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鋒 第二十七章 兵工廠

作者 ︰ 吳琦

()以前楊衛寧看過許多資料,只是為了加深了解,才決定選擇幾個有代表x ng的地方參觀看一下,所以列入考察目錄的單位並不多。

王博新僅僅用了幾天時間,既解決了有關考察的所有問題。于是他們以司令部參謀的身份,開始這次考察之旅。當然了,考察也不是觀光,也有要求,那就是他應在考察完畢之後,提交一份考察研究報告,一項情理之中的要求。

首先要考察的自然是軍事工業,任何一個軍閥都會熱心于發展軍工,奉系也不例外。奉系是最熱心于投資實業,無論是投入規模,還是成效,都是最出s 的。其所掌控的企業之中,以軍工企業的規模最大,也最重要。

自從入關之後,軍工系統既被改組分為2家大型企業集團,既關外的東北工業公司,與關內的華北工業公司。

東北工業公司控制著東北地區的所有官屬軍工企業,分散于整個東北地區,其中以沈陽兵工廠最大,擁有工人達3萬人,號稱中國規模最大的陸軍武器裝備制造企業,實際上,它的業務之中,非軍品的比重也相當高。

他們有參觀的權利,可終究不是什麼大人物,自然接待規格不高,只有一個名叫陳子明負責接待並陪同參觀。

楊衛寧可不喜歡在辦公室中談話,所以聊了一會之後,就讓陳子明領著到工廠車間去。

他們首先參觀了機械車間,自然由陳子明擔任解說員,只听他邊走,邊說道︰「這里是第三分廠,也叫槍械廠,主要制造步槍及輕重機槍,目前的生產量為每個月1000支步槍。」

這時王丹琴突然問道︰「如果加班加點生產的話,一個月能生產多少?」

「如果保證原料,每月可生產6000支步槍。」陳子明回答完之後,見王丹琴點了點,心情自然不錯,又轉頭看了一下旁邊的楊衛寧,發現他正在仔細觀察生產線旁邊架子上的各類槍支零件,于是他忙介紹道︰「這是民21年式步槍,去年才投入批生產的。」

楊衛寧說道︰「它與德國98式步槍有點象。」

「沒錯,」陳子明說道,「它就是德國98式為原型設計的,最大特點就是重量輕。」

這時她評價道,「也太短了,拼刺刀時,非常吃虧的。」

也沒等陳子明說什麼,楊衛寧已隨口說道︰「現代戰爭是火力戰,拼刺刀的時代過去了。」

她有點不敢相信地說道,「不太可能吧?」

他回應道︰「飛機與坦克的出現會改變戰爭的面貌,對于步槍的要求自然要改變。」

這時陳子明插言道︰「我認為刺刀還是有用的,畢竟發生肉搏戰的機會是很大的。其實,這種步槍並非供應野戰部隊,而是j ng察部隊使用。」

這時他無意再談論下去,于是問道︰「目前是有意控制產量嗎?」

「是的,目前每周只生產5天,每天6個小時。」陳子明說道,「我們的重點是提高產品的質量,產量並非重點。」

這時王丹琴突然問道︰「既然能自產,也能大量制造了,何畢還要進口軍火那?比如︰這步槍,我們每年要從r 本進口上萬支的。」

一听這話,陳子明馬笑道︰「一,r 本貨太便宜了,比我們自產的便宜一點。二,貿易協定限制,我們每年都要進口一定數量的r 本軍火。」

他沒有繼續討論下去的意思,一邊觀察著,一邊問道︰「造槍的原料來源如何?」

「完全自給,鋼材由本廠的鋼鐵分廠供應,至于木材更不用說了,東北不缺木材。」

「其它產品那?比如︰火炮。」

陳子明回應道︰「炸藥及引信,我們完全可以自給,幾個月前,炮鋼也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只有光學器材,及一些特殊的部件需要進口。」

