明了數十種不同的符號來代替不同的事物,這種符號就是我國遠古時代最初的文字。

遠古符號文字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約五千余年,遠古早期的文化記錄基本上都是用符號文字記錄下來的。遠古時代有專門記錄歷史的職官,如上柱史、大典氏、少典氏,這些職官都是在黃帝政權以前。可見,中國的文明歷史並非如司馬遷所說的始于黃帝,司馬遷是繼承了孔子的「大一統」觀念,人為地改造了中國歷史。

符號文字雖然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但它屬于密碼性質的文字,只能在少數人中間流傳,局外人根本無法破譯,因此很難普及。于是民間便發明了圖畫文字,用簡單的畫面來表現具體事物,如畫一個山形代表「山」,畫幾個水波代表「水」,畫一個圓形代表「太陽」,畫半個圓代表「月亮」等等,這種文字不用專門的學習和記憶便可掌握,深受大眾歡迎。

倉頡的功績就在于,他廣泛搜集民間的圖畫文字加以整理,創造了有系統的象形文字。史書上說︰「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生而能書。及受河圖錄字,于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黃氏逸書考》輯《春秋元命苞》)。

古文《河圖玉版》也載文說︰「倉頡為帝南巡,蹬陽虛之山,臨于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洛?在今洛陽市洛寧縣境內,今洛寧縣興華鄉西北仍留有倉頡造字台,是後人為紀念倉頡帝而建造。

關于「河圖、洛書」,古史記載很多,其中大部分為夏、商、周歷代開國君王假借天命托古而偽造。倉頡所見之洛書應該是燧人?茲氏所創造的原始洛138看書網完全由上古文字符號「○」、「●」構成。「○」代表天,為陽;「●」代表地,為陰。該書以簡單的符號熔天文、地理、數學、玄學為一體,內涵豐富,高深莫測。

倉頡是一位極聰明的人,他根據洛書上的符號文字進行深入研究,吸納從民間搜集來的部分圖畫文字,從而創立了獨特的象形文字,並以象形文字做為本族的正統文字。炎帝神農氏的四任帝姜明听說後十分惱火,認為他違逆祖宗大逆不道,便派軍隊征討。倉頡不服,親率本族迎戰,擊敗了炎帝神農氏的軍隊。倉頡繼而率族眾反擊,一路東征,攻佔了黃河以北的部分地區(今豫北地區),旋即以陽武為都,自立為帝,號倉帝。以甲辰年(前4637)為倉帝元年。

倉頡三十歲稱帝,在位執政四十二年,卒于倉頡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歲。死後遺體葬在濮地(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梁村西北),尊號倉帝。

倉頡死後又傳了四任帝︰二任帝倉頡二世,在位執政虛記十年(公元前4596前4587年);三任帝倉頡三世,在位執政虛記二十年(公元前4587前4568年);四任帝倉頡四世,在位執政虛記二十三年(公元前4568前4546年);五任帝倉頡五世,在位執政虛記十九年(公元前4546前4528年)。

炎帝神農氏榆罔十二年(癸巳,前4582),北方的軒轅氏入侵倉頡氏的統治區域,倉頡五世被擊敗,率族人投降了軒轅氏。旋即去帝號,答應每年向軒轅氏進獻糧食和財物。

軒轅氏建立黃帝政權後,封倉頡氏的後人為典史官,負責記錄和整理歷史典籍。

倉頡與陝西白水信仰民俗

在中華民族光燦奪目的歷史畫卷里,倉頡是一位介于神話與傳說之間的人物,無論從神話學,民族學或民俗學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聖者,史稱「龍顏四目」,「聲有睿德」(見《論衡》,《呂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績在于「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這個人類「秘密武器」的創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龍亦潛藏」,是經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創舉。作為一位偉大的文化神,他的故鄉陝西白水縣人民至今崇呼為「倉聖」,留下了永久的紀念。白水人民對倉頡的信仰,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敬惜字紙。在老一輩人的心目中,字紙是帶有倉頡聖靈的神物。一小片字紙,不管多麼破爛無用,絕不亂扔,也不用來揩擦污物,而是收藏起來,裝入干淨的瓷甕之中。等積累多了,于晴天無風之日,洗淨手臉,取出來攜到荒郊野外,焚香叩頭,點火化焚,用淨物將灰包裹,埋于地下,或棄灰與河水中,名為「清水祭」,取意萬古長流。誰要不這麼辦,那就成了對倉聖不尊的造孽行為,人人都會指責。嚴重者,全族對其懲罰。小孩因不懂而有違此忌時,家長一面大加教訓,同時又忙燒香叩頭許願求倉聖爺饒恕。敬惜字紙對學生要求更嚴。學生于每早上學前必要洗淨手臉,髒手不能模書提筆。推及學校,每校都有化紙爐,化都的紙灰必埋于淨土之中。直到現在,兒童上學時必須洗淨手臉。

