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仙堂029章神游西天
都奔極樂世界沖,原來西天一場空。金光照得琉璃熱,無有血肉只金銅。
+++++++++++++++++++++++++++++++++++++++++++++++++++++++++++++++
一個堂營一般有一兩個堂主,最多時候有五個堂主,堂主是主帥,總堂主(大堂主)說得最算。一個堂營中有成百上千的出馬仙仙,掛名單的一般有幾位或幾十位,最多不超過二百位,這些都是將軍,這里面一頂一的高手也要不少于十位,要不然不會長久。坐堂仙是指只在這一個堂營中,只幫助這一個弟馬,不去別的堂口。串堂仙是指可以找幾個弟馬,在幾個堂營中都掛名,一個地區一個出馬仙仙最多只能找三個弟馬,例如四川省,可以隨意在不同的市找三個弟馬,也就是說他們不可以在成都市找三個來,必須有區域差。有的出馬仙仙全國各地的逛,其實弟馬太多他們經常分不開身,所以也不會串太多的堂口。還有的串堂仙,是友情愛心互助,這個堂營在某個方面看得差,堂主就去邀請他的師父、師兄弟們、朋友們來幫忙。
常彥波和妻子一邊聊著,一邊來到了如意世界。她一看見這里,頓覺神清氣爽,喜歡上了這里。
偌大一個如意世界,種地只靠他們兩個人實在太難了,而且他也不會種地,對莊稼事情四六不懂。不過他既然開創了如意世界,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去建設,不懂也要加強學習。昔r 盤古同志開天闢地不是什麼也不懂嗎?不也是模索經驗,把美麗的地球世界建立起來了嗎?比較而言,他畢竟比他有知識,有文化,他一定做得比他要好。釋迦牟尼開創極樂世界不也是在菩提樹下冥思苦想出來的嗎?他能做到,常彥波如何做不到?有了信心和決心,他和他老婆便無休止地建設如意世界,雖然累點苦點,但不受約束,自己當家做主人,也是其樂融融。每r 里早出晚歸,櫛風沐雨,r 曬火烤,總算把如意世界建設得像我心中想的那樣。
這r 如意世界飄來一個人,他就像一個幽靈,又像一個雲團,從他的胡須判斷,他是個老人。常彥波向他拱手問道︰「你是何人?是來如意世界安家落戶的嗎?」
他說︰「我叫老氣橫秋,是靈界中人。我飄游世界,發現這里有人,所以就來到了這里。請問這是什麼星?什麼世界?」
常彥波說︰「這是如意星,如意世界。」
老氣橫秋說︰「如意星如意世界,這里是無爭無斗,無憂無慮的世界嗎?」
常彥波說︰「是的,至少我希望這樣。」
老氣橫秋說︰「這樣的如意世界建設好建設,但維護不容易,世上總有一批人野心勃勃,會貪圖你建設的一切。當年宇宙元神在建立了靈界,供眾靈們在這里生活。靈界是宇宙中第一個世界,完美至極,無可挑剔,靈民們在那里無憂無慮地快樂生活,可是後來魔來了,佔領了靈界,建立了魔界,致使生靈涂炭。」
常彥波問道︰「你在在空中飄著,就像美麗的畫卷,靈民們都像你這樣嗎?」
老氣橫秋說︰「是的是的。靈是宇宙中第一批生靈,這批生靈都是一團又一團的氣,五顏六s ,飄飄悠悠。」
常彥波說︰「如此看來你們靈界一定很美好。」
老氣橫秋嘆息一聲說︰「昔r 非常好,但現在也大不如前了。昔r 靈界無憂無慮,優哉游哉,其樂融融,後來呢?我們寢食不安,擔驚受怕,天天防著魔來侵略。他們隨時就可以打過來,防不勝防。」
常彥波听罷氣道︰「這世界怎麼到處這個樣子,就沒有我們善良的人呆的地方嗎?」
老氣橫秋說︰「沒辦法。要想得到安寧,只有把他們打出去,並且把他們徹底滅絕,否則永遠不會安寧。」
常彥波說道︰「有道理,對于破壞社會安寧的人,絕不客氣。」
老氣橫秋說︰「我看這個如意世界就你們夫妻倆,人數這麼少,如何構成一個世界?」
常彥波說︰「不急不急,我把如意世界建立起來了,自然會有人來,而且我們夫妻倆還會生兒育女呢!」
老氣橫秋笑道︰「也是也是。不過時間緩慢看了些。不知道你要生兒育女多久,才能把如意世界裝滿。」
常彥波說︰「你說的不無道理。我將來會找些好的人種過來,將這里的人類迅速繁衍起來。」
老氣橫秋面部表情憂憂郁郁,一臉苦悶。他說︰「此事難。我觀察了各個世界,好的人種極少,幾乎每個人種都有野心和貪y 心。你看人少之時都會和平共處,相互幫助,人x ng純樸,一旦人多,就會你爭我奪,野心膨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殘酷殺戮。」
常彥波听罷一聲嘆息︰「是的是的。看來我真要費一番腦筋才是。」想了一會,他對他說︰「如果實在找不到好的人種,我就多娶妻子,這樣就能生出優秀的孩子。」
