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二十四監 第374章海峽之戰

作者 ︰ 夢難成

1623年,一千三百名逆反之眾從東北入漢陽城,訓練都監的二千名士兵倒戈相向,兵不血刃地推翻了光海君的政權。叛亂主謀綾陽君登基,是為朝鮮仁祖,仁祖以仁穆大妃的名義下頒布懿旨,宣判光海君的罪行,冠以「戕兄殺弟」、「幽廢嫡母」、「忘恩背德」、「輸款奴夷」等罪名。

就這樣被石灰迷瞎了雙眼,被困在這里。直到了袁可立過來,解救了他。他還仍然處在夢里,一听是大明的袁可立來救他了,他當時興奮死了。大明袁可立,他可是知道的太久了。這樣一來,自己可是有救了。

袁可立讓了登陸之後,一切沒有什麼困難的,所有遇到的防守士兵,一律的全部殺之,對于棒子,袁可立可是一點好印象都沒有,這點倒是和朱由校有相同之處,一群的白眼狼就知道是忘恩負義,萬歷可是剛剛的打過抗日援朝,那是死了多少大明英烈的鮮血,無償的幫著他們打跑了倭寇。但他們卻和大明的敵人在那里眉來眼去。

當然殺之後,還是把尸體運回了船上,別落個口實,留個證據。這時候就是為了一個快字,就這樣,在很短的時間,找到了瞎子李暉,就速度的帶回了船上。

朝鮮的仁君听到明朝的船朝著喬桐島去的,立刻是大吃一驚,那里可是有一個整個朝鮮最大的政治犯。袁可立一直對此可是耿耿于懷,如果一旦把他解救了出來。那目的就是顯然的,那朝鮮將有可能再次面臨更改君主。那時自己將是何等的命運,那就不言自明的了,

仁君當然是緊張了,命令不惜一切甚至是開戰也要把瞎子李暉留住。

樸一生剛剛換了一艘旗艦,就得到了聖旨,立刻率船隊,對海峽來了一個封鎖。袁可立是從海峽進去的,若想出來,那就只能是走海峽、或者是走漢江。當然也有可能棄船走陸路。那些就不是他的職責了。

就這樣,很簡單的兩船隊就相遇了,在相遇二百丈之時,開始了對峙。樸一生這次說話不再是客氣了。剛才船已經被射毀了。現在又有了仁君的聖旨。所以直接打出旗語,「大明本是上國,然用如此手段屬于下作之舉。放下廢光海君!免使兩國刀兵相見!」放到別處,樸一生的膽子不一定能多大,但他的膽量不僅僅是來自封堵了海峽,而是來自大量的岸基,海岸一共就是三四里地距離,兩邊的海岸卻都有投石機、火炮之類的東西,有的火炮能打到海中央去。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光海君是我大明親封的國君,如何能被爾等如此迫害。要帶回大明,面見皇上以定奪。彈丸小國,竟然也敢言戰,速速退去,否則一怒,就是流血飄櫓,悔之晚矣。」袁可立的回答當然也不會有任何讓步。如今的朝鮮哪里拿大明當自己的宗主國看待,從建奴建立了金之後,他們就再也不是壬辰事變之時,那樣視大明為爸爸一樣看待了。如今更是語出威脅之語,有劍拔弩張的味道,這哪里象是一個屬國能說的話嗎?

「袁軍門,知你打仗治軍相當有一套,但這次如若不從,那就只能得罪,若其中一切責任,均由挑起人負責。」如若說不服對方,那只能是用兵力優勢來壓迫對方就範了,當然這只是語言上的。

「某也想看看,小國敢如何的得罪于大明的。」袁可立已經做好了戰斗準備。雖然自己不願打仗,但被逼無奈,那就戰是了,被人堵住了海峽,不戰沒有任何的辦法了。

打海戰袁可立還是有經驗的,說是兩邊的都有什麼投石機和火炮之類的,其實那投石的射程也就是不足一里,火炮把的但是有二里,但那準頭和射速,就差的遠了。所以往一邊靠一點,那也就只是一邊而已。從航行里起,袁可立就集中在了中間線,這樣最起碼可以躲過投石機。而龜船的戰斗,那倒是有一些手段,但那射程射速更是不堪一擊。

所以袁可立第一決定就是讓船上的普通阻擊弩向著岸基武器。而靠前的一些船上的一些阻擊弩則換上汽油阻擊弩。這個射距雖然少了一點,但這個時候對付起龜船來,那結果肯定是會讓人相當吃驚的。一個不怕水,就能讓龜車上的燃燒出來,那就能是一個彩。

