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斯坦布爾郊外的土軍兵營,夏樹見到了法提赫的部隊,一支甲冑森森、刀光閃閃的西帕赫騎兵。
往前追溯兩三百年,西帕赫騎兵和另外兩支奧斯曼騎兵部隊——西帕希騎兵和阿今日騎兵,共同構成了奧斯曼帝國擴張的尖利刀鋒。斗轉星移、歲月變遷,膛線槍炮的運用已經大大壓縮了騎兵這一兵種在戰場上的發揮空間,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來之時,各參戰國還都將騎兵部隊作為陸戰的重要力量,頭戴馬尾帽、身披胸甲法國龍騎兵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而夏樹知道,在大炮和機槍面前,傳統騎兵注定成為悲劇。
可以說,精于機械的德國人對先進的武器技術有著與生俱來的敏銳嗅覺。在英軍殖民部隊用馬克沁機槍對付祖魯人之前,德皇威廉二世就對這種自動武器大加贊賞,並自掏腰包為德國近衛步兵團購置了最初一批馬克沁。至1901年,德意志武器彈藥制造廠獲得了馬克沁機槍的制造許可,並以mg01的編號投產,短短兩年之內,德**隊迅速建立起11個機槍營,並逐步在普通步兵團和尖刀營配備機槍連。只要加以正確運用,這些機槍能夠在開闊地帶無情屠戮列隊沖鋒的騎兵和步兵,法提赫的騎兵們卻還揮舞著長矛、刀劍……別看他們在閱兵場上軍容強盛、趾高氣昂,在第十次也是最近一次俄土戰爭中表現卻差強人意,懶散無紀的風氣也已是臭名昭彰,穆斯林對西方各民族的優越感和狂妄自大的偏見也在他們身上淋灕盡致地體現出來。
以看表演的心態觀閱了西帕赫騎兵的隊列式和戰斗訓練,夏樹帶著對未來的遐思踏上了歸途。以列強國家愈發激烈的利益沖突和難以消弭的歷史宿怨,一場席卷洲際的大戰是難以避免的,英法俄已然締結協約,德奧同盟勢孤力單,拉攏奧斯曼帝國意義重大——在鐵路線還未將北冰洋沿岸與俄國月復地連接起來的時代,經土耳其海峽至黑海的航線是俄國進口物資的大動脈。一旦戰爭爆發,只要土耳其人封閉海峽,龐大而落後俄**隊便難以獲得英法援助,動員和作戰效率必受極大的影響。
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舞台上,奧斯曼帝國的軍事表現一反它「歐洲病夫」的惡名,他們贏得了關鍵的加里波利戰役,把50萬英法澳新聯軍趕下了海;他們在美索不達米亞與數量佔優的英**隊鏖戰三年,直至英國名將艾倫比用一次大膽而巧妙的「騎兵閃擊」戰突破防線,加入了少量德**隊的德土聯軍才被迫放棄了這一地區。整個戰爭期間,奧斯曼軍隊牽制了協約國大量的海陸兵力,發揮了不可小覷的戰略作用。不過,這與奧斯曼舊貴族幾乎沒有任何關系,戰爭爆發前的最後幾年,奧斯曼政權數度更迭,最終由青年土耳其黨人執掌政權,而德國提供的武器和教官也讓奧斯曼軍隊從一支完全落後的舊式武裝轉變成為準現代化的新式軍隊。
行將回到伊斯坦布爾時,夏樹的目光為一座不起眼的海防要塞所吸引。它非常隱蔽地建立在沿岸的山丘後面,那些炮管短粗、炮口高仰的岸炮能夠越過山丘轟擊海峽中的目標,水面艦艇卻很難直接威脅到要塞。土耳其海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對防守方極為有力,要想打通海峽航線,強行登陸並逐一攻克海防要塞是唯一的方法。
視線中,大約兩百名土耳其士兵在要塞兩側的山丘和樹林布設散兵防線,這樣的演習顯然是為了防備俄軍從黑海方向發動的登陸進攻——這種情況在一戰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但未雨綢繆的軍事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俄國黑海艦隊實力不俗,一旦戰爭進程受到某些不可預知因素的影響發生改變,比如土耳其人並沒有得到像「戈本」號那樣強大且擁有威懾力的德國戰艦支援,俄國人完全有可能配合英法軍隊發動一場打通海峽的登陸戰役。