老氣橫秋笑道︰「你的人種雖好,卻難保你的妻子土壤好,生下的孩子也不然有差異。即使你的妻子都好,也未必保證你的兒媳、孫媳都好,一旦他們之中有誰心生邪念,那麼如意世界也就會像地球世界一樣爭名奪利、相互殘殺了。」
常彥波再次嘆息說︰「听你這麼一說,實在堪憂。先走一步算一步步吧,我盡量給他們將道理,用我的如意真經去教化他們,把如意世界建設成為環宇中最理想的世界。」
老氣橫秋听後點點頭。過了一會他準備向我告別,臨行時問道︰「對了,我忘問你叫什麼了,相識一場,總該留個姓名才是。」
常彥波說︰「我叫常彥波。」
老氣橫秋笑道︰「我記住了。」于是飄浮而去。
現在又剩下常彥波和他妻子兩個人了。老氣橫秋走後,他倆繼續建設如意世界。如意世界共有十座大山,他分別按天干命名,將它們稱作甲山、乙山、丙山、丁山、戊山、己山、庚山、辛山、壬山、癸山。大河共有十條,也以十天干命名,分別叫做甲河、乙河、丙河、丁河、戊河、己河、庚河、辛河、壬河、癸河。大江也有十條,也以十天干命名,分別叫做甲江、乙江、丙江、丁江、戊江、己江、庚江、辛江、壬江、癸江。大洋有五個,以五行命名,分別叫金洋、木洋、水洋、火洋、土洋。大湖有五個,也已五行命名,分別叫金湖、木湖、水湖、火湖、土湖。大洲有兩個,按y n陽命名,分別稱作y n洲、陽洲。y n洲再分四州,按八卦命名,分別稱作巽州、離州、坤州、兌州。陽洲分為乾州、坎州、艮州、震州。總之一切命名不離y n陽五行天干地支八卦。
如意世界中心有兩座高山,一座是戊山,一座是己山,十江十河均發源于這里。兩山之間有一座高峰,名叫如意峰,它是如意世界最高峰,我在這里建造了如意宮。此地奇山異水,風光獨秀,勝似仙界。如意宮金碧輝煌,俯瞰整個如意世界,盡收眼底,十分絕妙。
可以說如意世界已經被他和他妻子建設得很殊勝了,即使是佛祖的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天宮道教世界、上帝伊甸世界也沒有他的如意世界殊勝,然而現在這里僅有他們夫妻倆,未免顯得空曠。于是他對我妻子說︰「現在如意世界已經建設完畢,然而卻缺少人丁,我準備去其它世界找一些老婆回來,生兒育女,發展人丁,不知你的意思如何?」
他妻子說︰「如果按地球世界的規定是一夫一妻制,而如意世界實在缺人,為了如意世界的繁榮昌盛,我支持你!」
他笑道︰「還是妻子開通,深明大義。」
他妻子說︰「只是你切勿喜新厭舊,撇下我不管。」
他笑道︰「啥話?其實女人越開通,越會使男人深愛不已,而往往越自私,越引起男人反感。有很多夫妻,老婆已經老掉牙了,皺紋堆壘,愛湖干涸,卻仍然霸佔自己的丈夫,細想起來,真是男人們的悲哀。愛是一回事,x ng是一回事,世上許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妻子說︰「那是他們自私,並不是愛自己丈夫。一個女人如果愛自己丈夫,那麼自己不能令丈夫滿足,就要請別人取代,這才叫真愛。」
她的話使我非常感動,他吻了她一下,便牽過了他的非人非馬,離開如意星。
且說他跨上非人非馬離開如意世界,去到其它世界找老婆,去哪找呢?想來想去,我決定去西天極樂世界去找。作為男人找老婆是很不容易的,她關系到男人的一生。如果有了好老婆,男人會有一生福;如果有了壞老婆,男人就會一生禍。女人在男人的一生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男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
他選擇老婆的標準是首先是孝。很多女人對公婆不孝,自私自利。有的甚至謾罵公婆,將婆婆當奴隸使,缺乏最起碼的孝道。這樣的女人即使美若天仙,也絕不是良好妻子。她們作為玩物可以,但絕對不能娶進家門,否則就是父母的悲哀。
第二個標準就是賢。作為妻子賢惠十分重要。有了賢惠妻子,男人一生都會生活在真愛當中。有許多老婆不僅欺公罵婆,而且騎著丈夫身上屙屎。男人不僅要忙在外,而且忙在內。這種女子如同工具一樣,只是一個擺設,不值得依靠。一旦男人進入逆境,那麼這種女人就會飛走,絕沒有半點仁慈之心。
第三個標準是勤。作為妻子需要勤快,勤快了才會妥善處理好家務,不至于男人勞心費力,反之就會加重男人負擔。很多女人比豬還要懶惰,家里家外都讓男人干。男人累得要死,她卻指手劃腳主管財經,簡直好無天理!
