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開著那輛車慢慢的在彎曲的泥沙石路上行駛了一小時左右後,快接近幕村地界時,陶從車前台抽屜里取出了一張特別的卡片,雜志般大小,放在車副駕駛的前台上,卡片上寫著,領/導/視/察字樣,上面蓋著市/政大紅章,那是
給有心的人看的吧。
車前進方向的右邊漸漸看到龍魚湖的尾部了,右邊路旁就開始閃過一顆顆曾經特意種植的小桉樹,雖不是很整齊的站在路旁,但除了這里開始才有以外,周圍的都是凌/亂的長著的,有大有小,大的桉樹有的要兩三個人牽著手才能圍住,有的只要一個人就可以抱住,桉樹,也就寓意平安之路吧,我是這麼想的。
一路下來左邊還是陡峭俊美的山石,山石上依舊長滿了灌木雜草植物,這里也是進入這里唯一一條羊腸小道,現在由于旅游開發,道路由以前的一米闊展了五米了,改為騎車的綠道了,在這樣清閑的山間里,路顯得寬敞好多。
正式進入幕村前得過一座特別的石橋,石橋的左邊依然是陡峭俊美的崖壁,這里的崖壁經過清理後顯得黑亮無比,手撫上是絲滑之感,覺涂過一層油一樣,那就是這里獨特的地質。
石橋曾經沒橋面,只有九根扎在湖里的石柱,石柱每根是四方形的,只有0.9米大小,而且每根石柱之間的距離是0.6米,石柱露出水面部分只有0.1米左右,還得看是否下雨季節。
當然,為了安全,橋上早已由石家出資加修了橋面和護欄,不過沒有加寬,也是在石柱的寬度上加了石板橋面和護欄而已,只有小三輪和摩托通過的大小,汽車當然過不了的。
不過還沒到橋時有個新建的幕村驛站,差不多就是兩個客廳大小,有各式的旅游用品賣,包括飲料,幫你聯系住店,《當然不是黑/店,這里是在鎮/政/府管轄範圍內的地方》
幕村驛站前方的泥沙路是特意擴大了些,那里也是停了小型觀光電動車,人力三輪車,摩托車,這些是載游人回鎮上的,因為是淡季,這期間數量是有限的。而這時沒人的時候,開車的司機們都圍著驛站里的桌子前喝著茶聊著家常。
小陳把車停在離人群最遠的一顆桉樹下,陳再安的車早已等在了那里,陶先下了車,從車尾箱里拿出了行李,放進了陳再安的車上,與陳再安一起先進了村,去婆婆的內村子了。
老人,婆婆和月下車後,老人獨自走在前面,和認得的人點點頭打著招呼;小陳鎖好了車,給車套好了/外衣,就跟在了婆婆和月的後面,婆婆和月是慢步著向石柱橋方向走去,婆婆也是很久都沒出過這座橋了,要不是月這次第事,想必也不知還有出村的這一天,婆婆看著這里改變了的綠道驛站,回想著,不只是外面的變化大,原來自己住的村落里也變了不少,婆婆感嘆著。
一老一少,一高一矮走在一起,都是默默無語,而月的身高因為瘦弱顯得更高了,走在這樣雖不大的寒風里,月青絲般的黑發輕輕的飄散著,沒有力的步子有點晃動著,顯得就要被吹倒一樣,月用冰涼的手指月復去扶飄亂在眼前的發絲,這在外人看來是多麼優美的舉止,而月卻是認為很平常的動作。
可這樣平時的動作,被站在驛站門口的摩托車大叔看清了姑娘的面貌,驚喜的大叔急忙的邁出了步子,小步的跑到月面前,婆婆頓時就驚了,月卻還是沒有表情的看著突然出現在側面前的大叔,沒有開口講話的意思。
此時的老人早已走過了橋,因為這里他最熟悉的地方,也許是想快步走回家休息吧,也許是怕別人問得太多,而老人是對外從不說起家的一切大小事,有人問起,都是一笑而過……
輕輕的寒風還在吹拂著月漂亮烏黑的發絲,月停下了腳步,沒有任何表情的看著大叔,右手護上左手背,拇指相扣著。
婆婆急忙上前,用很禮貌的話問著大叔「你……你有事嗎」婆婆顫抖的音節顯示了婆婆的擔心,大叔看出了婆婆的擔心和誤會,就笑笑的對婆婆說︰自己是住鎮上的人,不是外地的,早上是帶游人過來的,在這等候著游人下午回鎮上,因為事先約好了,如果沒約定好,就早已回鎮上原地等待另外的客人。
當然,婆婆是不認得鎮上那邊載游客的那些小型觀光電動車,人力三輪車,摩托車的那些車主了,包括這里幕村的人,婆婆都認不完全的,有什麼事,都是老人在出面接觸的。
大叔解釋完後,婆婆忙又問了︰「那你有什麼事嗎?」
大叔還是一臉熱情的對婆婆說︰「婆婆您放心吧,我沒有別的事,就是覺得這小姑娘好像幾個月前,我從鎮上那邊載過來這邊玩的那個姑娘,就過來問問是不是而已」。
婆婆沒回話,看向沉默的月,而月看看婆婆後勉強的說了話︰「不認得」。
月從不記住陌生人的模樣,只想記住重要人的聲音就夠了,就是那年母親走後,害怕在乎的人離開,從此再也見不到,是多可怕的事,所以月至此就用記聲音的方法,記住重要人的聲音,因為她很會模仿,從小在那間屋子里害怕時,她總是閉著眼,學著婆婆溫柔的安慰著小月月時的聲音,月就是這樣在那個家慢慢長大的……
婆婆和月正準備邁動步子離開,大叔又自個嘮叨了一句︰「可這是兩個姑娘的相片啊,怎麼只有一個呢,還不像了呢,這相片……」說到這里,搖了搖頭,有些失望的向幕村驛站門口走去。其他司機都是在暖和的驛站屋里坐著,而大叔這幾個月以來都是站在門口,等著再來玩的人……
月听到這些話後,好像想起了什麼,停下了腳步,小嘴里呢喃著兩字,相片、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