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頌 6.第三章 王 家 湖 剿 匪

作者 ︰ 興利

第6節第三章王家湖剿匪

在強大的政治宣傳攻勢下,幾乎每天都有國民黨軍隊的殘余,攜帶武器彈藥來縣人民政府投誠和繳槍。但松滋地形復雜,有大小山頭120多座,山洞100余個;湖泊41個,總面積百余平方公里。境內匪患嚴重,有五股大的土匪,分散在王家大湖、劉家場、麻河口、百里洲等地為非作歹,殘害人民。

年青的縣委委員公安局長房炳杰,河北滄州人,高挑身材,瘦長臉,精明強干,行走如風。一天,他「呼呼呼」地趕到縣政府,氣憤地向饒民太匯報道︰「饒縣長,湖南石門悍匪向應東所領200余人經常來我縣劉家場、暖水街一帶騷亂;潛伏農村的慣匪、特務、惡霸、流氓分子,有的組織各種反革命團體,陰謀暴動;有的造謠惑眾,聚眾鬧事,搶劫放火。一年來,全縣共發生暴亂事件29起,搶劫公糧事件11起,被劫公糧近二萬斤。慣匪楊某在磨盤洲放火,燒毀16家鋪面。這群土匪的肆意破壞,使新生政權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都受到極大的威脅,戰士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即出發,全部消滅這群惡匪!」

饒民太與房局長仔細研究,決定采取便衣偵察與武裝清剿相結合的辦法,消滅武裝作亂的匪徒,清理敵特組織,偵捕潛伏破壞的匪、特、霸。很快縣公安局便破獲了反革命組織「川湘鄂剿共司令部松滋辦處」、「**救**松滋**團」及「中國平民救**」,逮捕近百名反革命分子,經審判主犯胡東海等六人伏法。至1950年10月,共鎮壓匪、特200多人,繳獲槍支170多支和大量的武器彈藥。

王家大湖是土匪最後的盤踞地。它位于洈水下游,上納洈水、界溪河山水,下受松滋河倒灌,由于地勢低窪,經常洪澇成災。清咸豐年間洪水泛濫,淪為湖泊。湖內蘆葦叢生,釘螺遍布,血吸蟲病猖獗,湖荒面積達107公里,是湖北主要淡水湖泊之一。民國時期,為了圍墾荒湖,第四行政區當局派駐在松滋的國民黨146師進湖剿匪,結果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因而湖匪更加肆無忌憚,根本沒把政府當回事。松滋解放後,盤踞在王家大湖的土匪依仗著湖區的復雜地形,拒不投降。解放軍大部隊一去,他們就往湖里跑;大部隊一走,他們又出來騷擾地方政權,殘害人民,比狐狸還狡詐。

1950年冬,饒民太親自率領縣指揮部兩個連,前往王家大湖圍剿這股頑匪。他采取武力打擊和分化瓦解並用的策略,派部隊封鎖湖邊各交通要道包圍追剿敵人;同時發動群眾,孤立土匪,並對土匪開展政治攻勢,分化瓦解敵人。饒民太精心策劃,周密安排,擒匪先擒首,派公安局長房炳杰、區長查遠澄和起義人員王白雲等人,先後化裝打入土匪內部取得土匪頭子的信任,伺機里應外合端掉土匪老窩。

膽大心細的公安局長房炳杰,冒著生命危險只身深入匪穴與土匪較量,警告土匪趕快放下武器向人民政府投降;區長查遠澄不負眾望,打入敵人心髒後利用土匪內部矛盾使其互相勾心斗角,並獲得匪首藏身之處的重要情報。

饒民太接到情報後,便連夜布置兵分三路出擊,在天亮前將匪首們嚴嚴實實包圍在一個小灣子里。他沉著冷靜地對戰士們說︰「抗日戰爭時期,我在武漢外圍湖區打游擊,日偽軍經常來圍剿新四軍。不料讓我們利用了他們與湖匪湯子貞的矛盾,叫偽軍跟湖匪干起了仗。湖匪湯子貞也是被包圍在一個小灣子里,無路可逃,最後狼狽地跳進湖里。新四軍在一邊‘坐山觀虎斗’,看了一場敵匪狗咬狗的好戲,然後乘漁劃子迅速出擊,在湖邊擊斃了大湖匪頭子。」戰士們听完饒縣長講的故事,開心極了,士氣高漲。

連長饒春福是漢孝陂根據地的老游擊隊員,他高高卷起衣袖,眼中閃著光,渾身是勁,堅定地說︰「饒縣長,你就放心吧!我們一定要把王家大湖的湖匪徹底消滅干淨。」

這時,土匪頭子還蒙在鼓里,正在灣子里睡大覺,對解放軍的行動毫無察覺。待眾土匪還在做夢時,解放軍的偵察兵悄悄地模掉了土匪的崗哨,然後大部隊發起了猛攻。饒春福帶領戰士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土匪住的灣子,部隊一邊進攻,一邊進行強大的政治攻勢,喊話讓被包圍的土匪放下武器趕快投降。匪首們驚慌失措,見四下都是解放軍,知道大勢不好,便趁混亂之機,奪路逃命。有的被擊斃,有的跳水從湖中逃遁。誰知,跳湖的土匪恰好被湖中埋伏的房炳杰逮了個正著,其他土匪都乖乖地放下武器投降。一個土匪小頭目被俘後心里不服氣,沖房炳杰嚷嚷︰「我有一個要求,讓我與饒民太見上一面,看看他究竟是不是三頭六臂!」

「哈哈」,房炳杰蔑視的一笑,對他說︰「你死到臨頭還不服氣?告訴你,哪怕你們再凶狠,再狡詐,也不是我們人民政府的對手!」

接著解放軍乘勝前進,在人民群眾的幫助下將群龍無首的湖中土匪各個擊破,徹底蕩平了王家大湖的匪患。恰巧,此時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唱「雄赳赳,氣昂昂」的戰歌,跨過了鴨綠江的歷史時刻。

此後,饒民太縣長又在全縣開展了減租反霸、土地改革、興修水利和發展工商業等工作,帶領松滋縣人民走上建設美好家園的道路——

建國初期,鄂西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荊江頌最新章節 | 荊江頌全文閱讀 | 荊江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