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志 第五章 請兵

作者 ︰ 柏幸

()在上陽城南面有一小鎮,名曰虞屏。鎮雖小,卻是上陽南面的咽喉門戶,上陽城很大一部分物資補給都要從這里調度經過。當風國大軍退守禹丘之時,霍去峰大軍也已悄然到達虞屏鎮外圍,探听才知,早在幾r 前,華國西境的三萬余邊軍就已到達虞屏。這一切都是在太後的籌劃中,在她得知長子被虜的最初的幾r 的焦慮和不安中完成的。霍去峰未料到,華國處處落先的情況下,還能有此先手,不得已,他只得引軍退守在一高地駐扎,並傳書與虞世驥元帥。戰爭似乎一下子進入了膠著狀態,但實際上雙方都在等待,風國在等待十幾萬本土軍隊的南來,華國在等待侯方士大軍的北歸,甚至也許華國可以在關鍵時候飲鴆止渴,把寇自清的大軍調回,至少這樣,華國不會亡于風國之手。

風國右路大軍被襲,主帥被俘的消息不幾r 便傳遍了上陽城,一時間永寧王的名字再次成為華**民談論的焦點。只是此刻皇宮中的太後除了高興更多的卻是焦慮。因為關海鷹在北疆,那麼應該就和忠王不在一起,如此一來,很可能現在忠王已在去找寇自清的路上。以他的x ng格,多半會把寇自清大軍帶回上陽,如此,雖解了上陽之困,卻遺大禍于東境,離族必定趁勢而起。外患終可除,內禍實難平。千古之訓,不可不防。心念及此,太後急喚來心月復,細細吩咐下去。

此刻,忠王及護衛三人經過連夜趕路,已離羅山關不遠,正要歇息,卻見前方一大隊人馬過來,正是從定山過來的千余武道人士。這些人馬又分成三撥,打著三樣旗幟,分別是金剛寺、浩然門和神劍門。這三個門派正是當今武道的泰山北斗,其歷史比之大華國還要久遠。除了浩然門本就在定山外,金剛門本是在大華中月復之地的佛手山,神劍門在大華南疆一劍峰。大華建國後,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將此三大門派集中在東羅山,以便監控管理。雖如此,亦有弊端,在原來兩大門派所處之地,由于沒有正派巨擘鎮守,出現空缺,百余年來,逐漸興起了魔門異派。實力最為強大的便是天門和神域,分別佔據了金剛門和神劍門的原有勢力範疇。只是由于大華國強力鎮壓,他們只能在暗地活動。這次大華被大風國入侵,三大門派各自出動j ng銳,山門空缺,天門和神域已經有所行動。定山上一場血雨腥風,正要到來。

忠王見到旗幟,便已知曉,前面人馬必是定山上的三大派人士,當下走近高聲道︰「不知哪位是柳劍心前輩,在下章寧特來拜見。」聞言一個背劍的中年前出道︰「家師尚在定山山門閉關未出,在下是其收首徒嚴楓,有什麼事情,少俠可以和我說說。回頭我可以幫你通報一下。」「是這樣,家父曾與令師相識,小子听其事跡,從小便對令師敬慕不已,今r 看到貴派旗幟,就想是否有幸能見上一面,一睹高山之態。」忠王言道。嚴楓聞言,喜上眉梢:「不知少俠家父姓甚名誰,想必亦是大家之輩。」忠王當然能听出他話中意思,也不計較,只正言道︰「家父名諱實在不便相告,既無緣相見,小子他r 必親自登門拜訪。」嚴楓不以為意,當下兩人別過。忠王一行行出不遠,張重言道︰「王爺何不據實相告,值此危難之際,正需武林人士相助。」「你不明白,此次三大派勤王之舉,看似浩大,實則虛張聲勢,神劍門門主未出,其他二派想來亦是如此,他們這是出力不出工。這些武道人士,不可倚重。」忠王似心有所得,話語中意味深長。言畢看向馬致道︰「你怎麼看?」馬致附和道︰「王爺果然睿智,非常人所能及,只是剛才一番攀談,便能有此判斷,馬致拜服。」這話雖有實情,但奉承味十足,忠王听言先是皺眉,轉過臉去,反倒舒心一笑,似是很受用。就這樣三人一路話語,不出半r ,已到羅山。方才進入山腳,便見山上旌旗蔽r ,軍士c o練之聲不絕于耳,忠王下意識模向懷中虎符,臉上頓現果決之s ,隨即大步向山上走去。

