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華夏文明都是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重農抑商歷來都是封建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根本理念。因此,商業一直都不為人們所推崇,尤其是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在農耕時代,由于商品只局限于農副產品和小作坊的手工藝產品,供不應求的場面長期佔據主導地位,大多數商人發的都是國難財,這就是封建統治階級重農抑商的治國理念的主要根源。
在整個封建歷史長河中,會時不時地有個一兩次的糧食大豐收,產生豐衣足食的盛世景象,然而這恰恰是下一次災難的一個開始。因為人們種糧的積極x ng被削弱了,大家都在忙于享樂,統治階級也意氣風發,覺得國泰民安,可以高枕無憂了。但事實上,隨著享樂主義的升級,越來越多的農業生產者正在默默無聞地加入「體面的長衣隊伍」或小作坊里的「短衣隊伍」當中。這樣,由于一線「短衣生產人員」的逐漸減少,用于手工作坊生產的原材料便逐漸短缺,小作坊里的商品也就越來越供不應求了。而物以稀為貴,產品的供不應求自然要推動價格的上漲,價格一上漲,統治階級的消費支出就得增加,那增加的這部分支出必然得轉稼到底層的勞動者身上,災難便從此產生了。
所以,商業在華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長河中,永遠只是一種流通的途徑,沒有起到穩定社會經濟和國家政治的杠桿作用。
工業革命後,洋人的豎船利炮將中國人的「泱泱帝國」夢想擊打得支離破碎,國人開始意識到「夜郎自大」的評價不光是「夜郎國君」的專利了。國門的洞開除了帶來了殖民枷鎖和恥辱苦難之外,也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工業」開始在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度里生根發芽了。有了工業做基礎,商業的繁榮也就是大勢所趨了。只有到了工業文明時代,商業的經營與競爭才算是真正開始了。
跟萬事萬物生長發展的規律一樣,我們國家的大商業發展也經歷了起步、興盛和成型三個發展階段。
追根溯源,我們國家的大商業的起步應該是在鴉片戰爭之後工業文明的萌芽時期,那個時候,由于洋人的介入,暴利驅使著洋人不斷地將產業革命後的工業新技術、新設備、新的管理經驗輸入這個被稱之為「東亞病夫」、滿目瘡痍、災難深重的國家。從此,中華大地上也有了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盡管道路是此等的艱難曲折,但畢竟我們邁出了這第一步,這就是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一部《商源》的創作背景。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江鵬飛從一個小商販成長為一個巨商大賈的創業歷程。在那個年代,先是有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和殖m nzh 義三座大山壓著,接著便是連綿不休的內戰,之後便是面對r 本帝國主義侵略統治的全面抗戰。在這種殘酷的歷史背景下,生存已經成為了第一要務,生產只是維系生命的一條屈辱途徑,人人都在為生存而拼殺。圍繞著主人公江鵬飛的那一份產業,敵我雙方展開了殊死搏斗,再現了中華民族兒女為取得人民解放、民族振興而英勇奮斗的可歌可泣的感人場景。
新中國成立後,工商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尤其是到了八十年代,改革的ch n風吹遍了整個神州大地,工商業煥發了勃勃生機,商業大ch o此起彼伏,全民經商成了那個年代的主旋律,這便是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二部《商ch o》的創作背景。小說講述的是男主人公孫毅恆從一個國營商業系統的干部轉換成一個商業大ch o中的領軍人物。孫毅恆的成長經歷正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與轉型的一個艱難過程。他飽讀史書,後又接受了經濟學的教育,對我國的歷史發展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對社會的發展趨勢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從而成就了孫毅恆的創業夢想,最終成為一家大型的私營投資集團公司的核心人物。
到了現在,我們的大商業已經處在了「ch n秋戰國時期」,大商業的格局基本定型。各式各樣的商業集團風起雲涌般地佔據著各行各業,形成了一個個的商業集團。這一個個的商業集團就是ch n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個諸侯國。商場如戰場,免不了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商業風波,甚至狂瀾不止,各個商業集團生存的怎麼樣就要看它們治理發展得怎麼樣,功夫不外乎就是諸子百家的那些經典學說。這就是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三部《商瀾》的創作背景。小說講述的是男主人公趙彥直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輔助女主人公孫敏霞創業的經歷。孫敏霞便是本系列小說中的第二部《商ch o》的男女主人公孫毅恆與江雪琴的女兒,在趙彥直及其幾位弟子的協助下,孫敏霞率領公司全體成員最終創建了一個以房地產業為主,旗下擁有多家實體企業的強大的公司。趙彥直是大學里的教師,本科學的是建築專業,而研究生攻讀的卻是中國古代史,在歷史和古典文化中頗有研究和見識,尤其是對先秦文化中的諸子百家的思想能夠融會貫通,應用自如,從而將《孫子兵法》、儒家、道家及商家的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理論j ng髓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輔助孫敏霞在商業經營與競爭中站穩了腳跟,並不斷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軍事戰爭是政治紛爭的繼續,是政治斗爭的最高表現形式,但不是政治的最終目的。同樣,商業競爭也只是商業經營的一個過程,是商業經營的一個方面,不是商業經營的最終目的。所以,新時期里,我們提倡共同富裕,這才是商業經營的最終目的。盡管理想與現實有一定差距,甚至理想無法變成現實,但人的願望總是朝著好的方面、理想的境界去發展,去設想,去追求,去實現。有了這一願望,人們付諸的行動自然會人心向善,一起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發展氛圍。道家的鼻祖老子就有一種理想︰「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我想,新時期中,各商業集團之間會達到老子的這種理想境界的。老子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還說過︰「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他告訴人們,「心善」與「忘我」是人類發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個人生存的最高法則。基于此,便有了創作商字號系列小說中的第四部《商海》的願望。
三個發展階段,三部商字號小說,再加上一個理想願望,構成了這套系列小說的框架,願能以此引導人們達到各自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