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殤 第十三章 百廢待興

作者 ︰ 夏漢唐明

()正當晉國內亂之時,石勒分遣軍襲荊、豫、揚、徐四州,徐州、豫州大部陷落,荊州之南陽郡、揚州之壽ch n亦皆丟失。石勒正y 大軍南下之時,不料關中劉曜大敗石勒大將石虎,斬首數萬,收其資仗億計,遂進兵洛陽。石勒乃罷南征之念,親率兵十萬援救洛陽。兩軍大戰于洛水以西,曜軍大敗,劉曜亦被生俘,送至襄國,後殺之。石勒遂乘勝進軍關中。

蘇峻之亂既平,溫嶠等便護聖駕返建康。溫嶠在船上見到兩年未見的劉屹。

「屹兒拜見義父。」劉屹邊叩首邊言道。

溫嶠趕緊扶起小劉屹,撫其肩言道︰

「屹兒,快讓為父好好看看。兩年未見,我兒高了許多,也壯實了。」溫嶠笑道。

「義父,我娘可好?」

「你娘一切安好。若非戰亂,你娘會和我一道前來。不過你娘托我帶來了一些東西,為父馬上給你拿來。」溫嶠邊去拿東西邊繼續說道,「屹兒,你這兩年在皇帝身邊所為,為父早有所聞,不愧為為父之子。」

「義父和師父教導,屹兒不敢忘。」

劉屹接過溫嶠拿來的包袱,打開一看,乃是幾件衣物,想必是娘親親手縫作。不禁悲從心起,流下淚來。

「屹兒莫要難過,待諸事安定後,為父定當皆你母親到建康來與你團聚。」溫嶠笑著勸慰道。

溫嶠與劉屹談得正在興頭上,一個兵士在外稟報︰

「將軍,皇上有旨意,傳劉屹公子速去皇上船艙中。」

溫嶠回道︰

「汝去回稟皇上。劉屹隨後即到。」然後又對劉屹言道,「皇上傳你,你便去吧。到建康後,我父子倆相聚的時r 尚多。」

劉屹來到皇帝船艙中,見到正在閱覽奏章的小皇帝。

「皇上,哪來的這麼多奏章?」

皇帝先屏退周圍所有人,嘆了口氣,然後言道︰

「朕已經看了數封,大多是上表請罪的。蘇峻作亂的時候不知道這些人在干何事?賊平之r ,反倒皆來請罪。這些奏折看得朕眼楮都花了,真想把這些人都罷了。」

「世人皆如此,皇上不必為此心煩。好在朝中還有義父、師父、陶公等忠臣良將。」

「朕亦知道,不過心煩發發牢s o而已。傳你過來,正是想讓你幫朕把這些奏折分類整理一下。」

「皇上,這些奏折恐怕不是我能看的。私閱奏表乃是大罪。」劉屹為難道。

「現在倉中無人,何況是朕讓你看的。再說朝中大事,朕亦不能決之,須由王師傅與你義父溫嶠還有朝中重臣商議。朕只是看看,以便于有點了解,至于那些畏縮小人的請罪奏折,朕看都懶得看,挑出來放一邊就可以了。」

于是皇帝和劉屹兩人便開始清理堆積如山的奏折。過了一會,劉屹拿著一封奏折,走到皇帝身邊說道︰

「這是荊州刺史陶侃的奏折,說與任讓有舊,請免其死罪。」

「任讓乃蘇峻心月復,峻之ji n計多出于讓,朕豈能容之。」

「皇上三思,陶侃乃義軍盟主,新建大功,鎮守西陲,良將勁卒皆在其手,今不宜若駁其所請。還請皇上與師父商議後再定。」

「任讓罪惡滔天,朕除之,量陶侃也不敢有何怨言。把奏折拿來。」

小皇帝說完便在陶侃奏折後御批道︰「讓是殺吾侍中、右衛者,不可赦也。」然後氣憤地將這份奏折丟在一旁。而後怒氣未消的小皇帝看完一份奏折又大怒道︰

「我這個舅舅當年專橫跋扈,剛愎自用,舉朝謂之不可,他卻一意孤行,遂亂天下,致百姓涂炭,國都傾覆,就連母後亦……如今卻來上表請罪。「

皇帝隨後便將奏折扔在地上。劉屹慢慢撿起後,說道︰

「昨r ,皇上與我剛剛逃出石頭城,國舅初來見皇上之時,皇上問起南頓王何在,國舅言之前已因謀反被誅。皇上言︰‘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復若何?’此亦使國舅懼而變s 。時下大亂方平,應以安撫為上,國舅雖有大錯,然其本意非為己而為國,且國舅乃太後長兄,帝之所倚,望皇上暫且按捺心中之怒。」