話說到這樣沖,樸一生也真的無法下台,兩國交戰這個責任無論如何都是太大了,但仁君這邊也是逼的太緊了。樸一生語言上是說的好听,但心里也是打鼓的,歷史之上這樣的替罪羊可是太多太多了,他真的不敢相信一旦真打了起來,就算是打勝了,明國那邊來追究責任的時候,仁君會不會把自己推出去當個頂罪的。所以這個第一攻擊,他是不敢真做的的。所以他就是想著堵住袁可立而已,算是交差。「小將是沒有膽量招惹大明,所以只要將廢君留下,一切自然的冰釋前嫌了。」

他就想著這樣拖泥帶水的把時間給拖著,但袁可立卻不可能有這樣的顧忌,「若不讓開,視為對本軍的攻擊,本軍將對此挑釁行為進行實施徹底的打擊。一盞茶時為限,切勿自誤。」

一見如此,樸一生就知道,此事無法善了了。抓緊時間做好了準備,便用旗話給袁可立部發一些沒有營養的語言。卻被袁部無視了。

時間終于到了,袁可立沒有任何猶豫,發動了攻擊。眾戰船之左舷部位,有二百門阻擊弩對岸上的阻擊弩發動的射擊,這種射擊相對來說是比較有難度的。海峽里的風浪起伏不平,比起戰車的奔波來規律更加的無法捉模,但錦衣衛們,努力的適應著,射出的上靶率達到了三成以上。

袁可立對這樣的結果很是滿意,透過望遠鏡,岸上的那樣裝備有一些被直接的打碎或者是打壞,迸的朝鮮兵們無所適從起來。努力的調整著火炮,想著打擊一炮。但那東西的準確度實在是太低了,幾十炮,只有一炮準確的打正了一輛戰車的甲板。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損失,不過是打穿了甲板而已。這就是實心彈的比較大的威力了,若是能把船底也接著撞擊,那才是最大的威力。

這邊一開火,樸一生那邊也沒有什麼猶豫不決了,幾十支龜船立刻準備開火。龜船在海戰之中是最主要的主力戰將。龜船在它的兩個側邊各有10支槳與11個炮口。通常龜船的兩邊各有11座炮門,前後各有2座。各種不同型號的龜船搭載了24至36門火炮。龜船的龍口中也能裝設一門火炮。由于龜船的四面八方都有炮口,它可以向任何方位射擊。龜船搭載了天、地、玄、黃以及勝字銃筒。勝字銃筒是最輕型的火炮,射程約60丈,而最重的天字銃筒射程為200丈。玄字與黃字銃筒是中型的火炮,通常發射火矢而非炮彈。

但有的龜船,並沒有任何的發揮機會,袁可立戰船上的阻擊汽油彈就發射了。因為袁可立知道他們的船上有可以打到二百丈的火炮。不管射的準還是不準,那東西都是有威脅的。所以還是先下手為強吧。

幾只汽油阻擊弩相當快捷的就射中了對面的龜船,木制的船遇到了汽油和火星,那就是**的加強版了,火速度的燒了起來,不理這里面有沒有傷人不談,通常的人當然會拿著水去潑以澆滅火勢。但那汽油的火哪里能是用水來澆滅的,火勢越來越大。越來越救不得了。

樸一生一看,不由的一驚這有門道啊,片刻間三支龜船就已經中招,而岸上的一些東西好象也在受攻擊。

因為船上的火炮均在左右兩舷,所以樸一生早已指揮他們調好了,這時一聲令下,命令所有的左邊的天字銃筒集中朝著第一支戰艦射了過來。片刻間,約有六七十火炮呼嘯而來,聲勢極為強大。

立刻明軍的第一只戰艦上就中了十幾支火炮,更有一個船工和一個錦衣衛被當場砸死。而戰艦的一個船底進水,船工更速度的排水,好在進水不大,但是無妨。

這一下對方的集中火力發射,的確讓袁可立部吃了點虧,打破了他的零傷亡紀錄。

但隨後,第二輪阻擊弩對著岸基的射擊,因為更適應了海浪的起伏,所以這輪的射擊更加的漂亮。岸上的一些武裝也被打的是七零七落。

而前首的幾只戰艦連同第一只艦,第二輪的汽油阻擊弩,又開始了。仍然是三只龜船被點燃了,這個速度讓朝鮮人心驚,要知道,他們射一次天字銃筒,所用的時間還是相當長的,按照這個速度,人家都能再射二回了。如果是單純的火也無所謂,但這東西是三昧真火,不怕水,這特征還是比較煩人的。

而袁可立這邊吃虧卻吃在了火力拉開,不如人家是一個大橫排,火力集中。但那是沒辦法,人家的岸基武器,就擺在那邊,想集中起來,那就成了人家的靶子。只能把一邊的岸基設備給打倒了,才能往一側集中。(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二十四監最新章節 | 大明二十四監全文閱讀 | 大明二十四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