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頌 3.第一章 進 軍 松 滋(二)

作者 ︰ 興利

第3節第一章進軍松滋(二)

6月初,準備南下的隊伍忙乎起來。饒民太讓縣政府文書戴全善在應城趕印了許多安民布告,準備在新地方江陵縣使用。原雲孝縣委還為南下的同志們召開了盛大的歡送會。會上,饒民太與多年生死與共的戰友依依不舍告別。臨出發了,熊錦文、鄭天風等人還緊跟著饒民太的戰馬,久久不願離去。走了好遠了,饒民太回過頭來,見他二人還跟在後面,便舉起右手用力向他們揮舞一陣,示意再見了。然後他回身雙腿一夾馬肚子,率領楊錚、戴全善等一行人,快馬加鞭,踏上新的征程。熊錦文、鄭天風眼含熱淚,站在路邊舉著雙手擺動著,直到饒縣長一行人消失在道路盡頭。

當時,去荊州的交通,水路要逆長江而上,陸路只能從應城走京山到沙洋過漢江才行。

很快,部隊來到沙洋,渡過了漢江,直逼荊州。此時荊州、沙市還未解放,饒民太一行暫時在後港等待。

一天,邵敏和饒民太去地委開會。會上听到地委領導介紹荊州專區松滋縣地處長江南邊,地形復雜,山大湖多,特別是有一個王家大湖地處湖北、湖南兩省交界處,河湖交叉,野草叢生,是漢流土匪盤踞的老巢,土匪出沒無常,凶悍殘忍,部隊去很可能要打游擊。饒民太長期在漢孝陂根據地湖區堅持斗爭,是打游擊的老手,听到這里,他舉起手主動向荊州地委領導請示說︰「**員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在湖區打游擊我有經驗,讓我去松滋縣戰斗吧!」

荊州地委書記文敏生、專員張海峰、軍分區司令員李學先等領導看著眼前這位充滿活力和自信的縣長,打心眼里信任他。他們一研究,請示湖北省委同意,臨時改變了讓饒民太任松滋縣長。這一改變不打緊,文書戴全善听說後,急急忙忙找到饒民太,兩手一攤說︰「饒縣長,我們趕印的那些準備在江陵縣使用的布告怎麼辦?」

「哈哈」,饒民太听後爽朗地笑了起來,用手拍拍戴全善的肩膀,說︰「小戴啊,解放大軍勢如破竹,革命斗爭的形勢是日新月異呀!今後,恐怕情況趕不上變化的事還多著呢!這些布告你就看著辦吧。」戴全善用手使勁模了模頭,只好作罷了。

7月,沙市解放,饒民太即刻率領縣大隊武裝,從沙市渡過長江,風塵僕僕向松滋縣急行軍。隊伍中小跑步的萬建國興奮地喊叫︰「好家伙!沒多少日子,咱們就過了漢水長江兩條大江,豈不個個變成了‘過江蛟龍’嗎?」戰士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仿佛真像神話故事說的那樣變成「龍」似的,一陣歡笑,腳步如飛。

松滋縣歷史悠久,東晉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豫州安豐郡松滋縣(今安徽省霍丘縣)人同避兵亂,舉家南遷,流寓荊土,僑立松滋縣,設縣治于上明(距今老城西一里),屬荊州南河東郡管轄,荊州始有松滋縣。它西倚鄂西山區,東臨江漢平原,南接武陵山脈,北濱長江,地形西高東低,西南多山,海拔最高處815米;東部平原多河流,最低處是王家大湖蘆葦場,海拔34米。境內有8條山脈,12條河流,41個大小湖泊。明朝洪武年間,縣治定在靠近長江的松滋城(今老城鎮)。民國期間,始修公路,築有松——西(老城至西齋),松——劉(老城至劉家場),松——涴(老城至涴市),西關路(老城西門至大江)四條公路。由于經濟不發達,交通運輸落後,陸路主要是肩挑馬馱,水路全靠船運。尤其是東部平原多河流,橋梁甚少,多為木石結構,像松滋河、洈水等較寬河面皆無橋梁。

當時,盤踞松滋的國民黨第十五軍早已腳板抹油,西逃了。湖北省第四行政區保安第六、第七旅約3000人駐扎在劉家場、西齋、暖水街、鄧家鋪、街河市一帶;縣自衛團及搜索營散布在新場、新江口、磨盤洲、街河市、楊林市、老城、劉家場等地;土匪都盤踞在王家大湖;此外全縣21個鄉公所約有武裝鄉警1000人。饒民太決定先消滅江陵縣南逃之敵,7月21日深夜,人民解放軍很快佔領了沙道觀鎮和江亭鄉公所,在老咀消滅江陵縣的一個自衛中隊,俘中隊長以下40多人。22日凌晨,饒民太縣長布告安民,宣布松滋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喚起民眾,孤立逃敵。

23日,解放軍乘勝追擊磨盤洲的敵人,在芭茫灘南部繳槍60余支;接著攻佔涴市、古樂鄉公所,痛擊江陵南逃之敵;再經丁家 、采穴,抵復興場,赴新場接受王興華率領的松滋縣自衛團搜索營投誠。24日,搶渡松滋河繼續南進,當天中午解放了新江口。27日,饒民太親率縣人民政府機關抵達不到3000人口的新江口,從此以後松滋縣人民政府定治這里。

29日,解放軍以兩個連駐新江口,收繳縣自衛團及鄉公所殘余武裝;以四個連主力進攻龜縮在街河市、楊林市一帶的湖北省第四行政區保安六、七兩旅。四區專員、少將保安司令周上凡因與蔣介石集團有矛盾,經策反工作,周已有投誠意向。饒民太即派民主人士劉明哲持親筆信前往曉以大義,周上凡于30日率保安六旅旅部及兩個團于街河市起義投誠。但龔襄平所領保安第七旅拒不執行投降命令,率部向湖南倉惶逃竄。解放軍「宜將剩勇追窮寇」,8月2日追至鄧家鋪、台山坪一帶將其擊敗,潰散700多名,俘獲300多名。縣自衛團及縣內各偽鄉公所的武裝也先後繳械投降,至此,松滋全境解放。

饒民太縣長日以繼夜地開展工作,召開群眾大會、國民黨舊政府留下的舊人員會、各鄉保長會、地方紳士會等各種會議,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號召廣大群眾要安心勞動生產,商人要開門營業,學生要上課,工廠要生產。並號召國民黨的殘余部隊,立即棄暗投明,交槍、自首,還廣泛宣傳首惡必辦,脅從不問,主動受獎的政策,以安定人心。同時抓緊地方政權的建立工作,先後組建了新江口、沙道觀、老城、楊林市、西齋區等五個區的政權,後來又發展到九個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荊江頌最新章節 | 荊江頌全文閱讀 | 荊江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