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力 沉舟拆字(漢字解析第2編)

作者 ︰ 誰解沉舟

()沉舟拆字(漢字解析第2編)

圖#網絡文︰誰解沉舟前言︰沉舟的話不易理解,其實每個人的話都一樣,因為思想與思想之間,思路與思路之間都是有差距的,而文字與文字之間也是有差距的,世上絕對沒有兩個不同的文字符號,其內涵和外延是完全一樣的。而且文字符號與其所代表的本體之間也是有著差距的。這點也好理解,比如誰解沉舟代表著我,但我在現實中另有身份,它能代表我,但我不完全是它,網絡博主大多是這樣。用不完全相同的另外的文字符號來解拆一個文字的意義,嚴格說來是不可能準確的,任何解析與其本身都絕對存在著差距。在沉舟一貫的觀念中,是將文字與文字間和文字與其所代表的本體之間的差距,命名為語言的去真距。

這就是沉舟簡單闡述的語言的去真距。去真距的課題,是值得用專著去研究的,沉舟不可能在這里說太多。在沉舟拆字(漢字解析第1編)中,g./blog/static/213470055201312442643926/.沉舟嘗試了9個謎團,解得不倫不類,本該知難而退的,但俗話已經說究了,有一就有二,舉一得翻三,接二連三之後才能暫歇。況且清明在即,我雖未焚香,但中國大地香煙四彌,誰能不染上點香火氣息?沉舟再沒了不說下去的借口,這次少說點,只解析三個字。

本篇沉舟從一句話中掏出三個字來解析︰「由于****原因導致失責之事發生。」這是我們常常听到的話。這三個字就是由、因和責字。

].第一個字,「由」︰「由」字《說文解字》未收。

一個由字,其實是由三個字組成的「|+||+三」,沉舟將其視為「1+2+3」,眾多的原因,聚成理由的‘由’字。1是最長的一豎,2是左右各一豎,3就是三橫。三豎三橫,橫豎都是由,誰說都有理,要想把所有的由頭都理清,絕對是件很麻煩的事,這是由的特x ng。理由多借口就多,名執一詞,請問誰是真理?這個字奇妙之一是在橫豎之間打了個折,預示著不管橫的豎的都不是絕對的,也是可以折合的。沒有這個折合,整個「由」字將散架,不再是「由」。

理由再多,其中必有一個是最突出的,就是最長這一豎所代表的,最主要的理由必定有一個而且只有一個,這就是主因、主要矛盾。是我們找理由必須要抓住的重中之重。這個字的奇妙之二就在于這個最長的一豎,最長最突出,上到至高,下到最底,一豎貫穿了整個「由」字。這最長的一豎,是從上到下穿透了橫在前面的多道關卡,才能最終到達「由」字的根底,這強大得猶如尚方寶劍的一筆,要是在半途的任何一處停滯不前,就都不可能構建成一個完整的「由」字。一個主因,也絕對成為不了「由」,附帶的因素也是不能無視的。假如這主因不是唯一而是鬧了雙胞案成了倆——主因不是唯一時,「由」被譜上美妙的調子,被歪曲,曲子听著好听,充滿了魅惑力,但是「由」就不再是「由」,而是成為了「曲」。所以「由」的主因必須是唯一的,沒有找到唯一,只能表示找得不夠深入,就得繼續再找,找不到就不能淺嘗輒止。

沒有了這最長的一豎,剩下的就是個「曰」字,這是在口中加了一道杠。從口中講出來的,是經過了這橫跨關口的杠把過關的,听說者不能輕信這就是理由,它只是「曰」不是由。「由」字奇妙之三就是歸根到底,是從口中出來的,還不是一張口,是四張小嘴加張大嘴共有五張口。三人即為重,五口就是‘大眾’了。還不止此,這五口都是大張的,張成方形。嘴本來是圓的,道理才是方的,口被脹成方形,足見這些口中道理之大。每張口講的都是大道理,眾口噴金,吐出的理由都大,這是「由」字的又一特x ng。

這個字本身的結構組成,在告訴我們,分析事物形成的原因,不是簡單地只看一點,而是要深入下去,層層分析下去,才能找出真正的主要原因,進行克服。「由」是理由,也是過程,是開月兌責任證明自身的憑借。解析理由,不因得一而足,淺嘗即止,必須得找出1,2,3來,再從中抓取最長的主由。做好我們漢字中「由」字的123解析,效果應該比「豐田管理」的‘五個為什麼’還要好才是,因為‘五個為什麼’只是一層進一層地深入,是從第一階往下走,走到最開始那一梯。「由」字的123解析,不僅俱全了‘五個為什麼’的所有方式方法,還能從中抓住最主要的理由,旁及其余,能有重點有主次地分析問題所在,從而也能更快更好地處理問題。——在哲理的境界上,「‘由’字的123解析」比豐田的「五個為什麼」要高。