入學拜聖。在白水,孩子到了上學念書的年齡,父母給孩子洗淨手臉,穿上新衣長袍,戴頂禮帽,持香紙貢物,到倉頡廟內給倉聖爺燒香,祈求倉聖爺保佑,讓孩子讀書長進,步步高升。之後,大人帶孩子到寢殿東廊的神碑(倉聖碑),抱孩子用手撫模碑頂。據說,這樣日後便能心能手巧,讀書時過目不忘,寫的字龍飛鳳舞。讀書人不論何時進廟,都要到碑上磨一磨手,谷雨廟會時尤其。此碑于1971年運往西安碑林,光滑的頂端即是白水人手磨的結果。

枕書闢邪。字能闢邪除病,這是過去白水人的普遍說法。認為誰要中了邪魔,就讓枕書睡覺,說是邪魔害怕字書,用以驅除,病就會好。推而廣之,枕頭上繡字,就成了一種風俗。尤其是結婚用的枕頭,字繡得如何,成了人們對新媳婦手藝品評的一個內容。現在的年輕人雖不信枕書闢邪之說,卻對枕頭上的繡字仍很講究。

寫字治病。倉聖廟內有兩棵古柏,從倉頡座像向外看,好象兩個衛士,左叫「青龍柏」右叫「白虎柏」。據說這青龍白虎,忠于職守,曾殺敗過無數邪魔的來犯。因此,附近的人們一旦身上起了「風疹」或者患了什麼病,就在前心寫上「青龍」,後心寫上「白虎」,借此除邪治病。此習流傳陝西各地,至今仍廣泛的保留。

吃住不忘倉聖。白水人早晚喜歡喝紅豆稀飯,認為這種習慣來源于倉頡。據說倉頡特別愛喝這種稀飯,他在深溝造字時,母親早晚給他送這種飯。有一次,他正在吃飯時猛然想起一個字的造法,想著想著,竟把吃飯忘了,飯灑了一地。紅豆落地後,變成了紅色礓石。名叫紅豆礓。這就是白水洛河以北倉頡家鄉和倉聖廟附近為什麼會有紅色礓石的來歷,也是白水人對吃紅豆稀飯的一種解釋。

白水洛河以北的人喜歡住窯洞。窯洞冬暖夏涼,省料省錢。但由于習慣,即使有了大房,也不願住,只是放置雜物。姑娘找對象,講究誰家有磚窯面子的一院莊子。住窯洞的講究,據說也是從倉聖爺當年傳先來的。有些後生晚輩在外跑了幾年,回到家里想蓋房子改變住宿條件,老輩人便堅持阻攔,說是倉聖爺留下的傳統,誰也不能忘本去改變它。

兒童禮俗及其他崇敬禁忌。孩子周歲,「抓歲」習俗各地皆有。白水獨有倉聖相聯系,屆時,家長備好書、筆、刀等物。138看書網」,刀名「將軍劍」。等賓客到齊入席,抱孩子取玩三樣東西。孩子若先抓到書,預兆長大後文運暢盛,若先抓到筆,預兆長大後知書達禮,若先抓到刀,預兆將成為武將,若一次抓到兩樣,謂為奇才。

倉聖廟內的倉頡塑像,泥胎粉身,面豐體大,四木靈光,慈善祥和,身著百樣樹葉綴成的衣裳,古樸典雅,鄉民謂為「百葉衣」。見衣思古,緬懷倉聖當年創業的艱難。村婦仿此,生下孩子,向百家求碎布,連綴縫成「百家衣」,等孩子百天穿在身上,以示倉頡遺風。祈求倉聖保佑,長大成器,為百家辦事出力。

傳說中的倉頡

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著名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倉頡,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助手。曾把流傳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倉頡,史皇氏,今河南南樂縣西十八公里吳村人那時制定歷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因此,倉頡應是顓頊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書台北有倉頡陵墓。

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藉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于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後愈演愈神奇,發展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等傳說。黃帝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當時沒有國家機器,可見「史官」之說,顯然是後人用後代國家機器的職官名稱套用于史前傳說人物的結果。