帥府中,寇自清將軍正在看一個紙條,紙條褶皺厲害,想來寇將軍已看過不止一遍。「太後意思是……」恰其凝神深思之時,外面軍士來報,說是有人來見,並遞過一玉佩,寇一眼便認出是忠王貼身信物,當下急去城門相迎。

殿內,帥座空置,兩人相向而坐,氣氛出奇的輕松。寇將軍心中自是有底,忠王亦是受其禮待,心中歡愉。「老將軍,你在這已坐鎮多年,不知現下我軍與東離族戰事如何?」忠王先言。「目下我軍雖連勝幾仗,但敵寇勢力反倒r 益猖獗!」寇自清似有無奈道。「這是何故?煩請老將軍相告。」忠王一臉誠懇道。寇自清略做停頓道;「這離族生活在羅山與定山之間的月復地中,方圓千余里,廣袤異常,人口不下百萬之眾,其族歷史淵遠,可追溯到我華國尚未立國之時。那時我華國尚是華族,亦是這月復地間一部落,後與風族、離族等幾大盟族一起起兵反抗前朝代國。待覆滅代國取得天下後,依照盟約,風族也就是現在的風國取北疆,我華族取西域,離族取東域。風族所取之地和現在的風國疆域大致不差,而我華國卻只有中陽城以西這塊地方。經華國歷代聖主開疆擴土,方取得中陽以東也就是離族之地。本來百余年來,離族已然歸服從,但不知何故,近十幾年來,離族屢有反叛,漸成大勢,特別是值此風國入侵之時,更是猖獗。也許他們是覺得復國之機已到,故屢敗而屢叛。」忠王聞言方覺這東境戰事遠非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當下言道︰「原來如此。想必老將軍也早已知曉上陽城危急。」「不錯,主上被俘,京軍主力潰敗,我早已得到消息。而且前幾r ,海州被攻取,我亦知曉。」寇將軍似知無不言。「那老將軍對風國攻取海州怎麼看?」忠王繼問道。「依老朽來看,風國攻取海州,所圖甚大,想必不出半月,便有大軍來到。」寇將軍臉上露出少有的焦慮之s 。「小王亦是這麼看,風國若只是兩路圍攻上陽,或許只為取利,簽下城下之約,其徐圖緩進,恐怕是想畢其功于一役,覆滅我大華。」忠王起身亮出虎符道,「故此次前來,是想請老將軍出兵。」寇將軍亦起身正言道︰「忠王,此處是我大華龍興之所,不容有失。太後之意,難道您還不明白嗎?」寇將軍離座走近忠王,「主上被俘,國本不可一r 無君,但主上畢竟還在,是故太後才讓尊駕至此,若上陽失守,忠王你便可率我大軍打起復國之幟,以龍興之所為根據,徐圖大業;若上陽未失,待我軍平定離族,大軍回援,尊駕亦是大功一件。主上雖有子嗣,然皆年幼,尊駕是主上親弟,太後生生之子,當可繼承大統。只是朝中勢力紛繁復雜,若太後此刻表明態度,必定紛爭四起。當下以驅除風國大軍為最要,太後執掌一切大權亦是此故。但太後何等睿智,她已為尊駕鋪好後路,還望尊駕明見。是故不管是哪種情況,當務之急,是要在上陽之局特壞之前平定離族之亂,鞏固根本。」忠王聞言,一陣沉思,良久方現大悟之態。「可是離族之亂已經多年,仍未平定,老將軍怎麼有把握在較短的時間拿下呢?」忠王急切問道。「本來不可,但得一人便可。」寇將軍撫須道。「何人?」忠王投來關切的眼神。「永寧王。」老將軍只說了三個字,但忠王卻感覺有萬鈞之力。「不r 前,我已拜訪過他府邸,只是無緣得見,莫非老將軍已有他的消息。」「正是,據上陽傳書來報,幾天前永寧王曾在北疆夜襲風國大軍帥帳,生擒諸葛信。當下諸葛信已被押解至上陽,永寧王和太後敘過,已在趕往羅山關的路上。」老將軍渾濁的眼神里泛出少有的光彩。忠王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等事跡小時曾听說過,本以為只能存在兒時的想象中,卻不料永寧王又復制了一次。此刻,山外青峰相對,風逐雲涌,似乎在期待二王之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華志最新章節 | 風華志全文閱讀 | 風華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