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長空 第二二二章 殺手變弓兵?

作者 ︰ 陽電

沒有真實靶機的訓練,對龍雲熟悉接戰過程來說也已經足夠。

作為訓練,今天他們設定的作戰目標是迎頭接近的北約殲擊機,高度五千米左右、飛行速度馬赫零點八五;在這樣的高度、速度差和接敵條件下,R-27R導彈理論上的最大sh 程接近六十千米。

六十千米的sh 程,听起來的確是很厲害、也挺嚇人的吧?

只是很可惜,這個所謂的最大sh 程只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在實戰里基本上是不可能;如果龍雲雙機真的在距離目標六十千米時就發sh 導彈,那可以說保證打不中目標。

考慮到導彈發sh 時機、航跡偏離與目標可能的機動、電子對抗措施,即使是佔據速度、高度優勢,團里的作戰討論也是建議在接近敵人到五十千米以內再發sh 導彈,這樣才能保證有起碼的命中概率。如果要求進一步提高打擊效率,R-27導彈的發sh 距離控制在三十千米以內是最好,但是這樣的話載機就很難在發sh 導彈後全身而退;所以到底在何種距離上發動攻擊,就需要看飛行員的臨戰考量如何。

不僅如此,在模擬發sh 導彈後,龍雲就立即關閉發動機加力、控制戰機減速並進入小角度俯沖;兩架戰機的動作相當同步,見到側前方的紅s 十七號Su-27S動作進行的相當嫻熟,科羅廖夫不由得暗自點頭。

看來這位王牌對他們的作戰模式已經了然于胸,也就不需要他再去指手畫腳。

之前在309前線殲擊機團,龍雲和戰友們的超視距攻擊都是在高速沖刺中發動,發sh 導彈後也不會輕易減速︰這樣才能在對手躲避超視距攻擊、手忙腳亂的時候殺入戰團,往往就能夠有所斬獲。

但是在現在237團的攻擊模式下,如果不打算在超視距攻擊後進入格斗空戰,那麼戰機在發sh 導彈後就要盡量減速,從之前為導彈提供初始速度的高速飛行中退出來。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為導彈提供照sh 的迎頭飛行過程中,盡可能減緩接近敵機的過程;在導彈加速疾飛、最終遭遇目標的時候,戰機才會盡可能遠離敵機的位置,避免陷入難纏的格斗空戰。

不僅如此,倘若推測、或者發現對手也同時發動超視距攻擊,那麼在減速、俯沖過程中還要結合規避機動,這樣的飛行控制就相對復雜的多了。

模擬這樣的攻擊過程,在導彈「發sh 」之後,艱險的作戰才剛剛開始;一邊降低速度與高度,保持對目標的照sh 並實施一定限度的轉彎機動規避,短短的幾十秒導彈攻擊過程,卻是決定對手與自身生死的緊張對決。

現代超視距空戰中,數十千米的距離,導彈也是頃刻可至;估計導彈已經與「目標」遭遇,龍雲雙機才從接戰過程中月兌離。

從模擬的導彈攻擊過程中改出,轉彎調整航向加速,龍雲才和科羅廖夫打了個招呼,他知道在緊張作戰的時候飛行員沒有心思去溝通交流,既然要訓練就模擬的真實一些才好。

「完成的很好,十字斧!——之前你們也經常采用這種策略麼?」

「呃,沒有。如果是駕駛米格機的話,現在應該已經徑直沖過去、和對手扭作一團了!」

龍雲的說法,不僅是他自己、也是很多米格機飛行員的作戰經歷。

和可以從容躲在遠處、加速爬高然後用超視距導彈反復攻擊的截擊機部隊不同,前線殲擊機部隊的使命就是刀頭舌忝血、你死我活的貼身廝殺;R-27這種導彈在龍雲之前的戰術里,往往就只是被他當成恐嚇敵人的投槍而已。

真正要讓北約戰機血濺當場,他還是更倚仗x ng能優秀、鋒芒畢現的R-73。

不過現在,經歷過這兩天的戰術掌控和飛行訓練,龍雲對237團、對Su-27的戰術使用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主要參與格斗的前線殲擊機不同,攜帶多達六枚R-27的Su-27可不見得會把這些龐大而昂貴的超視距導彈當成恫嚇對手的空中焰火。

如何駕馭這種龐大而靈活的戰機,去密集突擊遠方的北約戰機?

