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演繹 【北五祖】【南五祖】【北七子】【安期生】

作者 ︰ 紫薇大帝

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北宋五位祖師。即王玄甫、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全真道稱太上老君傳道于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王玄甫,王玄甫授鐘離權,鐘離權授呂洞賓和劉海蟾,呂洞賓授王重陽,王重陽授北七真。北五祖中王玄甫為神話人物,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等為唐末至宋初人,其思想有儒有道,王重陽晚于他們至少百余年,不可能直接師承,但他們的思想對王重陽有一定影響。

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南宗五位祖師,即張紫陽、石泰、薛式、陳楠、白玉蟾。據稱張紫陽于中國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以金液還丹訣,後以金丹之道授石泰,泰授薛式,式授陳楠,楠授白玉蟾。此派于元初與北方的全真道合流,因活動于南方,故後世稱為南宗,張紫陽等被奉為南五祖。五祖認為儒、道、釋同源,三教一理。其修煉理論在道教內丹術中佔有重要地位。

全真七子

道教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即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因其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過貢獻,被尊為北宋真人,並得到元世祖的詔封。其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師承王重陽三教合一思想,雖各創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煉方式大致相似。

「全真七子」在金庸小說中被藝術化了,《射雕》後的附錄,也不詳盡。現將全真七祖的資料整理于下,以饗讀者。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創于中國金代初年。創始人王?(1112∼1170),號重陽子,陝西咸陽人。出身地方豪門,早年曾應金朝武舉,為小吏,後辭職還家。正隆四年(1159),自稱在甘河鎮遇仙,得授金丹口訣。遂隱居終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間出關去山東傳教。招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大弟子,號稱全真七子。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該教教義受時代思潮影響,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信徒必讀經典。修行方術以內丹為主,不尚外丹符?,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認為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識心見性,使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還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觀,嚴守戒律,忍恥含垢,苦己利人。對犯戒道士有嚴厲懲罰,從跪香、逐出直至處死。金元之際邱處機嗣教時,全真道得到大發展。邱處機于1219年遠去西域行宮朝見成吉思汗,大得賞識。賜給金虎牌、璽書,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後駐長春觀(今北京白雲觀),開壇說戒,弟子四出建立宮觀,使全真道組織發展到極盛。其後雖因與佛教辯論失敗而受打擊,但在整個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發展勢頭。

當金元時期全真道在北方發展時,南宋地區亦有專主內丹修煉的道派,稱作金丹派南宗。該派以張伯端為創始人,其特點是修煉時主張先修命,後修性。元朝統一江南後,南宗與全真道(北宗)合並,共尊東華帝君、鐘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王重陽為五祖,下設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張伯端、劉永年、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並後仍稱全真道,為封建社會後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內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別,如南宗有清修派和雙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傳一派,其中邱處機所傳全真龍門派勢力最強。明代朝廷重視正一道,全真道勢力相對削弱。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頓教門,曾一度復興全真龍門派,但終難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漸衰落的總趨勢。

馬鈺

初名從義,字宜甫,一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漢扶波將軍援之後,本扶風人,五代兵亂遷寧海。世業儒,祖覺,字翠叟,至孝,通五經,父師揚,字希賢。儀觀修偉,沉靜有度量,以孝義稱。母孕夢麻姑賜丹一粒吞之,覺而分瑞,太宗天會元年五月二十日生。師兒時常頌乘雲駕鶴之語,及長為儒而不思進取。大定十年七月馬丹陽祖師與鄉人戰師飲于範明叔怡老亭,酒酣師題詩雲︰「抱元守一是工夫,懶漢如今一也無。終日吃杯暢神思,醉中卻有那人扶。」後重陽師自終南來,徑入怡老亭,戰師問︰「布袍竹笠冒暑東來何勤如焉。」曰︰「宿緣仙契有知己之尋。」既食瓜即從蒂而食,問其故曰︰「甘從苦中來。」問從何處來,曰︰「路遠千里,特來扶醉人。」馬祖默念言︰「予從前所有醉中人扶之語,何以得知。」因問何名為道,曰「五行不到處,父母未生時。」後馬丹陽師從重陽祖師,得祖師九轉還丹功夫(悟五行不到之言,得九轉還丹之訣)。後來馬祖居東亭,牆外有林檎一株,枯已久矣,四月四日,師從環汲水以沃之復活。因作異術記。芝陽道友崔公,閱其文疑其過情。遂于四月移竹兩叢,松一株于全真庵以移植,不時枝葉皆黃萎。崔啟師曰︰「此竹松可活否?」師答詩雲︰「窗外不惟君子綠,庵前又喜大夫青」之句。遂令門人于知一,去其黃葉,以滌面水溉之,不旬日榮茂如初(甘泉潤物,變朽回春)。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金蓮正宗》︰「大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皇帝封號︰丹陽抱一無為真人。武宗皇帝加封︰丹陽抱一無為善化真君。

