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江頌 10.第七章 漢江遙堤、東荊河堤

作者 ︰ 興利

第10節第七章漢江遙堤、東荊河堤

第七章漢江遙堤、東荊河堤

當饒民太一行沿著荊江考查時,漢江、東荊河也在抓緊進行防汛準備工作。

漢江亦稱漢水,又名襄河,《水經》中還稱沔水,是長江中下游最大支流。「滔滔江漢,南國之紀」,把長江與漢水並列為南方的兩大水系。干流發源于陝西省秦嶺南麓,有北、中、南三源,北源沮水最長定為正源。干流上段自陝西向東流,到湖北襄樊附近折向東南,于漢口龍王廟入長江。干流長1577公里,總落差1964米,水力資源豐富。漢江流域面積15.5萬平方公里,丹江口以上為上游,丹江口至鐘祥皇莊為中游,皇莊以下為下游。

下游流經鐘祥、荊門、潛江、天門、沔陽、漢川、武漢等縣市流入長江。干流經鐘祥後,河出山谷,水流變緩,河道彎曲,屬平原蜿蜒型。河段長379公里,流經潛江澤口、龍頭拐,有漢江最大減河——東荊河,洪水時分泄漢江洪水流量,最大過水能力5060立方米每秒。

古時,下游為洪泛區,自明代始在兩岸築堤防洪,經歷代演變,形成干流河道愈下游愈狹窄,在遙堤末端的多寶灣,兩岸堤距寬3500米,至漢川堤距僅300多米,漢口附近才100米左右,狀如長形漏斗。遇上大洪水,行洪不暢,漢川河段的河道安全泄量只為9000立方米每秒。當長江水位較高時,長江水位頂托,便只能通過5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1935年7月,中游碾盤山站洪峰流量達5萬立方米每秒以上,左岸大堤鐘祥至舊口間傾刻潰口,口門長達4公里。洶涌咆哮的洪水經過天門至漢口張公堤,再由諶家磯入長江,泛濫十縣一市,所經之地,田地房屋蕩然無存。

荊州區漢江修防處處長從克家,是一名紅軍老戰士,四方臉,行走如風,辦事雷厲風行,說起話來是斬釘截鐵,此時正與同志們一起研究修堤防汛工作。他說︰「我親眼看見過1935年漢江大水,慘不忍睹啊!防汛是天大的事!漢江遙堤守護著九縣一市幾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黨把我們放在漢江,我們就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這里,用生命來守衛它!」

漢江確保堤防遙堤位于鐘祥縣境漢江下游左岸干堤的首段,是保護漢北平原的鐘祥、京山、天門、雲夢、應城、孝感、黃陂、安陸9縣660萬畝耕地,420萬人民和武漢市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防洪屏障,其地位僅次于荊江大堤。遙堤始建于1935年大水後,于1937年3月建成。堤線自鐘祥舊口向北經沙港、曹家台至上羅漢寺,全長18多公里。1958年,湖北省防總鑒于漢北干堤自舊口至天門多寶灣的37.2公里干堤與遙堤同等重要,決定將遙堤延伸至多寶灣,全長55.2公里。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接管了遙堤。隨即進行整險加固。以「加強堤質,改善堤基,消滅隱患,兼顧加高」為原則,拆除了堤身堤腳房屋,清除了堤上樹竹荊棘、獾穴、鼠洞、陰溝、棺木等隱患。從1950年開始,在沙港和水口子護灘,防止水流沖刷堤腳。1951年修建丁壩。1952年冬,修築沙港橫壩,截斷串河。1954年、1955年兩年大水,攔洪效果明顯,但在壩外又形成一條新的串河,威脅遙堤安全。1955年汛後進行遙堤歲修會勘,從克家帶領工程師楊壽增、瞿道宗等人,對串河重新改線進行踏勘,選定以遙堤終點羅漢寺上游二公里的滾子口為進口,在曹家台築攔河壩一道,從金剛口出漢江。次年開工,1957年3月建成。新引河全長22公里,河底寬18米,共完成土方50萬立方米。1964年發特大洪水時,新引河發揮了顯著作用。

為確保遙堤安全,在漢江右岸還建有鄧小兩湖分蓄洪民垸。鄧家湖分蓄洪民垸位于荊門馬良鎮西北,蓄洪面積86.3平方公里,蓄洪水位46.8米,有效蓄洪容積2.97億立方米,內有耕地8.7萬畝,人口3萬多人。小江湖蓄洪民垸位于鄧家湖下約8公里,沙洋以北,蓄洪面積106平方公里,蓄洪水位46.4米,有效蓄洪容積5.8立方米,內有耕地8.9萬畝,人口4萬多人。

