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劉元帥】【溫瓊元帥】【毗沙門天王】

作者 ︰ 紫薇大帝

劉元帥

雷部天神之一,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四載︰「雜記傳日︰帥諱後,東晉人也,生于岷江漁渡中,歲次庚子八月十二日酉時,母謝氏取水于江,而帥匍入于波心,得浮槎近傍而濟。其父劉福公掉而迎之曰︰「何異也,而幸不死!」適貧,送于羅真人為待讀,因精于五雷掌訣,招風捉雨,隨叩響應,濟民助國。環堵之民議槎祀之,帥曰︰「是為名也。」而逃之,民書德,因壇于字而修焚祈祝于其間,一如所禱,拽于浮聲。繼而東京大旱,上蒿目而耳之,嗟咨遍遍戶焉,且曰︰「唯禱于列君之祠,必答所視,」上從之,果酬靈焉,時秋大稔,帝悅而敕之為立化慈濟真君焉。玉帝而亦以其敕者敕之,以掌玉府事。

溫瓊元帥

在我國浙江沿海一帶,溫瓊元帥是頗為有名的尊神之一。他與馬、趙、關同為護法四元帥。溫元帥形象較為特別,不象王元帥遍體赤色,趙元帥遍體黑色。據《三定太監西洋記》描繪說︰「藍靛包巾光滿目,翡翠長袍花一簇。朱砂發梁遍通紅,青面擦牙形太毒。祥雲露露離天宮,狼狼牙妖精盡伏。」可見溫元帥遍身青色。

明代學者來賺《溫忠靖公廟碑》和元人《三教搜神大全》卷五,說溫元帥是泰山神,為東岳大帝的部將。他姓溫,名瓊,浙東溫州人,字永清。父親溫望,曾中科第,但年老無嗣,與妻子張道輝日夜祈于上帝。後來張氏夜里便夢見一巨神手擎火珠而降,雲︰「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將,欲寄母胎,托質為人,母還肯麼?」張氏應承道︰「女流無識,聖賢顯隻,何〔敢〕方命?」其神投珠于懷而醒。因而張氏懷孕一十二月,祥雲繞室,于漢順帝漢安(142144)元年(142)辛已五月初五午時生下溫瓊。生時左肋有符文二十四篆,右助有符文十六篆,對家人(其母)記夢見神人送給玉環,因而名之曰「瓊」,字小玉。此後,溫瓊七歲習禹步為罡,十歲通曉儒、釋、道及百家之言。十九歲科舉不中,二十六歲進士不第,遂撫幾長嘆曰︰「吾生不能致君澤民,死當為泰山神,以除天下惡厲耳。」郁抑間,忽然看見一條蒼龍口吐寶珠,撿起吞下後,瞬間變得青面赤發,手握法器,英毅勇猛,召為佑岳神像,後來被列為東岳十太保之一,故又稱之溫太保。封其為東岳統兵天下郁巡檢五岳上殿奏事急取罪人案玉皇殿前左元金翊靈照武雷王佑候溫元帥。不久,玉帝敕封他為「元金大神」,並賜玉環一只,瓊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無拘霄漢」四字,這樣可以自由出入天門,並奉旨巡察五岳名山,慈惠民物,驅邪伐妖,「東嘉之民敬而輔之」。後來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用其符召之法,為人除決,十分靈應。宋代,溫瓊又被封為翊靈昭武將軍正佑候、正福顯應威烈忠靖王。

在溫瓊傳說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民間又有了雷瓊的故事。《北游記》第十九回,描繪的威靈瘟元帥,形象、法寶及武器均與溫瓊相同。只是姓名和出身有所不同。這個瘟元帥姓雷名瓊,成神前是個賣豆腐的平民。說是班付村眾人作惡,玉帝大怒,派瘟神使者去滅班什村。使者將藥交給土地爺,命他投入井中,瘟死村里人。全村只有雷瓊是個善人,有玉帝的旨意,可免一死。土地爺遂將內幕俱告雷瓊。雷瓊不願獨生。心想︰以吾性命救眾人之命,豈不更好。于是將土地爺手中之藥搶而吞之,立刻四肢發熱,瘟死在地。玉帝聞迅,大為感動,就封他為「威靈瘟元帥」即遭瘟而死。並賜予瓊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無拘霄漢」四字,出入天門無拘無忌。後又派他做了真武大帝的部將,憑借玉環和鐵箭降妖伏魔。故而民間道士為齋主作法祈攘時,都要供奉其名號。

溫瓊的廟宇,有的叫做廣靈廟,有的叫做溫將軍廟,大多分布在江浙一帶,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浙江溫州的忠清王廟,俗稱元帥廟,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溫瓊的誕辰日,四方信徒紛紛前來祝駕,抬著他的神像在街上游行,鎮邪祛惡,免除災禍,成為當地流行的一種民俗。

毗沙門天王

兜跋毗沙門,指化身于兜跋國護持佛法的毗沙門天王。

關于「兜跋」一詞,有多種不同看法。或有以為乃唐天寶年中(公元七四二至七五六年)吐蕃來犯時,唐人曾造立毗沙門天王像退敵。時人訛傳,曾將當時之「吐蕃」誤稱為「兜跋」,此後習俗混淆,所以才有「兜跋毗沙門」一詞。

也有一種看法認為「兜跋」應傳自中國**,原是指**宗教領袖冬季所穿的長外套,略同于「斗蓬」一詞。「兜跋毗沙門」即是穿上類似這種外套的戰袍的毗沙門,也就是武裝的毗沙門。民間即用此語以別于一般的護法毗沙門。《佛像圖匯》卷一則有四面十臂,身帶八刀,乘獅子之像,稱這為「刀八毗沙門」,或有認為此或系由「兜跋」訛轉為「刀八」所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