譚長真

名玉字伯玉後名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乃王重陽祖師所授之也。世為寧海人,金太宗天會元年三月一日生,生而骨相不凡,六歲偶墜井,其家人急救之,則安坐乃上出之,無所傷。世宗大定七年聞王重陽祖師在馬丹陽家。徑往乞備門弟子。得到重陽祖師四句真言詩一首而契身于道(金骨仙姿,得四言而契道)。後譚祖東游抵陽武縣北,夜見北斗交換,星如車輪。及呼道眾觀之,其星尚如雞卵,動搖不定。久之復故,師念聖號甚勤。衛州淇門鎮石孔里問師持念之故。師雲︰「眾亦宜念,今歲當有大水之災。眾莫之省,是年河決……」後九年于黃縣盧山延真觀悟道成真(衛州變化,坐十載以成真)。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皇帝封號︰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武宗皇帝加封︰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

劉長生

名處玄,字通妙,長生其號也。金熙宗皇統七年七月十二日生于東萊之武官莊。其先九世,孝友相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朝廷旌其門閭特免本郡諸役……母王氏夜夢白衣翁平出西南指之,有玉樹而四枝各有一金葉。令取其一曰︰「他日異人,意將取之。」葉自墜于手,視之則金蟬飛起而復投于口中,翁失所在。十月三日師乃生,是夜紫氣二道,從太基山橫貫其家,師自幼而孤,事母以孝聞。金世宗九年春于鄰居壁間人所不及處得二頌,其墨尚濡。末句雲︰「武官養性真仙人,須作長生不死人。」是年九月,王重陽祖師與其徒馬丹陽、長真自東而來,師與母但往參謁祖師,一見之問︰「汝解壁間語否?」師不言,四人相視而笑,正所謂「目擊道存之妙也」。又言王重陽祖師愛其殷勤,美其專精,顧其神采之不群。乃嘆之曰︰「松之月,竹之雪,故不受于黃塵。」故賜之詩曰︰「釣罷歸來又見鰲,已知有分例先曹。明榔相喚知予意,濯出洪波萬丈高。」是年劉二十三歲(壁間墨跡之非凡,雪竹月松之姿異)。後劉師居洛陽市中土地廟,不語三年。俄遷城東雲溪洞,徒眾日集,忽指地雲︰「中有井三。」鑿之二丈余得,下貫源泉。人問何以知之。曰︰「曩世所居也二十年。」師指庵右馮氏園曰︰「此吾身後之緣。四十年後園之松柏死,?水西流其地,當不售而得之。」乃磨一碑埋于中。後果應驗(三井有多生之記,一時著顯化之功)。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皇帝封號︰長生輔化明德真人,武宗皇帝加封︰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

丘處機

字通密,號長春子。登州棲霞縣濱都人,世為顯姓。生于金熙宗皇統八年戊辰正月十九日。自友好學不娶。金熙宗大定六年,師甫十九居昆崳山間,聞重陽師于寧海全真庵即往師焉。後來,邱祖曾在蟠西河積功磨性經歷了六年,龍門洞內又坐了七年的真功(蟠西六年,龍門七載),圓滿得道,被皇帝賜予敕書虎符,管領天下道教(道功備而名聞時主,丹符錫而掌握神仙)。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皇帝封號︰長春演道主教真人。武宗皇帝加封︰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是為龍門派祖師。

王處一

寧海東牟人,玉陽其號也。金熙宗皇統二年壬戌三月十八日,母周氏夜夢紅霞繞身驚寤。是日乃生。甫七歲,嘗氣絕僕地,移時方蘇。母驚問︰「汝何為而若是?」曰︰「但知熟寐,不知其他。」師因悟生死之理。少年時一日偶至山中,遇一老人坐于盤石之上,呼之使來,預言,他日必揚名帝闕,為道教宗主。弱冠或告以婚事,笑而不應。世宗大定八年在文登牛仙山居,人告以王重陽祖師到,即謁全真庵請為門弟子。次年遷居查山雲光洞,王重陽擲傘二百里傳書,依傘上「全陽子」三字而封之(石上談玄,空中飛蓋)。後遨游齊魯,大著神異,度人驅鬼,起死回生。金主詔赴,九問九答,大副宸衷,隆禮有加。亦曾多次奉旨建醮、祈雨。遇妒嫉,賜以鳩飲之,乃歸。入池不死,發盡月兌落,不能受冠。歸後丁巳年四月二十二日飛升。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賜玉陽體玄廣度真人。後于武宗時加封為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俗稱侖山王祖,留傳侖山派。