考慮再三,我還是把《情報力》的寫作停下來,把這篇r 志寫詳細點。下面我要舉一個例子來分析這個由字的1,2,3實在忙的讀者可以跳過不看。但我要強調的是,「由」字的123解析,有非凡的價值,達到三明人才層次的知者,方才有可能明白。

前次我司又出了不小的事,就是我在《豬牛羊》中預料的?25.4的鐵管必定還會欠料。果然就來了,又待料5天半,這是及時化生產模式中出現的極為嚴重的問題,是什麼原由造成的呢?采購部提報的理由是兩大點。j成本考量。k料賬不準。我們能姑息這樣的理由嗎?

u物料成本的極限,就是讓物料的庫存歸零,即是零庫存。突破這一極限的負庫存,是我管采購時才實現的,自從我在公司竭力推行有理數料賬模式後,負數就能反映出待料的時間狀態。v成本考量,可以通過與供應商的溝通來爭取提前進貨,即本月進入的料,賬和款都轉下月,會實現負庫存又有料可做。但這次不是這樣,這次是實物欠了五天半,損失巨大。成本不是讓公司停產。w料賬影響,測查結果實物清零時間,是賬面389PCS。x產能分析,查現場有沒有亂用,這個量只夠用一天半。料賬差是事實,需承擔責任。但沒有理由影響到5天半的待料。y查品質問題,有沒品質引起的的不正常報廢?結論,無!z生管有沒有安排提前生產,使用量突增?也沒有。這五點已經得知采購提報的理由,只是個借口。就是前面分析的︰采購提出的理由「理由它只是‘曰’不是由」不能輕信。

{這個「由」的主因就在采購,抓住這主因查下去,問題多多,一一浮現︰已經不夠一天用量時,還沒下采購單;沒有采購計劃表,沒有前置時間表,沒有周轉存量表;不明白每天必須要的量,不知每PCS下料數,就更不能得知能應付多少訂單的需要,完全是一種不明確的模糊采購和等待式被動采購;沒有物料跟催表來追蹤追查,甚至不知道其定量是127支/捆。每次下單都有個尾數的量在長途運輸是散亂變形不能使用,這些變形的量全部是我方吸收,采購從未向供方扣過款,這損失不是有人以為的那樣小,每買一批1500PCS,就有103PCS的尾數,過半變形不能用,也有60PCS,那是4個百分點了。每次買1000PCS,尾數111PCS,損失就是6個百分點以上了,成本應該從這上面來考量,而不該成為失責的借口……?延伸出來的問題,隨著旺季的到來,r 需要量會提增,這點也沒有上采購的計算成分。如果我們找不出這個「由」的主因,來亡羊補牢,後患無窮就是肯定的。

^︰第二個字,「因」

「因」是「由」產生的原因,是由的根本,由是因之果。沉舟已經不在乎因字的各種釋義。我的眼中,「因」是一個一字一個人字和一個口字,是一個人困在圈子里出不去或者是不出去,與外界交流不夠,外面的信息進入也少,就是因。「因」是在大字外面套個圈,在自己介定的圈子里尊大,自我得意自我滿足。不管圈子里的是一人也好還是大也好,不是被囚就是自囚,只比囚多了一條︰在他的圈子里他是z y u的。還是網易好,一個人能同時進入五十個圈子,已經超月兌了這個因字。

我之所以分析了原由的「由」字,還要來分析原因的「因」字,是因為「由」仍然只是表象,原由後面的「因」才是我們所要的,才是更寶貴的財富。這點從「因」字上也能看出來。「因」就是在大之外還要劃上一個圈來強調!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比理由更大的,是形成這理由的「因」。

上面的例子中,找到了采購是原由的主因,何致于此?就是要進一步掏挖的「因」了。采購主辦和主管以及再下的文員,在位也就半年上下,對事務半生半熟,也可算是一種說詞,能接受嗎?總經理未明確表態,反正我不能。10年前我剛到采購做主辦時只得到一條密碼,在職4年多,卻從未因為自己待過料,也從未有一種料會沒有及時下采購單,安全存量被我從40%控制到6.5%,現在又是接近40%,這是多龐大的金額?。一人能做到的事現在4個人在做,結果卻是這樣,「因」是什麼?他們薪水夠高,工作輕松寫意,不受失責的處置,因為他們與最高級主管有不尋常的關系,采購部就是他們的圈子。有了在自己圈子的滿足感,還能奢望他們自醒自察麼。要不是把自身圈起來,與生管、業務、物管、現場的交流不深入,怎會一再如此?