第四個標準是寬。作為妻子要能容忍丈夫,放寬對丈夫的政策,不能斤斤計較,過于自私。
他正是帶著這四條標準來到了極樂世界。在他的觀念中,覺得只有佛菩薩至善至美,所以最好娶幾個佛菩薩回來,這樣才能生出宅心仁厚、道德高尚、不爭不斗的孩子。而一踏上這片土地就听得一人放聲大哭。
他當時覺得好生奇怪,極樂世界這麼美好,如何有人哭?因為什麼而哭?于是他便向哭聲走去。到那一看,哭的是位老太太,蓬頭垢面,老淚縱橫。他問她︰「請問您老人家是誰?因何而哭?」
她說︰「我叫魯母,是魯智深的母親。梁山解體後,我听說我兒子魯智深坐化了沒死,便來到了這里。到這一找,哪有我兒子的影子,你說佛祖不是騙人嗎?」
他說︰「極樂世界這麼大,您是不是沒找全啊?」
她說︰「我已經找了一千來年了,一看這里就是公墓,哪有人的影子?還說這里有人能保佑生意興隆,事業順利,又能幫助眾生解月兌苦惱,還能成佛,簡直胡說八道!尤其說當我們有心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會長出一朵屬于我們的蓮花,這里哪有蓮花啊?當我們念佛越j ng誠、越懇切,蓮花就綻開得越大、越莊嚴。如果我們心不念佛、不行佛道,那朵蓮花便使r 益枯萎。你看看這里琉璃為地,七寶為界,玻璃上面如何長出花來?有的還以黃金為地,又怎能生出七寶蓮花?就是寫童話故事也不符合邏輯呀!」
听她這麼一說,他四下觀望了一下,可不咋的,極樂世界非常肅靜,靜得連鼻涕流下來都會像雷聲,哪有人啊!分明就是一大片墓地。
魯母說︰「據《觀無量壽佛經》說,看見琉璃地,內外輝映透澈,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有八稜,乃百寶所成。每一珠寶放出千道光明,每一光明具有八萬四千種s 彩,映在琉璃地上,宛如千億r 。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外整齊明。所謂七寶為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說是合成為地,恢廓曠蕩,不可限極。這些寶都相參雜、轉相間入。光明煜爍、微妙奇麗、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世界,它是眾寶的j ng英,宛如他化自在天的寶物。按此說法這里連土都沒有,如何生長出蓮花?」
「是啊是啊!」他才注意腳下,哪有土啊,都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什麼的,這怎麼能長出蓮花?也說的不科學呀!