在夏樹看來,這里的土耳其士兵作戰隊形井然有序,軍事機動敏捷而干脆,而且在防御時能夠迅速挖掘射擊陣地,這必須是通過良好訓練才能夠獲得的軍事素質。
等到土耳其士兵們的整個訓練結束了,夏樹才讓法提赫派人去通知那里的指揮官。
「這是切萊比要塞,它在此守衛海峽已有兩百年歷史,去年進行了昂貴的翻修,設計師是德國人,承包商是德國人,武器也都是從德國進口的。」
法提赫的介紹讓夏樹聞到了一種淡淡的澀味,這里面自然有權力相爭的因素。
這座要塞屬于哪位王子或者皇親國戚的勢力範圍,夏樹沒興趣知道,也沒必要過問,他在意的是誰負責這些土耳其士兵的訓練,又是誰在負責這里的實際指揮。沒準自己能在這里找到某個熟悉的名字,或是發掘出未揚名的優秀軍事人才。
當夏樹跟著法提赫王子一行人抵達要塞時,答案自然揭曉。在整齊列隊的土耳其士兵身前,一名年輕且氣度不凡的軍官策馬列于最前,兩名穿著德式軍服的軍官一左一右站在他身後,左邊那個山羊胡子看起來估計有六十來歲,右邊那個沒留胡須的應該還不到三十歲,老少對比給人以深刻印象。
縱馬來到那名領頭的年輕軍官面前,法提赫陰陽怪氣地說︰「我們的阿拔斯帕夏不愧是去德國深造的勇將,麾下士兵個個英勇不凡,換身軍裝也跟德國最好的軍隊沒什麼差別了吧!哈哈!」
面對帝國最高統治者——蘇丹的小兒子,這位年輕的土耳其軍官沒有半點怯意,他那雙漂亮的眼楮里透著不易捉模的深邃,剛毅的臉龐則有種意氣風發的活力。
「殿下帶來的這位尊貴客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霍亨索倫天才約阿希姆王子吧!」
這句德語顯然是有意說給夏樹听的,而且很明顯,他的德語水平比法提赫高出了幾個檔次。
法提赫側身看著夏樹︰「這位是我的堂兄弟阿拔斯帕夏,他是切萊比要塞及守備部隊司令,德**事文化的狂熱崇拜者。」
緊接著,法提赫又對年輕的阿拔斯帕夏說︰「約阿希姆王子慕名檢閱了我們的西帕希騎兵,途經這里,看到你們新奇的訓練,所以過來瞧瞧情況。」
見夏樹穿著軍服,阿拔斯沒有用傳統的土耳其彎腰禮,而是以德式軍禮向其致意,語氣也毫無見外之意︰「尊貴的王子殿下,您的到來讓切萊比要塞全體官兵感到無比榮幸。這兩位幫助我訓練軍隊的德國教官您也許認識,施托爾特中校和珀爾荷斯少尉。」
「噢,我們此前並不相識。」夏樹一邊說著,一邊縱馬向前,與兩位德**官致禮。
握手時,他們各自報上全名和身份︰
「喬格。施托爾特,退役前隸屬于普魯士第4軍團,炮兵上校。」
「海因茨。珀爾荷斯,普魯士第31團預備役軍官。」
夏樹則說︰「感謝你們為增進德國-奧斯曼友誼所做的努力。」
在阿拔斯和兩位德國教官的陪同下,夏樹和法提赫一行檢閱了這里的要塞守備部隊。土耳其士兵們穿著本國樣式的卡其色軍服,戴著紅色的土耳其圓帽,而軍靴、皮帶、彈盒、水壺乃至行軍背囊都是標準的德式裝備。細看之下,他們所使用的步槍有兩種型號,一種是gew1888,即委員會式步槍,德軍換裝毛瑟1898汰換下來的舊步槍,一種是毛瑟1893——毛瑟公司專為土耳其軍隊生產的雙排彈倉制式步槍。它們的性能雖不及毛瑟1898那樣穩定和完備,卻足以讓土耳其人緊跟無煙火藥的發展潮流。
檢閱了這支小而精悍的土耳其步兵部隊,夏樹應阿拔斯之邀進入要塞。除了那些高仰角的曲射重炮,臨海的防御工事里還配有多門直射火炮和機關炮。武器系統是大型艦艇設計建造至關重要的部分,夏樹因而熟知這個時代各型火炮的性能,他在這里看到了較新的克虜伯加農炮,但它們數量有限,更多是早三四十年生產的英制阿姆斯特朗炮和土耳其本國制造的老式後膛炮。阿拔斯看出了夏樹的擔心,他透露說,要塞新近添置了數具水下魚雷發射管,它們被巧妙而隱蔽地安置在船只進入海峽的必經之處,足以對付任何敵手的大型戰艦。一旦面臨戰爭威脅,他們還將在防區周邊布設大量水雷。