「昨r 之言乃盛怒之言,此時想來,亦覺之不妥,好在當時你說了句‘大難之後,皇上思親心切,國舅乃皇上至親,想必此刻皇上心情,國舅可以理解。’讓舅舅有個台階下。」

皇帝與劉屹一邊清理奏折,一邊商議,二人雖皆是不滿十歲的孩童,但非常的經歷使得二人少了許多稚氣,多了些睿智。

次r ,大軍擁護著御駕回到了建康。是時宮闕灰燼,以建平園為宮。以陶侃為侍中、太尉,封長沙郡公,加都督交、廣、寧等七州諸軍事;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始安郡公、

庾亮復叩首謝罪,乞骸骨,y 闔門投竄山海。帝遣尚書、侍中手詔慰喻曰︰「此社稷之難,非舅之責也。」亮上疏自陳︰「祖約、蘇峻縱肆凶逆,罪由臣發,寸斬屠戮,不足以謝七廟之靈,塞四海之責。朝廷復何理齒臣于人次,臣亦何顏自次于人理!願陛下雖垂寬宥,全其首領;猶宜棄之,任其自存自沒,則天下粗知勸戒之綱矣。」優詔不許。庾亮又y 遁逃山海,自暨陽東出;詔有司奪其舟船。亮乃求外鎮自效,出為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豫州刺史,領宣城內史,鎮蕪湖。

陶侃以西陲不穩,守兵不足,回師荊州,又以江陵偏遠,移鎮巴陵。而在建康,溫嶠與王導又起爭執。

「建康宮室已成瓦礫,若重建宮室,耗費巨大,時r 亦尚久。豫章乃形勝之地,其民富庶,臣請朝廷移都豫章。」

「太真y 都建康,三吳豪杰請都會稽。依導之見,朝廷神器豈可輕動,動之則社稷不安,國將不寧。」

「不然,昔殷道衰,盤庚遷都于殷,而後殷道復興;光武中興漢室,亦棄前漢之都長安,遷都于洛陽。由此觀之,當審時度勢,不應遵制守舊。」

「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里,又孫仲謀、劉玄德俱言王者之宅。古之帝王不必以豐儉移都,苟務本節用,何憂凋弊!若農事不修,則樂土為墟矣。且北寇游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于蠻越,求之望實,懼非良計。今特宜鎮之以靜,群情自安。」

溫嶠亦覺王導之言有理,遷都之議遂不行。後王導以峻黨路永、匡術、賈寧中途悉以眾歸順,將褒顯之,溫嶠曰︰「術輩首亂,罪莫大焉。晚雖改悟,未足以補前失。全其首領,為幸已過,何可復寵授哉!」王導無言以對。

朝議將留溫嶠輔政,嶠以導先帝所任,固辭還籓。復以京邑荒殘,資用不給,嶠借資蓄,具器用,而後將還于武昌。臨別之r ,王導帶著劉屹到建康城外相送。

「吾與太真朝堂之上雖有爭執,然不損我等之誼。先朝議留太真輔政,太真何故拒之,可是記恨于為兄?」

「茂弘兄可曾記得當r 嶠初至江東之r 所言?」

「當r 太真之言,猶在耳,只是導實不敢當。」

「江東自有管夷吾,嶠復何憂?今r 嶠亦覺有茂弘兄輔佐幼主,足可復興我朝。嶠當鎮撫一方,練兵集糧,以供r 後北伐之資。」然後溫嶠又對劉屹言道,「屹兒,今後跟著師父用心學習,忠心侍奉皇上。他r 長大ch ngr n,當隨義父一起北復中原。」

劉屹拜別了義父,又回到宮中,王導將吳王送回宮中,皇帝下詔,吳王暫不就藩,仍居于宮中。劉屹r 夜與皇帝、吳王相伴,外為伴讀,內若兄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山河殤最新章節 | 山河殤全文閱讀 | 山河殤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