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電視台來了兩個人,一個個子中等瘦瘦的老年男子,年齡在五十歲左右,姓陳,李雅惠稱他為陳編輯。另一個是名年輕女子,年齡二十多歲,正是青ch n靚麗的時節,穿著紅粉s 的連衣裙,留著披肩發,下著肉s 絲襪,臉s 紅潤,光潔,好像度了一層光亮似的,陳編輯介紹說是新聞部的盧記者。
對這次采錄節目,陳編輯負責錄像,盧記者負責解說,以馬良寫的稿件為基礎進行修改,以適合播音。
對這次采訪活動劉書記很重視,將陳編輯、盧記者還有李雅惠和馬良叫到他辦公室,對他們說︰「要全力配合縣電視台把這個節目做好,老陳需要什麼,鄉里就提供什麼,一切為你們服務。同時,給你們配備一名服務人員,就是馬良,他既是廣播稿的撰寫人,也是鄉里的秀才,他為你們不好好服務,回來後我找他算帳。」
陳編輯感謝鄉黨委劉書記的大力支持,表示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將節目做好,把馬頭鄉宣傳好。
幾個人在李雅惠辦公室就攝錄節目的計劃進行了推敲,商定以大王村和張會村為重點,每村找四至五戶進行免耕夏種的農戶,進行采訪,讓農戶自己介紹免耕的做法和好處。
李雅惠也與他們仨一起下到村里,找村干部,選擇農戶,觀察農田玉米苗的長勢。馬良不得不佩服李主任,在機關辦公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但一到村子里,與農戶的交談總是能找到農戶的話匣子,幾句話就與對方聊得不亦樂乎。
馬良就成了這個小隊的服務員了,主動替陳編輯背起了攝像機,並不時的當當導游,介紹一下周圍的村名,至于再細一點的東西,馬良就不知道了。
陳編輯很隨和,在農戶家里,進了屋就坐到炕上,或是坐在凳子上。人們倒了水,拿起碗來就喝。
盧記者此時就顯得有些特別了,在一家農戶的炕邊,她用手里的稿紙打掃了來回好幾次,主人急忙拿來條帚,將她身邊的炕掃了又掃,她才稍稍用小半個坐在上面,馬良看著都覺得太累了。
更讓馬良厭惡的事發生了。
在一家農戶采訪時,盧記者將話筒伸到農民嘴邊,讓他介紹免耕的做法,他在說話時,嘴里有些口水噴到話筒上,盧記者的眉頭立刻緊鎖起來。
農民說完後,也感覺不好意思,急忙用袖子去擦拭話筒,盧記者一把拿回來說︰「都這麼大歲數了,怎麼這麼不講衛生啊。下面還怎麼用啊。」
那位農民的臉紅紅的,雙手搓著,特別不好意思。
「盧記者,別往心里去,我給清洗一下。」李雅惠急忙打圓場。
「這東西怎麼能清洗啊,壞了怎麼辦。」盧記者滿臉不高興地說︰「這麼髒,下面,我還怎麼繼續采訪,陳編輯,我不用這個話筒了。」
「小盧,將就一下吧,我們來一次不容易,再說在這里僅這一支話筒,你若不用,我們這個采訪就繼續不下去了。」陳編輯勸盧記者。
「這事我不管,反正,不換話筒,我就不采訪了。」盧記者倔強地說。
「你看,這事怎麼辦?」陳編輯無奈地看著李雅惠說。
李雅惠也沒有辦法了,人家連與自己一起來的人的話都不听,自己做為服務的一方,還能有什麼辦法以。
馬良實在看不過去了,不就是在話筒上有點口水嗎,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你看如同讓你上前線似的。
「既然盧記者堅持不用這個話筒,而這里僅這一個,也沒有辦法調換。」馬良說︰「不如這樣,我代替一下盧記者,客串一下記者,你們看怎麼樣?」
陳編輯考慮了一下,向盧記者看了看,此時的盧記者,站在樹蔭下,臉s 熱的通紅,不斷的用稿紙當扇子扇風,見陳編輯看她,就說︰「行啊,但必須說普通話,別給我們縣電視台丟臉就行。」
馬良心里說,你已經夠給你們電視台丟臉了。
剛才,農戶已經介紹了方法,下面就是他們提前商定的進行互問的環節了,話筒需要在采訪者和農戶之間來回交換,馬良算是知道盧記者說什麼也進行近距離采訪了,這位大哥的口腔可能從來沒有洗刷過,味道特別濃,馬良也只能強忍著進行互答。
馬良心想,是不是村支書看到來了這麼一個漂亮時髦的女記者,故意安排的這麼一位大哥來啊。
提問的內容已經提前設定好了,只要按照上面的問就行了。
馬良的普通話一出口,就讓陳編輯和盧記者大吃一驚,沒有想到,這個小伙子能夠說出這麼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甚至比縣電視台的男主持人講的還標準。