不久就發生了一種每天都必不可少的鐵板缺貨兩天的事,我陪同總經理看著采購經理如何處理此事,他們一直在糾結著︰是用另一種多余了的鐵板損失掉8.3%來代用,還是要求供應商提前兩天送貨但要將本趟的20噸料的貨款在本月結算,再就是要求業務延期出貨但計劃好本月必須形成銷售額的一個長櫃的應收賬款同樣會轉往下月,同時犧牲的還有我集團的信譽度。時不我待,3種選擇,每一種都很肉痛。4個人忙乎半天,等我和總經理派出去的公司自己的車已經把所需要的鐵板拉到位了,他們還是拿不出準定。總經理問我「你怎麼看?」親愛的讀者,你又怎麼看呢?

「他們應該算的,是為什麼另一種鐵板會多了。」我只說了這一句,沒有再去強調什麼善賣不如善買會降低多大的損失,只因連最根本的「因」都找不出來,減少損失只不過是空話一句,因為你就是打死他們也做不到。雖然不久采購就全體換人,但那真不是我說的。

采購一定要走在生管的前面,等到生產排程出來再買料就已經晚了,更何況是到了欠料時還無計可施。這該是采購的指導思想之一。我當采購時就從不等生管的需求,只因從交期的確定到生管拋轉需求要兩天時間,采購又要每周才更新一次采購建議書,這中間就有3到7天的時間差了……連指導思想都錯了,換再多少批人去,還是做不好的。行為的指導思想,才往往是真正的「因」。

事件的表象後有「由」,「由」字的啟發大。「由」字後面是「因」,「因」字的啟發更大。解析到這里,還是不夠的,前兩字,只不過是對第三個字所做的鋪墊而已。

_.第三個字「責」

「責」字最底層的是人,不是站著看笑話看風景站著說話不腰痛的人,這人爬低身體,高聳後背,背上背著枷鎖,其上馱著多重大山,這就是「責」字的外貌。面對責任,人必須要放低姿態,擺正架子,才能擔當得起重壓。

「責」字可以由青字來幫助演繹,當年青的‘青’字下邊的‘二’變動成了‘人’字,就是年青的‘二五仔’長大成‘人’,才能夠撐得起責任。從青澀到ch ngr n,就是從不懂事情輕重到能擔當責任的過程。

「責」字之妙一,就是人的姿態,不是有權在手就趾高氣揚,人站在責任一旁而不去擔當,就會成為「債」,就得去還。圍繞著責任去努力,就會有「績」效,就能取得成「績」,如何抉擇一目了然;「責」字之妙二,就在于人與多重壓力之間,有一個可以安上與卸下枷擔形的墊子,人有了它,就組成一個寶貝的「貝」字。擔當責任,不能赤手空拳,得有能力,有智慧,有料件,有工具,有方式方法,這一切,就是武器;「責」字之妙三,就是責任的重壓不會只有一重,多重之間是相連的,不可能因為分一部分給另外的人自己就會少了幾重,不會的,分走了部分,還是多重。是責任就不會有輕的,任何責任都是重的,誰輕視了誰就承擔不起,如果因為有人分擔而松弛下來,結果只有被壓成相片,壓得不是人。這三大妙處結合在一起就是第四妙,就是「責」字的三大部分是可以分開的,可以換的,不是綁定在一起的。當人擔當不起時,可以換人,也可以換武器,也可以換輕一些的責任給你。當人在擔當的過程中有了成長,也就是「貝」部變強了,相對地就會越來越輕松。當人勝任有余,就可以換更大的責任給他擔當。「責」字之妙,一時也說之不盡,絕對不是到此為止了,明眼人最少該看出「責」字之妙五,「責」字中的人,只見到一個,絕對不是說只要一個人去擔當,而是無論有多少人去擔當,都必須結成一個整體,就像是一個人那樣,人不成一,就失去了擔當的資格。同樣,武器也合成一個枷的。

