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 第二章大雜燴

作者 ︰ 遍地英雄

()當ji n商不想著賺錢,那他想做什麼呢?

康熙的臉黑得就像傳說中的包公。

大臣們仿佛一根根低著頭的木樁。

這ji n商的心思還真是不好猜。你說你做ji n商就做得徹底一些吧,還搞什麼薄利多銷(據說這個新詞來源于九阿哥之口,如今被滿京城的小販們掛于嘴邊)?真是害人不淺啊。大臣們一個個都想著盡力往後縮,可惜上書房太小,沒處躲去。

康熙的嚴峻的目光在眾大臣臉上掃來掃去。

事情出在鑄幣上。與之相關最緊密的就是戶部和工部了。戶部尚書陳廷敬、工部尚書李振裕首先成為了第一目標。

這些私錢均偽造為戶部寶泉局制錢。而戶部右侍郎兼掌寶泉局鼓鑄之事。因此,此事對于王掞更是責無旁貸。再加上奏折也是他寫的,所以別人能躲,他是躲不過去。而且這位老夫子向來耿直。于是,他上前奏道︰「皇上,臣以為這些私錢流之于市,可以緩解一些錢荒。倒也並非全是壞事。」

這話一說,康熙的臉拉得更長了。

不過王老夫子渾沒在意,繼續發言︰「但是這些ji n商的目得卻很讓臣費解。總不至于,他們是想為朝廷解憂的義士吧?可是要說他們有什麼詭計,臣卻看不出來。」

得,這老夫子說了一通。等于什麼都沒說。只是他這義士一詞一出口,有幾位大臣差點笑出聲來,還好強行憋住了。

不過,王掞說的也的確是實情。要說這些ji n商的目的是要攪亂大清的錢法?如今的錢法已經夠亂了。而且他們要是鑄造大批的小錢倒也說的過去。費心的鑄造這些比真錢還真的錢,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幫了朝廷一把。

大臣們都在想。現在之所以私錢屢禁不止,老百姓明知道用私錢有風險,卻還是使用。不就是因為民間流通的錢不夠嘛。而之所以錢不夠,還不是因為大清在鬧「銅荒」嗎?雖然每年從r 本購回大量銅斤,但是數量仍然遠遠不夠。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嚴重的銅荒,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現在不但大清缺銅,西洋人似乎也缺銅。荷蘭人和r 本人的貿易就是一直將交換銅、銀放在首位。因此雖然大清有嚴令禁止銅出口,但是走私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二是制造火炮需要大量的銅。大清制造的火炮,千斤是很普遍的,重達七、八千斤的大將軍也不少,這些火炮均需要大量的銅。三就是清初因為連年的戰爭,人心不穩,礦產業凋零。直到康熙二十一年平定吳三桂之亂後,當時的雲貴總督蔡毓榮提出「廣鼓鑄」、「開礦藏」等理財之策,清朝才開始了雲南銅礦的開采。即使到這個時候,清朝銅礦的開采數量也很小。當然這也和包括康熙在內的清朝統治者擔心礦場規模過大容易匯集ji n人聚事作亂有很大的關系。

而現在不需要朝廷出錢就有這樣高質量的私錢出現老實說確實幫了朝廷的忙。如果這些私錢的數量足夠多,也許還真能使民間的其他私錢的逐漸絕跡。

盡管這听起來像是個笑話,但想想這卻是個事實。

而且幾位大臣們都想象不出私自鑄造這批錢的ji n商能達到什麼危害朝廷的目的?當然要說危害也是有的,那就是事情要是傳出去,朝廷就丟了大大的面子。至于其他的危害,至少現在看不出來。