倉頡鳥跡書文化

文化祖庭倉頡廟位于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境內,是為了紀念文字始祖倉頡而建的。于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列陝西省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這里流傳著幾百年的谷雨祭文祖的傳統,每年谷雨時節舉辦為期七至十天的廟會。

以前,白水縣洛河以北的百十個村子,成立有專門的廟會組織,稱為十大社。

一年一度的廟會由十大社輪流主辦。廟會前半個月是清明節,十大社的會長來倉頡廟燒香膜拜,祭掃倉聖之墓。繼而,開會商量本年度廟會事宜。這一天,各大商號、戲劇團體、樂戶、紙炮商爭相到廟內報到。也決定了請劇團、樂團等各項事項。

廟會前幾天,社長和住廟和尚一起清掃廟內廟外,沖刷石碑、磚雕、柱聯等,並請當地有名望的文人給廟內各處題寫新對聯。主持廟會的社家,于谷雨前兩天,到廟里請回倉頡泥塑像、神樓和全副執事,置于村內顯眼處,又請一劇團給倉頡神唱一天兩晚大戲,此謂「偏寨」,表示社家村民對倉聖優先祭祀。

谷雨那天,廟會正式開始。天放亮後,執事隊進廟。「支古老的三眼槍在先,鳴槍開道;10面龍風旗和12面五彩旗緊隨;8面開道鑼和一副「迥避」、「肅靜」牌相跟;接著是成雙成對的龍頭、金瓜、斧鉞、偏戟、雲牌、大刀、長矛等各式法器;繼而是一把高擎的萬民傘;傘後是金頂紅罩的倉聖神樓,下有24根護廟棍排列兩行;5張楠木桌抬上香器、祭器、香表紙炮和各式供品;十大社社長隨後,兩班樂戶吹吹打打,三眼槍、萬字頭鞭炮壓後。萬名觀眾圍觀。氣勢十分莊嚴、肅穆。>>

倉頡造字的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里牲口的數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楮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里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里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听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涂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听,心里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而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了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懇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時,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倉頡廟

倉頡廟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地處黃龍山脈的南麓,地形南低北高,屬較為平緩的 坡地。廟東一里多為武莊村,相傳倉頡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過;廟南一里余為史官村,是後人為紀念倉頡,以其官職為村名;廟西北方向約五里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縣衙所在地;廟西南方向約二十公里有揚武村,是倉頡的出生地。

倉頡廟歷史悠久,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至黃帝時代。

倉頡廟區佔地十七畝,基本形狀為長方形。廟牆內南北長140余米,東西寬約48米,北邊較南邊略寬之,佔地約10畝。

倉頡廟內建築,沿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前殿、鐘鼓樓、報廳、正殿、後殿及東西廂房,共計70間。緊貼後殿為倉頡墓冢和墓園。廟內現存建築年代多為元、明、清三朝代,其裝飾華麗,地方色彩濃厚。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于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早期的有東漢延熹五年《倉頡廟碑》、是金石學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國時的《廣武將軍碑》、唐《倉公碑》、宋代《大宋倉公碑》等。近代有于右任先生、陶峙岳將軍、朱慶瀾將軍題寫的匾額、對聯等留存于廟內殿堂之上。

解放戰爭時期,西北人民野戰軍司令部在此整訓干部。彭德懷、賀龍曾親瞻廟容並嚴令保護,題寫「保護文物古跡,任何人不得隨意破壞」的命令。

廟院內古柏參天、郁郁蔥蔥,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郁郁蔥蔥」。共計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枝葉覆蓋交通,虯枝盤旋,各具姿態,因各得其名,曰︰「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奎星點元」、「青龍戲柏」、「獸龍戲牡丹」、「獅子」、「寶蓮燈」、「龍爪柏」、「柏抱槐」等。「奎星點元」為漢前古柏,高達17米,樹圍7.25米。冢上一柏,枝桿四出輪流榮枯,稱之為「轉枝柏」,譽為奇觀。廟內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長柏壁,抱槐生長,名「柏抱槐」。兩樹枝粗中茂,堪稱廟內一景。廟院內古柏,整體樹齡年代久遠,樹形奇異,與陝西黃陵、曲阜孔廟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倉頡陵

