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四部曲 第十五章 悲劇的誕生,沖壯的權力意志

作者 ︰ 龍吟月

尼采的第一本書《悲劇的誕生︰源於音樂的靈魂》與啟蒙時期傳統中認為古希臘文明屬於高貴、單純、優雅而宏偉的看法不同的是,尼采將古希臘文明描述為兩種獨特派系的不斷斗爭─阿波羅派與狄俄倪索斯派。(文學館r/>

阿波羅在尼采來看屬於(原則上的個人主義),帶著其優雅、冷靜、以及對於外表美觀的重視,人族得以立刻將其自身與樸實的自然界區隔開來。

狄俄倪索斯則代表了酒醉、非理性、以及無人性,尼采在這里也顯示了他受到叔本華提出的非理性成分主導人類創造力的概念所影響。

描述在蘇格拉底之後阿波羅派如何支配了西方文明的思想,並且提出德國浪漫主義(尤其以理察、華格納為代表)作為復興狄俄倪索斯派的可能方式,以挽救歐洲的文化。

《悲劇的誕生》剛發表時受到了古典文字學家等人的激烈批評。到了1886年尼采也對這本書抱持保留態度,將其稱為「一本難以忍受的書…寫的很糟糕、沉悶、讓人難堪、瘋狂。」

《不合時宜的考察》突破「知識本身就是目的」的傳統看法,尼采提出另一套解讀歷史的方式,主張活著的人類生命才是主要的關注目標,並描述這種概念可以如何改善一個社會的健康。

提出一套對於古典人文主義原則的批評。尼采在批評歷史主義(認為人類是透過歷史而被創造的)的同時,也批評了認為人可以用客觀概念了解人類本身的主張,因為人之所以活在世上純粹就是因為被其主觀性所驅動。

討論以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復蘇德國文化的可能性。尼采特別指出了叔本華思想中帶有的個人主義、正直、堅定以及快樂等人格,盡管叔本華也帶有明顯的悲觀主義。

研究了理察、華格納的心理狀況,原先得出了較為負面的結論,沒有反映出當時他與華格納之間的深厚友情。也因此尼采最初沒有將其發表,並在後來將其修改成較為正面的評價。盡管如此,這篇論文預見了尼采與華格納兩人在未來的沖突和分裂。

《人性的,太人性的》開始顯現出完全的實證主義的傾向。

寫作風格在於很少提出一套建設性的哲學體系,這些作品都是以數百條格言編匯而成,有時只有一句話,有時則長達一頁或兩頁之多。

主要內容是揭發出許多錯誤的假設,而不是對這些假設提出解釋,雖然尼采也在許多論點中使用了一些他的思想︰使用實證主義以及權力意志的概念作為解釋問題的手段。雖然權力意志的概念在這時還沒有發展成熟。

《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一書中尼采減少了快樂主義在驅動人類行為上的重要性,並且改強調「對權力的感覺」所扮演的角色。

相對主義觀點既是道德上的也是文化上的,而對於基督教的批評至此也發展成熟。尼采在這本書里寫下的格言都相當清楚、冷靜、並且都帶有一致的風格,尼采的這本書似乎是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獨特的體驗,而不是試圖說服讀者接受任何的觀點。

《快樂的科學》其最龐大又最完整的一本書。尼采繼續使用格言的風格寫作,這本書也包含了大量的詩句,多過其他所有的作品。

主題是頌揚生命的快樂,並且將美學的樂趣以一種輕松的哲學風格帶入生命中(書名是源於法國普羅旺斯的方言─代表著詩歌的藝術)。

提出了永恆輪回的理論作為例子,純粹以一個人的生命來考量一個人應該要采取怎樣的行動。

與基督教傳統主張的死後生命─亦即人可以犧牲當前**慾望以換取長久心靈平安喜樂不同試圖以自然主義與美學取代宗教傳統的概念之一。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本寫給所有人及不寫給任何人的書》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

寫作格式獨特,使用一種哲學小說風格的寫作方式,類似於新約聖經以及柏拉圖對話錄的風格。同時也相當類似於前蘇格拉底哲學作品里的語調,經常以自然現象作為修辭和講述故事的手段。

經常提及西方文學及哲學的各種傳統,解釋並討論這些傳統的問題。以查拉圖斯特拉(瑣羅亞斯德教的創教先知)這一角色為媒介,由他四處進行哲學演講。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種听眾對於其哲學的反應。

這些听眾的反應(就如同其他的教育小說一般)就可以視為是對於查拉圖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學的評論。

這些特色加上書中本身論點的模糊性和矛盾本質,最終使這本書獲得了閱讀大眾的青睞,但也使得這本書相當難以被學界分析(或許這就是尼采原先的意圖),此書也因此在哲學界一直不受學者的重視(尤其是英語國家的分析哲學傳統)。直到20世紀的後半期人們才對這本書以及尼采混合小說和哲學的獨特寫作風格產生廣泛興趣。

尼采在這本書中正式提出了永恆輪回的理論,並且第一次使用了「超人」這個詞。尼采在之後所有的作品里都使用了超人這個理論。

《善惡的彼岸︰未來哲學的序曲》尼采定義了真正的哲學應該具備的條件︰想像力、自我主張、危險、創意、以及「價值的創造」─其他的他都認為是附帶的條件。

質疑了一些哲學傳統上的重要假設,例如許多哲學流派常使用的「自我意識」、「知識」、「真理」、以及「自由意志」等概念。

批評這些傳統概念是沒有足夠證據的,改提出力量意志(power)來解釋人類的行為,尼采在書中提出了他對「生命的觀點」,並且認為那是「超越善與惡的」,否定了人類世上存在著一套普世的道德。

