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見最大的障礙離開了京城,開始策劃下一次的行動。
李儒也在苦思良策,久思不得,便出門散步,走到門口,听得門口的家丁在喝斥︰「速速離開,不然要你好看。」
一名女子的聲音︰「對不起,我馬上就走。」
心下一動,便想出手管點閑事,調劑一下心情,便開口問道︰「什麼事啊,在相府門前喧嘩?」
看門的家丁見是李儒,忙不迭的下跪,道︰「大人容稟,這一女子去國舅府,走錯路了,走到咱們這來了,小的馬上趕走她。」
李儒擺擺手說︰「我來問問。」
走到跟前,見一女子站到那里,落落大方,衣衫雖破漿洗的還算干淨,只是掩不住風塵樸樸的行s 。給李儒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從遠方而來,找國舅有要事。
有道是天家無小事,皇帝相關的事都是大事,這國舅與皇帝相關度甚高,他的事也不會是小事啊。想到此李儒吩咐︰「將這女子帶到我房里,待我審問。」
手下的護衛以為听錯了心說,大人好大的膽子呀,在老丈人家公開的帶女子回房,不是說大人是個怕老婆的嗎?這咋不象呢?
不管侍衛的疑惑,李儒回到書房,仔細盤問那名女子。那女人子雖然口風很緊,但怎麼能在李儒這個滑頭跟前混過去呢,不一會兒便被李儒問出了根源。
原來這個女子不是一般普通人家的姑娘,她董太後身邊的人。太後賜名叫董小宛,董太後被貶回老家,就帶她一起回的。何進派人鴆殺了董太後,臨死前董太後交給董小宛一個錦盒要她到國舅府交給董太後的弟弟董國舅,好讓董國舅替她報仇。
董小宛一路顛沛流離來到雒陽,由她之前在一直生活在宮里,社會經驗很少,所以著實吃了些苦頭。好在平安的到達了雒陽,一打听董府,別人也沒細問當然就跟她指明了當下最紅最熱的董卓府第了,y n差陽錯她就來到了董卓府第門口要求見國舅爺。剛要被趕走,就踫上了李儒。
李儒說︰「董姑娘,何進已經死了。你的仇也算是報了,我感興趣的是什麼東西是董太後認為能替她報仇?」
董小宛猶豫了一下,心里想既然何進死了,董太後的仇也算報了,留著報仇的東西也無用了。何況眼前這人明顯的糊弄不過去,點點頭說︰「我也不知是什麼東西,太後只是說交到國舅手上即可。」
說著從貼身的衣服里面掏出一個錦囊,遞給李儒。
李儒打開一看,是一道皇帝的詔書。因為皇帝的詔書都是用專門的錦帛制成的,這段時間他沒少寫詔書,自然一眼就能認出。心里砰砰直跳,預感到這是一個天大的秘密將要揭曉。
打開詔書,李儒描了幾眼便一清二楚了。臉上表情越來越喜,待讀完捧著詔書哈哈大笑︰「天助岳父成事!」
收了詔書,吩咐手下將董小宛帶下去,送一百金給她,讓她自行投親靠友,自謀生路去。自己匆匆來找董卓。
一見面便說︰「岳父大喜呀。」
董卓說︰「現在這個時候有什麼喜事?」
李儒將詔書遞給董卓︰「憑此物我們廢帝名言正順。」
董卓接過來一看,詔書是漢靈帝寫的,廢太子劉辨改立劉協為太子的詔書,上面不蓋著傳國玉璽。可以確認是真的。「怎麼會有這個東西?」董卓開始也懷疑是李儒偽造的,但看到玉璽的印跡便知是真的,因為傳國玉璽丟了,現在的詔書上是替代品。
「哪來的?」
李儒把剛才的事情講了一遍。
董卓也說真是天助我也,既然靈帝有詔書廢太子,說明可以以劉辨得位不當來廢掉他,重立陳留王也就成了先帝的意思,要是還有人反對的話就可以讓他去找先帝理論。
兩人想到一起去了,真是好主意呀。
定好了計劃,李儒去安排在朝會上的細節。事先與一些重臣溝通,通了氣。經過兩輪的試探和清洗,眾世家大族感覺到了董卓的狠辣與決心,現在有了一絲理由和台階,于是借勢而下,同意了董卓的提議,表示在朝堂上會支持董卓的提議。
兩r 後的朝會上,董卓第三次提出了廢帝的建議。
不過這一次是充分準備好了的,不再是試探了,他先讓司徒王充念了靈帝的遺詔。
然後向群臣宣布︰「我董卓要按先帝的意思去辦了,廢少帝劉辨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洛陽令周胤問︰「詔書是真是假?」
董卓毫不在意的把詔書出示給他驗證。
周胤看後也沒多說什麼,退了下去。又有幾個
