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頌 14.第七章 激 戰 虎 渡 河(一)

作者 ︰ 興利

第14節第七章激戰虎渡河(一)

虎渡河是長江南岸通向洞庭湖的重要河流,入口太平(位于江陵、公安兩縣交界處)是長江流入洞庭湖的四個進口之一。虎渡河自太平口起,經彌陀寺、里甲口、黃金口、夾竹園,至中和口通松東河,復由黑狗經閘口、新口、霧溪咀、黃山頭、大柏村、董家、陸家渡、至小河口會入松滋河,注入目平湖。全長136公里,最大分流洪水量為3210立方米每秒。

虎渡河沿岸不僅風光綺麗,而且有著許多優美的傳說故事。相傳,河西岸有一座古剎叫彌陀寺,附近住著一戶謝姓人家。謝家只有孤兒寡母二人,母親雙眼失明,兒子還不滿八歲,因兒子屬虎,所以乳名叫虎子。虎子乖巧孝順,母親對他更是疼愛,母子倆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很清苦。母子倆靠給人打柴挑水為生,虎子在少得可憐的收入中常常省出幾文錢來買香,去彌陀寺拜佛,求大慈大悲的菩薩保佑他母親雙眼重見光明。一天,虎子獨自一人坐在河邊,為母親的治病的事發愁。忽然,來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化緣和尚,和尚對虎子講︰「你不是想治好母親的雙眼嗎?看你非常孝順,對菩薩很虔誠,我告訴你一個良方。在河東面的柏枝湖邊的大青石旁,長著一種再生草,如故你能順序摘來在生草的女敕芽、女敕葉、大葉、花蕾、花奪、花籽,直至連根須也挖來,每天早中晚三次給你母親泡茶喝,前後需一百天,一天也不能間斷,就可治好你母親的眼病。不知你能不能堅持到底?」虎子連忙下跪道︰「只要能治好我母親的雙眼,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願!」和尚笑道︰「那就要看你的行動了。」虎子對他屢屢磕頭,千恩萬謝。待虎子抬頭時,化緣的和尚已無影無蹤。虎子飛快地跑回家,高興地將遇到和尚的奇事說給母親听。母親听後,淚如泉涌,說︰「虎子啊,你可憐的父親就是去河東打柴被大水淹死的,我是哭瞎了雙眼啊!你年紀小,隔河渡水去河東,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但虎子還是執意要去河東尋藥給母親治病。次日拂曉,虎子悄悄出發,他乘船渡河來到河東,走了一個時辰,在柏枝湖的大青石旁找到了再生草。他按和尚說的小心翼翼地摘取了藥材,然後興高采烈往回走。到家後立刻給母親泡茶喝,就這樣,一晃就過去了九十九天,母親的雙眼還不見好。母親傷心憐憫地對虎子說︰「我兒啊,母親的眼病雖然沒好,但你也盡了孝心啦!就不要去瞎跑了。」虎子倔強地回道︰「母親,您先別著急,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我一定去把藥根挖回來!」第二天清晨,忽然天空風雨大作,河水洶涌,波浪濤天,渡船早被卷走,不見人影。虎子在河邊急得團團轉,大聲喊道︰「蒼天啊!你為什麼這樣對待我的瞎子娘啊?」突然,一只白額吊楮猛虎跳了出來,虎視眈眈看著虎子。虎子壯膽對猛虎喊道︰「老虎啊,你要吃我,我不怕,但是我那雙目失明的母親就無人照顧了。今天是醫治我母親雙眼的最後一天,我要去河東挖草藥,老虎你若願意幫我,請點一下頭,若要吃我,就請來吧!」只見那只猛虎,仰天長嘯,然後對著虎子點頭。虎子見了,驚奇地跑過去,騎上虎背。那只白額吊楮猛虎載著虎子,縱身一躍,跳入洶涌澎湃的水中,朝東岸游去。虎子過河後,飛跑到大青石邊,挖出再生草根,然後趕到河邊,又騎上虎背。老虎又是縱身一躍,跳進水中,將虎子渡到西岸。正當虎子準備道謝時,老虎一陣風似的無影無蹤了。虎子馬上趕回家中用藥泡茶,只見這最後一道藥茶,異香撲鼻,滿室彌漫,虎子的母親喝下去後,雙眼忽然重見天日了,母親高興地一把抱住了虎子。從此,這條河被人們叫做虎渡河。

這虎渡河邊的傳說世代相傳,一直激勵著善良的人們,去執著地追求美好的願望。今天饒民太率領四萬剛獲得解放的松滋人民,也來到這里,他們要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如果說饒民太治水的生涯是從荊江邊的松滋河開始的話,那麼首戰要算是在公安太平口攔住這條洶涌的虎渡河。

虎子為了治好瞎子娘的病,堅持了一百天。

饒民太為了攔河壩最後的堵口,激戰了七天八夜。

4月7日,攔河壩築到河中,離東岸僅40米,但土倒下去就被水沖走,突擊隊長唐忠英心急如焚。

饒民太和民工研究,用蠻石在下游砌埂推土。到8日壩離東岸20米,即不能推進了,經請示上級批準攔河壩進入合龍的最後階段。饒民太立即召集大隊長中隊長開會,準備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突擊合龍。會上,唐忠英帶領的1000民工,像英雄的志願軍那樣,雄赳赳氣昂昂地拿到了堵口突擊隊的紅旗。

饒民太日夜指揮,片刻不離工地,自己不休息,還幫助民工搬運蠻石,鼓動民工情緒。9日,口子已壓成6米的窄口了,這時老天卻來捉弄人,突降大雨,桃汛來了!只見河水猛漲,填土填石就像「泥牛入海」,眨眼功夫就被大水沖走——

虎渡河沿岸不僅風光綺麗,而且有著許多優美的傳說故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荊江頌最新章節 | 荊江頌全文閱讀 | 荊江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