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第十二章火炮

作者 ︰ 遍地英雄

()「成功了!」胤興奮得站了起來,搓著手在屋子里走了兩圈。這個時代的火炮發sh 可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在炮膛清潔的前提下要先將發sh 藥放進炮管,然後把炮彈放進炮管,之後必須將大量的毛皮或者紙張之類的柔軟的填充物將發sh 藥和炮彈之間壓實,最後再點燃火繩。火炮發sh 之後,由于巨大的後座力使得火炮必定會離開炮位。而即便是歐洲熟練的炮手要將火炮從新移到炮位通常也需要兩分鐘。而且如果是在狹窄的船艙中,這個時間還要更長。此外移動火炮的過程也要耗費大量的體力。因此在這個時代在一場激烈的戰爭中經常會出現炮手累地月兌力的情況。

現在火炮復位系統發明了出來之後,不但可以節約火炮連續發sh 的時間,還可以大大的減低炮手們的工作強度。

「九阿哥,東西是做出來了。不過,戴梓說火炮的確可以得到一些改進,但並沒有您想象的那麼大的作用。」黃履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很是遺憾的說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

戴梓的大名在胤上輩子就曾听過。據說他還造出過最早的機關槍。不過,到了這個時代,胤並沒有想到這位牛人。還是三個月前他和黃履莊提出了要制造一種火炮復位器。黃履莊說道,火炮他從來沒有接觸過,希望找個這方面的內行來幫忙。結果在盛京知府的幫助下,找到了正被發配在此的戴梓。戴梓因為在成功試制「沖天炮」時無意中得罪了南懷仁,被南懷仁嫉恨在心,伺機報復。于是南懷仁勾結張獻忠養子之子陳宏勛在康熙面前誣陷戴梓「私通東洋」,結果康熙輕信讒言,將戴梓流放到了盛京。

戴梓在機械尤其是槍炮設計方面的確是讓胤嘆為觀止。但是戴梓發明的「連珠火銃」,對于胤只能用大失所望來形容。創意是好的,但是在這個還是以黑火yao為發sh 藥的時代,在這個子彈和發sh 藥還處在分離的時代,機關槍也只能是完全沒有實用價值的玩具。

…………

「難道還沒有完全成功?」胤疑惑的問道。

「那倒不是。按照你的設想,我們先是在炮架和炮管之間加了牛筋制作的防止後座的駐退索,然後又在駐退索上加裝了四根金屬彈簧。而後在實驗中戴梓又提出可以在炮架輪子的下面放置斜面木板,這樣更便于炮架吸收後坐力。我們經過反復實驗,基本可以證實即便是重達四千斤的大將軍炮也能夠復位成功。在炮架旋轉方面通過試驗我們也在船上安裝了滑車組滑輪,使火炮可以通過滑輪向右或向左旋轉,這樣以後戰船就不必要再為了瞄準目標而將整個戰船再作直角旋轉。只有炮架垂直上下的問題比較麻煩。倒也不是完全做不出來。而是我和戴梓都認為如果要制造出這樣的炮架來必定是一個龐大而又沉重的家伙而且價格昂貴。船上的空間本來就有限,一艘大戰船一般配置三十到五十門火炮,如果每門火炮都需要安裝這樣一格炮架,不但要佔據船上原本就不多的大量的空間,而且造價也太過昂貴了。」黃履莊望了他一眼,認真地說道︰「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炮架基本沒有什麼作用。因為現在船上的火炮作戰時基本全都是就近直瞄。」

「這樣啊。」胤搔了搔,笑了笑︰「那炮架上下移動的問題就暫時擱置吧!不過,就算這樣這個發明也沒有你們說的那麼不堪吧?」胤苦笑了一下,說到底還是因為滑膛炮的準確度太差的緣故。

「發明倒的確是好發明。可是呢……」黃履莊猶豫了一下,最後說道︰「戴梓和我都一致認為這個發明對于歐洲人來說絕對是個偉大的發明,可對于大清的水師來說卻用處並不那麼大。因為……因為咱們的火炮質量太差。」

黃履莊難得小心翼翼的望了他一眼,見他沒有什麼惱怒的神情,這才解釋道︰「據戴梓說咱們大清如今自制紅夷大炮無非兩個途徑︰一個是咱們的工匠按照進口火炮的樣式依葫蘆畫瓢,二是由傳教士極其門徒來主導制造。可是無哪種方式,都沒有辦法達到歐洲人制造的火炮水平。咱們大清的工匠鑄造的火炮大多只能是徒有期表而已,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大多只是靠自己的經驗去模索。而那些傳教士雖然對紅夷大炮在文字和圖畫上比咱大清的工匠們有更多的了解,但是並不等于他們就熟識鑄炮工藝。

畢竟他們本身大多並不是專業的制炮師。如果光是制炮倒還好說,咱們大清和歐洲火炮最重要的差異乃是在材質上。咱大清的鐵質差,雜質太多。以致于鑄出來的炮氣孔氣泡多,容易炸裂。而我們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加厚管壁和減少裝藥。而為了降低急劇增加的重量,所以我們又不得不引入了銅鐵合鑄的工藝。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因為鐵質差,所以炮管的內壁也就是鐵胎的質量依然無法和歐洲的火炮相比。」

「嗯、嗯、嗯。」胤听著連連點頭。他算是听明白了。大清的火炮不行,最關鍵在于鐵的質量太差。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除了清朝煉鋼技術差外,作為一個現代人胤還知道主要是因為中國境內雖然鐵礦眾多,但卻沒有高品位的鐵礦。這個問題直到現代依然困擾著中國的鋼鐵業,使得中國不得不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高品位鐵礦石。

「如果使用了火炮復位器之後,倘若不計算清理炮膛的時間,火炮的確可以幾乎作到連續sh 擊。據我們推算差不多可以作到每分鐘火炮可達到1發,但是我們的炮管根本無法承受持續sh 擊,就是不停的用水冷卻也不行。必須隔一段時間就需炮管休息以自然冷卻,故根據我們推算每小時平均下來大概只可能發sh 7—8發。這和不用復位器的情況幾乎沒什麼兩樣。而西人的火炮質量要優過我們。一旦復位器在我大清推廣,就很可能很快被西人學去。到時候我大清和西人火炮的差距將會更大。」

听到這里,胤算是明白了。復位器的確是個好東西,但是因為大清鑄造的火炮質量太差,加上它火力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可是這東西一旦被歐洲人學去了,雙方在火炮上的差距將會更大。大清水師將更加不是歐洲人的對手。

「而且我大清的火炮壽命遠遠低于西人,但成本造價卻遠高于西人。據戴梓說我大清的鐵炮一般在約sh 擊600發,銅炮約100發後,就基本不太堪用。如果采用復位器。連續用水強行冷卻,堅持連續sh 擊的話,炮管的壽命必定還要大大縮短。」黃履莊最後說道。

胤這下算是明白了看來他真的是想簡單了。任何技術方面的進步幾乎都不可能是單一技術的進步。同時他又想到為什麼在清初已經大量使用火器。而到了鴉片戰爭之時,清朝在火器方面不但幾乎沒有任何的進步,反而在許多方面還有所退步。其他的原因當然也有。但是清朝自己制造的火炮的成本太高,壽命太短,而威力又一般,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看來他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最新章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文閱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