郝大通

字太古,山東寧海人,廣寧其號也。金熙宗天眷三年正月初三生。初名?,號恬然。世為宦族。據《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言其少孤事母至孝,有出塵修真之志,好讀易,曉卜筮。夢神人示以周易秘義。由是洞曉陰陽律歷卜巫術。厭紛華而樂淡薄,隱德于卜筮之中。後「遂行至岐山,遇神人復授以易之大義。十五年坐沃州橋下而不語。」世宗大定三年,遇重陽祖師于寧海州,背坐于石,郝曰︰「請先生回頭!」重陽祖曰︰「君何不回頭?」郝忽驚異!遂拜為師。翌日晚于朝元觀付以二詞。言下領悟,如走萬里迷途一呼知返。次年母終,遂棄家尋師,八月三日從祖師。入昆侖煙霞洞請列門弟子中而求法焉,受道真訣。二十二年居真定升堂講演,遠近來听者常數百人,有人問答歌詩,周易參同演說圖象(卦圖斯演,至道大成)。晚年又寫了《太古集》一書,以卦圖敘述得道成仙的秘訣(早窮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訣)。後乃成仙。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及《金蓮正宗》,大元至元六年已已正月元世祖褒賜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後武宗時加封為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世稱華山郝祖,流傳華山派。

孫不二

號清淨散人。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也。金太祖天輔二年戊戌春,母夢七鶴舞于亭,一鶴漸入懷,覺而有娠,至己亥正月五日乃生。孫姑性慧聰明,溫和慈善,柔淑貞懿之態,嚴于禮法,挺乎自然。長適馬丹陽,克盡婦道,生三子。因夫拜重陽祖為師,築全真庵學道。重陽祖欲度仙姑,乃顯神通︰如大醉徑造內宅,臥于孫姑寢室,孫姑責其非禮!怒鎖房門,使僕呼夫歸。告之。丹陽曰︰「師與我談道,不離己席,豈是有事?」及開鎖,見室已空,同往道舍,見師正濃睡!于是孫姑竟加篤信,遂亦拜重陽祖為師;師授以天符雲?秘訣。夫妻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後孫仙姑從風仙姑居洛陽下清宮之風仙洞乞食度日,垢面蓬頭,以穢污而遠世魔。內修仙道,外隱仙跡,七年乃成(清淨散人,探玄得道)。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言,一日沐浴更衣,跏趺而逝,奄然而化,香風散漫,瑞氣氤氳,竟日不散。時丹陽居寧海環堵中,俄聞仙樂駭空,仰而視之,見仙姑乘彩雲而過,仙童玉女旌節儀仗擁導前後,府而告丹陽︰「吾先歸蓬島侍君也。(蓬萊仙路,億劫獨持)」按《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大元至元已已正月褒賜清淨淵貞順德真人。後元世祖時敕封為清淨淵貞玄虛順化元君。俗稱清淨孫祖,流傳清淨派。

「布袍竹笠冒暑東來」、「十五年坐沃州橋下而不語」、「乞食度日,垢面蓬頭」︰這些該當是七真們的真實寫照吧?能有金闕陳情、玉爐焚香的莊華,亦有蓬頭垢面乞食度日的困窘,然均能以平常心安然處之,不礙修仙之志:的確是祖師風範。小說上對他們的再造,不違反其基本的經歷與性格。

安期生

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稱千歲翁,安丘先生。瑯琊人,師從河上公,是秦漢期間燕齊方士活動的代表人物,黃老哲學與方仙道文化的傳人。道教視安期生為重視個人修煉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稱其事。傳說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駕鶴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宮,被奉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與彭祖、四皓相等。在陶弘景《真靈位業圖》中列在第三左位,奉為「北極真人」。