世事成對,有得就有失,有負責,就會有失責的現象。有了失責現象,就要找出責任人,進行責任歸屬。什麼是責任者?就是藏得最深的人,是禍起的根源。並不是被禍事牽連的相關人。這一點在我的另一篇文章中有些相關敘述,請有心人參閱《豬牛羊》,現在不多說,g./blog/static/2134700552012102854732646/.第三字是一句話中的最重,就是因為太重要了,在本文中已經說不完了,在《點點想法》中提出了一種後浪趕前浪,一浪推一浪的浪打浪模式,那還只是一種初步的構想,更佳的做法沉舟早就有月復案,來不及寫了。g./blog/static/2134700552012102755559423/.關于責任的劃分,這篇博文已經太長了,都五千字了,沉舟以後絕對有機會再說的,絕對是世人未想到的更好劃分之法。

後語︰明知文字有著不小的去真距,還要試圖去解讀它,不是沉舟不自量力,是一些寫博人群的通病,因為我們都不是智者。智者是「知」而不多「曰」的人。而我們一些寫博的人,卻總是想把知道的和未知的都寫成文字,企求交流所有,不惜自暴其丑。

但願有更多的國人能明白漢字本來中所深含的道理,善于運用,使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地位真正居于正中的位置。這是沉舟寫這篇博文的目的。正像在沉舟拆字(漢字解析第1編)中說的那樣︰「拆字的能準個仈ji 分就行了,不能說得太滿。當然,單字加入組合,總分是千千萬萬分。」,沉舟的目的是宏偉大廈,這篇博文也只能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細砂。

附錄︰誰能從以下的對話中解讀出「責」字來?

03-2719:25誰解沉舟心靈的風暴,牽動阡陌倍重力的詩,席卷天地,幸好天堂是被好多好多星星的釘子全方位釘上,我們頭頂的期盼,才沒有完全塌方!埋在你刮來的,這灰黑燦爛的詩中,我賞了又賞,沒找到亮光。你詩的世界,好牆!回復03-2719:28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這塵暴才刮起來,還沒到見光的時候呢。但是,我們一直存有希望,盡管那希望在黑暗中很微弱,但那是火種,是我們全部的救贖……問候沉舟,晚上好!回復03-2720:08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也許就是黑得太燦爛。回復03-2720:10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是的,黑得徹底,如豆的光亮才更顯珍貴和燦爛。回復03-2720:13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黑手遮天,捏造著黃昏後的時間。回復03-2720:15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黑暗中,一切盡可以想象,一切皆有可能……回復03-2720:19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夜重如山,其實只要我心里敞亮,就能掀翻。回復03-2720:20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是的,用一雙搜尋光明的眼楮和被光明點亮的心。回復03-2720:23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听說愛就是最上等的燧石。回復03-2720:24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嗯哦~回復03-2720:31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可沉舟的眼光是與眾不同的,我還是覺著,眾手成山,眾志成城,眾人共同的志願,可以燃亮任何黑暗。眾人的大願,光度更在深愛之上。

回復03-2720:34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這說起來就要牽涉很多很基本又很重要的問題了。本質上來說,我們還活在一個蠻荒之國度的一個蠻荒時代,這是我的詩歌想要表達的……回復03-2720:42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在我讀來,你這一表達正是你詩歌的主流意象。在我的感覺中也是這樣,周圍蠻荒,要在很遠處才找得到同類。

但只要我們這樣的人多一些,蠻荒就不會那麼漫長。

回復03-2720:44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是的,我們還能做什麼,只能用詩歌來呼吁了吧……回復03-2720:49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心若在,夢就在,情若同,山成盟,我們寫字,豈能真的只是以遣余懷而已?我寫情報力寫得這樣細,也還在妄想能點亮一層文明人的愚昧不知。夜仍黑,幸好不少人在籌備天亮。回復03-2720:50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回復03-2720:56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今天能與愚姐暢談這麼多,沉舟已經是訴了衷腸,此行不虛,今個就到此為止吧。沉舟要開忙,姐不同,美女都需要足夠休息的,天才美女也一樣,是吧?你別太勞累。

回復03-2720:56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後面的網址是什麼?回復03-2721:01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不是網址,是我用的軟件在提示分段。沉舟粗心,往往忘了刪。回復03-2721:03莫笑愚回復誰解沉舟你寫過賄選嗎?

回復03-2812:20誰解沉舟回復莫笑愚沒有。可能也不會去寫吧,人情世俗的東西是我的短板。回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情報力最新章節 | 情報力全文閱讀 | 情報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