等了半天,再沒有一個大臣主動發言了。

于是,康熙干脆點名︰「傅拉塔,你有什麼要說的?」

右手一指,首先點到了刑部尚書(滿)傅拉塔。他同大多數滿族貴冑一樣,未經科舉。剛入官場時為筆帖式,可以說起點不高,不過他卻是滿族中少有的清官。為官廉政,且勤于政事。頗受康熙皇帝的倚重,以其與清官于成龍比同。撇開傅拉塔的能力不說,在康熙的心目中,以忠心來論,傅拉塔絕對能躋身前十位。

傅拉塔忙欠身一禮答道︰「回皇上。對于錢法上的事情,奴才不熟悉。不過,短短數月這些賊人在各地官府不知不覺之間就投入了數百萬銅錢于市,可見其能量不小。無論其是何居心。朝廷斷不能容忍此等賊人存在。因此奴才建議朝廷不但要嚴令各地加大力度,追查源頭。而且最好立刻派出要員專門負責協調此案。奴才相信這麼大的數目不可能沒有留下一絲蛛絲馬跡。」

「嗯。」康熙不作評價,只是點了點頭。轉而又問道︰「伯美,你的意思呢?」

這一次點的是幾天前因為張玉書丁母憂而被晉為保和殿大學士的吳琠,他如今還兼著刑部尚書(漢)的職。吳琠此人並無任何背景。進士出身,從官38年,從一名知縣做到如今的保和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雖然算不的升官快捷,但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坎坷,可以說是仕途坦蕩了。他憑借的就是忠于清廷、為官清廉、政績卓著且不結黨。康熙直接稱呼他的字,讓吳琠有些激動。他如今雖然算得上是重臣,但因為是漢臣,而且從不結黨,在康熙面前一向比較低調,因此稱不上是近臣。

「回皇上。依臣看來,賊人是要抓的。但錢荒的問題,也必須解決。自恢復一錢舊制以來,民間私鑄之風是愈演愈烈。」吳琠說到這里,飛快地瞟了陳廷敬一言。康熙二十三年,正是他上書請求恢復一錢舊制的。不過,陳廷敬站在那里一動不動,仿佛全沒有听到一般︰「錢荒究其根源乃是銅荒。如今每年從r 本拉回來的銅斤數量減少,臣提議是否加大滇銅的開采力度。同時今後官局用銅,是否可兼采滇產?」

「嗯。」康熙又點了點頭。依舊不發一言。

這次不等康熙點名,陳廷敬主動說話了︰「皇上。臣亦以為吳學士的建議甚好。此外,如今葛爾丹已亡,四海平定。臣以為是不是以後可以減少火炮的鑄造?」

陳廷敬說到這里停了一下。在場的大臣們都知道鑄造火炮乃是耗銅的一個大項,不過,火炮這樣的利器又是如今作戰尤其是大規模作戰所必須。這樣的主意只能是康熙來拿。

陳廷敬見康熙沒有反對,這才接著說︰「減少火炮的鑄造,每年就可以增加錢幣的鑄造數量。同時還要各海關加強對出海船只的監督,防止銅斤的外流。」

康熙撫掌笑道︰「錢法上的事情,還是子端(陳廷敬)有章法。朕看就這麼辦。這批錢雖然五省都有流通,但是听說數目最大的在浙江。這樣吧,傅拉塔,你就辛苦跑一趟。」

「奴才遵命。」傅拉塔連忙應道。

康熙微轉頭側對陳廷敬︰「這事牽扯到戶部,朕看你們也要派人協助一下。」

「是。」陳廷敬連忙應道。

康熙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現在天下基本大定,鑄造火炮的確可以基本停下來了。畢竟耗銅太大。這樣,每年的鑄錢可以增加不少了。雲南銅政司的規模可以加大一些。官局用銅,嗯,明年可以采用部分滇銅。另外,得要內務府敦促一下那些商人,從r 本運銅之事不能松懈。」

…………

好嘛,康熙來了個大雜燴。這事情就算完了。如果此時,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胤知道有了一個這樣的結果。說不定會氣得一口血噴出來。

…………

二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最新章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文閱讀 | 回到康朝之遍地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