在知名的主人─奴隸道德說里,尼采重新評價了稱霸西方哲學已久的人文主義傳統。他主張即使是對於弱者施加支配、佔有或甚至傷害,也不見得是任何人都有資格加以指摘的。

尼采在這本書里貫徹了道德相對主義以及觀點主義的論點。

《道德譜系學》專注討論道德概念的發展以及傳統,試著證明當代道德觀的最初起源根本沒有半點道德根據,殘酷的權力斗爭才是形塑道德的主要角色。

與其他作品相較,此書在寫作形式和語調上都較為傾向哲學論述的風格,也因此這本書成為哲學界對於尼采思想分析的主要來源。

《華格納事件︰一個音樂家的問題》承認華格納的作品是極為杰出的音樂成就,但他批評那不過是文化衰退和虛無主義的產物,也因此只是象徵了軟弱無能。

此書顯示了尼采也是一個相當犀利的音樂評論家,並且也替他後來在對藝術本質、及藝術在人類未來扮演的角色的思考上奠定了基礎。

《偶像的黃昏︰如何以一支鐵槌進行哲學思考》極具爭議性的一本書。書名是取自華格納的同名歌劇尼貝龍根的指環中第四部「諸神的黃昏」。

重新提出並且總結了對於許多主要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以及其他基督教哲學家)的批評。

在「蘇格拉底的問題」這個章節里指出沒有人可以計算生命的價值為何,任何試圖計算人命價值的人都只是證明了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是肯定生命的傾向。

認為在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發展都是「墮落的」,因為那些哲學家們企圖以辯證法作為自我辯護的工具,而傳統思想的權威則被毀滅了。

也批評當時的德國文化相當單純而幼稚,並且批評了許多主要的法國、英國、以及義大利文化代表人物。

與這些墮落文化的代表相對照的另一方。則是尼采所提出的凱薩、拿破侖、歌德、杜斯妥也夫斯基、修昔底德、以及古希臘時期的詭辯家們,尼采認為後者比起前者要來的健康而強壯多了。

此書的最後告訴讀者們自己正在進行一項重新評價所有人類價值觀的重要計畫,並且提及古羅馬的文明成就在尼采來看要比古希臘高得多了。

《反基督︰對基督教的詛咒》對基督教的道德觀發起了論戰式的批判攻勢,後來世人將尼采視為是反基督教的狂熱者的形象主要也是源自於這本書。

以一種諷刺的寫作風格表達他對於基督教倫理中奴隸道德**了高尚的古羅馬道德的惡心和痛恨。

舉出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分—例如福音書、保羅、殉教者、神父、以及十字軍,認為那些都屬於奴隸道德中的怨恨,認為基督教企圖鼓吹軟弱和不健康以犧牲掉那些更強壯的道德。提出一套「反基督」的道德以改造未來︰重新評價所有的價值觀。

《瞧!這個人》一本風格極為獨特的自傳,有些章節的名稱甚至是「為什麼我這麼有智慧」、「為什麼我這麼聰明」、「為什麼我寫出這麼好的書」。

自傳中記述的主要是尼采哲學思想的發展經歷。而不是尼采個人的生平。

書中凸顯了尼采在研究各種哲學傳統上的計畫,但較少提起他對於哲學與文學之分裂的理論,以及哲學與個人特質、身體和心靈之間的沖突。

試著將許多他的哲學思想與他的身體外貌相連結,偶而還會刻意以極為謙虛的評論描述自己。甚至呈現出半開玩笑或自我奉承的筆風(這同時也是諷刺蘇格拉底的謙虛)。

在描述完自己後,尼采宣稱世上所有的美德都已經呈現在己身上了(包括了父親的早逝以及奇差無比的視力─用以證明他的逆來順受),他也短暫的評論了他自己所有的作品。

最後一個章節則名為「為什麼我是一個宿命」,尼采在書的結尾告訴讀者。「永恆輪回」以及「對所有價值觀的重新評價」是他哲學研究的中心。

《尼采反對華格納︰來自一個心理學家的檔案》撰寫有關華格納及其音樂的評論。這些文件說明了尼采與華格納之間在美學上的差異,並且記述了華格納的音樂如何逐漸的遭到基督教、雅利安人種至上主義、以及反猶太主義的腐化。

長年下來。尼采寫下了大量的文稿和筆記,尤其是記述了他的哲學思想的發展歷程。在尼采死後,尼采的妹妹伊莉莎白成為這些檔案的合法繼承人,她將這些文稿編匯後以《權力意志》為名出版。

後來的研究發現伊莉莎白對這本書動了許多手腳,包括極為選擇性的挑選文稿、擅改段落的排序,因此當前主流的學界認為由伊莉莎白編匯的這本書屬於修正主義的篡改版本,只不過是她以哥哥的作品為媒介夾帶自己的政治觀點罷了,尼采在世時一直極為厭惡自己的文稿遭到這樣的篡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馬行空四部曲最新章節 | 天馬行空四部曲全文閱讀 | 天馬行空四部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