與此同時,東荊河修防處內也是燈火通明,處長路振杰正開會研究布置修堤防汛工作。

東荊河位于江漢平原月復部荊北地(60年代建成洪湖隔堤分開相連水系後荊北稱為漢南地區和四湖地區),自北轉向東南,起自潛江澤口龍頭拐,止于武漢市漢南農場三合垸,河道全長173公里,是漢江下游分流入長江的一條重要河道,洪水時期可分泄漢江下游四分之一的洪水。左岸為漢南地區,右岸為四湖地區。據史料所載,東荊河是古雲夢澤的一部分,本無固定河床,隨著水域變遷,沙洲的形成與發展和人類的圍垸墾殖,而逐漸形成洪泛區。東荊河進水口「澤口」之名始見于明《嘉靖沔陽志》中,澤口的分流作用則始見于明神宗萬歷元年,夜汊堤潰,趙賢從江漢全局出發,上疏請留缺口分流。澤口至田關的一段,從此成為漢江分流的固定河道,被稱作夜汊河、荊河、策口河等。田關以下分為二流,向西南流入江陵者為西荊河,向東南流通沔陽者為東荊河,西荊河于1932年堵築,東荊河便成為漢江的主要分流河道。

東荊河道,龍頭拐至北口長77公里為多彎型河道,有較的急彎30多處。北口至中革嶺長40公里為微彎分汊型河道,有沙洲分流于洲頭,合于洲尾。中革嶺以下為蜿蜒分支型河道,從長河口分為兩支,北支分為數股水流,蜿蜒曲折,時分時合,穿行于洲灘圍垸之間,最後均匯入改道河在三合垸入長江。

東荊河堤,始建于明初,經歷朝歷代修築,至1949年,南岸堤自澤口起至洪湖高潭口止,北岸自澤口起至沔陽太陽 止,兩岸堤全長245公里。《湖北堤防紀要》雲︰「東荊河當江漢匯注之區,水流泛濫,堤防雖多,無法安瀾。防于上即決于下,堅于南則虛于北,均系節節堵塞,素無統一計劃,各自為政,以鄰為壑,每屆泛漲,甚至決鄰垸之堤以自顧。地方士紳承隙把持,弊端百出,難求萬全之策。」

路振杰在會上激動地說︰「東荊河道形成後,堤單頂矮,累遭潰決,而下游支河小港,縱橫交錯,南通內荊河,北交通順河,一遇江漢洪水,上壓下頂,漢南與四湖中下區便是一片汪洋,洪水泛濫成災。據史料記載,自清順治十五年至建國前的292年中,便潰堤成災98年,其中1912——1949年的38年中就有32年潰口。新中國建立後,1950年10月,省人民政府水利局成立了東荊河修防處,專管全堤修防事務,河堤安全保衛範圍涉及江陵、潛江、沔陽、監利、洪湖等地和武漢市漢南的部分面積,我們身上的責任重大啊!」

隨後動工的洪湖隔堤工程為全面治理東荊河下游拉開了序幕。1955年冬,監利、沔陽、洪湖三縣12萬余民工參加洪湖隔堤施工。次年1月26日勝利完工。共完成土方514.75萬立方米,石方5000立方米,國家投資282.59萬元。洪湖隔堤全長56.42公里,位于東荊河右岸,至中革嶺起,與長江干堤相接,堤頂高程30.5——32.6米。洪湖隔堤建成後,配合以後建成的新灘口閘,可堵截長江、東荊河洪水倒灌,使四湖地區下區(余家埠以下)約150萬畝農田排水情況得到改善,並可使洪湖蓄洪墾殖區100萬畝湖荒變成良田。

四湖(長湖、三湖、洪湖、白鷺湖)排水工程也開始動工興建。四湖分布于荊門、潛江、江陵、監利、洪湖五縣境內,沿湖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由于江湖相通,圍垸毗連,水系紊亂,洪澇災害頻繁,僅長湖至福田寺即有湖泊漬荒1260平方公里。四湖排水工程在規劃設計中,采取「以排為主,內排外引,排灌兼顧,等高截留,分層排灌,綜合利用」的治理措施,擬開挖總干渠、東干渠和西干渠三條,並興建一系列排灌函閘和機電排灌設施。工程規模宏大,僅三條干渠,就有土方6800萬立方米。全部規劃實現後,將使內荊河流域廣大地區面貌根本改變,僅耕地面積即可擴大百余萬畝,並使數百萬畝農田免除旱澇災害,增產豐收。後來,江陵縣副縣長李大漢(此時已擔任荊州專區水利局副局長)奉命調到四湖管理局任局長,鞠躬盡瘁,獻身治理四湖事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荊江頌最新章節 | 荊江頌全文閱讀 | 荊江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