見楊衛寧有點憂心的樣子,陳子明又馬上解說道,「請放心,我們一直在擴建之中,完全自給的r 子不遠了。」听到這里,楊衛寧什麼也沒有說什麼,而是走到一台機床前,看了一下之後,又問道︰「工廠所需要設備,由哪里供應?」

「主要是進口的,以r 本與德國貨居多。」

「听說沈陽機械公司就是本廠的機械修造車間基礎上發現起來的,不知他們的情況如何?」

「應該說進步很快,幾乎每年都會有新產品,但是我們能用的不多,」陳子明又接著解說道,「主要是軍工生產的要求太高,他們的產品目前很難達到要求。當然,以後就不一定了!」

「如今國內有好幾家企業從事機床制造,了解他們的情況嗎?或者說,國內自制的機床如何?」

陳子明答道︰「知道一些,除了沈陽機械公司外,南方也有幾家不錯,不過只能造普通的東西,軍用級機床尚有難度!不過供應民用企業沒問題。」

……

又走了半天,參觀了幾個地方之後,他停下腿步,說道,「我看參觀的差不多了,我們可以去下一個單位了!」

王丹琴急說道,「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去那。」

「已經參觀的幾個地方情況都不錯,想來其他地方的情況也差不多,可以提前結束了!」

這時陳子明問道,「不知情況是否能令你滿意?」

他露出滿意笑容,說道,「我看到了中國工業化的希望!」

這讓陳子明高興的笑了,王丹琴則感覺很奇怪,于是應道,「這可是軍工廠。」

「這里不僅是兵工廠,也是一個工業孵化器,以發展軍工為名,興辦附屬企業,其實就是創辦新型工業企業。最初也許只是一個車間,隨著不斷投資,擴充規模,提高水平,最終會發展成為一家新型工業企業。這樣就完成了某個產業從無到有的建立過程,當類似地企業不斷出現之後,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也就隨之建立起來。」

這回陳子明附和道,「也確實是這樣,以我以前工作的鋼鐵分廠為例,當初興起時,雖然規模不大,但標準可不低,經過幾次擴建其規模早超出軍工需求,也許應改稱鋼鐵公司。」

他又接著說道,「類似的例子很多的,再如︰沈陽機械公司,最早就是兵工廠的機械修理車間,後來才分離出去的。」

陳子明听了這話,竟然有點抱怨起來,「成立新企業對于我而言,往往不是什麼好事,前年說要擴建石景山鋼鐵廠,一下子把我一半的手下調走了,听說明年又要上軋鋼廠,又要再調了一半人去,弄得我年年忙著培養新人。」

這時他笑道,「除了這里,還有什麼地方能提供所需人員的地方那?」

陳子明想了一下,無可奈何地說道,「也是!如果想有經驗的工人,也許只有這里能找到。」

這時王丹琴問道︰「其它地方沒有嗎?多花點錢把人挖過來。」

陳子明回答道︰「有,可是很難,尤其是從r 本人的工作里挖人,即便是中國人,那麼會引起巨大的麻煩,每年r 本外交官都會這類事情發起交涉。」

這時他應道︰「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培養自己的人員!」

王丹琴又問道︰「培養一個人很難嗎?」

這回陳子明搶先回答道︰「事實遠沒有你想象地容易,建一家工廠,絕非花點錢買來設備,再建個廠房的問題。工廠的運作需要各式各樣的人員,各級管理人員,各級技術人員,還有各種工人。這個人的問題最麻煩,機械不是叫個人就會用,培養一個合格工人,少說也要幾個月時間,達到熟練工人的水平則需要幾年。如果成為技工,那麼需要的時間更多。至于技術人員,比工人的培養更難,越是高級人才,培養的難度越高。」

王丹琴听之後,吃驚的有點不知說什麼好,她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這時他也說道︰「人才的培養才是真正頭痛的問題,不是花錢的問題,更需要時間!」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鑄鋒最新章節 | 鑄鋒全文閱讀 | 鑄鋒全集閱讀