安期生修仙之處在日照市天台山……對此,東晉葛洪在《嵇中散孤館遇神》中說︰「紀年曰︰東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鰲背負之山也,浮游海內,不紀經年。惟女媧斬鰲足而立四極,見仙山無著,乃移于瑯琊之濱。後河上公丈人者登山悟道,授徒升仙,仙道始播焉。有嵇康者,師黃老,尚玄學,精于笛,妙于琴,善音律,好仙神。是年嘗游天台,觀東海日出,賞仙山勝景,訪太公故地,瞻仙祖遺蹤,見安期先生石屋尚在,河上公坐痕猶存」。日照狀元張行簡在文中也對此有所記載︰「念我日照,雖偏居海隅,卻享有瑯琊之名,天台之勝,背依泰沂,懷抱東海,更兼仙山飄渺,河流縱橫,自古為日神祭祀之地,黃老成仙之鄉。河上公、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漢武到此尋仙訪道,可謂盛極一時也」。天台山有深厚的女巫崇拜,狐仙崇拜和神仙崇拜遺跡。女巫谷中有女巫與狐仙之墓,有世上罕見的積石墓與石室聯體,人鬼同居的建築。山上有仙人台,仙人居舊址,安期祠(秦始皇立)遺址,仙人講經台,煉丹爐,仙鶴台,仙人搗藥石臼等遺跡,是河上公悟道之處,安期生成仙之所。有曲陽澗,澗中有曲陽泉,是三國時神仙于吉得道成仙之地。有秦皇漢武望仙台,是古人瘋狂追求長生不老的歷史見證。

晉皇甫謐《高士傳》記載︰「安期生者,瑯琊人也,受學河上丈人,賣藥海邊,老而不仕,時人謂之千歲公。秦始皇東游,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直數千萬」。秦始皇離去後,安期生委棄金寶不顧,留書始皇︰「後數年求我于蓬萊山」。始皇得信,「即遣使者徐市(音福)、盧生等數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輒遇風波而還。立祠阜鄉亭並海邊十數處」。能與秦始皇長談三晝夜,足見安期先生的知識之淵博。據說秦始皇三次東巡瑯琊,三次到天台山,第一次與安期生長談三晝夜,第二次到訪時已經見不到安期生,于是天天遠眺東海,並派徐福出海尋找,可謂是望眼欲穿,找不到安期先生便「立祠阜鄉亭並海邊十數處」,並將天台山中的山谷改名為望仙澗。漢武帝對安期先生的留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臨淄人李少君對漢武帝說︰「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齊地方士欒大(漢武帝迷戀求仙方術,連女兒都下嫁給欒大)自稱「臣常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于是漢武帝先後七次東巡瑯琊並「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天台山上仍然有秦皇漢武望仙台,秦始皇所建安期祠已不在,但遺址猶存。據說安期祠有對聯一幅「師黃老頌黃庭悟黃道位居北極真人,采仙藥煉仙丹修仙體成就千歲神翁」,但作者已經無據可考。

安期生為尋找神山仙藥,曾周游四海。安姓族普中介紹︰「安期者,齊瑯琊人也。祖籍安丘,遷瑯琊埠鄉,拜師河上公,人謂千歲翁,安丘先生是也。嘗聞海上有神山仙草,遂四海求之。北上沙門島,南下海中洲,達珠崖。是年駕舟東海,遇大風浪,毀其船,傷其身,攝其魂。醒來見一仙女,方知得一神龜相救,到得蓬萊仙山。期問「神山可有仙草仙藥乎?」,仙女曰︰「盤古之時,海上仙山五座,各有神藥,分食可延年益壽,合用則長生不老,故時人成仙甚多。爭奈女媧補天之時,斬鰲足立四極,移圓嶠于瑯琊,沉岱輿于海底,仙藥不全,非修煉難成仙也」」。其中沙門島就是渤海長山列島,海中洲是東海舟山群島(宋《四明圖經》有安期生醉酒墨潑桃花島的記載),珠崖是海南島(《嶺表錄異》載,廣卅城東蒲澗有安期生飛升之處)。而被女媧移到瑯琊的圓嶠山則應該是日照天台山。這在東晉葛洪在《嵇中散孤館遇神》和日照金代狀元張行簡的文字中均有記載。還有傳說仙藥分別是蓬萊長壽菊,瀛洲太陽花,方壺忘憂草,圓嶠桃花石與岱輿長生棗。現在天台山出產桃花石(又稱樹模石),山上有大片長壽菊,太陽花和忘憂草,似乎為這一傳說提供了佐證。

