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頌 5.第二章 關 大 門 修 堤 防(二)

作者 ︰ 興利

第5節第二章關大門修堤防(二)

「兩岸人民從長期的災難中,總結了對水患的認識,開始了艱苦的築堤事業。最早大約在東晉永和年間,恆溫任荊州刺史,他獎勵農耕,興修水利,令陳遵自江陵靈溪沿城修築江堤,始稱‘金堤’。其後五代至宋、明時期又沿江分段修築了寸金堤、沙市堤、黃潭堤、文村堤、新開堤、周公堤、黃師堤以及李家埠堤等,至明嘉靖年間堵塞江北最後一個穴口——郝穴,使大堤自堆金台至拖茅埠長124公里的堤連成一線,荊江大堤才初步形成。在清朝年間,又多次對大堤進行維修,規模最大的一次培修是乾隆五十三年,朝廷撥款二百萬兩,調宜都、德州、襄陽、隨州、武昌、京山、應城、松滋、谷城、枝江、遠安、鐘祥十二縣的民工加高培厚堤防,共完成土方384萬立方米,並下旨在荊江大堤沿岸上置鎮水鐵牛九座,希望能保障大堤安全。」周上凡端起茶杯。

「听說大堤也叫萬城堤,是嗎?」饒民太問道。

「對,因大堤肇基之靈溪地屬萬城,故以‘萬城堤’名之。又因大堤屬荊州府管,遂又冠名‘荊州萬城堤’。民國七年,始名‘荊江大堤’。荊江大堤由‘官堤’和‘民堤’兩部分組成,長江北岸因是官督民辦築的堤,故稱‘官堤’,長江南岸因是人民自發組織築的堤,故稱‘民堤’。兩堤蜿蜒對峙于長江邊,是荊江兩岸人民賴以防災保命的命根子。洪水時期,省府責成沿岸九縣分段組織堤防委員會,執行防汛任務。民堤則由人民選舉組成堤防委員會,縣、鄉官員協助管理。堤防人員日夜輪流守護,發現鼠洞蟻穴,隨時堵塞;若遇險情,及時鳴警結集搶險。洪汛前後,定期查勘,特別是洪汛前的一段時間,集中捕獵狼、狐、兔、狗、獾等,填補獸洞和潰決崩塌穴口,加固堤防。由于大堤與九個縣人民生死攸關,且對湖南洞庭地區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市、縣都有著嚴重威脅,故歷朝歷代都不敢大意啊!」說完,周上凡又端起了茶杯。

饒民太非常佩服周上凡的義舉,見他侃侃而談,很有見第,便笑著又問︰「周將軍,你對松滋縣恢復生產有何高見?我們很想听一听。」

周上凡正在興頭上,他略加思索,放下茶杯,繼續說道︰「松滋縣濱臨長江,長江流經縣境約有26公里,分上下兩段,胡家崗以上一段,稱作松滋河;新場至流澱尾一段,稱作采穴河。這是荊江防汛重點之一,對荊江大堤安全渡汛有著重要作用。再就是松滋河是長江分流入洞庭湖四口(松滋、太平、藕池、調弦)之一,胡家崗以下分東西兩支,西支經新江口至花園洲,進如公安縣境。在獅子口處又分兩支︰一支經張久台入七里洲,向西注入澧水;另一支東入虎渡河,注入洞庭湖。松滋河東支由胡家崗經沙道觀,于米積台入公安境。松滋河的形成,給沿岸人民帶來洪澇災害,為松滋縣增加了二百多公里的修防任務。當前百廢待興,築堤防洪,堵塞潰口是恢復生產的當務之急啊!」

听到這里,大家都贊許的點點頭。

夜深人靜,饒民太絲毫沒有睡意,認真考慮著白天談話的內容。楊錚輕輕走過來,為他披上一件衣服,在他旁邊坐下。這一段時間,她正忙著接管原松滋縣銀行和湖北省銀行松滋辦事處,在此基礎上籌建中國人民銀行松滋縣支行,工作也是夠忙的。饒民太看著楊錚日益消瘦的臉,關心地對她說︰「你去睡吧,我先看看這些舊檔案。」原來,饒民太已讓縣委秘書劉松如把接管的舊縣政府檔案借了一些來,還找來一本縣志,準備認真研讀。

楊錚笑笑,深情地看著饒民太說︰「我也睡不著啊!過去打游擊時,敵人不讓我們睡安穩覺,那時就想︰要是革命勝利了,好好睡上一覺。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解放了,我們是自己不想睡,心里總惦記著工作。你看看,這松滋縣的農業急待恢復,工商業、交通事業等基礎極為薄弱,縣政府成立了,只有銀元1000元的經費。經測算1950年全縣全年財政收入可能不到200萬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還有,我們太缺乏干部了,尤其是懂經濟的,要是有一些能寫會算的干部分到我們銀行來該多好啊!」

饒民太听完她這一通像連珠炮似的話,心痛了,他知道連楊錚這樣心細、性情溫和的人,現在都發急了,說明當前工作的壓力有多大啊!他趕緊抓過楊錚的手,輕輕地撫模著,仔仔細細看著她那會笑的眼楮,兩人會心地笑了起來。饒民太把話題一轉,說︰「雲孝縣來的老戴和李雲嬌兩口子近來也是心情不好,他們都是農民出身,捕魚種田是把好手,我想發揮他們的長處,讓他們去負責一個農場為縣里發展生產大干一場。」

楊錚點點頭,說︰「張宗祿說,武昌金口老家來了信,信里說當地群眾對他家不理解,處境很難。可能是中原突圍後我們在他家里隱蔽斗爭不能公開身份,後來也是悄悄離開的給張家帶來的一些問題。我想把張家子女接到松滋來,方便照顧,你看怎麼樣?」

「行!你就安排吧,抽空給組織上寫個情況匯報。」饒民太干干脆脆地回答道。

這以後,經過松滋縣委和縣政府認真研究,饒民太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復經濟,發展生產。他在會上語重心長地對同志們說︰「自古以來松滋人民被洪水所困,災難深重。宋朝詩人陸游在《松滋小酌》中就吟道‘西游六千里,此地最淒涼。騷客久埋骨,巴歌猶斷腸。風聲撼雲夢,雪意接簫湘。萬古茫茫恨,悠然付一觴。’今天我們是人民的政府,要心系松滋人民的苦難,帶領人民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當前,我們首先要從治理松滋河開始,先‘關大門’(修堤防),防備水患,然後一心一意搞生產」。

會後,縣政府先用以工代賑辦法整治千瘡百孔的堤防創傷,治理突出險段,組織民工完成了丁碼頭退挽工程,做堤2公里,解除了丁碼頭至丙碼頭堤段嚴重崩坐的危險;接著加固了保濟垸堤1.5公里,廢除了揚家 至李家 白蟻嚴重危害及砂質滲水的危險堤段,同時將一些低矮堤段普遍加高到最高洪水水位以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荊江頌最新章節 | 荊江頌全文閱讀 | 荊江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