這種作戰方式讓龍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思考怎樣在這種交戰模式下、去發揮自己的強大實力。

這種作戰方式,對龍雲來說既感到新奇、也的確是一種挑戰。

在此前的大量空戰里,龍雲的作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自身實力也在兩個世界的交替磨練中變得愈發強大;對于MiG-29,這款到目前為止蘇聯最優秀前線殲擊機的理解和駕馭,也已經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是的,這是真正的駕馭。

以龍雲對米格機的掌控,也許可以說已經到達了人機合一的程度;這不是靠打模擬器或者惡補飛行理論課所能夠企及,而是離奇的穿越經歷加上無數次戰斗磨合的成果。

今天的龍雲已經熟稔了MiG-29的機械增穩系統,對N019雷達為核心的火控系統也已經掌控嫻熟;不需要去記憶任何技術參數,他也可以在瞬息萬變的空戰中準確的判斷出,自己現在正處于飛行包線的哪個區域,以及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機動策略。

不僅如此,經過幾個月的血與火洗禮,加上他在現實世界獲取的知識和經驗,對于自己每天都要面對的這些對手,龍雲也已經相當熟悉。

如今在天空中,不論是在何種情況下遇到什麼樣的對手,他都可以從浩如煙海的對戰模式里選擇比較恰當的方式應戰,然後往往就是教科書一般的擊落過程回放;不僅是在呼嘯而來的導彈面前驚慌失措的菜鳥,即使是頗有過一些戰績的老手,也幾乎無法逃月兌龍雲發出的死亡召喚。

而且……事情還不僅僅是如此。

龍雲、或者說維克托*雷澤諾夫的突出戰績,在東西方造成的巨大影響也是他本人所未曾預料、現在也並不確切知道的。

借助不斷攀升的耀眼戰績,龍雲的勇猛作戰,不僅使自己成為了蘇聯空軍無可爭議的頭號王牌,也帶動了一大批對空戰格外痴迷的殲擊機飛行員;在漫長的東西方戰線上,他們同樣駕駛大量裝備于華約空軍的MiG-29屢屢取得突出戰果,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西方世界對這款戰機的整體評價。

如果說開戰之前,很多西方軍事觀察家還把MiG-29視為與美國F-16那樣的低端三代機,並始終對其模擬式多普勒雷達、機械c o控系統與燃燒不達標的發動機大放厥詞;那麼現在他們才開始意識到,與以往的米格機不同,MiG-29是真正可以與西方先進戰機進行全面對抗的全能型殲擊機。

然而對于龍雲來說,隨著戰斗的進行,他也越來越發現自己並不完全適合使用這款前線殲擊機;或者說,MiG-29雖好,卻無法完全發揮他的戰斗實力。

在之前的莫斯科之旅,他對米格設計局成員的吐槽,其實就是自己的真實想法。

要說MiG-29的問題,首先就是機內燃油量不足︰出于設計指標的需要,要求具有良好機動x ng能的MiG-29被設計成具有尺寸中等、身材窈窕的外形,這卻導致其為了控制重量而無法攜帶太多燃油。

單純使用機內燃油,MiG-29在巡航飛行狀態下的航程也只有1500千米左右,如果進行空戰則油耗還會更大,兩台RD-33一起開加力的話很快就會讓油量j ng告燈亮起。

即使龍雲有時候會在機月復中線攜帶一個副油箱,仍然覺得燃油不夠。

其次,作為在大規模戰爭中投入前線、可以預料會大量消耗的中型殲擊機,米格設計局的設計師們綜合各種考慮,也沒有為其設置很多掛點,使得MiG-29在執行空戰任務時只能攜帶六枚空對空導彈,其中R-27系列中距導彈一般只能攜帶兩枚。

六枚導彈的數量,對菜鳥來說也許還嫌累贅,可以就龍雲的作戰風格來講,那就是捉襟見肘了。

回想之前的中歐天空之戰,龍雲在每次出擊、遭遇強敵之時即使竭盡全力,六枚導彈打完後就只能月兌離接觸乖乖回家;雖說有時候可以使用航炮,而航炮的有效攻擊距離又很短,並不是想用就可以用。

一次出擊,對龍雲來說就是六枚導彈,這樣的火力持續x ng自然讓他不太滿意。

正是因為這樣的考慮,在得到新分配的Su-27S後,龍雲起初以為他可以從容的掛載一大堆R-27和R-73,在戰火密布的高加索天空繼續肆無忌憚的對北約戰機實施屠殺。

然而,對照237團的戰術安排,他就知道這個想法恐怕是很難實現。

不論是從航空團的作戰模式、還是從Su-27S的作戰特x ng來看,可以想象他後面的作戰是駕駛龐大戰機身處編隊之中,以如同戰列艦決戰的方式對遠方的目標進行齊sh 、隨後整齊劃一的轉向月兌離接觸。

這種交戰的目標距離一般是在幾十千米開外,即使會踫到目視格斗,估計也是少數情況。

那麼也就是說,今後他就要從勇猛沖殺的大刀手、轉而搖身一變成為躲在戰線之後的弓兵嗎?

————分割線————

求推薦票、求收藏啊!.

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ian.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龍戰長空最新章節 | 龍戰長空全文閱讀 | 龍戰長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