李雅惠一開始還擔心馬良若是一張嘴滿口本地話,那可就讓陳編輯笑話鄉zh ngf 淨出說大話,吹大炮的人了。但一听馬良的發音,再看陳編輯和那個女記者的表情,她心里感覺很自豪,自己的手下能有這樣的兵,關鍵時刻能夠沖的上去,很為鄉里掙臉。
「小馬,這小伙子真行啊,這話說的就像電視里一樣,比咱縣電視里說的好听多了。」村支書可不管旁邊的兩位高興不高興,有什麼就說什麼。
旁邊一個看熱鬧的大娘說︰「這小伙子穩穩當當的,說話還這麼好听,跟那個姑娘真是一對。」
人們哄然大笑。有人給大娘解釋︰「這幾個人都是上班的,來這里是錄像,他們不是對象。」
「我看這小伙子怪喜人的,沒有對象真可惜。」大娘還是嘟囔著說。
盧記者听人們這麼說,心里也很生氣,這農村人的素質真不行,逮住什麼說什麼,一點也不顧及當事人的感受。
同時,她也感覺到村里人都用很羨慕的眼光看著她,這讓她有了很高的滿足感。
她很奇怪,怎麼鄉zh ngf 里一個普通的辦事員,寫的廣播稿不錯,被總編列為重點深度挖掘的題材,說的普通話更不錯。這人真是看不透。
為了抓拍早上玉米苗在太陽升起時的畫面,人們住在了大王村,陳編輯和馬良在村會計家,李雅惠和盧記者在村小學一個教師家。
村支書知道自己家的衛生不怎麼好,知道縣里來的盧記者很講衛生,就特地找了村里衛生條件最好的人家,讓她們居住。
晚飯在村主任家吃的,因為村支書知道李雅惠和馬良都有些酒量,也想借這個機會拉近與鄉里領導的感情,叫上村會計和村黨支部的一個副支書一起來陪酒。
當地人喝酒的貫例是開始每人共同喝三小杯,都干完以後再單獨與自己想喝的人喝酒。
盧記者說什麼也不讓倒酒,也不喝酒。
本來,今天下午的事,村支書和村里幾個干部就有些看法,見喝酒時還這樣拿捏著,村支書拿過瓶子說︰「你是縣里的領導,有幸到村里來吃飯,是看得起我,我生平沒有什麼本事,就是說過的話我認,做過的事也認。雖然我是農民,可我就是看不慣那些看不起我們農民的人,不是我說你,你今天下午的事做的太不應該了。今天你喝了這酒,咱們什麼事沒有,若是不給我這個面子,我也不會給你面子。我說到做到。不管是誰。」
事情僵到這兒了,村支書要倒酒,並表示這是給盧記者一個機會,而盧記者以不會喝為名說什麼也不倒。
陳編輯急忙說︰「我們到這里來工作,得到村里的大力支持,這酒得喝點,小盧不會喝,可以少倒點。」
說著從村支書手里拿過酒瓶,給盧記者倒酒,盧記者還想推辭,被陳編輯用嚴厲的眼光給瞪回去了。
李雅惠看人們把酒都倒好後,端起來說︰「今天借大王村的酒,我感謝縣電視台的陳編輯和盧記者,你們深入到村里,與我們村民們一起同吃、同住,一起感受我們的生活,對此,鄉黨委書記劉書記很重視,特別要求我們,一要把縣里領導的生活給照顧好,二要把縣里領導的酒給陪好。並專門叮囑我和馬良,並轉告王書記領導的兩委,一定要在吃飯時把陳編輯給陪好,陳編輯一行喝不好,就是我們不稱職,沒有把工作做好。」
李雅惠看了一眼在座的各位說︰「按老行規,三杯酒以後再表感情。因為今天盧記者是位女孩子,身體有些不舒服,就讓她以一代三。我們是同胞,我必須照顧她。你們誰要想與她一樣,就說話,我替她喝。」
馬良不得不佩服李雅惠的話,她這麼一說,村里幾個想為難盧記者的人都閉了嘴,乖乖的端起酒杯來喝了三杯,因為李主任的話說在哪里了,若是誰與盧記者叫板就是像她們一樣是娘們。這樣的稱呼在鄉村里可是特大的不恭。
馬良發現,盧記者在人們喝了三杯酒後,她也將自己杯中的酒喝干了,並悄悄了松了口氣,可能也感覺到人們的重點已經被轉移了。
村里人表達感情或說話方式都是以酒來表達的,說話都是先把自己的酒杯倒滿,然後站起來要求對方與自己一樣,再說話。
本來,馬良看陳編輯身體瘦瘦的,不能有什麼酒力,但一喝起來,卻讓他大跌眼鏡。陳編輯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對村里人的敬酒,舉杯就干。而且到後來,還主動找村里人臉s 紅紅的村副書記喝三個,把那家伙喝的連喝了四杯還非堅持再喝三個。
李雅惠則與村書記和主任喝個沒完,在接受他們的敬酒時,不忘拉上馬良喝幾杯,同時,將鄉里的工作不斷地給他們說,並要求他們必須無條件地完成。而支書和主任則虛與周旋,用喝酒來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