河上公之前的黃老學家以理論研究和修身養性為主,而安期先生在全面接受了黃老哲學的基礎上,與東海地區的狐仙和神仙文化相結合,采仙藥,煉仙丹,創出一條

得道成仙的新路,成為方仙道的創始人。黃老學者本重養生,而齊地學術最為活躍,燕、齊一帶又是神仙傳說盛行之地,所以不難理解安期生應運而生,成為集黃老哲

學與燕齊神仙學說之大成,開創方仙道的宗師和秦皇漢武頂禮膜拜的仙人。

安期生授徒很多,漢代司馬遷在《史記.樂毅傳》中記載︰「樂巨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巨公,樂巨公教蓋公,蓋公教于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曹相國即漢初平陽侯曹參。此外,安期生的弟子還有臨淄人李少君、馬明生,王老等。《列仙傳》記載「有王老,與魯女生、封君達為友,訪道名山,于東岳遇一神仙乘白鹿,與侍女約十人,自山中而下,自稱安期生,教以胎息存真一之訣,言訖升天而去」。南宋謝守灝編《混元聖紀》言安期生後以道授馬明生,馬明生又傳于陰長生。《神仙傳》︰馬明生,臨淄人也,本姓和,字君賢。少為賊所傷,在路遇神人,與藥救之,再生。乃師安期先生。因游天下,勤苦備經,遂授與《太清金液丹經》。入山修煉,藥成,未樂升天,乃服半劑為地仙。展轉九州五百余年,乃白日升天。

安期生羽化登仙之後,駕鶴而仙游,雲來霧去,隨心所欲。現在天台山上有仙鶴台,台上的花崗岩石上有仙鶴留下的巨大腳印。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臨淄方士李少君在漢初深得文帝與武帝之歡心,在二帝面前極力推崇河上公與安期先生。當時河上公到西安一帶隱居,引出了漢文帝晉見河上公的故事。而漢武帝對東海與安期先生更為尊崇。李少君曾對漢武帝說︰「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齊方士欒大(漢武帝迷戀求仙方術,連女兒都下嫁給方士欒大)自稱「臣常往來海中,見安期,羨門之屬」。于是漢武帝先後七次到瑯琊台天台山一帶尋找安期生並「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

安期生開創方仙道的精髓在于凡人可以通過修煉,服仙藥,食仙丹而長生不老,為凡俗夫子月兌離苦海羽化登仙提供了一條途徑。《史記.樂毅傳》記載,有人向安期生求長生之道,安期生謂度世之訣日︰仙道不遠,近到諸身,無思無為,不吐不納,其一充于內而長生飛升矣。勿使汝思慮重重,勞爾之生也。

安期生身上所體現的黃老哲學與方仙道文化被後人推崇備至。「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對安期生的神仙生活非常向往,他在任城(今濟寧)居住

期間多次游歷天台山安期生故地並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寫到︰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暉,白發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此詩為唐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同杜甫在游歷東海之後遇到友人孟大融而作。詩中介紹了他游歷嶗山和天台山(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的經歷以及他「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的出世思想。詩中「仙人」即河上公和安期生,「天壇」就是指的天台山上的天台或仙人台。

李白的另一首詩則是這樣寫的︰

五古.古風其七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詩人對仙人安期生的羨慕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的好友,詩人任華在《雜言寄李白》中也記載了李白游歷天台山的情景︰「我聞當今有李白……,登天台,望渤海,雲垂大鵬飛,山壓巨鰲背(一作「波動巨鰲沒」),斯言亦好在」。

唐末五代天台山道士王松年的《仙苑編珠》共記神仙在三百人之上,同時還留有《天台山懷古六首》︰

其一河上真人丈人公

天台頑石念真經,瑯琊古柏頌黃庭。

仙人坐痕依稀辯,猶憶丈人河上公。

其二北極真人安期生

仙台仙山見神蹤,仙爐仙居映碧空。

又聞海上傳鶴戾,卻是蓬萊千歲翁。

其三太平真人于吉

曲陽澗內紫氣生,天台山中雲霧涌。

蓬萊仙境此最佳,于翁不該過江東。

其四天台望月

海上圓月懸半空,萬里山川一照明。

遙問吳生近若何,南山伐桂正修行。

其五天台日出

朱盆銀浪躍海東,紫霞萬片滿天紅。

忽聞谷中仙樂起,卻是女巫祀神靈。

其六太陽神石

女媧煉石補蒼穹,天台高處落飛英。

滄海桑田幾變幻,搖搖欲墜總不傾。

閱盡瑯琊無限事,盡在寂廖不言中。

幸得神仙常相伴,亂雲飛渡自從容。

明洪武年間,韓國大儒,高麗狀元鄭夢周在游歷天台山時,訪問過山下新羅村和新羅寺(寺中仍有初唐石刻造像),在新羅寺附近出資建立新羅書院。鄭夢周對神仙安

期生也充滿了向往,並留下詩作三首︰

《日照縣》

海上孤城草樹荒,最先迎日上扶桑。

我來東望仍搔首,波浪遙望接故鄉。

《日照天台山》

天台飄渺渤海間,不納凡人只見仙。

幸得神女施法力,從此瑯琊多一山。

《天台山安期祠》

饑餐紫霞渴飲露,無思無為神自渡。

朝采仙藥暮煉丹,不吐不納登仙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話演繹最新章節 | 神話演繹全文閱讀 | 神話演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