必竟朝廷上的人都知道漢靈帝喜歡劉協,一直想讓劉協繼位。只是顧忌大將軍何進和朝中清流的壓力一直沒有辦成。死之前留下詔書也是有可能的。
一邊是不抗事的儒家大義,一邊是董卓的閃亮的戰刀,現在加上已過世的靈帝的一封遺詔,眾大臣的天平向一邊倒了。
沒了反對的聲音,這事就算定了下來。
董卓讓人將少帝扶下座位,站在品級階下面向龍椅站好,去掉頭上的冕旒冠,解下腰上的印綬。將陳留王劉協扶到座位上,系上印綬,戴上冕旒冠。
將龍椅後面賬子里的何後一起扯了下來。
因為少帝年少繼位,所以按慣例要有太後要掌權輔政的。所以何姬也算是在垂簾听政了。
這下換了新皇帝,她便听不成政了。這個蠢女人嘗到了自己釀的苦酒了,要不是她不讓何進殺十常侍,何進哪有殺身之禍,有了娘家兄弟何進的支持,自己的r 子多好過。現在後悔也晚了,只能掩面哭泣,大氣不敢出。
在悠揚的宮廷樂曲聲中,陳留王登上了皇位。董卓帶領群臣參拜完畢,讓李儒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即位詔書,也就是皇帝的任職宣言,當眾宣讀。
「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仰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董卓所立陳留王劉協,表字伯和,是漢靈帝的二兒子,登基後被你為獻帝,時年九歲,改元為初平。接下來是瓜分利益的時候,董卓自封為相國,享有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福利,一時間威風無兩,氣焰滔天。
各家支持董卓另立皇帝的權貴也得了相當的利益,一時間大家都興致勃勃,好r 子來了。常言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換了個新皇帝,自己又在擁立時出了力,當然應該獲得比原來更多的利益。
而那些沒明確表態支持的也在心里惴惴的,拚命的算計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他們都沒想到董卓可是一頭喂不飽的餓狼,那里會饒了他們。
最傷心痛苦的莫過何姬和劉辨了,何姬從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的太後變成了一個普通的王太後。劉辨由原來的一國之君成了一個空頭的王爺。其中的落差何止千里。尤其現在被圈禁的一個小小的永安宮里面,缺衣少食。娘倆幾乎r r 以淚洗面,心里咒罵董賊不得好死。
世上總是不缺投機分子,有些忠于劉辨的大臣听到劉辨的處境時便起了心思。私下串連起來和劉辨聯系上了,想著推翻董卓暴政。
可惜事情做的不嚴密,被董卓得了消息。這些人也不想想宮里的守衛都是董卓的手下,內侍們也被董卓的雷霆手段嚇壞了,有什麼哪里敢對董卓隱瞞。
董卓听到冷笑一聲,說︰「本想饒你一命,誰知你卻不知好歹。」回頭跟李儒說︰「去送弘農王母子上路。」
「喏。」李儒二話沒說就下去了。
李儒帶兩個軍卒拿了一條白綾和一壺毒酒一起來到皇宮,找到董炅。董炅正在他的衙門里喝悶酒呢,見李儒過來,知道有事了,忙迎入宮門。李儒把董卓的命令一說。董炅馬上答應派人幫忙,親自領一隊人馬給李儒助威。
一群人浩浩蕩蕩來到永安宮。
董炅一腳踢開宮門,劉辨和何姬正在相對垂淚。
一看董炅和李儒的架式,娘倆兒就感到大事不妙,何姬顫抖地問︰「你要干什麼?」
李儒說︰「董相國請弘農王喝酒。」
「不!你們不能這樣!」何姬發瘋似地沖過來想打翻毒酒。
董炅上前一腳將她踹倒在地,兩個士卒用白綾打個活結套在何姬脖子上用力拉緊,不多時將何姬活活勒死。
劉辨眼見躲不過去,顫顫巍巍的伸手去端酒杯,一個沒拿穩,酒就灑了。
李儒不耐煩了,一把抓住酒壺,一手捏住劉辨的喉嚨,將一壺毒酒灌了進去,片刻弘農王劉辨就七竅流血而亡。
劉辨母子雙亡,新帝沒了威脅,董卓的目標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