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朝鮮,袁可立雖然也是光明正大前來,但並沒有通知朝鮮政府,而是直撲江華島,他要首先把光海君李暉控制在手里,這張牌可是相當好打的,比起其它的牌來,都是多好許多。
江華島,這是朝鮮領西海(黃海)的一座重要海島,自高麗時期,該島嶼就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朝鮮半島大陸的重要防線。而李暉囚在了喬桐島,那里是江華島五島之一的西北一座島上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次的目的地是那里。
防線當然是一種強大的阻礙,那里有投石機、鐵炮等防御設置,但有了阻擊弩這種神器級的存在,哪里還怕這些嗎?這種沒事找麻煩的事當然不是袁可立願意干的,他只有要的通過。
更有朝鮮軍那邊有膽量向戰船發動攻擊嗎?這是大明朝的船,大明和朝鮮是什麼關系?那是宗主國與宗屬國的關系。如果在對著大明發動攻擊,這又意味著什麼?這些問題那就讓這些朝鮮軍隊們好好想一想吧。
基于此,袁可立大大方方的,從江華島的西北部,沿海峽打算進入喬桐島。戰船沿著海岸不理不顧的沿著海峽穿越著,朝鮮人派出了戰船——龜船,當中迎上之後過來詢問。沒辦法,總不能眼睜睜著看著船過去吧。當發現了挑著大明萊登水師的戰船之時,朝鮮人就不知道如何面對這些天朝上使,所以一方面派人通知江漢的仁君。一方面由仁川水軍節度使樸一生將軍前去拖延時間。
來的樸一生將軍,客氣但不失威嚴的對的戰船打出旗語問︰「請問貴軍是來自何方?」
「這里是大明萊登撫巡袁大人的戰船,速速躲過一邊。」莊海鳴的回話當然大氣,這是袁可立吩咐的,更因自己是上朝天國,那天生俱來的對著棒子一種天生的優越感,(這和後世有點小區別,一些哈韓一族,相對著只有三千公里的小國的‘大韓民族’哪里說話是如此的硬氣。)當然要說的硬氣。
「原來是袁軍門的戰艦,小將這里有禮了。這里已經是朝鮮地方了。還請袁軍門,知會一下仁君陛下,這里也好引路。」樸一生說的倒閉含蓄,但意思卻表達的清楚。
「笑話。在我大明的屬國之內。大明的戰船當然是來去自如。哪里有需要知會他人的道理?將樸將軍無事,還是請回吧!」(旗語帶著的話太多了,不太合情理。望大家諒解。)
「還請回稟袁軍門,如此這樣不合規矩,上朝天國來人,朝鮮國當然會按著規則進行接待,但如此硬闖,的確有失禮儀,讓小人著實為難。」樸一生哪里能讓他三言二語的給趕回去了,急忙拖時間說。
「規矩?你朝鮮縱容軍人出現在建奴軍中,來攻打大明,這又算是什麼規矩?蓋州那邊明明是大明禁運貨品給的建奴,你們的規則又在哪里?」莊海鳴不滿的喝斥道。這就是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轉移他們的一點視線,下一步好順利的解救李暉。
「回大人,這些東西,小將的確不知,但有一點請回報袁軍門,如今建奴又燒戰火,已經在鴨綠江邊駐有重兵,欲侵我朝鮮,朝鮮又怎麼能還要和敵人一起攻擊大明呢?還請袁軍門稍候,小將現在已經回報主上,馬上就給大人回信。」樸一生一听,這來者不善啊,這樣的事情他多少也知道一些。有一些是朝鮮叛變過去的士兵和一些朝鮮的大家族,在做這些海上生意的,但這大明卻從來沒有來興師問罪過。現在只能拖延一下時間了。
「那我請示一下袁大人再議。」別的都是假的,現在建奴打過來,這個消息得趕快回報袁可立去。
「建奴打過來了?」袁可立一听,也是一愣,這速度挺快的。轉念一想,如今建奴南來,正是亂中取勝之際,搶了光海君,再來一個坐山觀虎斗,如果從建奴的手里取了地,比從朝鮮人手里取得,更是名正言順。急忙說︰「休要對他羅嗦,若再糾纏,射下龜船的桅桿。」
「是,袁大人。」
「樸將軍,袁大人並不想知道你的想法,休要糾纏請迅迅離去,否則可要讓你知道一下,明軍的手段了。」莊海鳴沒好氣的對樸一生說著。
「大人,如此是為難小將啊!還請等上片刻、、、、、」
「羅嗦!來人,射下龜船的桅桿。」莊海鳴直接的吩咐道。等到人都來了,還怎麼救人呢?
