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紀事 第六十七章 季札訪中原

作者 ︰ 草廬

()季札是吳王壽夢的小兒子,因封在延陵,又稱延陵季子。

吳人原是周族的一支,吳太伯和仲雍都是古公亶父的兒子,季歷的兄長。亶父想把王位傳給季歷,于是太伯和仲雍逃避至荊蠻地區,剪去長發,在身上刺滿花紋,隱居起來。等到季歷繼位以後,太伯便在太湖一帶定居下來,自稱句吳。荊蠻人尊崇太伯的賢德義行,有一千多戶人家自願歸附他,擁立他為吳太伯。于是,太伯便在東南沿海一帶建立了吳國,都于吳地(今江蘇蘇州)。

周武王滅殷後,尋找太伯、仲雍的後代,吳太伯沒有子女,仲雍的玄孫周章此時已做了吳國的君主,武王就把吳地封給他。同時又把夏都的舊址封給周章的弟弟虞仲,建立虞國。

自太伯起傳到第十二代,虞國被晉人滅亡。荊蠻地區的吳國,傳到第十九代壽夢時,逐漸興盛起來,壽夢自稱吳王。

吳王壽夢二年,逃亡晉國的楚大夫申公巫臣,因怨恨楚子反誅殺自己的族人,極力促成晉、吳聯盟,以對付楚國。他從晉國出使吳國,教練吳人駕駛兵車、列陣作戰,又將自己的兒子狐庸留在吳國擔任外交官員。巫臣通吳,成為吳國與中原諸侯交通的起點,由此開始的七八十年間,吳國得以迅速發展。

壽夢有四個兒子,第四子季札最為賢能,壽夢臨終前想傳位給他,季札堅辭不受,只好讓長子暫時諸樊代理政務。服喪期滿後,諸樊讓位給季札,季札說︰「您是長子,合法的繼承人,誰也不敢冒犯您。況且,做君主不是小弟的志向。」吳國人堅持要立季札為君主,季札便離開王室去鄉間種田,于是人們不再勉強他了。

公元前547年,吳王諸樊去世,留下遺言,將王位傳給二弟余祭,希望通過兄弟依次相傳,再將王位傳給季札,以了卻父王的心願。余祭三年,齊相慶封遭遇鮑氏、高氏和欒氏的圍攻,逃亡吳國。余祭想通過慶封向中原擴展,便把朱方封給慶封作為俸邑,並且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使他能夠死心踏地的為吳國效力。

公元前544年,吳王余祭派季札出訪中原。

季札首先到了魯國,請求觀賞魯國保存的周王禮樂。魯國的樂師為他演唱《周南》、《召南》。季札說︰「美好啊!王業已經奠定,雖然還未盡善盡美,但百姓已經沒有了怨恨!」演唱《邶風》、《鄘風》、《衛風》,季札說︰「深沉而不悲戚,憂患而不困惑,這大概就是康叔、武公的德行吧?」演唱《王風》,季札說︰「美好啊!這應該是周王東遷以後的樂曲吧?傷感而不抱怨,沉思而不恐懼。演唱《鄭風》,季札嘆息說︰「情調過于縴弱,有點兒像桑間濮上的靡靡之音,這大概是鄭國衰亡的預兆吧?」演唱《齊風》,季札說︰「壯美啊!像東海一樣寬闊,高亢響亮,氣勢恢弘,這大概是姜太公的遺風吧?」演唱《豳風》,他說︰「令人振奮啊!坦蕩寬宏的音律,鏗鏘有力的節奏,這應該是周公東征的樂曲吧?」演唱《秦風》,季札贊嘆說︰「多麼弘大而優美啊!這是華夏的聲音,炎帝和皇帝誕生地方,必然會弘大深遠到極致,天子腳下大概才有這樣的樂曲吧?」演唱《陳風》時,季札嘆息說︰「國家沒有賢明的君主,難道還會長久嗎?」

接著又演唱《小雅》,季札贊美說︰「抑揚婉轉的樂聲,多麼深沉優美啊!憂慮而無異心,怨恨而不直言,先王的遺民在苦苦地呼喚那失去的繁華,這也許就是周室衰微的象征吧?」演唱《大雅》,季札稱贊說︰「舒緩的旋律,多麼美好啊!寬宏和諧,剛直端方,這大概就是文王仁德的體現吧?」演唱《頌》中的《清廟》,一人領唱,三人跟著詠嘆。樂師撞擊懸掛的大鐘,發出蒼茫深遠的回響,彈撥鏤空的紅s 絲弦瑟,音調舒緩低沉,音s 古樸醇厚,氣氛莊嚴肅穆。季札情不自禁地贊嘆說︰「太美了!高亢而不張揚,典雅而不呆滯,謙恭而不卑怯,輕松而不散漫,五聲和諧,八音有序,與先王的禮樂一脈相承!」隨後,季札又觀看了《韶濩》舞,感慨地說︰「聖人尚且為自己的德行愧疚,誰還敢懈怠一步啊!」觀賞《大武》舞,季札說︰「美妙啊,武王伐紂,順應民心,為天下所樂!」觀賞《大夏》舞,季札稱贊說,「太不易了!大禹躬身于民眾,疾苦而不居功自傲,誰能自始至終做到這一點呢?」觀賞《韶箾》舞,季札興奮地說︰「堯舜的功德,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這大概就是德行的頂峰吧?猶如上天無所不包容,大地無所不承載一樣,功德已經無以復加了!」他最後說︰「這次觀賞樂舞,聆听音樂,心滿意足,縱有其他歌舞,我也不敢再奢求了。」

季札喜歡晏嬰,到齊國後,對晏嬰說︰「齊國的禍患不會停息,不可貪圖封邑和權力,請把身外之物都退還給君主,方能幸免于禍難。」晏嬰接受季札的勸告,使自己遠離禍患。

季札到達鄭國,會見子產,像老朋友重逢一樣親切,送給子產絲質長帶,子產贈給他麻布衣裳。季札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鄭國的執政者荒y n奢侈,禍難不可避免,政權將歸于您。您掌權以後,一定要謹慎地以禮儀治國。否則,鄭國將會滅亡。」

季札到達衛國,喜歡蘧瑗、史狗、史、公子荊、公子朝、公子發一班人,對他們說︰「衛國有你們這麼多君子,不會發生禍患。」

季札從衛國到晉國,喜歡趙文子(趙武)、韓宣子(韓起)、魏獻子(魏舒),對他們說︰「晉國的政權大概要轉移到趙、魏、韓三家了吧?」臨走時,對叔向說︰「國君荒y n,卻有許多優秀的臣子,大夫們越來越富有,政權將會旁落。您喜歡直來直去,努力吧,一定要想辦法使自己免于禍難。」

季札出訪途中,曾經順路拜會徐國君主。徐君很羨慕季札的佩劍,雖然未說出口,但季札已經看出了他的心思,因為出使需要,當時沒有把劍贈予他。季札自中原返回,再次經過徐國時,徐君已經去世。季札解下佩劍,放在徐君的墓碑前離去。隨從者說︰「徐君既然死了,還是把劍帶走吧!」季札說︰「不可以,當初我在心里已經許過願了,回來時一定要把這口寶劍贈給他,難道因為他去世了就可以違背自己的心願嗎?」

吳王余祭在位十七年去世,三弟余昧繼位。四年,余昧病重,重申父兄之命,想傳位給四弟季札。季札以逃走辭讓,于是吳國人立余昧的兒子僚繼位,是為吳王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列國紀事最新章節 | 列國紀事全文閱讀 | 列國紀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