一、全國有多少倉頡陵墓

倉頡,亦名蒼頡,據《路史》記載︰「倉帝史皇氏姓侯崗,名頡。以仰觀蒼穹之變,故稱蒼頡。後蒼倉通用。相傳為黃帝史官,《呂氏春秋》、《史記》、《漢書》皆言文字為倉頡所造。事實證明,漢字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它不可能是一個人在短時間內的創造,正如《荀子?解蔽》中所說的那樣︰「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這就是說,倉頡以前,各氏族、地區已經有了類似文字的符號、圖畫出現。黃帝統一中國後,倉頡把各氏族、地區互不統一的符號、圖畫進行歸納整理,使其整齊劃一起來,通行全國,所以他的名字能夠獨傳于後世。並被尊為字聖。正因為他這了不起的巨大貢獻,故有關倉頡的遺跡不止前面提到的南樂縣有,開封有,河南的虞城縣、陝西的白水、山東的壽光和東阿也有,全國共有6處。開封王宴春先生講,他經過調查又發現河南省陽武(今原陽縣)、洛寧兩地也有倉頡遺跡。倉頡跟隨黃帝曾到過很多地方,說不定有關他的遺跡,今後還會被發現出來。

二、開封倉頡墓

開封倉頡墓,在今城東北9.5公里、黃河大堤之外,劉莊村的北側。明《汴京遺跡志》載︰「倉頡墓在城北時和保。俗稱倉王冢是也。」《禪通記》稱「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關于利鄉的位置,羅泌稱︰「浚儀縣即春秋陽武高陽鄉也,或曰利鄉。亦即時和保之墟也。」這是開封認定開封倉頡墓是真跡的重要論據之一,《水經注》及宋《太平寰宇記》東漢《陳留風俗傳》等著作也有有關倉頡城和倉垣陵墓的記載。所謂倉頡城實際是座包括墓在內的大廟院。今倉頡墓,呈橢圓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東南約300余米處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亦30平方米,傳即倉頡造字台。舊時台上有石牌坊、倉頡廟。廟于明末清初時被拆,開封文廟的磚瓦木料部分就是倉頡廟的原物。今天的造字台已栽上樹木,什麼也沒有了。1992年建國道310高速公路,在造字台南側挖土時,機械鏟從地下5米多深處挖出大鐵鐘一口,石供桌一個(均被鏟碎)均是倉王廟舊物。開封城西25公里有個倉家寨,簡稱倉寨(現已劃歸中牟縣),村中倉姓自稱系倉頡後裔,早年他們曾多次到倉頡墓祭祖。開封和南樂縣不同的是開封認定倉頡生日是農歷三月二十八日,解放前每年這一天這里都要舉行倉王生日廟會。民國初期,英籍猶太人哈同等人在上海創辦倉聖明智學堂後改為倉聖大學,我國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被聘在該大學執教,他考證倉頡生日和開封認定的一樣,也是農歷三月二十八日。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五六千年前的往事,又沒有遺留下來今人可以弄懂的文字和記載,正月二十四、三月二十八都是推測,沒有必要爭論誰對誰錯。

三、拓不走的倉頡造字碑

開封倉頡廟內原有一通倉頡造字碑,現已不見。據當地村民講,很可能還埋在造字台地下。關于這通碑,開封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倉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來一出村就變樣。現在碑已沒有了,到底捶(拓)走、捶(拓)不走,已無從驗證。再一個說法就是「倉頡造字聖人猜,二十八字一未開」。說的是孔聖人一次路過這里,看見倉頡碑上的28個字,一個字也不認識。如果說造字碑上捶(拓)不走的就是這28個字的話,這里現有一張這28個字也就是所謂《倉頡書》的照片,不知是從哪里保留下來的。也許開封造字碑的字捶(拓)不走,別的地方可以捶(拓)走,才得以流傳了下來吧!

就是這個28個字的《倉頡138看書網》到底是漢儒劉歆的偽作,還是遠古流傳下來的真跡?一直是中國漢族書學史上的一個謎。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編印的《淳化秘閣法帖》收錄了這兩件作品。《大觀帖》翻刻時將《倉頡書》28字譯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這根本無法通讀,故不為學術界所認可。後有學者劉志一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它是用古彝族文字書寫的一篇祭祀經文,直譯為︰「一妖來始,界轉鴉杈,祭神青腦,禍小馬念,師五除掃,幡齋解果,過鼠還魂。」它的大意為︰「一群妖魔剛來到,樹上烏鴉滿天飛;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經消災騎馬歸;五位經師施法術,做齋完畢魂幡回,消滅鼠精魂歸位。」從譯文看《倉頡書》實際上是對一次祭祀活動的記錄。

對于劉志一的這份譯文,很多人持認可態度,認為黃帝出于西羌,彝族亦出于西羌,古彝文發祥于西北地區,倉頡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動多追隨黃帝,故這份《倉頡書》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其內容與《淮南子?本經訓》所載︰「昔者倉頡作書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當然,這還不能作為定論。將來是否還會有新的譯文、新的解釋、新的說法,那就是將來的事了。