魯母又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說‘極樂國土,清淨嚴飾,寬廣平正,沒有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等山。我讀佛經時候沒去仔細理會,到這才知道,既然平整,靈山從哪來?和尚尼姑為什麼都呆在山上,這不是矛盾嗎?而且沒有土石,那麼房子是用什麼建築的?用什麼材料?」
他想了想說︰「是這麼個理。」
魯母又說︰「《無量壽如來會》說‘極樂國土沒有各種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妙高山等一切諸山。你說說,這不是廢話嗎?原本已經說了沒山,這里又說沒有什麼一切諸山什麼的,有意義嗎?」
他說︰「是的。怪不得佛經那麼多,都是因為嗦造成的。」
魯母又說︰「《無量壽經》還說‘極樂國土沒有大海、小海、溪渠、井谷(等幽暗之所)。但由于佛陀的神力加持,如果眾生想看高山、大海和山谷等也隨時可以見到。’你說說,既然是佛陀的神力加持就能看到山海什麼的,我要看我兒子,怎麼加持不了啊?」
他說︰「佛本來講的是宇宙人生之理,結果卻被他的弟子們發展成了神話故事。」
魯母又說︰「《央掘摩羅經》又說‘地平如掌,生柔軟草,如安樂國。……平如澄水,柔軟樂觸,猶如繒纊,如安樂國,無諸五濁。’這里無山無水,一切都像魔術一樣幻化出來的,這哪里是真實世界啊?」
他說︰「是不真實,水分太大。」
魯母說︰「《大阿彌陀經》法藏比丘的誓願‘我作佛時,自地以上至于虛空,所有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無量壽經》說‘如果我能成佛,國土清淨,而且都可以照見十方所有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諸佛世界,宛如明鏡,照見自己的相貌,那麼清晰。否則,我不成佛。’你听听,這不過是願望而已,願望也可能變成現實,也可能不成事實,就像作夢一樣,難道要把夢境也當成真的嗎?」
他說︰「的確是這樣。我看過一些佛菩薩的傳記,一個共同特s 就是表決心。就是說你如果信我,將來會怎麼怎麼的。就好比有人說如果r 本鬼子侵華,我一定上戰場打死一批r 本鬼子,結果上了戰場,命卻沒了。」
魯母又說︰「《大寶積經》說極樂世界所有的眾生,不管是已生、現生或當生,都得到各種美妙的s 身,相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德具足,受用各種宮殿、園林、衣服、飲食、香花、瓔珞,隨意所須,悉都如願,譬如他化自在諸天。《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說極樂世界的眾生要吃飯時,每人的面前自然呈現七寶的缽器,自然充滿百味飲食。《大阿彌陀經》說吃飯時,各種寶缽,隨意現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說這些缽中都充滿百味飲食,隨意而至,無所從來,也沒有供應和制造的人,完全是自然化生。《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說佛和諸位菩薩、羅漢要飲食時,則自然呈現七寶的茶幾,劫貝樹的花絮所織成的氈子和毛氈來做座位,面前自然出現七寶的缽器,缽中充滿著各種美味的飲食。《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說這些飲食,不同于世間飲食的口味,甚至也不是天界的飲食所能比美,這些飲食都是自然化生的j ng品,香美無比。《大阿彌陀經》說缽中充滿百味飲食,酸咸甘淡,各如所願。《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說想吃什麼的口味,缽器中便呈現什麼飲食,甜度或酸度都隨心所y 。有的菩薩和羅漢心想得到銀缽,有的想要得到金缽、水晶缽、琉璃缽、珊瑚缽、琥珀缽、白玉缽、硨磲缽、瑪瑙缽、明月珠缽、摩尼珠缽、紫磨金缽等,都可隨心所y 得到。《大阿彌陀經》說不會有所缺乏,也不會因為美味的飲食,而吃得過量。《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說諸位菩薩和羅漢每次都吃得恰到好處,不多也不少。他們從來不挑剔或批評食物的好壞,也不會因為飲食美味而生貪愛。《大阿彌陀經》吃完以後,不會遺留食物殘渣。飲食完畢以後,食物自然消化而不會在體內留下遺滓。吃完以後,七寶缽器自然消失,到下次用餐時,才又出現。《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說吃完以後,各種飯具、缽器、茶幾、寶座都自然化去。等要吃時,又會再變現。《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說雖然有這麼好的食物,其實並沒有真的吃,只是看到食物的s 、聞到食物的香,以意念來飲食。《大阿彌陀經》看到食物的美s ,聞到食物的香氣,自然飽足舒適,不貪著美味,身心輕爽便利。《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說吃了以後,容光煥發,力氣增長,沒有大小便,身心舒泰柔軟,不貪著美味。諸位菩薩和羅漢的心念都非常清淨,而不會慕戀飲食。飲食只用來促進身心的功力,食畢自然完全消化。你說說,這不是糊弄人嗎?沒有土地哪有糧食吃?吃了還不屙屎,那麼要屁-眼干啥?要雞-雞干啥?簡直是給小孩講故事。我來這一直挨餓,餓極了要去別的世界搞吃的去,愁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