「是。」這邊的阻擊弩那是早已等好的,一听令下,立刻的射擊。幾支巨弩一人一下很快就把那粗粗的兩座桅桿給射了下來。
高高的桅桿倒下,立刻砸到了船板身上,把旁邊的船工、士兵嚇得到處亂躲。
「大人,這是何意,莫非是欺朝鮮小國嗎?」樸一生一見明軍說動手就動手,立刻氣呼呼的說。
「你太羅嗦了!再若糾纏,下次就是你龜船的人了。看你有多大的膽擋大明的船只!」莊海鳴的性格不是太好,這會有些急燥的打出了旗語。
「欺人太甚!」樸一生恨恨的說著,表示了他的不滿,但人卻走回了龜船。沒辦法,現在龜船已經被射了下來,這一點的確把他震住了。一是沒想到明軍說動手就動手,沒有任何的猶豫,二是明軍驚人的戰斗力,如此粗的桅桿說射就射,是如此的干脆。而桅桿一落,那龜船就只能靠兩邊十只櫓來劃水了。那樣在戰斗之中,還不是隨便明軍怎麼殺都一點作為沒有了。
擺月兌了樸一生的糾纏,繼續航行,然後就在江華島西北島上停下了,開始登陸。按著地圖快速的尋找。現在已經讓朝鮮那邊有了覺察,所以袁可立要求大家動作快一些,抓緊時間把海光君找到帶走。
而此時在一處籬笆院落里,瞎子李暉光海君,已囚了三年之多,現在的他早已是萬念俱灰,沒有了任何的盼想,只是呆在這里等死而已,畢竟自己已經是個瞎子了,又沒有外援可以救他,哪里還有什麼幻想呢?
所以沒事就想著自己的回憶錄,李暉有一個相當悲慘的童年,由于母後產下自己後得了產後病而死,而是在父親宣祖的埋怨和牽制之中長大的。他和長他二歲的同母哥哥臨海君一起跟著嫡母懿仁王後撫養長大。由于懿仁王後不育,直到她過世,宣祖都沒有任何嫡子。
本來他是個庶次子,是無望王位的。但命運偏偏給了他機會,宣祖的眾多庶子中就他,稟質凡下,、不厭眾心、品行端正、聰明端厚,篤善好學,不喜芬華,自奉簡儉、聰慧好學、仁孝兼備,這些種種優點,得到了群臣一致贊好,讓他把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最終得到了父親的認可,把他定為了繼承人。
就在他受封之後,豐臣秀吉發動的日本倭寇壬辰事變開始了。宣祖在受封第二天就帶著光海君跑到了平壤。爾後當敵軍迫近平壤,宣祖心虛膽怯,欲渡鴨綠江逃往遼東,表示寧願死在天子疆土也不願成為日本人刀下亡魂。
但遼東也不是什麼好地方,所以和眾臣商議之下,決定將朝廷一分為二(分朝),一部分人隨宣祖渡江(怕死逃跑),其它人則在光海君的領帶下駐守朝鮮,光海君受命權攝國事。
倭寇被明朝打跑了之後,父親宣祖回來了,但兩父子之間卻產生了極大的矛盾,這樣顯而易見的,宣祖如此的逃跑,而自己勇敢的留在了朝鮮,權攝國事,哪方面的加分都一目了然了。
宣祖雖然欲廢了自己,但按照宗法規定,兩班在確立繼承人(庶子或繼子)之後,即使有嫡子降生,繼承人也不會更改。所以雖然有了仁穆王後生的永昌大君後,宣祖也沒有廢了自己。
但到了大明時討封里,當時的萬歷皇帝,正在面臨著國本之爭,(福王為庶子那場風波)所以十四年間,明朝禮部多次以非長子為由拒封光海君,堅持立長不立幼的立場,一再拒絕了五次光海君的繼承王位。
這在朝鮮歷史上史無前例,令光海君顏面盡失。最終繼位後,大明禮部仍拒絕冊封光海君為朝鮮王。在禮部的詢問下,使臣李好閔聲稱臨海君患有精神疾病,自願讓位于光海君,禮部于是派遣了兩名使臣親自前往漢陽拜訪臨海君求證。《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中朝委差嚴、萬二官,質臨海君病廢,不合嗣後狀。朝鮮使用大量白銀賄賂了使臣,終使禮部同意冊封。1609年敕使入漢陽,正式冊封光海君為朝鮮王。
光海君後來被仁君給發動了政變,讓百般指責的有幾點。就是︰
仍然對這個精神病臨海君,自己的哥哥心有擔心,于是,把他給干掉了,接著又是永昌大君,和廢仁穆大妃。
又大費周張,不顧滿朝兩班的反對,追封生母恭嬪金氏為「恭聖王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