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俠保護者之一魔俠孔子
孔子(前552-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最新更新:苦丁香書屋春秋末期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經漢朝董仲舒倡議獨尊儒術後,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文聖、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臺灣、琉球、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
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月復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
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郯子博學多才,20歲的孔子慕名拜見。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
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適齊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衛國。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時,孔子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
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裡明白,孔子便對著子路向天發誓說︰「我如果不對的話,就讓老天厭棄我吧!」
數月後。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游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我從未見過像愛好美色那樣愛好道德的人啊!」便離開衛國。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諸夏」民族共同體正在形成。
這是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最初發生的年代,古典成為時尚,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
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了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仁」的人生哲學仁是孔子和弟子反覆探討的課題。孔子會針對不同的弟子與不同的時機來講述「仁」的真諦,可謂因材施教。
大致來說,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說的「忠恕」二字而已。孔子又說︰「剛毅、木訥,近仁」、「巧言令色,鮮矣仁」在告訴我們「仁道」就是真誠踏實,切忌浮夸不實而違逆正道。
子貢有一次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說︰「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孔子告訴子貢行仁不必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