如同矛與盾、火與水,戰艦與要塞正是與生俱來的對手。足夠強大的戰艦能夠摧毀要塞,足夠堅固的要塞能夠遏止戰艦的進攻,但在正常情況下,構造復雜的戰艦成本造價高,抗打擊能力明顯較要塞弱,靠近海岸線時還需要提防敵人的水雷魚雷,理智的戰艦指揮官們更傾向于避開要塞火力,采用迂回進攻的方式突破敵方防御,旅順要塞攻防戰就是最典型的戰例。
德國本土的海岸線不長,而且實力位居世界第一的德國陸軍能夠保護好海防要塞的側後方,而在土耳其,情況就要復雜得多。兵力有限、裝備陳舊的奧斯曼陸軍需要保衛數倍于德國且分布在歐亞非三大洲的廣袤領土,落後的交通手段和敵人的戰時封鎖將大大影響援軍的抵達速度,所以,海防要塞能夠有效抵擋敵人的海陸快攻,對于戰役乃至戰爭進程顯得尤為重要。
在要塞頂部的一處平台,夏樹一面吹著清爽的海風,一面遠望著波濤涌動的海峽口,他與阿拔斯還有兩位德國教官聊了許久。從理想到理念,從戰術到技術,他們以非常積極的態度進行交流和溝通,有共識也有分歧,而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他們有著相當一致的現實目標,那就是維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與統一,遏制英法俄對它的侵蝕與分裂,尤其要保護包括土耳其海峽在內的一干戰略要地。
通過觀察對方的言談舉止,夏樹感覺年輕的阿拔斯帕夏是一個比法提赫更加靠譜的奧斯曼權貴,他有野心、有實力,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種大將之風,且對德國的軍事文化推崇備至。只是在權術傾軋的王室宮廷里長大的人,思維方式比普通平民復雜得多,僅憑短暫接觸,夏樹無法探清對方底細,更無法判定對方的真實處境。理智使然,雙方只是互有好感地結為朋友。
與兩位德國顧問的交流,夏樹重在了解他們的想法和能力——雄心勃勃的上位者都深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他們既願意三顧茅廬,也希望從市井人群中發掘出不凡之輩,但人才不是遍地都有,能夠改變戰爭勝負的雄才往往幾十年才出一個。在這座奧斯曼海防要塞,施托爾特上校負責炮手的技術操練,珀爾荷斯少尉是近戰防御的組織者,兩位德國職業軍人作風簡練、思路清晰,斗志和上進心也未隨著遠離德國正規部隊而消沉泯滅,他們同樣期盼受到明主的賞識和重用。可惜的是,經過這番談話,夏樹對他們的判定只是「優秀」而非「杰出」。在德**隊,優秀的軍官比比皆是,他們有很多人自小接受軍事文化燻陶並歷經基層部隊磨礪和院校培養的職業軍官,認真嚴謹、正直無私,具有良好的軍事素養和擔當能力,這也是德國能夠立志于世界軍事強國的重要資本。
盡管這兩名敬業的德**官並不屬于夏樹尋覓的千里馬,但與他們的交流還是讓夏樹堅定了一些想法︰施托爾特上校是參加過普奧和普法戰爭的功勛,資歷、軍功和能力都不缺,平民身份很可能是他無法獲得將官軍階的決定性因素;珀爾荷斯少尉同樣來自平民家庭,當年也是懷著美好的理想走進軍營,還有過在巴伐利亞最好的步兵學校深造的機會,卻難以看到光明的前景,所以主動申請退役,以軍事教官的身份來到這片異土「淘金」。在非常講究出身的德國陸軍,情況和他們類似的軍官還有很多,其中不乏資質聰慧的潛力股。他們所學習鑽研的陸戰技能與海戰相去甚遠,而傳統的海軍軍官們也不擅長陸戰,若要締造一支海陸兼用的正規作戰部隊,定然需要優秀的陸軍和海軍軍官聯袂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