四、倉頡墓的比較和鑒別

在已發現的八處倉頡墓及遺跡中,始建于漢代者4處︰河南開封、南樂、虞城和陝西白水;始建于晉代者兩處︰山東壽光和東阿;余下兩處河南省陽武、洛寧系宋代以後。從信史角度來說,始建及文獻所載距發生事件或朝代較近,其可靠性就大。那麼,我們不妨就拿始建于漢代的這4處倉頡陵墓來做一對照和比較,有了比較,才有鑒別;才能作出接近事實的判斷來。

陝西白水縣倉頡墓,現尚有殘碑一通,該縣還有一個史官鄉,即依倉頡為黃帝史官之說而建。縣志上也有︰「史官倉頡死後葬于白水」的記載。我們知道黃帝及其史官倉頡大部分活動均在東方平原,當時(約公元前2697∼前2595年間)東方平原地帶洪水泛濫,後被迫逐步西遷,終葬陝西。黃帝陵墓在今陝西省黃陵縣,已為世人公認。作為黃帝史官的倉頡死後葬于距黃帝陵不算太遠的白水縣極有可能。

河南虞城縣倉頡墓、倉頡祠始建于西漢,唐開元年間及清康熙年間曾幾次重建。歷盡滄桑,如今僅存一座大殿、兩株血柏和一通石碑。虞城倉頡墓令人永懷記憶的是陵墓周圍的菊花倉頡菊(簡稱倉菊),是菊科中的珍種。花淡黃色、大如銅錢、葉睫較小,可入茶入藥,清心理氣,扶正祛邪,其最大的功效是明目醒神。殘存的那通石碑上就鐫有︰「墓周生叢菊,清香可充茗」的碑文,據說長年飲用倉菊茶,可以養目,耄耋眼不花。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倉頡菊不可移植,移栽別處後,菊雖可活,其藥性、茶性卻會很快改變。就這一點來說,似乎和開封倉頡碑的字捶(拓)不走,有相似之處。

河南南樂縣倉頡墓位于縣西北十多公里的吳村附近,原稱倉頡祠,始建于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廟內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間的殘碑,有︰「倉頡生于斯葬于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在18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由于兵燹和自然災害,南樂倉頡廟屢遭劫難,但屢毀屢建,「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1966年一次毀滅性的劫難,使倉頡廟成為廢墟,倉頡墓亦被挖開。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人們挖倉頡墓出土的破爛盆罐、石斧石鐮等廢棄物,經過專家鑒定,竟是龍山文化遺物,再經過有計劃的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十分豐富,主要為龍山和仰韶時期的器物。這意外的發現,使南樂倉頡陵墓身價倍增。1994年南樂縣多方籌資數百萬元,開始著手重修倉頡陵及倉頡廟,2000年全部完工,新修的廟宇大量搜集和使用了散存于民間的原石碑、石獸和建築構件,保持了建築物的古老韻味和凝重。2007年11月18日,首屆(丁亥年)倉頡漢字文化節在南樂縣梁村鄉吳村隆重舉行。來自河南省內外的各界嘉賓一萬余人親臨盛典,同拜先祖。

古遺址的出現,增加了南樂倉頡墓的可信度。著名學者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做出了有利于南樂的推測。

倉頡廟中現存的一通舊碑︰「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乃宋朝與契丹澶淵之盟後,北宋名相寇準專程祭拜倉頡廟時留下的聯語。近在朝廷腳下的東京倉頡廟他未題一字,卻跑到幾百里外的南樂祭拜題字,想來在寇準的心目中,南樂倉頡陵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

五、倉頡陵真跡之爭,也許是好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麼多地方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說自己那兒的倉頡陵是真跡,但哪里也拿不出真正的實證來。這就像諸葛亮躬耕地南陽、襄陽之爭一樣,至今也無定論。但爭,也許是好事,要爭的話,一要從歷史的角度查文獻、找資料;二要從實地出發,搞開發和建設。在這兩方面,南樂縣已經起了步,並有了效果。那麼,開封呢,好像早幾年也有重修倉頡陵,納入黃河游覽區的倡議。這應該是一項可行的大好事,不管我們的倉頡墓地下是否真有其人,倉頡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活動過,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我們有文獻、有傳說、有遺址,把它接收下來,弘揚開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相信在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大力開發建設黃河游覽區的**中,開封倉頡墓一定能夠重現輝煌!

倉頡廟碑

東漢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陝西白水縣史官村《蒼頡廟碑》,現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